最新新闻

国家队上半年重仓持有国电电力等5只个股超1亿股
新浪基金综合 | 2018年07月27日 10:19
基金三季度策略:看好成长股 重点关注计算机消费行业
基金三季度策略:看好成长股 重点关注计算机消费行业

  基金二季度投资策略:积极防御 看好成长股 证券时报记者 刘芬 上半年,A股市场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指数明显下挫。三季度,公募基金对市场如何判断?近日,国寿安保、中欧、招商、前海联合等基金公司相继发布三季度及下半年投资策略,综合来看,基金较为看好成长股,计算机、消费等是重点关注的行业。 对于上半年股市的调整原因,四家基金分析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点:内有金融去杠杆,外有中美贸易摩擦。 中欧基金表示,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流动性退潮;贸易摩擦、地缘政治风险上升,避险情绪上升。国内经济增长压力不减,经济、金融去杠杆持续,上述因素合在一起导致A股波动加剧。招商基金认为市场波动主要源于“金融去杠杆”对微观流动性、标的基本面以及市场情绪均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中美贸易摩擦则进一步加剧了股市下行幅度。 对于三季度股票投资策略,国寿安保基金表示股票市场不太会出现进一步的大幅下行,但低位震荡格局是大概率事件,操作上应采用“积极防御”模式,消费股和部分大金融龙头可能更具配置价值。 中欧基金认为均衡策略是当前时点最为合理的投资策略。一方面,成长股经过三年的调整,目前估值处于合理水平;另一方面,价值股的长期成长确定性较高,且前期有所回调。结合宏观周期来看,金融、消费行业较有优势,如果较快进入繁荣阶段,成长将成为主线。下半年关注房地产、银行、白酒、医药、公用事业、计算机、家电及纺织行业。 招商基金的策略则是“优选成长,配置消费。”在结构方向上,招商基金短期看好成长的相对收益:从基本面角度来说,“高质量发展”目标鼓励“新经济”发展,信用紧缩及地产等政策再度趋严则使得周期承压,成长股的比价效应抬升。从估值角度分析,边际宽松的短端流动性将最为利好对流动性敏感的成长性标的。此外,受地产周期影响,大家电以外的消费行业也是值得配置的方向,其基础在于经济下行周期中稳定的现金流和业绩、以及中期持续受益外资流入的效应。行业方面,招商基金重点关注计算机、军工、电子行业;消费方面则关注食品饮料、休闲服务等板块。 根据行业配置评价体系,前海联合基金重点看好先进制造、科技先锋、低估蓝筹与美好生活等。具体选股思路上,一是集中成就价值,优选行业集中度提升背景下盈利能力更为稳定的龙头企业;二是分化引领成长,在具有结构性机会的子板块中寻找具备核心竞争力、且能够用自身成长性穿越周期的核心资产。 至于债市投资策略,国寿安保基金对债券市场的整体判断是中性偏乐观。尽管货币政策宽松能够创造边际利好,但幅度不宜高估,在基本面下行驱使下,或形成利率慢牛。建议高杠杆、做陡收益率曲线。招商基金认为,在利率产品方面,后续要关注贸易战对国内经济、政策决策是否会产生重大影响。预计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仍有下行空间,低等级信用债内部将出现分化,在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的同时,适当关注低等级信用债中资质较好的的个券。[详情]

证券时报 | 2018年07月17日 02:43
上半年基金清盘转型成常态 解密基金经理离职"真相"
上半年基金清盘转型成常态 解密基金经理离职

  上半年基金清盘转型成常态 来源:新闻晨报 见习记者王禹心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已有2只货币基金被清盘,11家基金公司申报“市值法”货币基金或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而分级基金在7.1-7.12日期间,多次发布不定期份额折算的公告,清盘或转型已成其最终命运。此外,晨报记者据悉,截至7月12日,公募基金公司平均每个月就有15名基金经理离职。 基金清盘转型成常态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新发行的392只基金中,新发货币基金的数量为零。货币基金早先凭借其低风险低门槛的特性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成为各家基金公司冲规模的利器,这使得货币基金同质化现象异常严重。去年开始,国家对货币基金的监管力度加强,也使行业分化加剧,很多货币基金的规模已经接近清盘线,从今年1月至今,就已经有两只货币基金被清盘。同时记者注意到,货币基金也在不断转型中,截至二季度末已有易方达、富国、广发、南方等11家基金公司申报市值法货币基金或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 据了解,市场上以往常用的货币基金收益计算方法是摊余成本法,也就是把收益平摊到每一天,让投资者看到每天都有收益进账。比如,某只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为3.9%,就是把最近7日的收益率作个平均,再折算成年化收益率,得出结果。 以“市值法”计算收益的货币基金与采用摊余成本法计算收益的货币基金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种货币基金在计算收益时不会将收益平摊,而是根据投资产品价格的波动计算收益,并用“净值”的形式显示。这也就意味着,这类货币基金的净值是波动的,如果净值为负,就表明这只货币基金亏钱了。除却货币基金市场外,曾经“热闹一时”的分级基金也在今年开始纷纷面临清盘和转型,从巨潮资讯网上披露的公告中看出,从2018年7月1日至7月12日,各板块分级基金就已发布65次不定期份额折算的提示公告。沪上某大型公募基金副总告诉记者,分级基金当初在设计上就存在缺陷,使得很多投资者损失不少资金,所以清盘和转型是其必然的命运。 基金经理离职“真相” 这个行业尊崇丛林法则,不断更新洗牌,优胜劣汰,不仅有基金产品清盘转型,也会有基金经理“被迫”离职。据悉,截至7月12日,各公募基金年内已有96名基金经理离职,平均每个月就会有15名基金经理离职,大部分离职理由是“个人原因”。 而对于各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离职原因,华南某公募基金的工作人员告诉晨报记者,大部分基金经理离职无外乎三种原因。 第一种就是基金公司公告中所看到的个人原因。有些基金经理长期面临高压,生活和身体可能会出现状况需要修养一段时间,也可能是其他不为外人所知的原因。但因为这种情况离职的还是在少数。 第二种是转型去做私募。众所周知,公募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是赚取管理费,这跟其管理的基金产品规模有直接关系。她表示,很多基金经理投研能力强、个人投资风格也很明显加之有较好的业绩表现,基本到最后都会选择离职转去做私募。因为私募基金的管理人是直接从投资者的收益中抽成,收益越高赚的越多。 第三种是被迫离职。该工作人员表示大部分基金公司除了在外和其他公司比排名外,公司内部也很讲究排名,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连续两年收益垫底,基本就要被离职。但大部分公司在基金经理变更公告中基本不会说明是此原因,大都会用“个人原因”来替代。而从东方财富Chioce数据中可以看出,今年以来截至7月12日,权益类投资中,基金经理业绩总回报超过10%的只有25人。今年以来总回报率最高的为60.15%,最低的为-32.54%,两者相差92.69%。 辩证来看其离职影响 基金经理离职在行业内并非新鲜事,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有何影响?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基金经理的离职要辩证来看。 一方面,如果基金经理是因为业绩差而离职,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是件“好事”。事实上,业绩表现不佳的基金产品往往会因为基金经理离职而业绩有所改善。另外对于一些常规基金,只要其背后的投研团队稳定,基金经理的离职对投资者来说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另一方面,有些基金产品个人风格比较明显,如果负责这类产品的基金经理离职,很可能会导致该产品今后的投资风格和特征发生偏移。假如一个产品原有基金经理擅长自下而上选股、侧重以企业盈利为核心的价值投资,如果该基金经理离职,新上任的基金经理更擅长自上而下进行大类配置和行业选择,那么对于这个基金产品而言投资风格和运作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基金收益来源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对原有投资者的预期发生偏离,不利于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或产品选择。[详情]

新浪基金综合 | 2018年07月17日 00:56
震荡市“确定性为王” 公募如何淘金半年报行情
震荡市“确定性为王” 公募如何淘金半年报行情

   ⊙记者 王彭 ○编辑 于勇 随着首份上市公司半年报的出炉,A股半年报行情正式拉开序幕。根据以往经验,半年报业绩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影响个股甚至板块走势的重要因素。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经历了大幅震荡,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交织下,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更希望将半年报业绩作为抓手,寻找潜藏的投资机会。 “当前在配置上应以淡化风格和精选个股作为后续投资的主要思路,把握盈利的确定性,在行业配置上保持均衡,从而更加主动地应对市场的高波动和风格的快速变化。”沪上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 半年报行情或全面打响 随着上证综指一路跌至近两年新低,市场谨慎情绪浓郁。不过,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经过连续下跌,A股进入了黄金底部,估值底、政策底、情绪底已经到位,优质股票迎来配置良机。伴随上市公司半年报即将密集披露,市场普遍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半年报对市场的影响将逐步显现。 根据光大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A股共有119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半年报业绩预告。从预告方向来看,正面预告、负面预告、不确定等三个方向分别占比70.45%、25.19%和4.37%,相较于2018年一季度业绩预告而言,负面预告的占比有所下滑。另一方面,2018年第二季度预告的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下限均值为1.32亿元,高于2018年第一季度水平。综合来看,A股公司业绩相比于一季度有所改善。 汇丰晋信基金认为,7月将逐渐进入业绩披露期。从统计局数据来看,工业企业盈利仍较强劲,新兴领域如云计算、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军工、创新药等业绩有望改善,半年报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从估值方面来看,前期市场大幅下调之后,A股本身估值也已经回落到较低位置。当前估值已经接近2014年牛市启动前的位置。随着市场的恐慌情绪逐步褪去,市场有望迎来反弹。 长盛基金表示,当前企业盈利增长也明显强于历史底部均值。四次市场底部时,全部A股业绩增速中位数分别是4.3%、15.0%、7.2%和 8.9%,平均8.8%,而当前全部A股业绩增速中位数是 12.4%。从中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可谓“质优价廉”。 “目前市场的投资逻辑十分清晰,有业绩支撑的绩优股更容易受到大资金的青睐。由于大盘近段时间持续调整,市场上绝大部分股票的估值都处于相对低位,这些个股本身有着超跌反弹的需求。如果能够叠加半年报业绩利好消息的刺激,则相关个股短期的上涨空间可能会有所放大。”沪上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据统计,多家公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增的公司近期股价表现均颇为抢眼。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6月以来上证综指下跌8.65%,剔除今年上市的新股,共有40只个股在此期间涨逾20%。而在这些已公布半年报业绩预告的公司中,除了3家公司为续亏和略减,其余37家公司均为业绩预喜。 “随着上市公司逐步进入半年报披露期,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会更多地放在关注个股的半年报业绩跟踪和预估上。”长安基金沈晔说。 信诚精萃成长基金经理王睿认为,目前位置可能是长期的底部区域,但是市场仍然缺乏足够的上涨动能,可能在此位置上反复筑底。策略上,他会甄选半年报业绩较为确定的板块和个股,以及中长期成长逻辑清晰、估值足够便宜的个股进行配置。 “行将步入半年报季节,在业绩超预期的板块中寻找被市场错杀的机会,或是当下的可行选择。毕竟,宏观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微观则是我们更容易把握住的。”金鹰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刚认为。 在华南地区一位基金经理看来,伴随近期市场的触底反弹,“炒业绩”再现,尤其是业绩超预期且前期被错杀的低位股更呈现报复性反弹。他认为,在目前A股已经深度调整的情况下,被错杀的股票不在少数,而半年报就是个股行情修复的最佳时机,未来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可把握“超跌+绩优”这两大要素。 根据盈利确定性去选择个股 实际上,自去年开始,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基本面、业绩的关注度便持续提升。资料显示,自2015年12月至今,基本面表现优良的行业龙头涨幅明显超越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而在今年反复震荡的市场环境中,“确定性为王”是市场共识。 历史数据显示,估值合理、基本面扎实的股票,往往能从短期市场担忧导致的急跌中复苏,为投资者提供积极的长期回报。在过去几年市场大幅波动的环境下,依然有一批优秀公司的股价不断创出新高。 长信基金表示,整体上来看,当前仍处于弱势格局,业绩对股价支撑的力度会有所提升,市场会更加注重业绩的含金量和企业现金流情况。因此,在选股方面,将重点关注估值水平比较低、主营业务增长突出、盈利能力水平比较好的行业龙头。 国投瑞银基金也建议,在市场低位应寻觅符合以下标准的投资标的:现金流较好、负债率低、业绩增长持续性强的公司。 “今年的行情相对来说是比较分化的,市场风格不能简单地定义是大盘还是小盘,应更加注意上市公司的盈利趋势。今年的主要风险是个股的盈利趋势分化,大部分个股实际上也面临着一些盈利下修的风险。所以,市场配置还是以自下而上的选股为主,并且根据未来的盈利确定性去选择个股。”汇丰晋信大盘基金、汇丰晋信动态策略基金经理郭敏表示。 对于不少基金经理而言,持有确定性品种的最大心理优势在于——“股价大幅下挫后,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在近期A股市场反复震荡过程中,一些公私募基金人士也坦言,需要坚定对确定性品种的持股信念,用时间换空间。 “前段时间白酒、医药、食品饮料等板块均出现了大幅杀跌,这主要是受到大盘下跌的拖累,其本身的业绩并没有问题。经过两年的上涨之后,一些消费股的价格虽然已处于高位,但是由于现在市场是业绩为王,并且资金越来越偏向于行业的龙头股,因此从趋势上来看,未来消费白马股仍然会有比较好的表现机会。”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 从北向资金近期的流向来看,绩优白马股仍是外资抄底的主要标的。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恒瑞医药、中国平安、伊利股份和贵州茅台均18次登上沪股通十大活跃成交股榜单,排名前四位;此外,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康威视和五粮液,近一个月登上深股通十大活跃成交股榜单的次数也达到18次。 循着这一投资思路,6月以来,半年报业绩预喜的上市公司获得了更多公募基金的调研。以利亚德为例,公司6月20日发布的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45%至60%。数据显示,6月至今,利亚德共获得48家公募基金的组团调研。 此外,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半年报预告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0%的亿帆医药、慈文传媒、合力泰、锐科激光和康弘药业在此期间分别获得了31家、29家、21家、20家、20家公募基金的调研。 在正确的“赛道”上奔跑 除了将业绩确定性作为投资的“硬指标”,在布局方向上,公募基金也有自己的思考。 长信基金认为,在存量资金博弈的市场环境下,业绩确定性较强、现金流较充沛、估值相对具有优势的大消费板块受到资金青睐,或为板块带来超额收益。此外,当前大消费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叠加基本面强韧,该板块中长期配置价值正逐渐凸显。 在长信基金看来,内需中的新经济大消费相关领域可以在市场抛售中逐步低吸。比如,食品饮料、医药、休闲服务等日常生活消费领域,其现金流稳健、业绩增速相对稳定,在当下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或仍是首选投资标的。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则认为,当前市场缺乏较为明确的投资主线,建议进行均衡配置,对于标的业绩确定性要求高于风格判断。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建议投资者关注两条主线:一是细分景气机会,主要体现在消费和成长的细分景气行业;二是超跌反弹及预期差修复机会。 在具体的投资方向上,上投摩根基金认为,医药生物行业应着眼于中周期,并重点关注行业龙头企业;纺织服装行业增速从2015年中至2017年均处于低位,目前已从底部抬升,零售的好转也印证了行业景气度的回升。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虽然政策面仍有波动,但技术层面已逐步成熟,行业整体趋势相对确定。 永赢基金下半年相对看好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化工、银行、纺织服装、国防军工等一级行业。从各行业基本面来看,永赢基金认为,由于油价上升、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环保收紧等导致化工行业出现供给瓶颈,供需格局相对较好;金融板块估值已经破净,在信用风险暴露后,会有估值修复的机会;军工行业部分公司业绩可能有所改善。 万家基金表示,蓝筹主线里偏向于选择现金流健康、核心竞争力强、负债率健康、估值便宜的板块,如食品饮料、银行、地产等;成长主线里相对看好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类公司,尤其重点关注医药、军工、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高端制造和半导体等行业有基本面支撑的个股。 招商基金则认为,结构方向上,首先,短期内看好成长股的相对收益。从基本面角度来说,“高质量发展”目标鼓励新经济发展,政策因素使得周期股(含金融地产)承压的背景下,成长股的比价效应在抬升。其次,消费(受地产周期影响大的家电等除外)也是值得配置的方向,其主要优势在于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及业绩、中期持续受益于外资流入效应。行业层面,基于看好成长股的背景,招商基金重点关注计算机、军工、电子行业,消费方面则关注食品饮料、休闲服务等板块。 在恒生前海基金看来,人工智能、半导体、新零售、5G/光通信、手机产业链、新能源汽车等板块中的优质个股近期超跌,估值水平有支撑,成长性长期看好;食品饮料板块成长确定性高、分红稳定,在不确定性较高的市场中有望得到追捧。此外,业绩稳健、估值不高的部分优质火电、水电及燃气个股也值得关注。[详情]

上海证券报 | 2018年07月16日 06:34
2018下半年基金该如何投?听这八家机构怎么说
2018下半年基金该如何投?听这八家机构怎么说

  2018下半年基金该如何投?听这八家机构怎么说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震荡调整的2018年上半年结束了,固收类基金表现出色,权益基金黯然失色。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下,下半年基金该如何投资?是跟踪价值还是布局成长?是买点QDII还是布局债基避险? 好买基金、盈米财富、格上财富、招商证券、国金证券、海通证券、中银国际、上海证券等8家机构,对2018年下半年或者7月基金池给出了他们的建议。综合来看,这些机构普遍认为,2018年下半年市场大概率仍维持震荡寻底格局,配置权益基金重点是“均衡配合”、“谨慎乐观”、“重点选股能力”等为筛选关键词;绩优债券基金可成为长期配置标的;下半年投资需要降低收益预期、关注风险,可利用货币基金作为股市风险的避风港。 整体思路: 控制风险 降低预期 下半年该如何配置基金?大多数分析师观点是需要控制风险、降低预期。 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表示,下半年投资基金要对收益适当降低期望,加大对于资产配置比重的调整,选择每类资产中性价比最高的细项资产,适当增加货币基金的持有比重。 盈米财富FOF研究院负责人表示,在当下这个时点谈基金投资,最佳的方案是考虑三年投资期限,这样有较好的心态去等待资产的高性价比时刻,在下跌阶段分批买入,等待经济复苏之后的财富增长。若投资期限为半年,则更多需要考虑预期差带来的博弈机会,那就是保持底线思维(比如保持权益仓位20%左右),不要追涨,如果发生突破底线的事件,可加大权益仓位,但对一般人而言最好也不要超过50%。 “未来从中长期看权益资产应该是好于债券类、黄金类资产。但是在短期情况下可以把黄金类资产当成看跌期权。债券类资产做一种平抑整体资产波动性的布局。”盈米财富FOF研究院负责人表示,要把控住自己资产的流动性,在合适的价格去拿优质的资产,尤其是权益资产。 而招商证券基金中期投资策略则显示,建议高风险偏好的投资在基准比例的基础上高配权益类资产,偏股型、债券型、货币型配置比例为60%、20%、20%;而中等风险偏好投资者对偏股型、债券型、货币型配置比例为50%、30%、20%;对于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偏股型、债券型、货币型配置比例为40%、20%、40%。 股基配置: “谨慎+成长”角度 均衡配置、谨慎乐观、选股能力,成为不少机构看下半年选择权益基金的关键词。 好买基金分析师雷昕表示,展望下半年,机会将大于风险,贸易战“打与和”的纳什均衡在中美两国之间基本达成共识,而存量博弈下紧张的流动性也有望在A股正式入摩、外资入市门槛降低等变化上得以缓解。因此“谨慎+成长”两个策略关键词将在中期寻求平衡,相信“增配产业机构升级的新兴方向”的超额收益确定性将愈发明显。 而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表示, 对于下半年,股票型基金建议选择医药生物、食品饮料、通信、电子等行业基金进行投资,或者选择选股能力较强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 国金证券表示,下半年的基金投资,结合A股市场的特点有以下三个维度可适当关注。首先,在震荡幅度加大、均值回归特征为主的市场环境中,基金经理的操作也充满挑战,具备突出投资管理能力的灵活型基金仍可发挥其优势。其次基金选择仍应立足选股能力,能够穿越不同市场风格和周期的基金经理可作为关注重点,作为具有长期业绩持续性的产品,也是基金配置中较好的底仓品种。在短期市场情绪低迷的背景下,可适当侧重选股能力突出且风险水平稍低的基金,随着下半年市场企稳、估值水平的提升,可切换至其中弹性稍大的产品。最后,淡化风格、均衡配置。比如消费升级且业绩决定性更强的大消费板块、产业升级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板块、具备低估值优势的金融行业,可适当平衡。同时从市场节奏的把握来看,重点储备成长风格产品,伴随着估值吸引力的提升、政策面支持的累积,成长风格基金有望发挥其高弹性优势。 上海证券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资金在不同主题、板块间迅速轮动,造成投资机会转瞬即逝,与其追逐短期市场的起起伏伏,不如寻找业绩和基本面有支撑的个股。具体操作上,建议注重基金的选股能力,关注两大主线:中大盘价值型基金存在长期入场机会,尤其是侧重配置估值与业绩相匹配的行业龙头的基金;选股能力较强的战略新兴产业基金,许多行业 如消费电子、云服务、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正在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 盈米财富FOF研究院负责人表示,下半年自下而上选上市公司能力强的基金经理胜出的概率大。如果投指数基金的话需要评估的时间更长远一些,而不是就看下半年。应该从现在这个时点看三年、五年以上,至少要过2020年,才大概率会有比较好收益,现在是一个播种期。 债基:重点关注 高等级、短久期品种 下半年布局债券基金,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投资能力较强的品种,尤其是重仓利率债或者高等级信用债的基金。 雷昕表示,二季度全球贸易摩擦加大了市场整体的避险情绪,债市作为避险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青睐,导致其需求有所增加。但需要关注的是市场信用风险近期在边际抬头,民营企业和一些上市公司的风险事件的爆发对整体债市情绪有所打压,特别是近期中低评级债券抛压有所加大。二季度债市较一季度收益继续有所下行,下半年预期央行可能会继续降准进行“宽货币”思路,一定程度上利好债市。虽然目前基本面韧性不弱,但中长期来说债市的收益率仍然有一定的吸引力。 “债券型基金应选择重仓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的基金。”张婷表示。 海通证券表示,货币政策从中性偏紧转向中性偏松,债市慢牛将持续。而信用债方面分化仍较大,高等级、短久期信用债或表现更优。 上海证券则建议投资者遵循从基金公司到基金经理再到具体产品的选择思路,重点关注具有优秀债券团队配置以及较强投研实力的基金公司,这类公司往往信用团队规模较大,拥有内部评级体系,具有较强的券种甄别能力和对踩雷风险的把控能力。具体到债券基金来看,可适当关注配置型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对风险的主动管理或带来超越基准的收益。 QDII: 精选绩优港股、美股基金 相对来说,更多基金研究人士建议精选绩优港股、美股、欧洲基金,此外也可以关注黄金等避险资产。 雷昕表示,目前来看香港经济基本面总体好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外汇储备充足。如果美债收益和美元继续走强,而市场对内地和香港的经济预期未能恢复,港币贬值会进一步进行,并加快资本流出。从当前估值水平来看,恒生指数成分股的PE(TTM)中值,剔除负值外在13倍左右。其中不乏有一些优质个股,包括医药、TMT等。此外港股对于同股不同权、未盈利公司上市等议题的探索和突破吸引着更多国内外优质资产赴港上市。从目前来看,港股市场的个股机会大于市场的系统性机会。 海通证券则表示,看好美国经济长期增长,建议继续关注投资美国股市的QDII基金;从全球风险加大背景以及资产配置层面考虑,可关注黄金。 上海证券表示,欧洲股市的估值在横向比较下具有一定优势,并且欧元贬值带来出口修复,下半年经济修复有望超预期。新兴市场在近期美元升值下,资金流出带来估值下行压力以及波动增大风险。综上,建议投资者关注欧洲股市基金和成熟市场高收益债基金。[详情]

中国基金报 | 2018年07月16日 01:57
上半年券商发行公募基金产品26只 规模将突破2000亿
上半年券商发行公募基金产品26只 规模将突破2000亿

  ■本报见习记者 王思文 今年上半年,拥有公募牌照的券商或券商资管机构共成立26只新基金,相较去年同期的6只,骤增333%,券商公募基金发行十分火爆。此外,目前券商公募产品规模已达1942.1亿元,即将突破2000亿元关口。 而对于目前券商系公募基金业务发展的现状,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正是券商资管向主动管理业务发力的重要标志。拥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能通过发行新基金来提升主动管理业务市场份额,同时,也为其经纪业务的财富管理转型保驾护航。 上半年券商发行公募218亿元 公募牌照一直是证券业的“稀缺品”。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新基金法实施6年来,仅有13家券商或其资管子公司获得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其中已有11家公司共成立139只公募基金产品,总规模为1942.1亿元。目前来看,券商公募产品规模即将突破2000亿元关口。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券商或券商资管共成立26只新基金,基金成立数量相较去年同期的6只,骤增333%,券商公募基金发行十分火爆。 事实上,《证券日报》记者发现,这样的火热态势自去年7月份就已开始。去年下半年,券商或券商资管相继成立32只新基金,占去年全年新基金数量的八成。  对此,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正是券商资管向主动管理业务发力的重要标志。自资管新规落地以来,券商正在积极推动资管业务回归本质,让去通道、降杠杆、防风险落在实处。其中不少券商或券商资管早在资管新规落地之前,就已将资管业务方向定位在主动管理业务上,这些公司在获得牌照的基础上,逐渐向公募市场靠拢,通过发行新基金来提升主动管理业务市场份额,同时,也是为经纪业务的财富管理转型保驾护航。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中银国际证券、财通资管、东证资管和华泰资管成立的新基金产品较多。其中,财通资管和中银国际证券在申报成立新基金上热情最高,分别成立了6只新基金,募集规模分别为29.72亿元和29.14亿元。 东证资管作为老牌资管公司,今年上半年虽仅成立4只新基金,但新基金规模为148.79亿元,占所有新基金资金份额的68%,继续彰显其强大的业务实力。此外,获得公募牌照不久的华泰资管也有3只新基金成立,长江资管、渤海汇金分别成立2只新基金,山西证券、国都证券、东兴证券则成立1只。 基金规模方面,券商或券商资管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再度增长,即将迈入2000亿元关口。《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7月14日,券商或券商资管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达到1942.1亿元,较2016年年底增加415.45亿元,增幅为27.21%,其中,今年上半年的26只新基金产品规模为217.73亿元。 总体来看,目前券商资管规模在17万亿元左右,近2000亿元的券商公募基金业务仍是券商资管业务中的“新兵”,同时也是公募基金市场的一小部分。不过,在公募基金发行市场上,第一批获得牌照的券商已经开始步入正轨。在大资管混业经营的背景下,券商公募基金业务的快速发展或为公募基金市场和券商资管业务增添更多活力。 4只公募基金规模超百亿元 从券商或券商资管机构情况来看,东证资管作为首家获批公募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基金数量依旧在业内遥遥领先,139只基金中有46只基金来自东证资管,占比三成。基金规模也位居首位,第一季度末的基金规模达937.13亿元,平均单只产品规模为20.37亿元。   从收益率来看,今年以来,东证资管半数产品(23只)的收益率为负值,最高收益率仅为3.79%,产品类型是长期纯债型基金,名称为东方红信用债债券A。中银国际证券的基金数量和规模均位列第二,共有23只基金,基金规模为592.46亿元。尽管中银国际证券的基金数量不多,却有两只基金达百亿元规模,一只是2016年12月份成立的“中银证券安进债券A”,基金规模为325.56亿元,在公募基金产品规模中排名第48名,该产品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3.94%;另一只是2017年11月份成立的“中银证券汇宇定期开放债券”,基金规模为153.96亿元,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3.9%。 收益率方面,中银国际证券今年3月份刚发行的新基金“中银证券安誉债券C”收益率高达85.47%,受到市场关注。 单只基金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共有4只,除了上述文中提到的中银国际证券和东证资管的3只基金外,财通资管产品“财通资管鑫管家货币B”的规模也为121.51亿元。不过总体来看,券商系公募基金产品收益率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趋势,业绩表现不佳。[详情]

证券日报 | 2018年07月16日 01:39
95%偏股型基金近半年亏损 靠天吃饭规模倒退难题待解
95%偏股型基金近半年亏损 靠天吃饭规模倒退难题待解

  95%偏股型基金近半年亏损 靠天吃饭规模倒退难题待解 在基金公司看来,A股将进入中报发布期,中报业绩增速向好、产业景气的板块有望迎来布局机会 《投资者报》记者 张诗雨 当前A股市场持续走低,也令公募基金的业绩受到冲击,不但偏股型基金大面积亏损,新基金发行数量也大幅减少。在此情形下,股基和混基规模持续缩减,甚至不及10年前。 对于一定程度“靠天吃饭”的基金业来说,该如何应对大盘不景气的局面,是否会调整仓位配置?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大盘低迷,不乏有投资医药、消费等行业的基金今年获得较好收益。在此情况下,基金公司后续是否会以防御性投资为主? 就以上问题,《投资者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基金公司,以寻求答案。 大面积亏损 截至7月12日,沪深300指数今年以来下跌近14%,上证指数甚至重回3000点以下,可谓“一夜回到解放前”。记者对Wind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尽管有80%的主动管理类股票型基金近6个月跑赢大盘,但在大势低迷的情况下,亏损比例仍高达93%。 其中,跌幅明显的股基包括富国城镇发展、嘉实环保低碳、汇添富环保行业、银华新能源新材料量化等,上述基金分别在近6个月亏损30%、29%、25%、24%。由此可见,投资房地产、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的基金成为重灾区。 偏股混合型基金情况甚至更糟,Wind数据显示,近6个月来,95%的偏股混合基金亏损。甚至去年年收益超40%的明星基金,如交银稳健配置混合、前海开源沪港创新、景顺长城核心竞争力、农银汇理主题轮动,近6个月亏损幅度均超过15%。 在偏股基金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基金公司也减缓了相关产品的发行。以认购起始日计算,目前6月新成立的产品仅有24只,较今年前5个月平均水平的62只大幅下降。进入7月后,情况也并未好转,除了战略配售基金,仅有11只新基金发行。 不仅新发基金数量减少,眼见市场不景气,投资人纷纷选择“用脚投票”,存续权益类基金规模也在明显缩小。天相投顾统计显示,其所观测的4632只权益类基金今年二季度末的总规模为1.9万亿元,比一季度末缩水1415亿元,缩水7%;相较2017年末缩水2795亿元,缩水幅度达13%。 另有公开数据显示,退回到10年前,在2007年末时,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为2.97万亿元;而截至2018年5月末,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不足2.5万亿元。 仍被行业重视 股基规模为何未有明显成长、不进反退?照理说,选股能力是一家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仅以规模来看,股基甚至不像是公募基金行业的主流产品。 对此,北京某基金公司总经理对《投资者报》记者说:“偏股基金规模的多寡,可以说是七分靠天时,三分靠自身。2007年上证综指曾超过6000点,但现在,10年过去,沪综指反而不足3000点。相比之下,标准普尔500指数除2008年跌幅较大,2009年至今,从666点升至2798点。国内偏股基金的规模变化,也体现了国内资本市场的成熟度与欧美国家的差距。” 尽管近期A股走低,对于其后续走势和权益类基金的发展,也有基金公司表达了乐观态度。 北京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对《投资者报》表示:“7月6日,美国对中国商品的贸易关税正式开征,贸易争端的阶段性发展其实已经明显好于先前预期,我们认为,短期悲观的市场情绪或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预计市场会出现阶段性反弹机会,反弹的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交易层面的因素,即投资者已经普遍下调的仓位以及悲观情绪的释放。” 在该基金公司看来,A股市场的下跌正在逐步消化风险,预计后续市场对这些不确定性将逐步习以为常,市场的核心矛盾有望回归基本面。A股出现转机仍需等待主要宏观变量发生变化。A股将进入中报发布期,中报业绩增速向好、产业景气的板块有望迎来布局机会。 在股基普遍受到重创的情况下,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业绩为正的权益类基金也是依靠轻股票的配置方法获得,另有一些则是依靠加码固收产品,躲过了市场的冲击。有数据显示,到了6月,债基发行开始回暖。在6月新成立的24只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有21只,总募集份额达到272.09亿份,占当月总募集规模的比例高达94.54%,达到近10年来的新高。 对于近期是否会转向倚重债券基金,前述北京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权益类产品投资管理能力是基金公司最重要的核心竞争优势,未来权益类产品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历史数据显示,从长期看,权益类资产是投资回报最高的资产类别。如果投资者追求长期的资产配置,应该提高权益类产品的配置比重,因为如果资产组合希望获取超额收益,就必须依靠权益类产品提高收益水平。 虽说偏股型基金普遍亏损,但也有个别产品近期获得超额回报。如中海医疗保健、上投摩根医疗健康、招商医药健康产业,其近6个月收益率分别为18%、17%、13%。对此,多家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在大环境疲软的情况下,短期内防御性投资仍是主基调,配置医药、消费等偏防御性板块不失为良策。■[详情]

投资者报 | 2018年07月16日 01:38
新华基金下半年策略:期待市场底 关注半导体等4方向
新浪财经 | 2018年07月13日 10:03
国寿安保基金三季度研报:不确定中找确定性 积极防御
国寿安保基金三季度研报:不确定中找确定性 积极防御

  不确定中找确定性 —2018年三季度宏观与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员 李博闻,CFA 王维维 李辉 国寿安保基金认为,2018年二季度经济数据温和回落,但前瞻性指标压力快速增加,市场预期更加快速的下调。股票市场整体低迷,债券市场分化中向好,利率债震荡走强中信用债压力较大。展望三季度,股票市场难现进一步大幅下行,但低位震荡格局是大概率事件,板块上应采用“积极防御”模式,消费股和部分大金融龙头可能更具配置价值,并建议在季度的维度上关注改革、无风险利率下行对成长股的长期逻辑的变化;债券市场整体上中性偏乐观,尽管货币宽松能够创造的边际利好幅度不宜高估,但基本面下行驱使下利率慢牛或形成,建议高杠杆、做陡收益率曲线。 一、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 2018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环境出现一些波动,分化也有所加剧,整体上略有走弱。全球金融市场在一季度大幅波动后有些改善,中美贸易争端加剧为全球经济都略蒙上阴影。 美国经济整体出现复苏走向过热的状态,在就业市场趋于充分就业后,财政政策的支撑对美国经济内生动力影响开始有所趋弱,通胀水平也出现持续的上行,尽管有原油价格快速反弹的推动,内部就业趋于充分后薪资上涨对通胀的拉动也开始显现。在此环境下,美联储加息的速率有所加快,叠加经济数据下美元指数也出现了快速的上行。欧洲经济则出现了持续的疲弱现象,软指标如德国IFO指数等均持续走弱,验证短期欧元区经济恢复速度进入瓶颈,工业生产压力也提升,通胀水平在原油价格波动下也快速抬升。由于欧美经济、货币政策不同步性提升,进一步加速了美元的上行,再次冲击下新兴市场国家压力快速提升,阿根廷、土耳其等国出现货币快速贬值,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等危机迹象。 2018年二季度经济数据温和回落,亮点较少,且前瞻性指标走弱较快。工业生产数据仍相对平稳,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6.9%,仍维持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与之对应的是需求端数据出现了快速走弱,1-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6.1%,是近十年来的最低点,基建大幅回落拖累整体投资数据;社会零售总额同比也在二季度出现了快速的下行,其中包含了节假日的错月效应和汽车关税变更的影响,但较弱的读数还是增加了经济的下行压力。几个主要数据中,还不算太差的数据体现在韧性极强的地产投资和销售数据以及外需数据。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10.2%,与4月大致持平,1-5月销售额增速、到位资金增速分别为11.8%和5.1%,分别高于前值2.8%和3%。5月进出口数据也出现双双超预期,另外几个主要东亚国家来看也都出现了一些修复,但是前期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和全球需求已经出现缓慢回落,后续进出口大概率会出现一些下行。 通胀水平整体仍相对温和,原油价格上行对国内通胀的压力并不显著。4、5月CPI数据基本符合预期甚至略弱于预期,其中环比下降主要由于食品价格仍保持低迷,尽管猪价阶段性出现了一些季节性反弹,但弹速已经回落。5月PPI同比+4.1%,环比由降转升,油价上涨可能逐渐对PPI产生一定的上行推动,但考虑到需求端数据的低迷,PPI上行的压力并不会太大。后续对通胀的约束主要体现在贸易争端对通胀的影响,根据华泰证券测算,我国对美国农产品征收关税,大概提升我国通胀中枢0.2个百分点左右,我们认为这一影响相对是可控的,尤其再考虑到需求层面的波动,可能实际的影响会进一步减小,整体上看通胀并无压力。 整体来看,5月经济数据出现了快速的回落,但是大趋势上看二季度不会太差,主要是工业数据还是维持在高位,6月因基数效应将小幅回落,但二季度经济不差,我们预测GDP增速为6.7%。这背后所存在的原因是,经济确实进入了一个弱弹性的阶段,或许是来自于经济数据挤水分的影响,或许是产业结构调整下的经济失去弹性,产品供需无法产生过大的偏离,所以需求端的数据走弱可能并不会对短期经济数据冲击太大。对经济的一个基本支撑,来自于后续地产补库存和外需仍有望维持一个不弱的情况。但是从6个月或以上的维度上看,经济潜在有两个比较大的潜在风险,一是内需数据出现了回落,预期已经出现更加大幅的恶化,其背后的原因还是融资数据的快速走弱,以及当前政策的修正还没有触及到改变这一趋势的根本;二是外需在全球经济缓慢回落,汇率前期升值压力逐渐体现的环境下,叠加贸易争端可能会导致外需压力较大。如果将这两个因素比喻为“内外交困”,那么假设其中一个因素发生波动,尤其是国内因素波动,在我们政策的微调中大概率可以保证一个温和回落的情况,但是如果出现内外因素共振的状态,可能需要把对经济增长的预期进行进一步下调,尤其是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非常大的环境下,潜在的风险是需要进行防范的。 二、不确定中找确定性 2018年以来经济层面、市场层面的不确定性较多,因素交织,导致风险资产普遍下行。 实体经济下行的确定和下行节奏、幅度的不确定。2018年以来经济温和回落的态势是比较确定的,也是我们一直持有的观点,尤其是体现在工业生产仍处于较强区间,企业盈利回落速度非常温和,外需和地产为经济的韧性提供了比较好的支撑。但其间预期层面的变化较多,领先指标的波动较大,尤其是信贷数据的持续下行为经济下行的幅度也增加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外需的变化也出现较多变局,导致经济下行的节奏被预期反复左右,预期经济下行的幅度也多次被放大。 政策从收紧到转松的确定和过紧纠偏的幅度、意愿、持续性的不确定。整体以防风险为主线的政策逻辑其实从年初以来并未有变,尤其是以去杠杆为主的政策基调奠定了后续的政策大逻辑,其中出现的表外融资持续收紧、地方政府纪律被进一步约束等,而其中出现的因中性的货币政策和较紧的信用、监管政策叠加下社融数据的波动,尤其引发了市场的诸多讨论,包括去杠杆进程、波及范围和影响等,在此我们不做进一步点评,可以确定的是前期政策偏紧的效果已经出现,但一些负面的担忧也出现,甚至还在自我加强。因此,我们预计在外部潜在冲击下政策会作出一些预调微调,且当前已经确认了部分微调的出现。市场仍对这种纠偏的幅度和后续政策走势看法不尽相同,也有极端看法认为政策会发生系统性的反转,也加剧了市场短期的波动。 2018年四月下旬以来,政策上已经出现的修正 4月23日 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开启了政策的微调:会议同时肯定了一季度经济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4月17日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4月25日起下调部分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4月25日 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强地方预算执行管理加快支出进度的通知》。 4月27日 央行发布资管新规,其中过渡期有所延长。 5月15日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文章指出,“在1.8万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投资被清理出库之后,多地开始启动新的PPP项目。…PPP有望在升温中迎来新一轮发展,进入拼质阶段”。 6月1日 人民银行公告决定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新纳入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范围的有不低于AA级的小微企业、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6月1日 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试行)》. 6月15日 偏紧的融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央行在美联储加息后按兵不动。 6月24日 央行定向降准7000亿元,基本规模相当于普降0.5%。 数据来源:国寿安保基金整理 中美贸易环境乃至中美关系长期中的确定和过程中波折的不确定。2018年年初以来中美贸易争端出现了几轮的反复,具体细节无需过多探讨,且期间的波动相对较大,市场态度也从初期紧张——转向放松——转向再度紧张的局面,而且当前双方贸易争端的前景也仍存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这也对大类资产配置产生了比较显著的冲击。我们认为从中期视角来看,在特朗普上任前后全球就在局部出现了一些“民粹主义”的增加,可能直观的体现在对贸易的保护上,而中美贸易争端大概率是这一全球现象中最剧烈的表现,而这一中长期的问题大概率也会持续影响大类资产的走势,期间也很可能出现多轮反复,最确定的一点莫过于不确定性的持续加强。 年初以来压制宏观及权益市场的风险,担忧“类滞胀”的形成,但在过程中出现了经济韧性较强、外部事件冲击、内部政策从严后再调整,并在过程中出现了大类资产会反复在“滞涨”(现金)、“衰退”(信用债和低beta股票)、“短期博弈放松”(博弈周期反弹)的三个维度中展开,而大体上在权益市场大趋势是前期急跌后持续的磨底,债券市场纠结式的下行,大趋势向好但过程中多次反复,且下行的空间不及基本面数据回落的幅度。 但更重要的是,拉远来看中长期增长的必然走势,可能是确定的因素。如果跳出短期因素,可能会更加清晰的描述出当前中美之间的走势,更加清晰的理解中国未来可能比较合适的发展思路和当前政策思路,对中长期的大类资产逻辑会有更清晰的认为。 中国已经走入近代史的“新世界”,所面临的挑战是难免也是前所未有的,而改革是最可能甚至唯一可能的走出困境的机会。根据格罗宁根大学依据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长周期历史GDP上看,19世纪末美国占全球GDP比例超过英国后,没有任何国家实现过超越,且20世纪每一次被挑战后(德国、日本、前苏联等),挑战者都进入一个趋势性的回落期,可见即使忽略掉历史特殊因素,世界第二挑战世界第一的过程中,或者并非挑战世界第一而是处于追赶中,都会遇到产业升级的困难、产业转移中的受阻、技术革命的压力、强势国家在外贸汇率外交军事等多方面等因素制约,而后出现一些内生性的或外因性的经济增长乏力问题,其中部分国家甚至会走向持续的低迷或衰退。 按照Maddison的推测,其中包含购买力因素的调整,所以显示的数据与汇率折算法下的数据有一定差异,但大体上可以显示中美GDP占全球比重的大体比例和趋势,而当前中国不仅位列全球第二,而且作为全球次席,达到了与美国最接近的历史位置,占比也已经大概率超过以往任何国家。因此,即使我们不考虑国家间一些理念、发展方式等因素,仅考虑从追赶者转变为接近并驾齐驱的状态,追赶式的经济增长本身已经进入“难以为继”的阶段。这种“短兵相接”阶段,进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是难以避免的,反应也或许是更大的。更加重要的是,中国也临近了必须释放改革红利的阶段。如果我们沿用索罗模型进行拆分,中国劳动力人口的拐点大概率在2019年附近,也就是市场所常常谈到的“工程师红利”而非数年前所谈到的“人口红利”,也就是尽管总人口净增额维持在高位且平均年龄上行,有利于消费的稳定,但生产端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另外,资本回报率边际下行或基本稳定也是非常确定的。那么,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必要性非常高。尽管众多文献测算差异较大,但大多数文献显示2013年-2015年中国TFP对GDP增长的贡献落入负区间,而我们推测依据近几年的经济数据,2016年至今TFP大概率仍在负区间或最好情况在2017年可以在0附近徘徊,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变得尤为重要。另一个角度也可以提供一些力争,以供给侧改革的节奏为例,从2016年去产能和去库存,2017年开始布局防风险,现在促进补短板促创新,说明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大思路是明确的,解放被抑制的生产力,防范风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非常清晰的。那么短期的政策放松,不过是短期需求侧的对冲,中长期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所以从中期来看与其博弈短期货币政策放松的幅度,倒不如更加关注未来改革政策的推进。从今年以来的财税、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改革已经初露端倪,后续四中全会是下半年的重要政策关注点,如何释放改革红利才是根本,短期对冲性的放松政策可能反倒不是特别重要。 三、2018年三季度股票策略展望——积极防御 国寿安保基金认为,经济的韧性不能说被完全打破,尤其是经济增速的回落对企业盈利的影响有所滞后,且本轮企业盈利回落的幅度或者说与名义增速的弹性,可能是出现了一些阶段性的变化,无论是系统性的减税、减负环境下政府部门向企业部门的让利,还是本轮产能出清后新增产能的相对有限带来了企业盈利的韧性,都会导致企业盈利的冲击不会太大,那么股票市场仍在磨底的过程中,持续大幅下探的概率其实是相对有限的。 但是,与基本面的稳定对应的是,股市微观流动性环境不乐观,其中可能尤其表现在股权质押问题上。从总量上看,根据最新的中登数据,涉及股权质押的比例大约占全市场的10.5%,而根据wind数据,并假定了一定的抵押率,融出资金量大约占全市场5.3%,占总质押量的50%相对略低。当前的股权质押达到的程度,是否达到历史上绝对底部的情况,我们认为与熔断最低点进行的对比,当前的股权质押水平确实开始接近历史压力最大值,但是占比5.3%的水平与历史压力最大的8.9%还有一定差距。 阶段性的悲观情绪释放接近结束,磨底继续。经济悲观的预期已经开始在数据上兑现,尽管我们还是认为经济并没有市场预期的下行压力那么大,至少作用在企业盈利端尤其是上市企业盈利层面,还是不需要悲观的。国内稳增长政策已经开始有落地趋势,目前已经看到个税改革的推进情况,后续经济悲观预期可能会修正,届时市场的悲观情绪能有所缓和。通胀的预期还没有彻底反应在预期中,尤其观察到全球通胀压力都普遍出现,国内通胀数据也将在中美关系恶化后开始有所提升,其中主要冲击来自于输入性通胀。不过考虑到国内食品价格整体疲软,这一压力不会太大,对于利率上的约束也会有一些但也不会太大。中美博弈的持久战已经开启且战线开始拉长,短期冲击我们倾向于平稳,但考虑到不确定性仍非常巨大,是否在7月6日征税名单公布后即进入缓和阶段,我们认为站在当前时点也难以做出明确的判断,风险偏好的修正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看不到。对内政策的不确定性在修正,但等不到政策实质性、趋势性的转弯,尤其是货币政策。另外,需要关注的财政政策的扩张和后续改革措施的落地,进入三季度后要关注政治局会议的定调和潜在改革风向。 在行业配置上,市场低位波动下,不宜简单防御,建议“积极防御”。一是筛选出明确的负面清单,那么首先需要规避的是短期市场流动性不佳环境下受冲击更大的行业。①建议规避股权质押风险比较集中的计算机、纺织服装、轻工、传媒。②紧信用和强调现金创造能力突出的情况下,过度依赖政府补贴的行业受冲击更大,建议规避公用事业、计算机、建材、传媒、纺织服装等行业中的部分个股。二是中期来看,消费行业仍具备较强的抵御潜在通胀和业绩稳定的行业,结合中报预告情况我们认为,休闲服务、计算机、轻工、非白酒部分的食品饮料改善较大,建议关注。三是以“看长做短”的心态来估算,周期品的投资机会仅局限于最上游原材料(原油、煤炭等)的龙头企业,其中高分红水平的龙头企业具备较大的投资价值,建议关注动力煤行业龙头。四是金融监管政策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受益于龙头集中效应和基本面边际改善的国有银行、地产龙头受冲击不大,而且潜在的信贷额度放宽、房贷利息部分抵税的政策预期可能带来一定基本面改善,但是短期内由于棚改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相对较大,建议相关板块在市场情绪稳定后进行积极布局。 四、2018年三季度债券策略展望 对比4月和6月两次降准信号对债市的影响,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结构化宽松已有充分预期,货币宽松能够创造边际利好,幅度或比较有限,未来长端利率进一步下行将需要基本面和政策面的配合。短期来看,需要关注人民币贬值对流动性和债市投资者情绪的扰动,再加上6月经济仍具有一定韧性,建议密切关注收益率上行后的交易性机会。整体而言,我们仍看好债券市场,当前时点建议高杠杆、做陡收益率曲线。 1、利率债投资策略 今年以来,社融与M2增速缺口不断收窄,主要因非标压缩。同时,5、6月债券融资也出现了明显缩量、净融资甚至转负,中小企业难以依靠直接融资渠道借新还旧,资管新规压力下银行贷款也缺资本、缺额度,信用风险进一步上升。在这种背景下,央行官员公开表态中开始提金融去杠杆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从目前政策态度来看,“平稳有序”去杠杆意味着当前亟需疏通中小企业信贷和债券融资渠道。 短期内,货币政策面临多重目标约束:一是支持实体经济,这意味着需要结构化宽松;二是需要巩固去杠杆的成果,这意味着央行有意避免传递过度宽松的信号;三是应对外部冲击,这意味着央行需要维稳资本市场、容忍人民币在一定程度内的自然贬值。 5月结售汇数据显示企业当月净结汇仍在高位,反映企业并未长期看贬人民币,外汇占款已经连续5个月小幅增加40至100亿/月。不过,6月中旬以来,市场心态可能有边际恶化:6.14央行并未跟随美联储“加息”,表明央行对人民币贬值有一定容忍度;此外,贸易冲突激化,市场担忧中国经济会受损更多,且央行有意通过适当放松货币政策来应对外部冲击,这都加重了6月中旬后人民币的贬值压力。而且6月下旬人民币的快速贬值并不依赖于美元上行,相对表现也要弱于其他非美货币,离岸带动在岸贬值、两岸汇差开始转正,当前资本外流压力可能有所上升,需要关注汇市对流动性和债市投资者情绪的扰动。 从流动性来看,往年7月资金面主要受缴税扰动,预计今年7月财政存款增量可能在7000亿以上。不过,考虑到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已经释放了7000亿左右的资金,加上股市情绪较弱、未来地方债发行和企业债券融资恢复仍需要央行的持续呵护,只要不出现大幅加杠杆的现象,资金面可能整体维持宽松。跨月之后,仍建议保持较高的杠杆水平。此外,由于此前的9000亿MLF置换量主要分散到二、三季度,目前三季度剩余到期MLF0.7万亿,四季度剩余1.3万亿。结合基本面和MLF到期量来看,年内下次降准可能要等到8月后。 从供给来看,目前7、8月地方债置换额度还剩6000亿左右,平均每月发行3000亿置换债即可,主要压力将来自新增债供给,预计7、8月压力将边际上升。此外,今年允许地方债到期后借新还旧,但由于目前发债成本较高、地方债持续推后发行,短期内地方债到期后大量续发的可能性不大。未来6个月地方债月到期量均在千亿以上,如果地方政府不完全续发,将会对地方债净融资压力有一定缓解。去年7月是利率债净融资高点,今年7月即使到期地方债全部续发,净融资额可能也不会明显超过去年。并且,去年7月前两周地方债发行量占全月发行量的70%左右,预计上中旬可能是月内供给集中释放的时点。回顾去年7月,当时基本面较好并未冲击到债市,市场焦点在于资金面和监管态度。在供给、缴税因素影响下,当时央行超量续作MLF、且明显加大了逆回购投放,短端利率在央行超预期宽松态度影响下出现了明显下行,长债则小幅承压,曲线明显陡峭化。展望今年7月,我们预计:①利率债供给放量主要通过资金面和情绪面影响债市,长债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②缴税大月、叠加地方债供给放量,央行会有意呵护,这一方面会限制长债调整的幅度,另一方面有助于短端利率下行。短端加杠杆具有较高价值。 从机构行为来看,5月券商、保险、基金杠杆率均有小幅上升,交易型机构加杠杆依然比较克制,整体杠杆水平变动不大。托管数据显示,广义基金近两个月持续增持了政金债,不过增持量远不及去年12月底;银行减持国债、增持政金债可能主要与5月的净融资结构有关,当时政金债净融资量明显较高。5月在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但对一篮子货币升值的汇率条件下,外资仍在持续流入,但6月下旬在人民币贬值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外资增持力度可能会边际转弱。整体来看,利率债的持有者结构依然较为稳定,广义基金可能仓位不重,但银行配置力量不足,且外资流入可能边际减弱。 当前期限利差已经大幅压缩,交易情绪主导下长债利率进一步下行可能需要短端利率下行提供空间。临近供给放量和缴税大月,7月央行可能会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面好转将有助于短端利率下行。预计曲线将会趋于陡峭化,且国开-国债利差波动后可能仍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 短期来看,需要关注人民币贬值对流动性和债市投资者情绪的扰动,再加上高频数据显示6月基本面并不差,7月上中旬可能面临数据出炉和地方债供给集中放量的扰动,当前时点我们建议对长端利率债及时止盈。 对比4月和6月两次降准信号对债市的影响,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结构化宽松已有充分预期,货币宽松能够创造的边际利好已经比较有限,未来长端利率进一步下行将需要基本面和政策面的配合。目前可以等等7月上中旬,届时可观察长端利率是否有再度介入的机会。 2、信用债投资策略 5月以来,受信用违约影响,信用债发行节奏明显放缓,发行量仅为3966亿元,低于2014-2016年同期水平,略高于17年同期;净融资额为-1118亿元。6月以来,信用债供给量仍然较小,前三周发行量为3757亿元,但由于6月到期量仅为4007亿,净融资额预计将高于5月。3月以来,随着发行规模大幅上涨,取消与推迟发行个券也随之增多。3-5月取消与推迟发行的个券中,以低评级为主,AA占比达到50%。 下半年信用债到期量约为2.47万亿,与上半年基本持平,但进入回售期债券约为7617亿,回售量大幅高于上半年,随着回售比例的上升,整体到期与回售压力较大。下半年到期与回售的信用债中,民企以及低评级品种占比高于16、17年,在目前的信用环境下,民企以及低评级发行主体再融资难度较大,下半年到期债务的接续面临较大考验。三季度地产债迎来回售高峰,到期和回售的地产债中低评级发行主体数量占到一半以上,但从目前的政策来看,交易所并未大幅放松地产债的审核发行,再加上非标收缩,下半年地产债爆发信用风险的概率较大,需密切关注。 城投债方面,与2011年城投债危机造成城投债整体利差大幅走阔不同,今年城投债分化较为严重,低等级城投利差走阔幅度远大于高等级,等级利差拉大,并且从目前的市场情绪来看,等级利差有进一步走阔的风险,下半年低等级城投债与AAA城投债的等级利差可能创历史新高。 从城投债的信用风险来看,我们认为下半年城投企业违约大概率仍发生在非标或私募债领域;目前市场对于财政实力较弱的区县级平台出现公开债务违约已有一定的预期,即使下半年真实发生,我们认为悲观预期和估值压力向高等级城投传导的压力也不大,资质较好的高等级城投风险仍然可控。 信用债估值方面,各等级短融和中票的收益率普遍处于50%分位数以上,绝对收益率水平配置价值尚可,但目前配置价值已低于一季度。信用利差方面,各期限短融品种信用利差基本处于70%分位数以上,利差保护相对充分;中长久期信用利差基本处于40%分位数以上。随着低评级信用债持续调整,等级利差普遍上行。1年期品种等级利差普遍在70%分位数以上;3年期和5年期等级利差在40%分位数以上。期限利差压缩,3Y-1Y期限利差处于10%分位数以下,5Y-3Y期限利差分位数基本处于20%分位数以下。 信用风险的演化以及债券市场对于违约的零容忍态度目前已对实体经济融资产生了一定冲击,监管机构在巩固去杠杆成果、避免过度宽松的同时,也出台了一些结构化的宽松政策。但总体来看,目前民企融资困难、低等级信用债发行困难且丧失流动性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后续需密切关注政策如何在去杠杆和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之间保持平衡,以及违约持续发酵后的政策应对。 在上述问题未得到解决之前,仍然建议对于低等级信用债保持谨慎,但同时关注政策边际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预计信用违约仍是结构性问题,信用风险对高评级债券的冲击仍然较小,并且流动性较为稳定,资质较好的高等级信用债套息空间仍然较为稳定。从目前的收益率和利差分位数来看,1年期及以内的短久期品种性价比较高,收益率存在进一步下行的空间。从期限利差来看,5年期性价比略高于3年期,负债端稳定的组合可将部分高等级信用债久期拉长至5年以内。 注:文中数据截止至2018.06.22。[详情]

新浪财经 | 2018年07月12日 10:42
博时基金2018年下半年多元资产配置报告:不破不立
新浪财经 | 2018年07月11日 14:33
国家队上半年重仓持有国电电力等5只个股超1亿股
国家队上半年重仓持有国电电力等5只个股超1亿股

  国家队上半年重仓持有5只个股超1亿股 来源:读创财经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燕青 随着基金二季报和上市公司中报的披露,国家队上半年的持股动向也浮出水面。根据WIND统计,截至27日,上半年末国家队共持有57只个股,大多数个股持股不变。 一般来说,国家队包括中央汇金、中证金、中证金资管计划、外管局旗下投资平台以及中证金订制五大基金。由于基金二季报和上市公司中报披露存在时间差,因此国家队基金持有的个股也不排除其他国家队成员增持或减持。 根据WIND统计,截至27日,国家队持股数量超过5000万股的公司有12家,其中国电电力、陆家嘴、悦达投资、大秦铁路、中国重工等5家持股数均超过1亿股。如果按持股市值计算,国家队持有10家公司市值超过5亿元,其中陆家嘴、海康威视、大秦铁路、贵州茅台、中国人寿持股市值均超过10亿元。由此不难看出,国家队对蓝筹股的青睐。 此外,如果按持有流通股比例计算,悦达投资、陆家嘴、青松建化位居国家队持股前三名,持股比例分别为17.74%、6.31%、5.21%。 国家队主力军中证金的持股动向备受关注,截至27日,中证金二季度末持有陆家嘴、安迪苏和悦达投资三只个股,其中陆家嘴和悦达投资的持股数分别高达1.54亿股和1.51亿股。 中央汇金方面,截至目前共出现在14家A股公司中报中,其中,截至二季度末,中央汇金重仓持有海康威视、青松建化、悦达投资股数均超3000万股。 WIND数据还显示,国家队基金二季度新进的个股有美克家居、华能国际、金发科技。截至周四收盘,华能国际三季度大涨逾18%,美克家居和金发科技分别下跌逾7%和逾1%。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队基金二季度重仓持股中,并未出现个股减仓情况。其中,易方达瑞惠二季度新进持仓金发科技和华能国际,新进股数分别为1640.38万股和1345.56万股;招商丰庆二季度则新进持仓美克家居1040.09万股。 国盛证券研报分析,二季度五大基金依然重点持有大盘蓝筹股,整体仓位差距明显。其中华夏新经济保持高仓位运行,权益投资金额占比高达87.01%;南方消费活力和嘉实新机遇则为中等仓位运行,而易方达瑞惠和招商丰庆延续一季度的低仓位运行。 对此,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从国家队的持股来看,重仓股大多为蓝筹股或高成长股,显示其风格偏稳健。由于国家队持股大部分是三年前救市所增持,意在维护市场稳定,因此退出恐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详情]

基金三季度策略:看好成长股 重点关注计算机消费行业
基金三季度策略:看好成长股 重点关注计算机消费行业

  基金二季度投资策略:积极防御 看好成长股 证券时报记者 刘芬 上半年,A股市场经历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指数明显下挫。三季度,公募基金对市场如何判断?近日,国寿安保、中欧、招商、前海联合等基金公司相继发布三季度及下半年投资策略,综合来看,基金较为看好成长股,计算机、消费等是重点关注的行业。 对于上半年股市的调整原因,四家基金分析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点:内有金融去杠杆,外有中美贸易摩擦。 中欧基金表示,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流动性退潮;贸易摩擦、地缘政治风险上升,避险情绪上升。国内经济增长压力不减,经济、金融去杠杆持续,上述因素合在一起导致A股波动加剧。招商基金认为市场波动主要源于“金融去杠杆”对微观流动性、标的基本面以及市场情绪均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中美贸易摩擦则进一步加剧了股市下行幅度。 对于三季度股票投资策略,国寿安保基金表示股票市场不太会出现进一步的大幅下行,但低位震荡格局是大概率事件,操作上应采用“积极防御”模式,消费股和部分大金融龙头可能更具配置价值。 中欧基金认为均衡策略是当前时点最为合理的投资策略。一方面,成长股经过三年的调整,目前估值处于合理水平;另一方面,价值股的长期成长确定性较高,且前期有所回调。结合宏观周期来看,金融、消费行业较有优势,如果较快进入繁荣阶段,成长将成为主线。下半年关注房地产、银行、白酒、医药、公用事业、计算机、家电及纺织行业。 招商基金的策略则是“优选成长,配置消费。”在结构方向上,招商基金短期看好成长的相对收益:从基本面角度来说,“高质量发展”目标鼓励“新经济”发展,信用紧缩及地产等政策再度趋严则使得周期承压,成长股的比价效应抬升。从估值角度分析,边际宽松的短端流动性将最为利好对流动性敏感的成长性标的。此外,受地产周期影响,大家电以外的消费行业也是值得配置的方向,其基础在于经济下行周期中稳定的现金流和业绩、以及中期持续受益外资流入的效应。行业方面,招商基金重点关注计算机、军工、电子行业;消费方面则关注食品饮料、休闲服务等板块。 根据行业配置评价体系,前海联合基金重点看好先进制造、科技先锋、低估蓝筹与美好生活等。具体选股思路上,一是集中成就价值,优选行业集中度提升背景下盈利能力更为稳定的龙头企业;二是分化引领成长,在具有结构性机会的子板块中寻找具备核心竞争力、且能够用自身成长性穿越周期的核心资产。 至于债市投资策略,国寿安保基金对债券市场的整体判断是中性偏乐观。尽管货币政策宽松能够创造边际利好,但幅度不宜高估,在基本面下行驱使下,或形成利率慢牛。建议高杠杆、做陡收益率曲线。招商基金认为,在利率产品方面,后续要关注贸易战对国内经济、政策决策是否会产生重大影响。预计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仍有下行空间,低等级信用债内部将出现分化,在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的同时,适当关注低等级信用债中资质较好的的个券。[详情]

上半年基金清盘转型成常态 解密基金经理离职"真相"
上半年基金清盘转型成常态 解密基金经理离职

  上半年基金清盘转型成常态 来源:新闻晨报 见习记者王禹心 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已有2只货币基金被清盘,11家基金公司申报“市值法”货币基金或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而分级基金在7.1-7.12日期间,多次发布不定期份额折算的公告,清盘或转型已成其最终命运。此外,晨报记者据悉,截至7月12日,公募基金公司平均每个月就有15名基金经理离职。 基金清盘转型成常态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新发行的392只基金中,新发货币基金的数量为零。货币基金早先凭借其低风险低门槛的特性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成为各家基金公司冲规模的利器,这使得货币基金同质化现象异常严重。去年开始,国家对货币基金的监管力度加强,也使行业分化加剧,很多货币基金的规模已经接近清盘线,从今年1月至今,就已经有两只货币基金被清盘。同时记者注意到,货币基金也在不断转型中,截至二季度末已有易方达、富国、广发、南方等11家基金公司申报市值法货币基金或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 据了解,市场上以往常用的货币基金收益计算方法是摊余成本法,也就是把收益平摊到每一天,让投资者看到每天都有收益进账。比如,某只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为3.9%,就是把最近7日的收益率作个平均,再折算成年化收益率,得出结果。 以“市值法”计算收益的货币基金与采用摊余成本法计算收益的货币基金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种货币基金在计算收益时不会将收益平摊,而是根据投资产品价格的波动计算收益,并用“净值”的形式显示。这也就意味着,这类货币基金的净值是波动的,如果净值为负,就表明这只货币基金亏钱了。除却货币基金市场外,曾经“热闹一时”的分级基金也在今年开始纷纷面临清盘和转型,从巨潮资讯网上披露的公告中看出,从2018年7月1日至7月12日,各板块分级基金就已发布65次不定期份额折算的提示公告。沪上某大型公募基金副总告诉记者,分级基金当初在设计上就存在缺陷,使得很多投资者损失不少资金,所以清盘和转型是其必然的命运。 基金经理离职“真相” 这个行业尊崇丛林法则,不断更新洗牌,优胜劣汰,不仅有基金产品清盘转型,也会有基金经理“被迫”离职。据悉,截至7月12日,各公募基金年内已有96名基金经理离职,平均每个月就会有15名基金经理离职,大部分离职理由是“个人原因”。 而对于各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离职原因,华南某公募基金的工作人员告诉晨报记者,大部分基金经理离职无外乎三种原因。 第一种就是基金公司公告中所看到的个人原因。有些基金经理长期面临高压,生活和身体可能会出现状况需要修养一段时间,也可能是其他不为外人所知的原因。但因为这种情况离职的还是在少数。 第二种是转型去做私募。众所周知,公募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是赚取管理费,这跟其管理的基金产品规模有直接关系。她表示,很多基金经理投研能力强、个人投资风格也很明显加之有较好的业绩表现,基本到最后都会选择离职转去做私募。因为私募基金的管理人是直接从投资者的收益中抽成,收益越高赚的越多。 第三种是被迫离职。该工作人员表示大部分基金公司除了在外和其他公司比排名外,公司内部也很讲究排名,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连续两年收益垫底,基本就要被离职。但大部分公司在基金经理变更公告中基本不会说明是此原因,大都会用“个人原因”来替代。而从东方财富Chioce数据中可以看出,今年以来截至7月12日,权益类投资中,基金经理业绩总回报超过10%的只有25人。今年以来总回报率最高的为60.15%,最低的为-32.54%,两者相差92.69%。 辩证来看其离职影响 基金经理离职在行业内并非新鲜事,但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有何影响?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基金经理的离职要辩证来看。 一方面,如果基金经理是因为业绩差而离职,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是件“好事”。事实上,业绩表现不佳的基金产品往往会因为基金经理离职而业绩有所改善。另外对于一些常规基金,只要其背后的投研团队稳定,基金经理的离职对投资者来说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另一方面,有些基金产品个人风格比较明显,如果负责这类产品的基金经理离职,很可能会导致该产品今后的投资风格和特征发生偏移。假如一个产品原有基金经理擅长自下而上选股、侧重以企业盈利为核心的价值投资,如果该基金经理离职,新上任的基金经理更擅长自上而下进行大类配置和行业选择,那么对于这个基金产品而言投资风格和运作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基金收益来源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对原有投资者的预期发生偏离,不利于投资者的资产配置或产品选择。[详情]

震荡市“确定性为王” 公募如何淘金半年报行情
震荡市“确定性为王” 公募如何淘金半年报行情

   ⊙记者 王彭 ○编辑 于勇 随着首份上市公司半年报的出炉,A股半年报行情正式拉开序幕。根据以往经验,半年报业绩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影响个股甚至板块走势的重要因素。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经历了大幅震荡,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交织下,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更希望将半年报业绩作为抓手,寻找潜藏的投资机会。 “当前在配置上应以淡化风格和精选个股作为后续投资的主要思路,把握盈利的确定性,在行业配置上保持均衡,从而更加主动地应对市场的高波动和风格的快速变化。”沪上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 半年报行情或全面打响 随着上证综指一路跌至近两年新低,市场谨慎情绪浓郁。不过,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经过连续下跌,A股进入了黄金底部,估值底、政策底、情绪底已经到位,优质股票迎来配置良机。伴随上市公司半年报即将密集披露,市场普遍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半年报对市场的影响将逐步显现。 根据光大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A股共有119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半年报业绩预告。从预告方向来看,正面预告、负面预告、不确定等三个方向分别占比70.45%、25.19%和4.37%,相较于2018年一季度业绩预告而言,负面预告的占比有所下滑。另一方面,2018年第二季度预告的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下限均值为1.32亿元,高于2018年第一季度水平。综合来看,A股公司业绩相比于一季度有所改善。 汇丰晋信基金认为,7月将逐渐进入业绩披露期。从统计局数据来看,工业企业盈利仍较强劲,新兴领域如云计算、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军工、创新药等业绩有望改善,半年报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从估值方面来看,前期市场大幅下调之后,A股本身估值也已经回落到较低位置。当前估值已经接近2014年牛市启动前的位置。随着市场的恐慌情绪逐步褪去,市场有望迎来反弹。 长盛基金表示,当前企业盈利增长也明显强于历史底部均值。四次市场底部时,全部A股业绩增速中位数分别是4.3%、15.0%、7.2%和 8.9%,平均8.8%,而当前全部A股业绩增速中位数是 12.4%。从中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可谓“质优价廉”。 “目前市场的投资逻辑十分清晰,有业绩支撑的绩优股更容易受到大资金的青睐。由于大盘近段时间持续调整,市场上绝大部分股票的估值都处于相对低位,这些个股本身有着超跌反弹的需求。如果能够叠加半年报业绩利好消息的刺激,则相关个股短期的上涨空间可能会有所放大。”沪上一位基金经理表示。 据统计,多家公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增的公司近期股价表现均颇为抢眼。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6月以来上证综指下跌8.65%,剔除今年上市的新股,共有40只个股在此期间涨逾20%。而在这些已公布半年报业绩预告的公司中,除了3家公司为续亏和略减,其余37家公司均为业绩预喜。 “随着上市公司逐步进入半年报披露期,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会更多地放在关注个股的半年报业绩跟踪和预估上。”长安基金沈晔说。 信诚精萃成长基金经理王睿认为,目前位置可能是长期的底部区域,但是市场仍然缺乏足够的上涨动能,可能在此位置上反复筑底。策略上,他会甄选半年报业绩较为确定的板块和个股,以及中长期成长逻辑清晰、估值足够便宜的个股进行配置。 “行将步入半年报季节,在业绩超预期的板块中寻找被市场错杀的机会,或是当下的可行选择。毕竟,宏观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微观则是我们更容易把握住的。”金鹰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刚认为。 在华南地区一位基金经理看来,伴随近期市场的触底反弹,“炒业绩”再现,尤其是业绩超预期且前期被错杀的低位股更呈现报复性反弹。他认为,在目前A股已经深度调整的情况下,被错杀的股票不在少数,而半年报就是个股行情修复的最佳时机,未来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可把握“超跌+绩优”这两大要素。 根据盈利确定性去选择个股 实际上,自去年开始,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基本面、业绩的关注度便持续提升。资料显示,自2015年12月至今,基本面表现优良的行业龙头涨幅明显超越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而在今年反复震荡的市场环境中,“确定性为王”是市场共识。 历史数据显示,估值合理、基本面扎实的股票,往往能从短期市场担忧导致的急跌中复苏,为投资者提供积极的长期回报。在过去几年市场大幅波动的环境下,依然有一批优秀公司的股价不断创出新高。 长信基金表示,整体上来看,当前仍处于弱势格局,业绩对股价支撑的力度会有所提升,市场会更加注重业绩的含金量和企业现金流情况。因此,在选股方面,将重点关注估值水平比较低、主营业务增长突出、盈利能力水平比较好的行业龙头。 国投瑞银基金也建议,在市场低位应寻觅符合以下标准的投资标的:现金流较好、负债率低、业绩增长持续性强的公司。 “今年的行情相对来说是比较分化的,市场风格不能简单地定义是大盘还是小盘,应更加注意上市公司的盈利趋势。今年的主要风险是个股的盈利趋势分化,大部分个股实际上也面临着一些盈利下修的风险。所以,市场配置还是以自下而上的选股为主,并且根据未来的盈利确定性去选择个股。”汇丰晋信大盘基金、汇丰晋信动态策略基金经理郭敏表示。 对于不少基金经理而言,持有确定性品种的最大心理优势在于——“股价大幅下挫后,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而在近期A股市场反复震荡过程中,一些公私募基金人士也坦言,需要坚定对确定性品种的持股信念,用时间换空间。 “前段时间白酒、医药、食品饮料等板块均出现了大幅杀跌,这主要是受到大盘下跌的拖累,其本身的业绩并没有问题。经过两年的上涨之后,一些消费股的价格虽然已处于高位,但是由于现在市场是业绩为王,并且资金越来越偏向于行业的龙头股,因此从趋势上来看,未来消费白马股仍然会有比较好的表现机会。”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 从北向资金近期的流向来看,绩优白马股仍是外资抄底的主要标的。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恒瑞医药、中国平安、伊利股份和贵州茅台均18次登上沪股通十大活跃成交股榜单,排名前四位;此外,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康威视和五粮液,近一个月登上深股通十大活跃成交股榜单的次数也达到18次。 循着这一投资思路,6月以来,半年报业绩预喜的上市公司获得了更多公募基金的调研。以利亚德为例,公司6月20日发布的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45%至60%。数据显示,6月至今,利亚德共获得48家公募基金的组团调研。 此外,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半年报预告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0%的亿帆医药、慈文传媒、合力泰、锐科激光和康弘药业在此期间分别获得了31家、29家、21家、20家、20家公募基金的调研。 在正确的“赛道”上奔跑 除了将业绩确定性作为投资的“硬指标”,在布局方向上,公募基金也有自己的思考。 长信基金认为,在存量资金博弈的市场环境下,业绩确定性较强、现金流较充沛、估值相对具有优势的大消费板块受到资金青睐,或为板块带来超额收益。此外,当前大消费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叠加基本面强韧,该板块中长期配置价值正逐渐凸显。 在长信基金看来,内需中的新经济大消费相关领域可以在市场抛售中逐步低吸。比如,食品饮料、医药、休闲服务等日常生活消费领域,其现金流稳健、业绩增速相对稳定,在当下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或仍是首选投资标的。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则认为,当前市场缺乏较为明确的投资主线,建议进行均衡配置,对于标的业绩确定性要求高于风格判断。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建议投资者关注两条主线:一是细分景气机会,主要体现在消费和成长的细分景气行业;二是超跌反弹及预期差修复机会。 在具体的投资方向上,上投摩根基金认为,医药生物行业应着眼于中周期,并重点关注行业龙头企业;纺织服装行业增速从2015年中至2017年均处于低位,目前已从底部抬升,零售的好转也印证了行业景气度的回升。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虽然政策面仍有波动,但技术层面已逐步成熟,行业整体趋势相对确定。 永赢基金下半年相对看好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化工、银行、纺织服装、国防军工等一级行业。从各行业基本面来看,永赢基金认为,由于油价上升、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环保收紧等导致化工行业出现供给瓶颈,供需格局相对较好;金融板块估值已经破净,在信用风险暴露后,会有估值修复的机会;军工行业部分公司业绩可能有所改善。 万家基金表示,蓝筹主线里偏向于选择现金流健康、核心竞争力强、负债率健康、估值便宜的板块,如食品饮料、银行、地产等;成长主线里相对看好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类公司,尤其重点关注医药、军工、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高端制造和半导体等行业有基本面支撑的个股。 招商基金则认为,结构方向上,首先,短期内看好成长股的相对收益。从基本面角度来说,“高质量发展”目标鼓励新经济发展,政策因素使得周期股(含金融地产)承压的背景下,成长股的比价效应在抬升。其次,消费(受地产周期影响大的家电等除外)也是值得配置的方向,其主要优势在于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及业绩、中期持续受益于外资流入效应。行业层面,基于看好成长股的背景,招商基金重点关注计算机、军工、电子行业,消费方面则关注食品饮料、休闲服务等板块。 在恒生前海基金看来,人工智能、半导体、新零售、5G/光通信、手机产业链、新能源汽车等板块中的优质个股近期超跌,估值水平有支撑,成长性长期看好;食品饮料板块成长确定性高、分红稳定,在不确定性较高的市场中有望得到追捧。此外,业绩稳健、估值不高的部分优质火电、水电及燃气个股也值得关注。[详情]

2018下半年基金该如何投?听这八家机构怎么说
2018下半年基金该如何投?听这八家机构怎么说

  2018下半年基金该如何投?听这八家机构怎么说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震荡调整的2018年上半年结束了,固收类基金表现出色,权益基金黯然失色。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下,下半年基金该如何投资?是跟踪价值还是布局成长?是买点QDII还是布局债基避险? 好买基金、盈米财富、格上财富、招商证券、国金证券、海通证券、中银国际、上海证券等8家机构,对2018年下半年或者7月基金池给出了他们的建议。综合来看,这些机构普遍认为,2018年下半年市场大概率仍维持震荡寻底格局,配置权益基金重点是“均衡配合”、“谨慎乐观”、“重点选股能力”等为筛选关键词;绩优债券基金可成为长期配置标的;下半年投资需要降低收益预期、关注风险,可利用货币基金作为股市风险的避风港。 整体思路: 控制风险 降低预期 下半年该如何配置基金?大多数分析师观点是需要控制风险、降低预期。 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表示,下半年投资基金要对收益适当降低期望,加大对于资产配置比重的调整,选择每类资产中性价比最高的细项资产,适当增加货币基金的持有比重。 盈米财富FOF研究院负责人表示,在当下这个时点谈基金投资,最佳的方案是考虑三年投资期限,这样有较好的心态去等待资产的高性价比时刻,在下跌阶段分批买入,等待经济复苏之后的财富增长。若投资期限为半年,则更多需要考虑预期差带来的博弈机会,那就是保持底线思维(比如保持权益仓位20%左右),不要追涨,如果发生突破底线的事件,可加大权益仓位,但对一般人而言最好也不要超过50%。 “未来从中长期看权益资产应该是好于债券类、黄金类资产。但是在短期情况下可以把黄金类资产当成看跌期权。债券类资产做一种平抑整体资产波动性的布局。”盈米财富FOF研究院负责人表示,要把控住自己资产的流动性,在合适的价格去拿优质的资产,尤其是权益资产。 而招商证券基金中期投资策略则显示,建议高风险偏好的投资在基准比例的基础上高配权益类资产,偏股型、债券型、货币型配置比例为60%、20%、20%;而中等风险偏好投资者对偏股型、债券型、货币型配置比例为50%、30%、20%;对于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偏股型、债券型、货币型配置比例为40%、20%、40%。 股基配置: “谨慎+成长”角度 均衡配置、谨慎乐观、选股能力,成为不少机构看下半年选择权益基金的关键词。 好买基金分析师雷昕表示,展望下半年,机会将大于风险,贸易战“打与和”的纳什均衡在中美两国之间基本达成共识,而存量博弈下紧张的流动性也有望在A股正式入摩、外资入市门槛降低等变化上得以缓解。因此“谨慎+成长”两个策略关键词将在中期寻求平衡,相信“增配产业机构升级的新兴方向”的超额收益确定性将愈发明显。 而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表示, 对于下半年,股票型基金建议选择医药生物、食品饮料、通信、电子等行业基金进行投资,或者选择选股能力较强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 国金证券表示,下半年的基金投资,结合A股市场的特点有以下三个维度可适当关注。首先,在震荡幅度加大、均值回归特征为主的市场环境中,基金经理的操作也充满挑战,具备突出投资管理能力的灵活型基金仍可发挥其优势。其次基金选择仍应立足选股能力,能够穿越不同市场风格和周期的基金经理可作为关注重点,作为具有长期业绩持续性的产品,也是基金配置中较好的底仓品种。在短期市场情绪低迷的背景下,可适当侧重选股能力突出且风险水平稍低的基金,随着下半年市场企稳、估值水平的提升,可切换至其中弹性稍大的产品。最后,淡化风格、均衡配置。比如消费升级且业绩决定性更强的大消费板块、产业升级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板块、具备低估值优势的金融行业,可适当平衡。同时从市场节奏的把握来看,重点储备成长风格产品,伴随着估值吸引力的提升、政策面支持的累积,成长风格基金有望发挥其高弹性优势。 上海证券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资金在不同主题、板块间迅速轮动,造成投资机会转瞬即逝,与其追逐短期市场的起起伏伏,不如寻找业绩和基本面有支撑的个股。具体操作上,建议注重基金的选股能力,关注两大主线:中大盘价值型基金存在长期入场机会,尤其是侧重配置估值与业绩相匹配的行业龙头的基金;选股能力较强的战略新兴产业基金,许多行业 如消费电子、云服务、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正在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 盈米财富FOF研究院负责人表示,下半年自下而上选上市公司能力强的基金经理胜出的概率大。如果投指数基金的话需要评估的时间更长远一些,而不是就看下半年。应该从现在这个时点看三年、五年以上,至少要过2020年,才大概率会有比较好收益,现在是一个播种期。 债基:重点关注 高等级、短久期品种 下半年布局债券基金,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投资能力较强的品种,尤其是重仓利率债或者高等级信用债的基金。 雷昕表示,二季度全球贸易摩擦加大了市场整体的避险情绪,债市作为避险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青睐,导致其需求有所增加。但需要关注的是市场信用风险近期在边际抬头,民营企业和一些上市公司的风险事件的爆发对整体债市情绪有所打压,特别是近期中低评级债券抛压有所加大。二季度债市较一季度收益继续有所下行,下半年预期央行可能会继续降准进行“宽货币”思路,一定程度上利好债市。虽然目前基本面韧性不弱,但中长期来说债市的收益率仍然有一定的吸引力。 “债券型基金应选择重仓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的基金。”张婷表示。 海通证券表示,货币政策从中性偏紧转向中性偏松,债市慢牛将持续。而信用债方面分化仍较大,高等级、短久期信用债或表现更优。 上海证券则建议投资者遵循从基金公司到基金经理再到具体产品的选择思路,重点关注具有优秀债券团队配置以及较强投研实力的基金公司,这类公司往往信用团队规模较大,拥有内部评级体系,具有较强的券种甄别能力和对踩雷风险的把控能力。具体到债券基金来看,可适当关注配置型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对风险的主动管理或带来超越基准的收益。 QDII: 精选绩优港股、美股基金 相对来说,更多基金研究人士建议精选绩优港股、美股、欧洲基金,此外也可以关注黄金等避险资产。 雷昕表示,目前来看香港经济基本面总体好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外汇储备充足。如果美债收益和美元继续走强,而市场对内地和香港的经济预期未能恢复,港币贬值会进一步进行,并加快资本流出。从当前估值水平来看,恒生指数成分股的PE(TTM)中值,剔除负值外在13倍左右。其中不乏有一些优质个股,包括医药、TMT等。此外港股对于同股不同权、未盈利公司上市等议题的探索和突破吸引着更多国内外优质资产赴港上市。从目前来看,港股市场的个股机会大于市场的系统性机会。 海通证券则表示,看好美国经济长期增长,建议继续关注投资美国股市的QDII基金;从全球风险加大背景以及资产配置层面考虑,可关注黄金。 上海证券表示,欧洲股市的估值在横向比较下具有一定优势,并且欧元贬值带来出口修复,下半年经济修复有望超预期。新兴市场在近期美元升值下,资金流出带来估值下行压力以及波动增大风险。综上,建议投资者关注欧洲股市基金和成熟市场高收益债基金。[详情]

上半年券商发行公募基金产品26只 规模将突破2000亿
上半年券商发行公募基金产品26只 规模将突破2000亿

  ■本报见习记者 王思文 今年上半年,拥有公募牌照的券商或券商资管机构共成立26只新基金,相较去年同期的6只,骤增333%,券商公募基金发行十分火爆。此外,目前券商公募产品规模已达1942.1亿元,即将突破2000亿元关口。 而对于目前券商系公募基金业务发展的现状,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正是券商资管向主动管理业务发力的重要标志。拥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能通过发行新基金来提升主动管理业务市场份额,同时,也为其经纪业务的财富管理转型保驾护航。 上半年券商发行公募218亿元 公募牌照一直是证券业的“稀缺品”。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新基金法实施6年来,仅有13家券商或其资管子公司获得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其中已有11家公司共成立139只公募基金产品,总规模为1942.1亿元。目前来看,券商公募产品规模即将突破2000亿元关口。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券商或券商资管共成立26只新基金,基金成立数量相较去年同期的6只,骤增333%,券商公募基金发行十分火爆。 事实上,《证券日报》记者发现,这样的火热态势自去年7月份就已开始。去年下半年,券商或券商资管相继成立32只新基金,占去年全年新基金数量的八成。  对此,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正是券商资管向主动管理业务发力的重要标志。自资管新规落地以来,券商正在积极推动资管业务回归本质,让去通道、降杠杆、防风险落在实处。其中不少券商或券商资管早在资管新规落地之前,就已将资管业务方向定位在主动管理业务上,这些公司在获得牌照的基础上,逐渐向公募市场靠拢,通过发行新基金来提升主动管理业务市场份额,同时,也是为经纪业务的财富管理转型保驾护航。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中银国际证券、财通资管、东证资管和华泰资管成立的新基金产品较多。其中,财通资管和中银国际证券在申报成立新基金上热情最高,分别成立了6只新基金,募集规模分别为29.72亿元和29.14亿元。 东证资管作为老牌资管公司,今年上半年虽仅成立4只新基金,但新基金规模为148.79亿元,占所有新基金资金份额的68%,继续彰显其强大的业务实力。此外,获得公募牌照不久的华泰资管也有3只新基金成立,长江资管、渤海汇金分别成立2只新基金,山西证券、国都证券、东兴证券则成立1只。 基金规模方面,券商或券商资管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再度增长,即将迈入2000亿元关口。《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7月14日,券商或券商资管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达到1942.1亿元,较2016年年底增加415.45亿元,增幅为27.21%,其中,今年上半年的26只新基金产品规模为217.73亿元。 总体来看,目前券商资管规模在17万亿元左右,近2000亿元的券商公募基金业务仍是券商资管业务中的“新兵”,同时也是公募基金市场的一小部分。不过,在公募基金发行市场上,第一批获得牌照的券商已经开始步入正轨。在大资管混业经营的背景下,券商公募基金业务的快速发展或为公募基金市场和券商资管业务增添更多活力。 4只公募基金规模超百亿元 从券商或券商资管机构情况来看,东证资管作为首家获批公募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基金数量依旧在业内遥遥领先,139只基金中有46只基金来自东证资管,占比三成。基金规模也位居首位,第一季度末的基金规模达937.13亿元,平均单只产品规模为20.37亿元。   从收益率来看,今年以来,东证资管半数产品(23只)的收益率为负值,最高收益率仅为3.79%,产品类型是长期纯债型基金,名称为东方红信用债债券A。中银国际证券的基金数量和规模均位列第二,共有23只基金,基金规模为592.46亿元。尽管中银国际证券的基金数量不多,却有两只基金达百亿元规模,一只是2016年12月份成立的“中银证券安进债券A”,基金规模为325.56亿元,在公募基金产品规模中排名第48名,该产品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3.94%;另一只是2017年11月份成立的“中银证券汇宇定期开放债券”,基金规模为153.96亿元,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3.9%。 收益率方面,中银国际证券今年3月份刚发行的新基金“中银证券安誉债券C”收益率高达85.47%,受到市场关注。 单只基金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共有4只,除了上述文中提到的中银国际证券和东证资管的3只基金外,财通资管产品“财通资管鑫管家货币B”的规模也为121.51亿元。不过总体来看,券商系公募基金产品收益率较去年同期出现下滑趋势,业绩表现不佳。[详情]

95%偏股型基金近半年亏损 靠天吃饭规模倒退难题待解
95%偏股型基金近半年亏损 靠天吃饭规模倒退难题待解

  95%偏股型基金近半年亏损 靠天吃饭规模倒退难题待解 在基金公司看来,A股将进入中报发布期,中报业绩增速向好、产业景气的板块有望迎来布局机会 《投资者报》记者 张诗雨 当前A股市场持续走低,也令公募基金的业绩受到冲击,不但偏股型基金大面积亏损,新基金发行数量也大幅减少。在此情形下,股基和混基规模持续缩减,甚至不及10年前。 对于一定程度“靠天吃饭”的基金业来说,该如何应对大盘不景气的局面,是否会调整仓位配置?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大盘低迷,不乏有投资医药、消费等行业的基金今年获得较好收益。在此情况下,基金公司后续是否会以防御性投资为主? 就以上问题,《投资者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基金公司,以寻求答案。 大面积亏损 截至7月12日,沪深300指数今年以来下跌近14%,上证指数甚至重回3000点以下,可谓“一夜回到解放前”。记者对Wind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尽管有80%的主动管理类股票型基金近6个月跑赢大盘,但在大势低迷的情况下,亏损比例仍高达93%。 其中,跌幅明显的股基包括富国城镇发展、嘉实环保低碳、汇添富环保行业、银华新能源新材料量化等,上述基金分别在近6个月亏损30%、29%、25%、24%。由此可见,投资房地产、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的基金成为重灾区。 偏股混合型基金情况甚至更糟,Wind数据显示,近6个月来,95%的偏股混合基金亏损。甚至去年年收益超40%的明星基金,如交银稳健配置混合、前海开源沪港创新、景顺长城核心竞争力、农银汇理主题轮动,近6个月亏损幅度均超过15%。 在偏股基金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基金公司也减缓了相关产品的发行。以认购起始日计算,目前6月新成立的产品仅有24只,较今年前5个月平均水平的62只大幅下降。进入7月后,情况也并未好转,除了战略配售基金,仅有11只新基金发行。 不仅新发基金数量减少,眼见市场不景气,投资人纷纷选择“用脚投票”,存续权益类基金规模也在明显缩小。天相投顾统计显示,其所观测的4632只权益类基金今年二季度末的总规模为1.9万亿元,比一季度末缩水1415亿元,缩水7%;相较2017年末缩水2795亿元,缩水幅度达13%。 另有公开数据显示,退回到10年前,在2007年末时,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为2.97万亿元;而截至2018年5月末,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不足2.5万亿元。 仍被行业重视 股基规模为何未有明显成长、不进反退?照理说,选股能力是一家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仅以规模来看,股基甚至不像是公募基金行业的主流产品。 对此,北京某基金公司总经理对《投资者报》记者说:“偏股基金规模的多寡,可以说是七分靠天时,三分靠自身。2007年上证综指曾超过6000点,但现在,10年过去,沪综指反而不足3000点。相比之下,标准普尔500指数除2008年跌幅较大,2009年至今,从666点升至2798点。国内偏股基金的规模变化,也体现了国内资本市场的成熟度与欧美国家的差距。” 尽管近期A股走低,对于其后续走势和权益类基金的发展,也有基金公司表达了乐观态度。 北京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对《投资者报》表示:“7月6日,美国对中国商品的贸易关税正式开征,贸易争端的阶段性发展其实已经明显好于先前预期,我们认为,短期悲观的市场情绪或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预计市场会出现阶段性反弹机会,反弹的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交易层面的因素,即投资者已经普遍下调的仓位以及悲观情绪的释放。” 在该基金公司看来,A股市场的下跌正在逐步消化风险,预计后续市场对这些不确定性将逐步习以为常,市场的核心矛盾有望回归基本面。A股出现转机仍需等待主要宏观变量发生变化。A股将进入中报发布期,中报业绩增速向好、产业景气的板块有望迎来布局机会。 在股基普遍受到重创的情况下,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业绩为正的权益类基金也是依靠轻股票的配置方法获得,另有一些则是依靠加码固收产品,躲过了市场的冲击。有数据显示,到了6月,债基发行开始回暖。在6月新成立的24只基金中,债券型基金有21只,总募集份额达到272.09亿份,占当月总募集规模的比例高达94.54%,达到近10年来的新高。 对于近期是否会转向倚重债券基金,前述北京某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权益类产品投资管理能力是基金公司最重要的核心竞争优势,未来权益类产品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历史数据显示,从长期看,权益类资产是投资回报最高的资产类别。如果投资者追求长期的资产配置,应该提高权益类产品的配置比重,因为如果资产组合希望获取超额收益,就必须依靠权益类产品提高收益水平。 虽说偏股型基金普遍亏损,但也有个别产品近期获得超额回报。如中海医疗保健、上投摩根医疗健康、招商医药健康产业,其近6个月收益率分别为18%、17%、13%。对此,多家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在大环境疲软的情况下,短期内防御性投资仍是主基调,配置医药、消费等偏防御性板块不失为良策。■[详情]

新华基金下半年策略:期待市场底 关注半导体等4方向
新华基金下半年策略:期待市场底 关注半导体等4方向

  静水深流,伺机而动 ——新华基金2018年下半年投资策略 一、我国经济增长仍然具备较好的韧性 基于价格因素,预计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将放缓,各项经济数据存在下滑的风险,但是从盈利能力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仍然具备较好的韧性,财政收入和工业企业利润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总体来说我国经济收入端增速放缓,但是增长结构在优化,利润端质量在提升。 今年二季度PPI环比有所回升,但是考虑到基数效应,预计三季度PPI环比将有所回落,带动名义GDP增速下行。预计下半年我国GDP增长平稳,名义GDP在二季度小幅反弹后将继续回落。今年一季度我国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8%,近年来我国GDP增长主要靠消费拉动,投资对GDP的拉动在逐渐减弱,而出口对GDP的增长贡献较小。今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1-5月累计同比增长9.5%,相比2017年全年10.2%的增速略有下滑。自去年11月起我国基建投资开始增速大幅跳水,从20%的增速直接降至个位数增长,这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是从优化经济增长结构的角度来看,基建投资增速的降档并不是坏事,当前基建投资增速已经基本调整到位,同时从今年四月份起我国制造业投资增速已经开始拐头向上。今年1-5月我国财政收入8.65万亿,同比增长12.2%,财政收入能够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的核心因素是企业利润增速较高,1-5月企业利润总额增速16.5%,保持了较高的增速。随着扩大内需,制造业投资加速,预计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韧性犹存。 美国自16年进入加息周期以来已经累计6次上调基准利率,美债收益率处于上升趋势,目前市场预期明年美债收益率有可能升至3.5%以上,美国经济增长强劲带动全球步入加息周期,欧洲也有可能在明年开始上调基准利率。美国市场利率不断上行对我国市场利率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中美利差处于底部区域,未来美债收益率进一步上行会对我国市场利率和人民币汇率产生较大压力,但是在一行三会的统一协作之下,整体风险仍然可控。 二、“宽货币,紧信用”格局延续 在去杠杆的大环境下,“宽货币,紧信用”的格局仍将延续,虽然后面有降准的市场预期,但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目前还没有转向。M2增速从13年以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之中,今年前五月M2增速8.3%。从17年央行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开始,我国M2增速开始低于名义GDP增速,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不再有刺激作用。 出于推动独角兽企业在A股上市和发行CDR的角度考虑,二季度二级市场融资规模缩减,为接下来的大额融资留出空间。预计CDR发行规模会在955-5639亿元之间,中性预测在2000亿元左右,预计下半年会对市场短期流动性造成冲击。 随着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今年二季度沪深港通是A股主要的新增资金来源,5月份沪深港通净买入508亿元,创历史新高。9月1日A股纳入MSCI指数比例将继续提高2.5%,沪深港通大幅净买入的趋势仍将延续。 信用违约在二季度开始对A股市场产生影响,虽然目前从违约数量上来看整体风险仍然可控,但是低评级信用债交易的冻结值得警惕。从评级AA及以下信用债到期规模来看7月份是三季度到期规模的高点,之后8、9月份到期规模略有减少,三季度要重点关注信用违约的发展态势,未来信用利差的拐点将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三、贸易战是表象,新旧动能转换是实质 现阶段政府主动去杠杆的决心依然坚定,接下来我们会看到资管新规细则的逐步落地,市场风险偏好将维持低位。在政府主动去杠杆的大背景之下,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持续下行,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185.14万亿元,同比增长10.27%,已经和名义GDP增速相当,去杠杆效果已经开始体现。从目前我国债务结构来看,企业债务占据半壁江山,从17年开始我国杠杆率已经开始下降,下降的主要部分是企业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居民债务比例在不断上升。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杠杆率水平来看,目前我国杠杆率绝对水平并不高,只是从2011年以来上升速度较快,在此轮政府去杠杆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杠杆率开始趋于平稳,整体风险可控。从目前我国杠杆率的情况来看,去杠杆进程大概率已经进程过半,未来一段时间内去杠杆相关政策的节奏放缓将会是市场重要的做多信号。 中美贸易战短期内基本没有结束的可能性,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的交锋将反复影响市场情绪,但是实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不会像市场预期那么大。中美贸易战的根源在于修昔底德陷阱,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与日本也曾经展开大规模的贸易战,其背后的经济基础是日本GDP超过了美国的60%,2017年我国GDP已经达到了美国的63%,美国从国家战略考虑必然会采取措施压制中国的经济增长。近几年我国贸易差额不断下滑,2017年我国贸易差额为4194亿美元,以支出法计算2017年我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GDP比重仅为1.97%,而且美国出口金额占我国总出口金额仅18%,因此中美贸易战实际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虽然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经济的实质影响并不大,但是贸易战的反复仍会不断影响市场情绪,从美国中期选举的时间表推断,8月份将是中美贸易战下一个高潮期。政府有可能出台扩大内需相关政策作为对冲手段,同时加大自主可控的相关投入。 从市场表现来看,近期自主可控、科技等板块表现相对强于传统周期板块,表面是受贸易战影响,但实质上根源在于新旧动能转换成效逐步显现。通信、计算机、传媒等TMT行业对于全行业盈利的贡献呈现边际改善, 2018年一季度A股非金融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7.2%,较2017年的37.3%有所下滑,呈现稳中趋缓态势。其中采掘和钢铁行业利润贡献率分别为6.3%和9.8%,较2017年的20.7%和12.7%下降14.4和2.9个百分点;传媒(3.3%)、通信(2.7%)、计算机(-0.7%)的贡献率分别较2017年的-1.4%、0.8%和-1.1%提升3.3、1.9和0.4个百分点。TMT行业整体贡献率由3.8%上升到7.0%,上升3.2个百分点。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在下半年将会延续。 四、政策底、估值低已现,期待市场底 目前A股整体估值水平进入底部区间,下半年市场有望触底反弹。建议配置上选择景气度向上的行业,重点关注低估值、现金流较好的品种。从上市公司财报数据来看,当前收入和利润增速均较快的行业主要有:建筑材料、房地产、计算机、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从2010年开始计算所有行业中估值在中位数以上的只有食品饮料,估值水平处于后五分之一分位的行业有:轻工制造、电气设备、传媒、农林牧渔、钢铁、房地产、电子和化工。 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局势之下,消费升级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从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的结构来看,受益于精准扶贫等政策,低端消费的升级更值得重视,预计下半年政府扩大内需的相关政策也会逐步出台,消费股仍然是值得重点配置的品种。预计下半年市场利率有望突破前期低点持续下行,可考虑布局部分扎实业绩支撑的成长股,重点关注自主可控、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和创新药等方向。 风险提示:1.去杠杆可能引发的债务危机;2.汇率大幅波动。[详情]

国寿安保基金三季度研报:不确定中找确定性 积极防御
国寿安保基金三季度研报:不确定中找确定性 积极防御

  不确定中找确定性 —2018年三季度宏观与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研究员 李博闻,CFA 王维维 李辉 国寿安保基金认为,2018年二季度经济数据温和回落,但前瞻性指标压力快速增加,市场预期更加快速的下调。股票市场整体低迷,债券市场分化中向好,利率债震荡走强中信用债压力较大。展望三季度,股票市场难现进一步大幅下行,但低位震荡格局是大概率事件,板块上应采用“积极防御”模式,消费股和部分大金融龙头可能更具配置价值,并建议在季度的维度上关注改革、无风险利率下行对成长股的长期逻辑的变化;债券市场整体上中性偏乐观,尽管货币宽松能够创造的边际利好幅度不宜高估,但基本面下行驱使下利率慢牛或形成,建议高杠杆、做陡收益率曲线。 一、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 2018年上半年全球经济环境出现一些波动,分化也有所加剧,整体上略有走弱。全球金融市场在一季度大幅波动后有些改善,中美贸易争端加剧为全球经济都略蒙上阴影。 美国经济整体出现复苏走向过热的状态,在就业市场趋于充分就业后,财政政策的支撑对美国经济内生动力影响开始有所趋弱,通胀水平也出现持续的上行,尽管有原油价格快速反弹的推动,内部就业趋于充分后薪资上涨对通胀的拉动也开始显现。在此环境下,美联储加息的速率有所加快,叠加经济数据下美元指数也出现了快速的上行。欧洲经济则出现了持续的疲弱现象,软指标如德国IFO指数等均持续走弱,验证短期欧元区经济恢复速度进入瓶颈,工业生产压力也提升,通胀水平在原油价格波动下也快速抬升。由于欧美经济、货币政策不同步性提升,进一步加速了美元的上行,再次冲击下新兴市场国家压力快速提升,阿根廷、土耳其等国出现货币快速贬值,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等危机迹象。 2018年二季度经济数据温和回落,亮点较少,且前瞻性指标走弱较快。工业生产数据仍相对平稳,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6.9%,仍维持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与之对应的是需求端数据出现了快速走弱,1-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6.1%,是近十年来的最低点,基建大幅回落拖累整体投资数据;社会零售总额同比也在二季度出现了快速的下行,其中包含了节假日的错月效应和汽车关税变更的影响,但较弱的读数还是增加了经济的下行压力。几个主要数据中,还不算太差的数据体现在韧性极强的地产投资和销售数据以及外需数据。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10.2%,与4月大致持平,1-5月销售额增速、到位资金增速分别为11.8%和5.1%,分别高于前值2.8%和3%。5月进出口数据也出现双双超预期,另外几个主要东亚国家来看也都出现了一些修复,但是前期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和全球需求已经出现缓慢回落,后续进出口大概率会出现一些下行。 通胀水平整体仍相对温和,原油价格上行对国内通胀的压力并不显著。4、5月CPI数据基本符合预期甚至略弱于预期,其中环比下降主要由于食品价格仍保持低迷,尽管猪价阶段性出现了一些季节性反弹,但弹速已经回落。5月PPI同比+4.1%,环比由降转升,油价上涨可能逐渐对PPI产生一定的上行推动,但考虑到需求端数据的低迷,PPI上行的压力并不会太大。后续对通胀的约束主要体现在贸易争端对通胀的影响,根据华泰证券测算,我国对美国农产品征收关税,大概提升我国通胀中枢0.2个百分点左右,我们认为这一影响相对是可控的,尤其再考虑到需求层面的波动,可能实际的影响会进一步减小,整体上看通胀并无压力。 整体来看,5月经济数据出现了快速的回落,但是大趋势上看二季度不会太差,主要是工业数据还是维持在高位,6月因基数效应将小幅回落,但二季度经济不差,我们预测GDP增速为6.7%。这背后所存在的原因是,经济确实进入了一个弱弹性的阶段,或许是来自于经济数据挤水分的影响,或许是产业结构调整下的经济失去弹性,产品供需无法产生过大的偏离,所以需求端的数据走弱可能并不会对短期经济数据冲击太大。对经济的一个基本支撑,来自于后续地产补库存和外需仍有望维持一个不弱的情况。但是从6个月或以上的维度上看,经济潜在有两个比较大的潜在风险,一是内需数据出现了回落,预期已经出现更加大幅的恶化,其背后的原因还是融资数据的快速走弱,以及当前政策的修正还没有触及到改变这一趋势的根本;二是外需在全球经济缓慢回落,汇率前期升值压力逐渐体现的环境下,叠加贸易争端可能会导致外需压力较大。如果将这两个因素比喻为“内外交困”,那么假设其中一个因素发生波动,尤其是国内因素波动,在我们政策的微调中大概率可以保证一个温和回落的情况,但是如果出现内外因素共振的状态,可能需要把对经济增长的预期进行进一步下调,尤其是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非常大的环境下,潜在的风险是需要进行防范的。 二、不确定中找确定性 2018年以来经济层面、市场层面的不确定性较多,因素交织,导致风险资产普遍下行。 实体经济下行的确定和下行节奏、幅度的不确定。2018年以来经济温和回落的态势是比较确定的,也是我们一直持有的观点,尤其是体现在工业生产仍处于较强区间,企业盈利回落速度非常温和,外需和地产为经济的韧性提供了比较好的支撑。但其间预期层面的变化较多,领先指标的波动较大,尤其是信贷数据的持续下行为经济下行的幅度也增加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外需的变化也出现较多变局,导致经济下行的节奏被预期反复左右,预期经济下行的幅度也多次被放大。 政策从收紧到转松的确定和过紧纠偏的幅度、意愿、持续性的不确定。整体以防风险为主线的政策逻辑其实从年初以来并未有变,尤其是以去杠杆为主的政策基调奠定了后续的政策大逻辑,其中出现的表外融资持续收紧、地方政府纪律被进一步约束等,而其中出现的因中性的货币政策和较紧的信用、监管政策叠加下社融数据的波动,尤其引发了市场的诸多讨论,包括去杠杆进程、波及范围和影响等,在此我们不做进一步点评,可以确定的是前期政策偏紧的效果已经出现,但一些负面的担忧也出现,甚至还在自我加强。因此,我们预计在外部潜在冲击下政策会作出一些预调微调,且当前已经确认了部分微调的出现。市场仍对这种纠偏的幅度和后续政策走势看法不尽相同,也有极端看法认为政策会发生系统性的反转,也加剧了市场短期的波动。 2018年四月下旬以来,政策上已经出现的修正 4月23日 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开启了政策的微调:会议同时肯定了一季度经济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4月17日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4月25日起下调部分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4月25日 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强地方预算执行管理加快支出进度的通知》。 4月27日 央行发布资管新规,其中过渡期有所延长。 5月15日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文章指出,“在1.8万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投资被清理出库之后,多地开始启动新的PPP项目。…PPP有望在升温中迎来新一轮发展,进入拼质阶段”。 6月1日 人民银行公告决定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新纳入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范围的有不低于AA级的小微企业、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等。 6月1日 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试行)》. 6月15日 偏紧的融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央行在美联储加息后按兵不动。 6月24日 央行定向降准7000亿元,基本规模相当于普降0.5%。 数据来源:国寿安保基金整理 中美贸易环境乃至中美关系长期中的确定和过程中波折的不确定。2018年年初以来中美贸易争端出现了几轮的反复,具体细节无需过多探讨,且期间的波动相对较大,市场态度也从初期紧张——转向放松——转向再度紧张的局面,而且当前双方贸易争端的前景也仍存相当大的不确定性,这也对大类资产配置产生了比较显著的冲击。我们认为从中期视角来看,在特朗普上任前后全球就在局部出现了一些“民粹主义”的增加,可能直观的体现在对贸易的保护上,而中美贸易争端大概率是这一全球现象中最剧烈的表现,而这一中长期的问题大概率也会持续影响大类资产的走势,期间也很可能出现多轮反复,最确定的一点莫过于不确定性的持续加强。 年初以来压制宏观及权益市场的风险,担忧“类滞胀”的形成,但在过程中出现了经济韧性较强、外部事件冲击、内部政策从严后再调整,并在过程中出现了大类资产会反复在“滞涨”(现金)、“衰退”(信用债和低beta股票)、“短期博弈放松”(博弈周期反弹)的三个维度中展开,而大体上在权益市场大趋势是前期急跌后持续的磨底,债券市场纠结式的下行,大趋势向好但过程中多次反复,且下行的空间不及基本面数据回落的幅度。 但更重要的是,拉远来看中长期增长的必然走势,可能是确定的因素。如果跳出短期因素,可能会更加清晰的描述出当前中美之间的走势,更加清晰的理解中国未来可能比较合适的发展思路和当前政策思路,对中长期的大类资产逻辑会有更清晰的认为。 中国已经走入近代史的“新世界”,所面临的挑战是难免也是前所未有的,而改革是最可能甚至唯一可能的走出困境的机会。根据格罗宁根大学依据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长周期历史GDP上看,19世纪末美国占全球GDP比例超过英国后,没有任何国家实现过超越,且20世纪每一次被挑战后(德国、日本、前苏联等),挑战者都进入一个趋势性的回落期,可见即使忽略掉历史特殊因素,世界第二挑战世界第一的过程中,或者并非挑战世界第一而是处于追赶中,都会遇到产业升级的困难、产业转移中的受阻、技术革命的压力、强势国家在外贸汇率外交军事等多方面等因素制约,而后出现一些内生性的或外因性的经济增长乏力问题,其中部分国家甚至会走向持续的低迷或衰退。 按照Maddison的推测,其中包含购买力因素的调整,所以显示的数据与汇率折算法下的数据有一定差异,但大体上可以显示中美GDP占全球比重的大体比例和趋势,而当前中国不仅位列全球第二,而且作为全球次席,达到了与美国最接近的历史位置,占比也已经大概率超过以往任何国家。因此,即使我们不考虑国家间一些理念、发展方式等因素,仅考虑从追赶者转变为接近并驾齐驱的状态,追赶式的经济增长本身已经进入“难以为继”的阶段。这种“短兵相接”阶段,进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是难以避免的,反应也或许是更大的。更加重要的是,中国也临近了必须释放改革红利的阶段。如果我们沿用索罗模型进行拆分,中国劳动力人口的拐点大概率在2019年附近,也就是市场所常常谈到的“工程师红利”而非数年前所谈到的“人口红利”,也就是尽管总人口净增额维持在高位且平均年龄上行,有利于消费的稳定,但生产端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另外,资本回报率边际下行或基本稳定也是非常确定的。那么,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必要性非常高。尽管众多文献测算差异较大,但大多数文献显示2013年-2015年中国TFP对GDP增长的贡献落入负区间,而我们推测依据近几年的经济数据,2016年至今TFP大概率仍在负区间或最好情况在2017年可以在0附近徘徊,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变得尤为重要。另一个角度也可以提供一些力争,以供给侧改革的节奏为例,从2016年去产能和去库存,2017年开始布局防风险,现在促进补短板促创新,说明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大思路是明确的,解放被抑制的生产力,防范风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非常清晰的。那么短期的政策放松,不过是短期需求侧的对冲,中长期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所以从中期来看与其博弈短期货币政策放松的幅度,倒不如更加关注未来改革政策的推进。从今年以来的财税、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改革已经初露端倪,后续四中全会是下半年的重要政策关注点,如何释放改革红利才是根本,短期对冲性的放松政策可能反倒不是特别重要。 三、2018年三季度股票策略展望——积极防御 国寿安保基金认为,经济的韧性不能说被完全打破,尤其是经济增速的回落对企业盈利的影响有所滞后,且本轮企业盈利回落的幅度或者说与名义增速的弹性,可能是出现了一些阶段性的变化,无论是系统性的减税、减负环境下政府部门向企业部门的让利,还是本轮产能出清后新增产能的相对有限带来了企业盈利的韧性,都会导致企业盈利的冲击不会太大,那么股票市场仍在磨底的过程中,持续大幅下探的概率其实是相对有限的。 但是,与基本面的稳定对应的是,股市微观流动性环境不乐观,其中可能尤其表现在股权质押问题上。从总量上看,根据最新的中登数据,涉及股权质押的比例大约占全市场的10.5%,而根据wind数据,并假定了一定的抵押率,融出资金量大约占全市场5.3%,占总质押量的50%相对略低。当前的股权质押达到的程度,是否达到历史上绝对底部的情况,我们认为与熔断最低点进行的对比,当前的股权质押水平确实开始接近历史压力最大值,但是占比5.3%的水平与历史压力最大的8.9%还有一定差距。 阶段性的悲观情绪释放接近结束,磨底继续。经济悲观的预期已经开始在数据上兑现,尽管我们还是认为经济并没有市场预期的下行压力那么大,至少作用在企业盈利端尤其是上市企业盈利层面,还是不需要悲观的。国内稳增长政策已经开始有落地趋势,目前已经看到个税改革的推进情况,后续经济悲观预期可能会修正,届时市场的悲观情绪能有所缓和。通胀的预期还没有彻底反应在预期中,尤其观察到全球通胀压力都普遍出现,国内通胀数据也将在中美关系恶化后开始有所提升,其中主要冲击来自于输入性通胀。不过考虑到国内食品价格整体疲软,这一压力不会太大,对于利率上的约束也会有一些但也不会太大。中美博弈的持久战已经开启且战线开始拉长,短期冲击我们倾向于平稳,但考虑到不确定性仍非常巨大,是否在7月6日征税名单公布后即进入缓和阶段,我们认为站在当前时点也难以做出明确的判断,风险偏好的修正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看不到。对内政策的不确定性在修正,但等不到政策实质性、趋势性的转弯,尤其是货币政策。另外,需要关注的财政政策的扩张和后续改革措施的落地,进入三季度后要关注政治局会议的定调和潜在改革风向。 在行业配置上,市场低位波动下,不宜简单防御,建议“积极防御”。一是筛选出明确的负面清单,那么首先需要规避的是短期市场流动性不佳环境下受冲击更大的行业。①建议规避股权质押风险比较集中的计算机、纺织服装、轻工、传媒。②紧信用和强调现金创造能力突出的情况下,过度依赖政府补贴的行业受冲击更大,建议规避公用事业、计算机、建材、传媒、纺织服装等行业中的部分个股。二是中期来看,消费行业仍具备较强的抵御潜在通胀和业绩稳定的行业,结合中报预告情况我们认为,休闲服务、计算机、轻工、非白酒部分的食品饮料改善较大,建议关注。三是以“看长做短”的心态来估算,周期品的投资机会仅局限于最上游原材料(原油、煤炭等)的龙头企业,其中高分红水平的龙头企业具备较大的投资价值,建议关注动力煤行业龙头。四是金融监管政策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受益于龙头集中效应和基本面边际改善的国有银行、地产龙头受冲击不大,而且潜在的信贷额度放宽、房贷利息部分抵税的政策预期可能带来一定基本面改善,但是短期内由于棚改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相对较大,建议相关板块在市场情绪稳定后进行积极布局。 四、2018年三季度债券策略展望 对比4月和6月两次降准信号对债市的影响,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结构化宽松已有充分预期,货币宽松能够创造边际利好,幅度或比较有限,未来长端利率进一步下行将需要基本面和政策面的配合。短期来看,需要关注人民币贬值对流动性和债市投资者情绪的扰动,再加上6月经济仍具有一定韧性,建议密切关注收益率上行后的交易性机会。整体而言,我们仍看好债券市场,当前时点建议高杠杆、做陡收益率曲线。 1、利率债投资策略 今年以来,社融与M2增速缺口不断收窄,主要因非标压缩。同时,5、6月债券融资也出现了明显缩量、净融资甚至转负,中小企业难以依靠直接融资渠道借新还旧,资管新规压力下银行贷款也缺资本、缺额度,信用风险进一步上升。在这种背景下,央行官员公开表态中开始提金融去杠杆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从目前政策态度来看,“平稳有序”去杠杆意味着当前亟需疏通中小企业信贷和债券融资渠道。 短期内,货币政策面临多重目标约束:一是支持实体经济,这意味着需要结构化宽松;二是需要巩固去杠杆的成果,这意味着央行有意避免传递过度宽松的信号;三是应对外部冲击,这意味着央行需要维稳资本市场、容忍人民币在一定程度内的自然贬值。 5月结售汇数据显示企业当月净结汇仍在高位,反映企业并未长期看贬人民币,外汇占款已经连续5个月小幅增加40至100亿/月。不过,6月中旬以来,市场心态可能有边际恶化:6.14央行并未跟随美联储“加息”,表明央行对人民币贬值有一定容忍度;此外,贸易冲突激化,市场担忧中国经济会受损更多,且央行有意通过适当放松货币政策来应对外部冲击,这都加重了6月中旬后人民币的贬值压力。而且6月下旬人民币的快速贬值并不依赖于美元上行,相对表现也要弱于其他非美货币,离岸带动在岸贬值、两岸汇差开始转正,当前资本外流压力可能有所上升,需要关注汇市对流动性和债市投资者情绪的扰动。 从流动性来看,往年7月资金面主要受缴税扰动,预计今年7月财政存款增量可能在7000亿以上。不过,考虑到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已经释放了7000亿左右的资金,加上股市情绪较弱、未来地方债发行和企业债券融资恢复仍需要央行的持续呵护,只要不出现大幅加杠杆的现象,资金面可能整体维持宽松。跨月之后,仍建议保持较高的杠杆水平。此外,由于此前的9000亿MLF置换量主要分散到二、三季度,目前三季度剩余到期MLF0.7万亿,四季度剩余1.3万亿。结合基本面和MLF到期量来看,年内下次降准可能要等到8月后。 从供给来看,目前7、8月地方债置换额度还剩6000亿左右,平均每月发行3000亿置换债即可,主要压力将来自新增债供给,预计7、8月压力将边际上升。此外,今年允许地方债到期后借新还旧,但由于目前发债成本较高、地方债持续推后发行,短期内地方债到期后大量续发的可能性不大。未来6个月地方债月到期量均在千亿以上,如果地方政府不完全续发,将会对地方债净融资压力有一定缓解。去年7月是利率债净融资高点,今年7月即使到期地方债全部续发,净融资额可能也不会明显超过去年。并且,去年7月前两周地方债发行量占全月发行量的70%左右,预计上中旬可能是月内供给集中释放的时点。回顾去年7月,当时基本面较好并未冲击到债市,市场焦点在于资金面和监管态度。在供给、缴税因素影响下,当时央行超量续作MLF、且明显加大了逆回购投放,短端利率在央行超预期宽松态度影响下出现了明显下行,长债则小幅承压,曲线明显陡峭化。展望今年7月,我们预计:①利率债供给放量主要通过资金面和情绪面影响债市,长债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②缴税大月、叠加地方债供给放量,央行会有意呵护,这一方面会限制长债调整的幅度,另一方面有助于短端利率下行。短端加杠杆具有较高价值。 从机构行为来看,5月券商、保险、基金杠杆率均有小幅上升,交易型机构加杠杆依然比较克制,整体杠杆水平变动不大。托管数据显示,广义基金近两个月持续增持了政金债,不过增持量远不及去年12月底;银行减持国债、增持政金债可能主要与5月的净融资结构有关,当时政金债净融资量明显较高。5月在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但对一篮子货币升值的汇率条件下,外资仍在持续流入,但6月下旬在人民币贬值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外资增持力度可能会边际转弱。整体来看,利率债的持有者结构依然较为稳定,广义基金可能仓位不重,但银行配置力量不足,且外资流入可能边际减弱。 当前期限利差已经大幅压缩,交易情绪主导下长债利率进一步下行可能需要短端利率下行提供空间。临近供给放量和缴税大月,7月央行可能会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面好转将有助于短端利率下行。预计曲线将会趋于陡峭化,且国开-国债利差波动后可能仍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 短期来看,需要关注人民币贬值对流动性和债市投资者情绪的扰动,再加上高频数据显示6月基本面并不差,7月上中旬可能面临数据出炉和地方债供给集中放量的扰动,当前时点我们建议对长端利率债及时止盈。 对比4月和6月两次降准信号对债市的影响,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结构化宽松已有充分预期,货币宽松能够创造的边际利好已经比较有限,未来长端利率进一步下行将需要基本面和政策面的配合。目前可以等等7月上中旬,届时可观察长端利率是否有再度介入的机会。 2、信用债投资策略 5月以来,受信用违约影响,信用债发行节奏明显放缓,发行量仅为3966亿元,低于2014-2016年同期水平,略高于17年同期;净融资额为-1118亿元。6月以来,信用债供给量仍然较小,前三周发行量为3757亿元,但由于6月到期量仅为4007亿,净融资额预计将高于5月。3月以来,随着发行规模大幅上涨,取消与推迟发行个券也随之增多。3-5月取消与推迟发行的个券中,以低评级为主,AA占比达到50%。 下半年信用债到期量约为2.47万亿,与上半年基本持平,但进入回售期债券约为7617亿,回售量大幅高于上半年,随着回售比例的上升,整体到期与回售压力较大。下半年到期与回售的信用债中,民企以及低评级品种占比高于16、17年,在目前的信用环境下,民企以及低评级发行主体再融资难度较大,下半年到期债务的接续面临较大考验。三季度地产债迎来回售高峰,到期和回售的地产债中低评级发行主体数量占到一半以上,但从目前的政策来看,交易所并未大幅放松地产债的审核发行,再加上非标收缩,下半年地产债爆发信用风险的概率较大,需密切关注。 城投债方面,与2011年城投债危机造成城投债整体利差大幅走阔不同,今年城投债分化较为严重,低等级城投利差走阔幅度远大于高等级,等级利差拉大,并且从目前的市场情绪来看,等级利差有进一步走阔的风险,下半年低等级城投债与AAA城投债的等级利差可能创历史新高。 从城投债的信用风险来看,我们认为下半年城投企业违约大概率仍发生在非标或私募债领域;目前市场对于财政实力较弱的区县级平台出现公开债务违约已有一定的预期,即使下半年真实发生,我们认为悲观预期和估值压力向高等级城投传导的压力也不大,资质较好的高等级城投风险仍然可控。 信用债估值方面,各等级短融和中票的收益率普遍处于50%分位数以上,绝对收益率水平配置价值尚可,但目前配置价值已低于一季度。信用利差方面,各期限短融品种信用利差基本处于70%分位数以上,利差保护相对充分;中长久期信用利差基本处于40%分位数以上。随着低评级信用债持续调整,等级利差普遍上行。1年期品种等级利差普遍在70%分位数以上;3年期和5年期等级利差在40%分位数以上。期限利差压缩,3Y-1Y期限利差处于10%分位数以下,5Y-3Y期限利差分位数基本处于20%分位数以下。 信用风险的演化以及债券市场对于违约的零容忍态度目前已对实体经济融资产生了一定冲击,监管机构在巩固去杠杆成果、避免过度宽松的同时,也出台了一些结构化的宽松政策。但总体来看,目前民企融资困难、低等级信用债发行困难且丧失流动性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后续需密切关注政策如何在去杠杆和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之间保持平衡,以及违约持续发酵后的政策应对。 在上述问题未得到解决之前,仍然建议对于低等级信用债保持谨慎,但同时关注政策边际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预计信用违约仍是结构性问题,信用风险对高评级债券的冲击仍然较小,并且流动性较为稳定,资质较好的高等级信用债套息空间仍然较为稳定。从目前的收益率和利差分位数来看,1年期及以内的短久期品种性价比较高,收益率存在进一步下行的空间。从期限利差来看,5年期性价比略高于3年期,负债端稳定的组合可将部分高等级信用债久期拉长至5年以内。 注:文中数据截止至2018.06.22。[详情]

博时基金2018年下半年多元资产配置报告:不破不立
博时基金2018年下半年多元资产配置报告:不破不立

  日前,博时基金发布2018年下半年多元资产配置报告。报告题为《威战:不破不立》,报告认为,下半年A股资金供需情况或有望改善,港股与A股驱动因素日趋相似,利率债和中高等级信用债相对较具有确定性,原油供需格局相对平衡,黄金或有小幅行情。2018年下半年的市场,通胀维持较低水平,PPI增速进一步放缓。不破不立,建议以金融、消费作为底仓,以成长性行业作为进攻品种。 复盘 影响二季度全球大类资产价格的驱动因素,既有贸易战、美伊等政经争端,也有美国和非美经济增长连带货币政策方向的分化。其中A股和港股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贸易战和对金融条件趋紧的担忧,尽管直接受损的板块是外贸和周期领域,但由此引发了市场整体风险偏好的下降,体现为蓝筹持续获得超额收益。债市受经济基本面下行、定向降准、美元指数走高等因素影响利率下行;而由于非标融资限制、理财资金等主体行为转变,产业债再融资风险迅速蔓延,并催生各类低评级债券信用利差大幅扩张。原油供给收缩超预期强化了减产效果,二季度油价震荡上扬。美国经济持续走强和美联储加息刺激美元上涨,二季度金价下跌。 宏观趋势 全球经济分化的格局大概率延续,尽管发达市场央行货币紧缩的大门已经开启,但在程度上美国或会偏鹰派,欧洲或将趋于稳健,而日本会有些进退两难。预计美元指数大概率继续上涨。 中国经济中期趋势仍然是金融领域疗毒、“两化融合”育新。贸易战、金融条件是国内资产近期主要矛盾。不宜因贸易战看空中国的发展,但贸易战相关事件的可预测性较低。对金融条件的收紧,市场已经从无视转变到过度悲观,而此时政策已经出现明确转向。经济转弱之前基建增速改善概率不高,出口、制造业对经济支撑力度均较有可能短期变弱,同时还有来自房地产方面棚改货币化比例降低的影响。通胀维持较低水平,PPI增速进一步放缓。信用违约潮、汇率等是潜在的风险。 产业结构 宜从“走出深度防御”的角度来看待结构上的机会。中小板中报业绩下滑较多,周期、消费增速无明显变化,石化、计算机等景气度提升;资本开支有所启动,下游消费扩张最早;建筑周期等的债务风险相对较高。地产、建筑、军工估值显著回落,大消费符合防御要求,但交易拥挤程度较高。总体建议以金融、消费作为底仓,以成长性行业作为进攻品种。 资本市场 A股的市场行为,仍在更加偏向价值投资的风格;境外资金逆势买入、产业资本增持和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是新增的市场稳定因素。A股估值也处于历史上非常低的位置,资金供需情况有望改善。港股与A股驱动因素日趋相似,当前情绪均显著低迷,与美股呈鲜明差异。权益方面总体看好A股、港股,看平美股。 货币政策边际宽松、CPI稳定、PPI下行、经济数据走弱有望推动利率进一步小幅下行,美元和美债收益率约束下行空间。信用利差已经明显走扩,但下半年违约面扩大的情况切实可能出现,利差或不具备确定收窄的基础。 原油供需格局相对平衡,黄金或有小幅行情,螺纹钢、焦炭大概率逐步下行,铜价下半年承压。 配置逻辑 考虑到相关风险,尽管对预计A股、港股在下半年持积极态度,但投资者仍需考虑相关风险。同时,考虑到A股、港股会面临的额外风险,利率债和中高等级信用债获得正收益的确定性会或更强。在A股行业上,建议以基本面稳健、受国内外冲击影响较小的消费行业,和符合国家政策方向、阻力较小的成长性行业作为配置品种,周期方向相对看好化工。主题投资推荐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和自主可控板块。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我公司实际的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 本报告中的数据出处若未加特别说明,均来自万得,彭博或博时基金。本报告版权归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 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详情]

上半年超70%陆港通基金亏损 华安红利精选最多亏18%
上半年超70%陆港通基金亏损 华安红利精选最多亏18%

  编者按 上半年A股市场区间跌幅13.90%,上证最高报3587.03,最低收2782.38点。而同期港股上演了一出虎头蛇尾的行情,在1月底升至33484点的历史高位后,便急转直下。 截至6月30日,恒生指数累计下挫3.2%,进入6月跌幅不断加大,当月暴跌4.97%。随着港股行情走弱,内地陆港通基金中,医药主题表现亮眼,超77%的产品未获得正收益。 根据wind数据,A/C份额分开计算,除去正在募集中及成立不足半年的,截至2018年6月30日共有264只沪港通基金。其中受行情影响,仅有60只产品获得正收益,其他204只产品未获正收益,其中有产品亏超18%。 数据来源:wind  今年以来回报截至日期:2018年6月30日 上半年陆港通基金红榜盘点:汇添富全球医疗人民币最高收益16% 如表1所示,上半年表现较好的陆港通基金中,医药健康主题方面的陆港通基金表现亮眼,其中刘江管理的汇添富全球医疗人民币QDII以16%的回报遥遥领先同类产品,其中陈少平、,颜媛管理的嘉实医药健康A回报为7.5%,曲扬,范洁管理的前海开源医疗健康A回报为5.1%; 其他移动互联、科技、消费等主题也有亮点。其中杨瑨管理的汇添富全球移动互联回报超10%,汪孟海管理的富国沪港深行业精选回报超5%,郭睿管理的中欧品种消费A回报近3%。 表1 数据来源:wind  回报截至日期:2018年6月30日 上半年陆港通基金黑榜盘点:华安红利精选亏超18% 如表2所示,上半年表现回报较低的陆港通基金中,31只产品亏超10%。其中,杨明管理的华安红利精选以-18%的回报排在黑榜一名。曹松涛,彭敢管理的东吴双三角C、东吴双三角A回报为-17%紧随其后。富国基金3只产品——富国天源沪港深、富国国企改革、富国研究精选上半年亏超10%上黑榜;前海开源基金、创金合信、博时基金也有产品上黑榜。 表2  数据来源:wind  回报截至日期:2018年6月30日 展望下半年行情,有市场人士表示,整体三季度的行情就是“危中有机”。港股市场将迎来大规模的融资潮,中美的贸易摩擦应该不会呈现单边的恶化状态,美方也会根据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因为直接打下去双方都没好处,在起起伏伏当中,市场就会孕育机会。接下来陆港通基金会有如何表现,我们将继续跟进。[详情]

公募基金期中考:货基强 股基弱 垫底基金没踏准行情
公募基金期中考:货基强 股基弱 垫底基金没踏准行情

  公募基金“期中考”:货基强、股基弱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洪小棠 A股上半年震荡走低行情下,公募基金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上半年股市主要指数大幅下跌超10%,其中,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分别下跌13.90%、15.04%。因市场呈现先扬后抑局面,尤其6月出现的巨幅调整,导致整个公募基金中除货币基金外,其他各类型基金业绩全线下跌。 根据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最差,仅为-11.89%。 虽然市场不断呼吁投资者降低投资预期,但基金经理们依然希望可以赚取收益。复盘这半年的投资,有的人抓住了医药类板块行情,有的人重新调整了投资思路,有的人则坚持原来的老路子。 货基强、股基弱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6月29日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在全品类基金中,货币基金录得上半年平均收益最高,为1.98%;其次是债券型基金,为1.52%;混合型基金整体呈亏损状态,平均收益率为-4.73%。 而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受A股下跌行情影响表现最差,平均收益仅为-11.89%。其中,主动权益类单只基金中,收益率最高为富国精准医疗,达29.52%,亏损最多为中银新经济,上半年亏32.07%。 分类型看,主动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最高为上投摩根医疗健康,20.21%;指数型基金收益率最高为银华中证全指医药卫生,为18.37%;债券型基金为广发7-10年国开行A,为6.43%;主动量化基金冠军为交银阿尔法,为14.97%。 与此同时,在业绩前20名的主动股票型基金中,共有15只基金为医疗/医药概念类基金。 记者统计发现,业绩排名第九位的民生加银优选,虽然其名字中没有“医疗”或“健康”字样,但查看其重仓持股可发现,截至最新披露的2018年一季度末,其十大重仓股中有5席也是以生物医药股为主,包括上海医药、济川药业、华东医药、鱼跃医疗、华兰生物。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业绩较差的基金产品则大多重仓了金融、地产、电子等行业。而上半年行情可以看出,A股中仅生物医药、食品饮料、休闲生活这三个指数收益为正,其他24个指数收益均为负,其中跌幅最大的是互联网指数,跌幅达到23.11%。 排名靠后者 有些基金没有踏准市场行情,使得上半年业绩在同类产品中垫底。 以嘉实逆向策略为例,记者查看该产品一季报发现,其十大重仓股分别为兆易创新、中兴通讯、紫金矿业、金一文化、立讯精密、德赛西威、大北农、木林森、国轩高科、特变电工。而这十只个股今年以来的收益均为负,跌幅在62.05%至6%不等。在这十只重仓股中,跌幅超过30%的有4只、超过20%的为8只。跌幅最大的为中兴通讯,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这只股票从年初至今已跌去62.05%。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十只重仓股,有三只为电子行业,而该行业上半年在所有行业指数中跌幅居前,跌幅为20.08%。 而该只产品基金经理郭东谋在一季报中的阐述也佐证了其看好电子行业。郭东谋表示,“在操作上,本基金依然维持较高的仓位水平,而在配置方面上也更加重视新兴行业的发展,从今年至上而下格局来看补短板的重要性会更强,并逐步加大了在电子、计算机、通信、电气设备等领域的配置比例。” 此外,该产品重仓的个股绝大多数是受中美贸易战影响较大的行业,除了电子外,还有5G通信、汽车、零售等。 以中银新动力为例,查看其十大重仓股发现,年初至今仅有一只个股上涨,其余9只均处于下跌状态,跌幅在62.05%至3.49%,其中跌幅超20%的个股有三只,超10%的个股为8只。 与此同时,该基金同样配置了中兴通讯,使得净值出现较大幅度缩水。此外,十大重仓股中出现四只银行股,分别为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南京银行;两只黄金板块个股,分别为山东黄金和中金黄金,而这两个板块今年以来均呈现较大幅度下跌。 中银新动力基金经理为吴印,其先后就职于万家基金、鹏华基金,2017年10月进入中银基金并先后管理了两只产品,中银研究精选和中银新动力,然而上述两只产品业绩在同类产品中排名并不理想,年化回报也均为亏损状态。 吴印在中银新动力的一季报中表示,一季度股票市场结构性分化特别明显。年初,蓝筹股票先涨后跌,创业板指数先跌后涨。本基金年初配置主要集中在保险、食品饮料。由于市场波动比较剧烈和行业的变化,逐步对配置进行了调整,目前主要配置银行、计算机、通信。 总的来说,不管是坚守投资策略还是调整投资策略,提高主动管理能力为投资者赚取收益才是根本,虽然当前市场巨幅震荡,通过仓位调整来赚取超额收益的难度加大,但也考验着基金经理们的投资管理能力。[详情]

新华于泽雨:做相对有把握的事 下半年坚持短债策略
新华于泽雨:做相对有把握的事 下半年坚持短债策略

  新华基金于泽雨:做相对有把握的事 下半年坚持短债策略 于泽雨 做相对有把握的事 下半年坚持短债策略 中国基金报记者 孙晓辉 于泽雨是一位善于思考和总结的债券基金经理。本硕博经济学科班出身的于泽雨,从保险机构到公募基金,经过了近10年投研生涯的历练和打磨。在他看来,在难以预测的市场中,与其在不清楚的方向上下功夫,不如在相对容易把握的层面上多努力。 在过去的一年、三年和五年,于泽雨管理的产品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并因此荣获第五届中国基金业英华奖“三年期最佳债券基金经理”和“五年期最佳债券基金经理”称号。在于泽雨看来,正是“做相对容易把握的事情,守住不亏钱的底线”这样的策略发挥了作用。 在能把握的事情上下功夫 于泽雨一直尝试从资本回报率的角度去理解各个投资标的的内在价值。 在他看来,各种投资工具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最终衡量价值的标准都是隐含的投资回报率。比如债券有到期收益率,实业投资有内部收益率,而股票由于是无限期限的,需要给定不同的假设条件来评估各种可能的隐含回报率。 于泽雨认为,要想较好地规避风险,守住底线,又能获得收益,最好的办法是寻找估值上确实有价值的东西,“又便宜又好的东西只有在特定的时点才会出现,这需要花费很大的耐心去等待,而且想等未必就能等到”。 像2016年、2017年就是这种情况,当时于泽雨认为长期债券的投资机会仍然需要等待,一等就是一年半的时间。“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我等到了长债收益率相对高的位置,但是,又觉得还好像差那么一点点,希望再观望一下,结果收益率就又下去了。好在它上涨的时候,至少我买的短债还能赚到利息收益。我至少保证了安全,守住了底线。” 不过,于泽雨也提醒投资者,在相对偏价值的道路上,不要被便宜的价格诱惑。要学会克制,一定要做好甄别,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今年上半年不少基金踩雷就是一个教训。 今年债券市场发生多起债券违约后,新华基金在风控上也加强了管理。据于泽雨介绍,公司在做债券投资的时候,也是遵循了“做相对有把握的事情”的理念。 “我们投资企业债,不是基于信用分析能力有多强,能把信用风险确定得很清楚,而是针对无法确定的事情做出假设。比如,假设公司遇到困难,能否再从银行借到钱;比如基金遇到赎回,这个债能否卖出,等等。如果假设的情况出现,债券也没有问题,公司才会去买。”他说,“假设业务会不会有困难,肯定会把经营不太好的公司排除;假设财务报表真不真实,非上市的民营企业就不敢去碰了。通过这些情景假设筛选出来的企业,其实95%以上都是股东单一、负债规模和负债率适度、业务比较有持续性的国有企业;其余5%主要是业务有竞争力,负债规模和负债率适中的上市公司。再加上我们一般是持有短期债券,实际上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把风险规避了。” 下半年依然坚持短债策略 于泽雨认为,今年债券违约频繁是表外业务收缩的一个显现。“很多企业负债率的扩张是过去两三年通过表外业务扩张产生的,之前表外非标没有发展起来时,单靠表内贷款没有能力扩展到这种程度。不少企业三年以前才一两百亿的负债,三年以后就变成六七百亿。” 于泽雨觉得,相比打破刚兑,未来可能有另外一种相对柔性的途径来进行出清,从而规避系统性风险。“目前打破刚兑被认为是市场出清的必由之路,其实,打破刚兑是风险自担模式下的出清,并不是市场出清的唯一模式。事实上,风险共担模式下的出清也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所有的财产保险,比如车险,就是一个风险共担模式的出清。” 于泽雨表示,原本以为今年表外业务严监管,会存在金融供给收缩的情况。如果金融供给出现收缩,意味着流动性供给实质性减少,资金面一旦紧张,借钱困难,融资利率会上升,债券收益率应该不会明显下行。 不过,于泽雨坦言,实际情况并没有按照他设想的情形来演绎。“虽然表外业务收缩是今年的投资背景,但实际的情况演变成由于社融下降较快,市场开始对经济增长比较担忧。同时,违约问题暴露出来后,市场更多的是抛弃信用债,去买利率债。也就是说,最终经济回落和债务违约成了市场的主导因素。” 因此,今年上半年,于泽雨继续采取了短久期策略,由此错过了一波长债行情。 “我对经济所处的中期阶段是偏乐观的,总体上向好的因素会更多显现,虽然有短期的不利因素。我觉得,5月份经济数据变差的原因,可能不是经济自身向好的趋势发生了变化,更多是由于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在去杠杆方面的严监管,以及表外业务收缩等监管因素导致经济被动下行。”于泽雨说,“未来,在经济走弱和中美贸易战的压力下,信贷政策如果放松,经济持续下滑的概率可能并不高,经济自身向好的趋势也会体现出来。” 因此,在市场短期主导因素已经判断出错的情况下,考虑到调整为长久期策略后,依然可能会面临经济向好的风险,于泽雨选择了按兵不动。“两种可能性都有,既然是不太能确定,我还是求安全,至少今年融资环境偏紧的情况短期内不会轻易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持有短债获取利息收益至少是安全的。” 对于下半年的债市行情,于泽雨表示不太容易判断。目前来看,下半年他还会继续按照持有短债的策略来做,并做进一步观望。[详情]

基金公司半程规模战:嘉实博时规模缩超200亿 排名降
基金公司半程规模战:嘉实博时规模缩超200亿 排名降

  基金公司半程规模战: 过半缩水、前十重排 本报记者 王丹 上海报道 导读 公募基金今年上半年规模变化较大,不仅体现在大基金公司规模座次排名上,还体现在上升及下滑的趋势上,如部分大公司、老牌公司在非货币规模上已出现了发展停滞。 随着2018年上半年收官,公募基金最新半程规模情况也浮出水面。 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更新至7月4日15点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纳入统计的124家公募机构(包含13家有资格的券商或券商、保险资管)管理基金总规模约为12.75万亿元,剔除货币基金后管理规模为5.01万亿元。 由于今年上半年权益类市场持续低迷,投资者赎回叠加净值下跌,剔除货币基金后的基金规模不太乐观已在许多投资者的预期之中。统计数据亦显示,在124家公募机构中,单就非货币规模而言,与去年年底时相比,缩水的有67家,占比约54%。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剔除货币基金后的行业总体规模还是比去年年底有所增长,只是今年二季度较一季度略微下降,同时,尚有14家机构实现了百亿元以上的增长。 大基金洗牌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统计,至今年6月末,124家公募机构合计管理基金数量4970只,管理基金资产净值总规模12.75万亿元,份额规模12.36万亿份。剔除货币基金后,基金资产净值规模为5.01万亿元,份额规模4.62万亿份,分别较去年底增加1432.62亿元和3219.99亿份。 从基金类型看,股票型基金仍是大类的最小规模品种,最新资产净值为7340.06亿元,共6113.43亿份;混合型基金资产净值为17498.69亿元,24538.16亿份,为近年来新低。相对来说,固收类的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基金还是乐观一些,前者至6月末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为23312.29亿份,基金资产净值24069.44亿元;后者规模继续增长,达到了77386.66亿元。 再从机构角度看,剔除货币基金后,前十大基金公司分别为易方达、中银、广发、华夏、汇添富、嘉实、博时、南方、招商和建信。这十家公司管理规模均超过1400亿元,而前七家均超过了2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易方达虽然凭借108亿元的增长,仍稳居非货基规模冠军,但与第二名的差距不足300亿元,从季度数据看,这一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中银、广发和汇添富三家公司在今年上半年表现尤其出色, 其中,广发上半年非货币规模增长509.82亿元,位居行业首位,中银、汇添富、交银施罗德规模增长也超过了300亿元,直接奠定了它们座次提前的动能。去年年末,前三家基金公司也在规模前十之列,但规模座次分别为第八位、第四位和第七位。 备注:按银河研究中心数据,华夏基金规模缩水157亿,排名由第2降至第4名;嘉实基金规模缩水246亿,排名由第3名降至第6名;博时基金规模缩水230亿,排名由第5降至第7名;南方基金规模缩水193亿,排名由第6名降至第8名;招商基金规模缩水212亿,名字没变。 此外,今年上半年,交银施罗德、光大保德信、永赢的非货币规模增长也超过了200亿元;兴全、上海东方证券等7家机构增长也超过100亿元。 永赢算是为次新小基金公司在群雄逐鹿中争了一口气。其非货币规模增长243.88亿元,排名一举上升16位,目前暂列第28位。 据上海的一位基金行业人士分析,公募基金今年上半年规模变化较大,不仅体现在大基金公司规模座次排名上,还体现在上升及下滑的趋势上,如部分大公司、老牌公司在非货币规模上已出现了发展停滞。 “新发基金虽然是规模逆市扩张的主要途径,但是当下的投资者已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主动管理能力强的基金公司,而且未来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他说。 货基分化 目前来看,今年上半年助力整个公募基金规模的还是货币基金, 而如果算上货币基金,天弘基金倚靠余额宝还是占据行业规模第一的位置。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规模为14539亿元,在单只基金中规模遥遥领先。不过,若同其自身一季度末相比,约减少2350亿元。 从明细上看,货币基金今年上半年呈现增减分化加剧的态势,且余额宝平台显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 今年5月开始,蚂蚁财富宣布余额宝陆续接入中欧滚钱宝A、博时现金增利A等5只新的货币基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余额宝对接的6只货币基金合计规模达到18602亿元,除了天弘余额宝外,其他5只基金规模均超过600亿元,其中,博时现金收益A规模最大,达到了1468亿元,华安日日鑫A的规模其次,达到了938亿元,国泰利是宝和中欧滚钱宝A的规模则在700亿左右。 (编辑:杨颖桦)[详情]

首批6只FOF表现抗跌均亏2.62% 整体规模缩水至76亿元
首批6只FOF表现抗跌均亏2.62% 整体规模缩水至76亿元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 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加大,备受市场关注的公募FOF收益表现抗跌。数据显示,首批发行的6只公募FOF今年上半年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平均跌幅为2.62%,不过相比股市跌幅来看较为抗跌。此外,这类基金规模有所缩水,二季度末6只FOF基金规模合计为76.31亿元,其中5只规模超过10亿元。 万得数据显示,受到基础市场走弱影响,截至6月30日,目前已经成立的8只FOF成立以来均处于亏损状态。尤其受到关注的是去年成立的首批6只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合计出现2.62%的亏损,其中表现较好的是华夏聚惠稳健目标A、C类,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97%、-1.16%,南方全天候策略A、建信福泽安泰、南方全天候策略C、泰达宏利全能优选A表现也较为抗跌,亏损幅度不足2%,而表现较差的FOF基金亏损超过7%。 而从这6只FOF基金成立以来情况看,整体平均获得-2.5%的收益,表现一般,其中华夏聚惠稳健目标、南方全天候策略、泰达宏利全能优选、建信福泽安泰等FOF基金表现相对抗跌。 从目前情况看,不少FOF在运作过程中保持较为稳健的投资策略,表现较为抗跌的FOF基本都以配置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为主,仅少量参与权益投资,而一些表现不佳的FOF则配置了仓位较重的权益类基金。 从FOF规模变动情况来看,确实存在规模整体缩水情况。万得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首批成立的6只FOF规模合计达到76.31亿元,其中南方全天候策略FOF、嘉实领航资产配置混合FOF、建信福泽安泰混合FOF、海富通聚优精选混合FOF、华夏聚惠FOF的规模仍超过10亿元,不过相较这些基金成立时规模出现了明显缩水。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基金公司申报FOF产品的热情仍在,不过获批速度并不快。据证监会最新数据统计,截至6月22日,FOF产品的申报数量已达156只,而获批的只有14只。继去年9月8日首批6只公募FOF获批后,第二批、第三批公募FOF也于今年3月和4月获批,不过不少FOF拿到批文后并未有马上进入发行的举动。业内人士表示,这类产品运作时间尚短,还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好业绩证明自己价值。[详情]

非货基资产规模小幅下滑 华商基金缩水126亿
非货基资产规模小幅下滑 华商基金缩水126亿

  非货基资产规模小幅下滑 华商基金缩水126亿 来源:金融投资报 作者:刘庆华 上半年受A股市场下跌等因素影响,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较去年年末小幅下滑3.76%,规模排名前10的公司中,广发、富国、汇添富等4家公司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逆市增长,此外,兴全和永赢等非一线公司规模增幅较大。缩水榜上,因债券踩雷、重仓军工大跌的华商基金资产规模减少了约126亿元,降幅达36.73%。 非货币基金 资产规模缩水 由于短期理财债基往往采用类货币基金的运作方式,因此,剔除了货币和短期理财债基的规模来看,上半年124家基金管理机构管理的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整体有所的缩水。据WIND统计,截止6月30日,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为4.31万亿元,而在2017年年末为4.48万亿元,小幅下滑了3.76%。 而排名前10的基金公司所管理的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也发生明显的变化,目前排名前10的公司包括易方达、华夏、博时、嘉实、中银、南方、汇添富、招商、广发、富国,其中,仅有4家公司的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较去年年末增长,分别是中银、汇添富、广发、富国。增长幅度最高的是广发,该公司今年6月末的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为1450.82亿元,较去年年末增长了12.41%,主要得益于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在发行市场上斩获不小,其新发的广发科技动力、广发中债1-3年农发行、广发沪港深行龙头等分别募集了约26亿元、52亿元和81亿元。此外还有两只基金各自募得了20亿元。 富国和汇添富的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也分别在上半年增长了9.24%和7.06%。 而在前十大基金公司之外,剔除基数在在200亿元以下的公司,永赢基金和兴全基金的增长率较高,分别为80.36%和31.23%,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分别为546.23亿元和1101.01亿元。与广发不同,永赢基金在发行市场获得的增量并不多,其上半年发行的基金首募规模多在2亿元左右,但到了6月末,这些基金规模大部分出现了暴增,例如3月成立的永赢增益规模增至178亿元以上,永赢丰利规模增至25亿以上。大概率是机构入驻导致。 兴全则与广发相似,1月成立的兴全合宜募集规模超过300亿元,几乎覆盖了该公司所有的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增量。 华商基金 规模下滑幅度最大 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下滑的公司方面,千亿级别的基金公司中,嘉实基金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下滑幅度最大,约为18%。 据WIND统计,去年年末,嘉实基金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为2387亿元,到了今年6月末,只剩下1957亿元左右,这主要是受救市基金嘉实新机遇的资产规模减少影响。去年四季度末,该基金资产规模还在453亿元以上,到今年6月末只剩下127亿元左右,显示国家队主力已撤出。此外,嘉实价值精选、嘉实惠泽、嘉实沪深300ETF资产规模缩水20亿元以上。 除此之外,考虑去年四季度末的200亿元的基数规模的话,华商、长盛、汇丰晋信、申万菱信4家公司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下滑幅度较大,分别为36.73%、31.16%、24.21%、22.47%,今年6月末的规模分别为218.08亿元、209.15亿元、161.02亿元、188.35亿元。 其中华商基金无疑是由于债券信用违约事件、重仓军工股票大跌,导致基金净值暴跌,负面缠身,其中,华商双债丰利债券的资产规模已经由去年年末的29亿元左右降至今年6月末的3.76亿元;华商稳定增利债券的资产规模由去年年末的23亿元降至9.5亿元左右。与之类似,华商回报1号资产规模由去年末的22亿元以上降至今年6月末的1亿元以下。作为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该基金因债券踩雷,上半年亏损超过12%。上半年,华商旗下基金规模合计减少超过126亿元。 此外,长盛基金的资产规模下滑则主要是由于长盛同享、长盛动态精选、长盛转型升级等基金的资产规模缩水。其中长盛同享规模减少了约19亿元。[详情]

得医药者得天下 于洋任职基金经理9个月拿下半程冠军
得医药者得天下 于洋任职基金经理9个月拿下半程冠军

  【基金】得医药者得天下,他任职基金经理9个月就拿下半程冠军 原创: 疯狂药师 阿尔法工场 今天 正如赛后法国小将姆巴佩所言:“没有比世界杯更好的机会,来成就一名球星。” 同样的,没有比公募基金业绩排名更好的机会,来成就一名明星基金经理。 日前,随着公募基金2018“期中考”放榜,“得医药者得排名”已不再是一句空话。 数据来源:choice 从业绩排名前十的基金投向来看,七成选择了医药行业。其中,富国基金的于洋,成为了最大赢家。 与大多数公募基金经理的成长历程极为相似,于洋也是经历了从行业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的晋级之路。 然而,任职基金经理仅9个月的他,就取得这样不俗的成绩,让基金圈众前辈不仅感叹:后生可畏。 对于上面这张表单,想必作为投资者的你,心中有着不少的疑问,比如于洋究竟买了什么股?于洋未来更看好哪些股? 带着上述疑问,药师决定一探究竟。 01 冠军持仓大揭秘 某位私募大佬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的机会,赚大钱,一定是在大的产业变革中产生,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现在看来,医药行业很可能就是这样一个大的机会,只是短期来看,吃药行情”突然“药停了”,其根本原因在于:医药股估值的快速提升已经透支了未来业绩…… “尽管过去一直在说,医药股贯穿牛熊市,当大的机会真的到来之际,谁在‘打嘴炮’,谁是‘实干家’,结果不言自明。”某大型私募负责人感慨道。 从目前情况来看,于洋显然属于后者。 同样是买医药股,第二名葛兰落后于洋5个多点,产生差距的地方,就在下面这张表中。 数据来源:choice 尽管中报持仓尚未公布,但从一季报的持仓中,已可窥探一二。 可以看到,两人都是选择了医药细分行业的龙头股,但很明显,于洋的胆子更大些,前十持仓占比就超过了8成仓。 这就好比去年的行情,看好价值股,并敢于下重手的,都有着不错的收益,比如私募基金中的景林、淡水泉、东方港湾等。 02 调研透露新动向 收益和排名,已然成为过去,作为投资者的你,恐怕最关心的是,医药行业那么大,细分行业那么多,于洋未来更看好哪些股? 在今年5月的一次媒体采访中,于洋透露了对医药行业的看法。 在他看来,医疗保健、仿制药、创新药未来的机会都会非常好,每一个细分子行业都有它自己的经营周期以及是否能与市场产生共振的情况。 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公司表现会不太一样。 医疗保健方面,比如提供医疗服务的公司,其中代表性的部分公司每一年的业绩增长都非常稳健,除了2016年表现一般,其他任何一年都有非常显著的正收益,所以这个子行业是可以相对稳健增长,每一年波动不会特别大的行业。 仿制药和创新药,属于波动较大的细分领域。 由于创新药的估值较高,所以在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创新药企业的波动也会加大。 从现在的时点来看,未来创新药企业的爆发性会更好。 但由于创新药涉及标的很多,个股之间差异也较大,所以需要优选个股。 仿制药方面,未来两年处在政策窗口期,有明确的政策鼓励,所以一些有销售能力的公司未来几年的表现都不会太差。 结论是,创新药风险较高,但同时收益也较大,仿制药和医疗服务行业经营波动不会很大,股价波动性不强。 尽管将风险和机会表露无遗,但对于投资者而言,恐怕还是一头雾水。 对此,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看于洋最近在看什么票,再结合上面的表述,理解起来可能会相对容易些。 根据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最近一个季度,富国基金共走访了14家上市公司,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4月25日和6月18日,两次造访卫宁健康(SZ:300253)。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卫宁健康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信息化的上市公司,致力于提供医疗健康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不断提升人们的就医体验和健康水平。 不久前,蚂蚁入股卫宁健康的消息,曾一度引发市场热议。 国信证券最新研报显示,蚂蚁入股卫宁健康可以迅速触及较多的医院。 按照12.95元(公告日前交易价90%)的价格入股,代表着蚂蚁给予卫宁健康约64倍Wind一致2018EPE的估值水平。 究竟为何卫宁健康备受富国基金的关注,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一个季度两次造访的频率来看,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03 半程冠军能否成为年度冠军? 看到初生牛犊的于洋用这么短的时间,就拿下了公募半程冠军,想必有人心中会有这样的疑问,于洋的富国医药基金能否最终年度夺魁? 数据来源:choice 根据过去十年的统计,只有2012年出现过一次,半程冠军最后成为年度冠军的情形。 毕竟赛程仅进行了一半,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按照法国队主教练德尚的话来说:“夺得世界杯冠军前,姆巴佩还不能和传奇相提并论。” 有没有觉得于洋和姆巴佩的处境,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呢?[详情]

必看!什么基金最靠谱?基金公司炒股赚钱能力榜单出炉
必看!什么基金最靠谱?基金公司炒股赚钱能力榜单出炉

  基民必看!什么基金最靠谱?基金公司炒股赚钱能力榜单出炉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短期市场风格的变化对基金公司业绩排名会产生不小的影响,但长期来看,投研实力稳定的基金管理人获得了持续稳健的投资回报。又到年中,基金君拿到最新基金公司业绩排名表给大家分享,来看看这一年、两年、三年哪家公司正在笑傲股市。 最近一年47家公司获得正收益 可以说,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这一年间,市场风格变化很大,结构性行情明显,一部分基金公司抓住了市场机遇,表现较好。 海通证券发布的《基金公司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排行榜》显示,从最近一年的表现来看,在2017年7月3日至2018年6月29日期间,市场风格变化明显,纳入统计的109家基金公司中有47家获得正收益,占比43.12%。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两三年表现出色的东方证券资管,近一年业绩以16.98%的收益率位居第一,长安、诺德、交银施罗德、华泰保兴、汇添富则以15.12%、13.17%、11.67%、10.97%、10.44位列第二至第六,此外,景顺长城、汇安、中海、银华等基金公司也在这一区间取得较好业绩。 最近两年29家公司收益超10% 最近两年,也就是2016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这两年间,相对来说基金公司业绩更好,有59家基金公司获得正收益,占比接近60%,这也意味着多数基金公司抓住了近两年的行情。更有29家基金公司旗下权益产品综合收益超10%。 而从海通证券数据显示,东方证券资管获得了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的业绩冠军,最近两年的业绩达到48.43%,要明显高于第二名。诺德基金和安信基金紧随其后,分别以35.39%和31.47%的收益位列第二和第三名。 此外,景顺长城、万家、长安、汇丰晋信、圆信永丰、招商基金、交银施罗德等基金公司的近两年收益也超过20%,表现较好,显然也是抓住了这一波行情。 最近三年东方资管排名第一 然而拉长时间来看,投研实力强的公司获得更加稳健的回报。 三年期(2015年7月1日到2018年6月底)绝对收益数据显示,仍是东方证券资管排名第一,该公司旗下权益类基金三年期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35.75%。 圆信永丰旗下权益类基金三年期平均收益率达到29.26%排名第二;安信基金、诺德基金、长安基金旗下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达到23.07%、23.02%、21.59%,排在第三至第五位;汇丰晋信、万家、兴全、民生加银、国泰等基金公司旗下权益类产品三年期绝对回报也进入前十,显示出较强的中期投资能力。这些公司核心投研稳定,经受市场考验把握机会的能力更强。 此外,再进一步拉长周期来看,在2013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29日的五年间,股市出现一波牛市行情,随后经历了数次极端调整,期间一批基金公司表现出突出的长跑能力,诺德基金旗下权益类基金五年期平均收益率达到了157.04%,在纳入统计的68家基金中排名第一,兴全基金和中欧基金分别以151.33%和141.76%的收益率排名第二和第三。长期来看,富国、汇添富、汇丰晋信、富安达、银河、长信、国泰等基金公司表现较好。 “ 中国基金报:报道基金关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详情]

“我不是药神”基金版:上半年医药主题规模不升反降
“我不是药神”基金版:上半年医药主题规模不升反降

  “我不是药神”基金版:上半年医药主题规模不升反降 2018年转眼过去了一半,上证指数回落到2800点附近,有投资者表示2018年其实是比谁亏得少,而不是谁赚得多。 虽说如此,但是市场上依然有相对比较确定的机会——最新的半年度数据显示,在2018上半年业绩排名中,位列前十的基金多数为医药主题基金。也就是说,如果在今年上半年,可以抓住这波“吃药”行情,其实还是可以有不错收获的。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却从最新的规模数据统计中发现,尽管医药走出了比较惊艳的行情,但是医药主题基金的规模却不升反降。看到这样的数据,作为投资者或许也只能感叹一声:“我不是药神”。 医药基金规模不升反降 财汇大数据终端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在基金名称中带有“医”这个关键词的基金为72只,累计总份额约为533亿份。其中,份额规模超过20亿份的有6只,规模最大的为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基金份额约为88.46亿份。 而如果回顾2017年底,带有“医”这个关键词的基金为67只,累计总份额约为562亿份。也就是说,这半年时间里,市场上医药主题基金新增了5只,但总份额却下降了近30亿份。 再具体从基金来看,2017年底时,规模排名前两位的医药主题基金为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嘉实医药健康股票,份额规模分别为138.69亿份和39.64亿份。但这2只基金在刚刚过去的6月,规模分别为88.46亿份和19.95亿份,降幅分别约50亿份和20亿份(扫描文末二维码,即可查看2018上半年规模前十的医药主题基金详情)。 除此之外,还有多只医药主题基金在这半年也出现了规模的下降。当然,有降也有升,比如富国精准医疗、安信消费医药股票、中欧医疗健康混合等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规模上涨。 规模下降或有三大原因 那么,在2018上半年医药行情相对火爆的情况下,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医药主题基金这半年还出现了规模下降呢?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原因或许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中证医药指数和中证医疗指数上半年分别上涨7.16%和13.61%,但不少医药主题基金的表现并没有明显优于指数回报,收益出现两极分化。比如规模降幅比较明显的嘉实医药健康股票,今年上半年虽然录得7.58%的收益,但和医药指数涨幅相比,表现则较为一般;再比如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股票,该基金今年上半年仅录得下跌,这显然很难获得投资者的认可。 其次,在6月份时,医药股行情又出现过一轮较大幅度的回调,不少投资者则选择了“落袋为安”。正如一位投资者向记者表示的,“最早买的一部分医药基金,去年以来已经累计获得了超50%的收益,所以在医药行情出现较大幅度回调的时候,就先选择赎回一部分了。” 再次,一些上半年涨幅居前的医药基金,虽然规模出现了明显的扩张,但是有部分基金也在有意地控制规模。比如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其在今年5月份曾公告调整了代销渠道交易限额,“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对任一基金份额类别(A类:003095,C类:003096)的单笔或多笔累计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的金额超过500元(不含),公司有权拒绝。” 上述因素的叠加,使得2018上半年“吃药”行情看似红红火火,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基金投资者享受到这轮医药行情所带来的收益。值得一提的是,从5月底公募基金行业的整体数据来看,货币基金规模持续攀升,这也从另一面反映出了更多的基金投资者在选择更为保守的投资方式。[详情]

上半年基金公司权益产品赚钱榜单出炉:诺德交银靠前
上半年基金公司权益产品赚钱榜单出炉:诺德交银靠前

  上半年基金公司权益产品赚钱榜单出炉 证券时报记者 方丽 短期市场风格的变化对基金公司业绩排名会产生不小的影响,但长期来看,投研实力稳定的基金管理人获得了持续稳健的投资回报。 海通证券发布的《基金公司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排行榜》显示,今年上半年,诺德、国开泰富、交银施罗德三家基金公司旗下权益类基金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73%、0.50%、-044%,占据前三名。排名前十的基金管理人中,汇添富、交银施罗德、融通等权益类资产规模较大,多数公司则相对偏小。 统计显示,上半年上证综指跌幅达13.9%,因此获得正收益的基金公司非常少,仅2家旗下权益类基金平均获得正收益,表现最差的亏损了19.09%,显示有基金公司未能及时调整持仓风险暴露较大。 从最近一年的表现来看,市场风格变化明显,纳入统计的109家基金公司中有47家获得正收益。东方证券资管表现突出,位居第一,长安、诺德、交银施罗德、华泰保兴、汇添富等基金公司也在近一年取得较好业绩。拉长时间来看,投研实力强的公司获得更加稳健的回报。三年期(2015年7月1日到2018年6月底)绝对收益数据显示,仍是东方证券资管排名第一,该公司旗下权益类基金三年期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35.75%。圆信永丰旗下权益类基金三年期平均收益率达到29.26%排名第二;安信基金、诺德基金、长安基金排在第三至第五位;汇丰晋信、万家、兴全、民生加银、国泰等基金公司旗下权益类产品三年期绝对回报也进入前十,显示出较强的中期投资能力。 再进一步拉长周期来看,在2013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29日的五年间,股市出现一波牛市行情,随后经历了数次极端调整,期间一批基金公司表现出突出的长跑能力,诺德基金旗下权益类基金五年期平均收益率达到了157.04%,在纳入统计的68家基金中排名第一,兴全基金和中欧基金分别以151.33%和141.76%的收益率排名第二和第三。富国、汇添富、汇丰晋信、富安达、银河、长信、国泰等基金公司表现也较好。[详情]

公募基金年中规模达12.76万亿 非货基规模公司TOP15
公募基金年中规模达12.76万亿 非货基规模公司TOP15

  公募基金年中规模达12.76万亿元 部分公司非货基规模增长显著 随着QDII和FOF等数据相继披露,公募基金年中规模情况正式出炉。截至6月底,各类公募基金总规模为12.76万亿元,比去年底增长1.14万亿元,在上半年股市表现不佳的情况下,货币基金成为推动公募基金整体规模增长的主要来源。公募基金非货基规模两极分化加剧,大型公募与中小型公募公司的非货基规模差距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 基金公司方面,易方达基金以2989.77亿元的非货基规模排名第一,中银基金、广发基金非货基规模排名第二和第三位,分别达2705亿元和2398亿元。华夏、汇添富、嘉实、博时分列第四到第七名,非货基规模皆跻身2000亿元“俱乐部”;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建信基金等8家公司的非货基规模也位居千亿元规模以上。 公募基金非货基规模的两极分化加剧。截至今年上半年,15家非货基规模超千亿元的基金公司合计规模为2.8万亿元,比剩余108家非货基规模在千亿元以下的基金公司规模还要高出6081.33亿元,而在去年底这一数据为4405.73亿元,大型公募与中小型公募公司的非货基规模差距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 虽然基础市场低迷,上半年仍有52家机构非货基规模实现逆势增长,其中14家基金公司非货基规模增长超百亿元。其中,广发基金以509.82亿元的增长规模位居首位,中银基金、汇添富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规模增长也以300亿元以上增额分列第二到第四位。 此外,民生加银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永赢基金非货基规模增长则超过200亿元;兴全基金、上海东方证券等7家机构非货基规模增长也都超过100亿元大关。这些机构非货基规模的逆市增长,不仅带来基金规模的扩张,也带来相对排名的大洗牌。 数据显示,509亿元的增长,让广发基金以2398亿元的规模跻身非货基规模前三强,半年内排名上升了5位;中银基金上半年非货基规模增长377亿元,从而摘得公募非货基规模亚军。非货基规模冠军易方达基金上半年也增加了10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永赢基金上半年以243.88亿元的非货基规模增长,排名大幅上升16名,目前非货基规模接近550亿元,排名28位,今年上半年规模大增80.36%。[详情]

景顺长城两绩优基金领跑 前海开源沪港深创新亏最多
景顺长城两绩优基金领跑 前海开源沪港深创新亏最多

  景顺长城两绩优基金领跑 前海开源沪港深创新亏最多 来源:金融投资报 上半年基金业绩排行榜已出炉。受累于A股市场的震荡下挫,上半年权益类基金普跌。而前一年凭借白马股和蓝筹股的强势表现,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最高达到68%左右,超过20只基金收益率在50%以上。那么,今年上半年,这些绩优基金表现如何呢? 据《金融投资报》记者统计,这些2017年收益率超50%的基金在今年上半年整体跑赢主动权益类基金,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景顺长城鼎益、易方达消费行业等6只基金逆市取得正收益,与此同时,去年冠军基金东方红睿华沪港深上半年亏4%,5只基金亏损幅度超过11%,前海开源沪港深创新A亏最多,上半年收益率为-14.58%。 景顺长城两绩优基金领跑 数据显示,上半年主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算术平均亏损幅度为-5.5%,各类份额不合并计算的话,超过77%的基金净值下跌。而在2017年领先的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跑赢同类平均水平。据统计,去年收益率超过50%的23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今年上半年平均亏损幅度-3.99%。 其中,5只基金逆市取得正收益,包括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景顺长城鼎益、东方红睿元三年定期、易方达消费行业、长安鑫利优选A/C,上半年收益率分别为5.04%、4.43%、2.87%、0.90%、0.32%、0.16%,而这些基金2017年的全年收益率为56.28%、55.52%、 57.53%、 64.97% 、50.96%、50.63%。可以看出,景顺长城旗下两只基金今年上半年表现较优。 以景顺长城新兴成长为例,据基金一季报,该基金在一季度末基本延续了上一年末的配置风格,重点配置白酒、家电、家居、文具等板块,其重仓股中,今年以来晨光文具、洋河股份、济川药业等表现不俗。尤其是第一大重仓股晨光文具,去年四季度末该基金持有622万股左右,今年一季度末加仓至894万股,占基金净值的比例达到8.67%。今年上半年,晨光文具上涨28.51%,为基金贡献了不错的收益。 此外,济川药业上半年股价创出历史新高,累计涨幅超过26%,该股在一季度末占基金净值的比例也在7%以上,对基金净值上涨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景顺长城鼎益的配置与之较为相似。 而从东方红睿元三年定期、易方达消费行业等基金的重仓股表现来看,不排除这些基金在二季度以来已经进行了调仓。 前冠军基金上半年亏4% 上述23只基金中,上半年亏损幅度超过-10%的有5只,包括前海开源沪港深创新A、嘉实沪港深精选等,其中前海开源沪港深创新A上半年收益率为-14.58%,是23只基金中亏损幅度最大的。 从最近的一季报来看,作为沪港深基金,该基金低配港股,高配A股,前十大重仓股中有9只来自A股、1只来自港股。如果该基金在二季度没有调仓的话,那么对该基金业绩拖累较大的个股可能是中兴通讯(港股00763)的A股股票。今年一季度末,该基金持有中兴通讯48万股,为第3大重仓股,占基金净值的比例为5.07%。二季度以来中兴通讯股价跌幅为57%,上半年跌幅超过64%。其第二大重仓股海康威视占基金净值的比例约6%,上半年下跌近5%。 嘉实沪港深精选则重配港股,以一季度末的持仓来看,其持有的重仓股中保险股跌幅明显,中国太平(港股00966)、新华保险(港股01336)跌幅分别约为16%和39%,两只个股占基金净值的比例为6.28%和2.55%。此外瑞声科技(港股02018)跌幅也较大。上半年该基金收益率为-11.42%。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东证资管旗下有8只东方红系列产品收益率在50%以上(含封闭式),不过,除前文提到的东方红睿元三年定期以外,其余7只基金全部负收益。东方红睿轩沪港深收益率为-5.07%,东方红睿华沪港深去年以67.9%的收益率成为主动权益类基金冠军,今年上半年该基金收益率为-4.14%。此外,东方红睿阳、东方红睿丰上半年的收益率分别为-4.52%、-4.38%。上半年,东方红系列青睐的美的集团、海威威视、分众传媒等个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详情]

基金上半年赚钱难:仅有8%股基与20%混基取得正收益
基金上半年赚钱难:仅有8%股基与20%混基取得正收益

  基金上半年赚钱难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林荣华 由于市场表现不佳,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上半年取得正收益的不足一成,混合基金也仅二成取得正收益。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市场估值优势明显,恐慌情绪有所减弱,优质成长股有望成为反弹先锋。随着机构整体仓位逼近历史极限低位,目前继续降仓并不明智,长线资金择优布局大概率能够取得较好收益。 板块重于风格 受多重因素影响,A股上半年表现不佳。普跌之下,公募基金同样赚钱难。据天天基金网数据,720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中上半年取得正收益的仅有64只,占比8.89%;2104只开放式混合基金中仅有428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占比20.34%。 如果说去年收益居前的公募基金是踏对了大盘蓝筹股单边上涨的行情,今年上半年基金净值表现则有板块重于风格的特点。按流通市值加权平均计算,据Wind数据统计,申银万国行业中,上半年实现上涨的板块仅有休闲服务、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涨幅分别为11.31%、4.49%、3.72%。与此对应,上半年收益居前的基金大都与重仓此类板块相关。例如,上投摩根医疗健康、中海医疗保健主题、农银医疗保健、广发医疗保健等医药相关的基金上半年净值涨幅均超15%。 近期,随着市场调整,下半年能否有其他板块复制上半年消费、医药的走势?“基于对宏观经济等因素的担忧,上半年与经济关联弱的板块,如消费、医药等演绎得比较极致。”某公募基金研究员说,“在大盘承压的情况下,需要降低收益预期,如消费、医药这样的板块性行情比较难以出现,但个股的机会还是很多。目前这两个板块的整体估值已经较高,选股主要还须挖掘被错杀的个股,逻辑不是超跌反弹而是盈利的提升。” 某大型公募基金策略分析师则表示,社融下滑、信用风险、基建失速、棚改退坡等因素导致机构对经济预期过于悲观,因此短期资金抱团消费。从过往经验看,如果大盘反弹,机构更倾向于博弈TMT。随着三季度政策维稳窗口到来,周期和TMT都有一定机会。如果有其他板块产生了更好的赚钱效应,消费股自然会分化。 优质成长股或成反弹先锋 值得注意的是,端午节后,虽然沪深两市跌幅均超7%,但上证50下跌达10.46%,创业板指仅下跌2.10%,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跌性。前述公募基金研究员表示,上证50近期跌幅较大主要是多重利空导致,而创业板从去年至今超跌明显。从历史经验看,在流动性改善的预期下,创业板有望表现更好。 中加基金权益部总监张旭认为,前期资管新规等政策对上证50标的压力较大,加之市场持续低迷,故上证50调整明显。创业板前期下跌幅度较大,估值接近历史低点,部分质地较好的行业和公司在股指见底之后,可能有较大幅度反弹。短期部分上证50标的与创业板标的有共同特性,即估值处于历史最低区域,这类标的目前都可配置,回避前期涨幅较大、估值处于高位的公司。 知名私募相聚资本研究员张翔表示,由于过度的悲观预期导致市场缺乏流动性、资金入场意愿不强,机构看好的、仓位重的上证50和沪深300容易被挤压。创业板由于机构仓位不重,反而影响不大。目前市场的逻辑和盈利预期已经开始回到成长股上,“当前选股主要还是选择与经济弱相关的行业。” 前述公募基金策略分析师表示,从近期市场表现看,虽然部分指数持续杀跌,但是恐慌情绪已经大大减少,部分优质个股已先行见底,走出独立行情。如果是对短期波动不在意的长线资金,现在是投资优质公司的好时机。此时主要看公司成长和估值的匹配度,市场风格则并不那么重要。 国寿安保基金认为,7月A股开启筑底之旅,市场进入价值投资的战略配置区间,被错杀的优质个股的修复机会不断涌现。经过连续超调,风险已充分体现在股价当中,投资者在恐慌之余不妨逆向思考。当然,也要注意到当前市场依然脆弱,底部可能需要反复夯实,反弹过程一波三折。行业方面,成长板块前期跌幅更大,在市场修复时有更好的弹性,但仍须警惕股权质押风险。 长线资金配置机会来临 “机构整体仓位已经逼近历史极限低位。”某大型公募基金研究员表示,投资除了基本面和技术面博弈,还有心理层面的人性博弈。熊市是几乎所有人都亏钱,但大部分人都割肉离场,等不到黎明;牛市是所有人都在赚钱,但最终只有少部分人及时离场保住盈利。 “目前我们仓位中性偏高,在下跌中已经进行加仓。如果后续继续出现大跌,不排除进一步加仓的可能。”张旭说,“目前市场估值处于底部区域,大幅向下的空间已经不大,向上则弹性可期,所以在此时点具有配置价值。从向上弹性看,则需结合风险偏好的修复程度进行判断。” “我们综合考虑产品的波动控制和市场估值来决定仓位,并不认为目前市场存在长期的风险。”张翔说,“A股很容易形成正反馈,涨的时候特别看好,跌的时候特别看空,情绪变化比基本面变化快。研究公司越深入,心里对公司值多少钱就越清楚,在市场待得久了,对市场恐慌式下跌自然心里有数,但是情绪延续多久需要持续观察。目前市场的恐慌比较极致,蕴含了较多的对经济悲观的预期,因此情绪的修复需要一个过程”。 “当前不少公司都具备长期的成长空间和持续的竞争力,顾虑波动的投资者不建议左侧交易,可以等市场企稳或者跌到一个短期情绪的低点时加大配置;对于投资周期较长、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来说,目前则是很好的配置机会。”张翔认为,“此时进场投资优质公司,大概率不会亏钱,前提是对于投资标的和行业有充分认知,并且不被恐慌打败。”[详情]

2018下半年正式开启 基金经理列出股票买入清单
2018下半年正式开启 基金经理列出股票买入清单

  2018下半年正式开启,基金经理列出股票买入清单 市场刚刚结束了动荡的上半年。 美联储加息、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以及海外市场的暴跌,都致使道指2018年上半年下跌了1.8%,创下了8年来最差上半年纪录。 所以现在呢? 基金经理选出了下半年可关注的4支股票,并向CNBC的“Trading Nation”节目透露了目前什么是他们所关注的。 关注道指成分股: 对于HighTower Advisors的Bapis Group合伙人兼总经理Michael Bapis而言,英特尔(INTC )是他的最佳选股。他长线看涨这家芯片制造商,预计会一直涨到年末。上个月,INTC下跌了10%,但Bapis表示在半导体领域,INTC是龙头,将再一次反弹上涨。 INTC今年至今 Bapis上周五说道:“近期INTC的回调是由对贸易战的担忧、中美谈话导致的,而我们即将重回到公司的基本面上。这家公司拥有深入的产品渠道,将推动公司盈利的增长。”此外,他补充道并不担忧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卸任。 默沙东(MRK )今年至今 此外,他对另外两支蓝筹股下半年的走势也看好:摩根大通(JPM )和Merck(MRK )。他表示,过去三个月道指成分股表现第二佳的MRK,是医疗保健领域中的优质股,而JPM也是金融板块的不二选择。 JPM今年至今 在整体金融板块下跌的行情中,这家投行今年至今已下跌了2.5%。 板块轮动选股 其他基金经理则认为轮动行情将在成长股和价值股之间展开。消费者必需品和公共事业等低迷的板块将反弹。Chantico Global的首席执行官Gina Sanchez则特别关註公共事业板块ETF(XLU )。在此板块中,她看好Exelon(EXC ),这是一家能源生产及输送公司。 Gina上周五表示:“我们期待着板块轮动行情出现在防御板块上,如消费者必需品和公共事业板块。鉴于公共事业板块强劲的基本面、营收,我们认为该板块特别便宜。而加息的暂停实际上也让该板块现在更具吸引力。” EXC今年至今涨幅为8%,跑赢了大盘。(中文投资网)[详情]

A股单边下跌拖累公募基金 中银2基金上半年亏损超30%
A股单边下跌拖累公募基金 中银2基金上半年亏损超30%

  A股单边下跌拖累公募基金 中银两基金上半年亏损超30% 郭璐庆 [各类基金中,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最高,为1.98%,其次是债券型基金,为1.52%。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受A股单边下跌行情影响致业绩表现不佳,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1.89%、-4.73%] [41只混合型基金亏损超过了20%,其中中银基金旗下的中银新经济和中银主题策略均亏损超过30%。] 当上证综指在6月28日跌破2800点,权益类基金上半年表现注定不会尽如人意。Wind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1.89%和-4.73%。 进一步来看,41只混合型基金亏损超过了20%,其中中银基金旗下的中银新经济和中银主题策略均亏损超过30%,排在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这也是仅有的2只亏损超过30%的混合型基金。 第一财经也注意到,上半年公募基金业绩表现,不论是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抑或是债券基金,规模排名前六的基金公司表现平平。 而在股票型基金排名最后二十名中,南方中证高铁产业、南方中证500工业ETF、中银新动力、嘉实逆向策略、中银智能制造、嘉实环保低碳等亏损均超过了23%。 大公司表现平平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基金总指数涨幅-3.45%,上证综指涨幅-13.90%,创业板指涨幅-8.33%;各类基金中,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最高,为1.98%,其次是债券型基金,为1.52%。而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受A股单边下跌行情影响致业绩表现不佳,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1.89%、-4.73%。 Wind统计显示,主动股票型基金中,上投摩根医疗健康以20.21%的收益率拔得头筹,中海医疗保健以18.95%的收益率紧随其后,排在第三名的是银华中证全指医药卫生。值得注意的是,在TOP20中,共有16只基金是医疗、医药概念类基金。在二季度,医药基金继续保持强劲,是众多基金中唯一逆势上涨的一类基金。 混合型基金中,富国精准医疗的收益率最高为29.52%,其次是中欧医疗健康C,排在第三的是富国新动力A。其中8只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20%。 进一步来看,41只混合型基金亏损超过了20%,其中中银基金旗下的中银新经济和中银主题策略均亏损超过30%,排在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这也是仅有的2只亏损超过30%的混合型基金。 2017年偏股主动型基金年度业绩排名前20的基金,今年上半年多数为负收益。比如2017年前三名偏股型基金东方红睿华沪港深、东方红沪港深和易方达消费行业,今年上半年收益率分别是-4.14%、-2.91%和0.9%。 规模靠前的基金公司中,旗下业绩表现也并非都尽如人意。混合型基金排名最后二十名中,除了中银,南方军工改革上半年亏损24.66%,嘉实丰和亏损22.43%。 同样,在股票型基金排名最后二十名中,南方中证高铁产业、南方中证500工业ETF、中银新动力、嘉实逆向策略、中银智能制造、嘉实环保低碳等亏损均超过了23%。 2017年收益率高达51.43%的嘉实沪港深精选,今年上半年的收益率则为-11.42%。2017年收益率为53.64%的南方品质优选,今年上半年的收益率为-5.58%。 A股颓势仍在继续,使得权益类基金产品的净值表现出现进一步下探的可能。 截至7月2日收盘,上证综指大跌71.86点,跌幅达到2.52%,报收于2775.56点,创28个月来的新低,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亦分别下跌了2.13%和1.14%。 华泰证券分析指出,7月宏观流动性存在四重压力:一是6月财政支出旺季已过,流动性助力减弱;二是7月缴税季,财政存款增加带来季节性的基础货币缺口压力;三是7月仍是企业债+公司债的到期小高峰,新释放的部分流动性或被旧债吸收、派生效应削弱;四是7月6日美国将对中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贸易差额到外汇占款的影响或将逐渐显现。 “当前市场估值已隐含较悲观的假设,短期存不确定性,但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和去杠杆深化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为短期投资带来不确定性。”华南某公募基金人士也分析指出。 新基金发行困难,货基火热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公募基金资产净值从12.41万亿元增长到12.78万亿元,增长了3700亿元,其中货币基金增长了大约4000亿元,剔除货币基金后基金行业规模保持平稳。目前,共有12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合计管理基金数量4792只,管理基金资产净值127818.57亿元,份额规模123949.15亿份。 Wind选出各家旗下偏股主动型基金业绩最好的三只基金今年上半年收益率求平均得出,富国旗下偏股主动型基金业绩表现最优,平均收益率为25.1%,其次是交银施罗德基金,14.97%。同样,选出各家旗下偏债主动型基金业绩最好的三只基金今年上半年收益率求平均得出,华泰柏瑞旗下偏债主动型基金业绩表现最优,平均收益率为5.25%,其次是融通基金,4.96%。 数据进一步显示,截至6月30日,剔除货币基金后,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分别是易方达、中银、广发、华夏、汇添富、嘉实、博时、南方、招商及建信。 市场低迷,偏股基金发行困难。2018年上半年共发行新基金324只,发行份额合计3854.87亿份。新基金发行市场是观察投资者情绪的风向标。到了4月和5月份发行降温,6月份投资者的申购热情继续大幅下降。 但二季度共有17家基金公司单季度规模增长超过100亿元,之所以能取得强势增长,货币基金功不可没。比如自5月4日上线以来,博时现金收益货币A基金规模从一季末的31.52亿元增长至1467.58亿元,增加了45倍。 而由于上半年债券违约事件频发,信用利差走阔,故而债券基金业绩持续攀升,业绩表现最好的债基上半年的收益率为6.43%。 至于当前固定收益市场的投资机会,专业投资人士亦表示看好。在博时基金现金管理组投资总监陈凯杨看来,目前金融去杠杆已经进入下半场,最大的冲击已经过去,现在相对来说是一个机会。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当前债券市场仍然处于较好的配置时点。货币政策或将持续定向宽松,存款准备金率仍然有下调的空间。利率债方面,国债、国开债等利率未来仍有下行的空间,上行风险较小。信用债方面,由于整个市场目前处于出清阶段,配置上需要甄别寻找行业龙头公司以及短久期的品种。”陈凯杨也向第一财经表示。[详情]

公募基金规模13.41万亿 权益类产品有望成增长主力
公募基金规模13.41万亿 权益类产品有望成增长主力

  公募基金规模创历史新高 权益类产品有望成规模增长主要力量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琳 公募基金规模上升的动力来自于货币基金,其5月单月的规模增长超4500亿元。不过,随着货币基金存量规模的扩大,监管部门也制定了相关政策,防范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与此同时,权益类产品表现抢眼,未来有望“接棒”货币基金成为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6家,境内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合计13.41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货基贡献主要增量 统计数据显示,公募基金总规模自2013年以来基本呈现直线上升状态,仅在2015年1月份前后有明显回调。从今年5月份看,整个公募基金规模上升的动力来自货币基金,其单月规模增长超4500亿元。相比今年3月底,4月份至5月份的货币基金规模激增9700亿元。在其他类型基金中,除了封闭式基金和债券基金规模缩水外,基本所有类型的基金规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QDII基金上涨约12亿元,混合型基金上涨140亿元左右,股票型基金上涨超过100亿元。基金产品总数量也由4月底的5152只上升至5月底的5211只,其中,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的数量增幅最大。 货币基金规模稳增的动力之一是较好的业绩。今年以来,固定收益类基金整体表现较好,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达6.95%,货币基金平均收益为2.01%,而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受A股回调行情影响表现不佳。 债市的整体回暖表现也为固收类基金业绩和规模稳定上扬夯实了基础。当前,股市整体震荡走弱,为债市带来充足的避险资金。海富通基金固定收益投资副总监陈轶平认为,今年以来,债市一改持续一年多的“慢熊”走势,逐渐回暖。继4月的调整后,5月中旬债券市场再次企稳反弹。 权益类有望“接棒” 除了固收类基金增幅迅猛之外,权益类产品在5月份也贡献了250亿元左右的增量,未来增速预期不容小觑。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新基金累计发行342只,远超去年同期,并且正在逐渐偏向权益类市场。其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合计达205只,平均规模占全部新发基金的比例高达49%。 目前,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市盈率约为13倍,不仅低于英国富时100指数和德国DAX指数,更远低于美国道琼斯指数、标准500指数的市盈率(25倍)。从自身历史纵向比较,当前A股整体估值也处于底部区域。“估值因素促使部分投资者选择增加建仓资金,认购、申购权益类基金的增量资金开始入场。”金牛理财网分析师宫曼琳说。 尽管权益类市场目前的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少数主题基金的业绩表现依然可圈可点,未来有望“接棒”货币基金成为公募基金规模增长主要力量。例如,受益于医药生物板块的强势表现,生物医疗、大消费和大健康主题基金均取得不错的正收益。今年以来,截至5月底,生物医疗主题基金以15.96%的平均收益率大幅领先于其他类型主题基金。中证全指医药卫生指数在1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更是累计大涨13%以上,在中证全指10个一级行业分类中夺得首位。 部分货基增速放缓 货币基金规模增幅较大,但能否保持现有较快增速仍不确定。7月1日,为进一步防范货币基金流动性风险,监管部门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货币市场基金互联网销售、赎回相关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货币基金T+0赎回上限为1万元,部分货币基金产品规模出现增速放缓态势。 天天基金网统计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余额宝规模已达1.68万亿元。不过,近3个季度以来,余额宝净资产规模增势减缓,规模增长率分别为8.93%、1.30%、6.92%,而去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增长率分别为40.99%和25.64%,差距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截至5月31日,在新成立的近450只新基金中,没有1只是货币基金。这也反映出监管部门和基金公司对此类基金产品防风险的态度。 兴业研究公司分析师陈昊认为,目前市场上货币基金最短的赎回划款日是T+1日,即申请赎回的次日,赎回的资金才能到账。为满足投资者快速赎回的需求,一些货币基金所提供的“T+0赎回提现业务”一般是通过相关金融机构进行垫付的方式开展。 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锋表示,随着货币基金存量规模的扩大,T+0的模式使垫资机构面临财务风险,给货币基金市场带来流动性风险。降低货币基金市场的流动性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详情]

ETF基金上半年人气虽旺业绩差:181只平均亏损8.58%
ETF基金上半年人气虽旺业绩差:181只平均亏损8.58%

  金融机构半程数据盘点 ETF基金上半年人气虽旺业绩差 181只平均亏8.58% 9只亏损超20% ■本报见习记者 王明山 A股市场的震荡行情仍在持续。作为在二级市场上按市场价格买卖的一种投资工具,ETF产品在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也有些不尽如人意。《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181只ETF产品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回报率为-8.58%,有9只ETF产品在今年上半年已经亏损了20%以上。 然而,ETF产品上半年业绩不佳并不妨碍投资者的申购热情。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ETF产品场内流通份额总额已经由年初的2223.77亿份增至最新的3076.47亿份,增加了超850亿份。《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850亿份的份额激增有近五成是来自货币基金ETF。作为可以在交易所买卖的货币基金,货币基金ETF在今年上半年吸引了大量资金入场。 ETF产品业绩表现差 上半年平均亏损8.58% ETF产品,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简称,该类产品结合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特点,使得持有ETF产品的投资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赎,又可以像在二级市场上按市场价格买卖ETF。于是,投资者可以在ETF市场价格与基金单位净值之间存在差价时进行套利交易,这也使得ETF避免了封闭式基金普遍存在的折价问题。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排除年内成立的次新基金外,公募基金市场上共有181只ETF产品。从投资类型(证监会规定的二级分类,下同)来看,有被动指数型基金134只,有货币市场型基金28只,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8只,QDII股票型基金7只,另外还有4只商品型基金。 现有的ETF产品绝大多数是跟踪国内主要指数的被动指数型基金。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的持续震荡,也使得这些指数基金遭受了较大的净值回撤,《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上证综指在今年上半年累计下跌13.9%,181只ETF在今年上半年平均亏损了8.58%,如果排除28只摊余成本法的货币基金,另外153只ETF产品在今年上半年平均亏损10.48%。 其中,业绩表现最好的ETF产品为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由于选择了优质的跟踪指数,该基金在今年上半年累计取得了18.09%的回报率。紧随其后的两只QDII股票型ETF——广发纳斯达克100ETF和国泰纳斯达克100ETF在今年上半年分别取得了12.24%和10.59%的回报率。另一方面,业绩最差的ETF产品在今年上半年已经亏损了25.64%。 创业板ETF场内流通份额 上半年激增4倍有余 ETF产品在今年上半年整体业绩不佳,却并不妨碍投资者的申购和买入热情。《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181只ETF产品的场内流通份额总额已经由年初的2223.77亿份增至年中的3076.47亿份,增加了超850亿份,增幅近40%。 货币型ETF由于可以在交易所买卖的优势,较其它货币市场型基金来说更具备吸引力。统计发现,28只货币基金ETF的场内流通份额总额由年初的1396.66亿份增至年中的1805.28亿份,在半年的时间内增加了408.62亿份,这也就意味着,ETF产品今年上半年850亿份的份额增加近五成是来自货币基金ETF。 其中,场内流通份额增加最多的ETF产品为华宝现金添益A,该基金的场内流通份额由年初的649.27亿份增至最新的946亿份,已接近千亿份大关;另外,银华交易货币A的场内流通份额也由261.76亿份增至446亿份。两只货币基金ETF,在今年上半年的场内流通份额均在45%以上,吸金能力显著。 除此之外,随着创业板指数的持续下跌,越来越多的资金已认可创业板股的配置价值。《证券日报》记者发现,投资者的“抄底”动作已经显现在ETF基金的场内交易上:今年年初时,公募基金市场上创业板ETF场内流通份额总额仅38.23亿份,截至昨日收盘,创业板ETF场内流通份额总额已达到197.4亿份,在短短半年内激增了4倍有余。 华安创业板50ETF和易方达创业板ETF的场内流通份额分别由年初的2.89亿份、30.39亿份增至最新的96.33亿份、85.67亿份。虽然两只创业板ETF产品在今年以来已分别亏损了15.77%和9.33%,仍有大量的资金看好创业板的“抄底”机会,选择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购或在二级市场上买入了这两只ETF产品。 东北证券近期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根据创业板近期的超跌趋势已经可以判断市场的底部雏形已经形成,悲观的市场情绪已经逐步在下跌过程中消化,反弹已经来临,对未来创业板的走势持乐观态度;即便是短期择时,对创业板也给予看涨判断。[详情]

基金“中考”医药称霸 基金经理:A股已跌出抄底机会
基金“中考”医药称霸 基金经理:A股已跌出抄底机会

  基金“中考”医药称霸 A股跌出抄底机会?   本报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 基金“中考”成绩单放榜,一时间有人欢喜有人愁。 上半年,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1.89%、-4.73%、1.52%、1.98%。其中货币型基金收益最好。 7月2日,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婷表示:“今年上半年偏股型基金业绩分化十分明显,收益排名靠前基金和收益垫底基金的业绩之差高达60%,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基金的重仓行业以及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差异造成,排名靠前的基金清一色的重仓医疗医药行业,排名靠后的基金行业未呈现明显一致性,主要是基金经理的能力的差异造成。” 而让人唏嘘的另一面则是,今年上半年大多数权益型基金告负,其中,股票型基金九成负收益,混合型基金七成负收益。 并且,市场风云变幻,没有常胜将军。2017年以67.91%、66.70%的收益率夺得主动偏股型基金冠亚军的东方红睿华沪港深、东方红沪港深,今年上半年收益分别为-4.14%、-2.91%。它们所属概念类基金是去年收益最好的沪港深基金,而今年上半年沪港深基金平均收益逆转,为-4.52%。 不过,在感叹胜负无常的时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基金经理认为,目前的A股的估值已经低于2016年1月底的2638点时的估值,A股已跌出机会,从中长期来看,已到资金入场时机。 医药基金称霸 2018年上半年,股市大幅下滑:上证综指跌13.90%,创业板指跌8.33%,恒生指数跌3.22%。 与之相应,各类基金“中考”业绩也随之起伏。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基金总指数跌3.45%。其中权益类基金总体表现不佳: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1.89%、-4.73%;而固收类基金表现相对较好:货币型、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1.98%、1.52%。 那么,谁能夺冠?这看基金分类。 Wind数据显示,上半年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为-8.28%,其中,上投摩根医疗健康以20.21%的收益率夺冠,中海医疗保健、农银汇理医疗保健以18.95%、17.31%紧随其后。 值得注意的是,医药基金是绝对赢家。在主动股票型基金TOP10中,共有9只医疗/医药概念类基金;而扩展到TOP20中,有16只医疗/医药概念类基金。 而混合型基金上半年平均收益-4.73%,其中72%上半年收益为负。富国精准医疗的收益率最高,为29.53%,而混基的最低收益为中银新经济-32.64%,即混基首尾收益相差62%。 同样的,混基业绩榜单医药基金也是榜霸,TOP10中,有8只为医疗/医药概念类基金。 另外,指数型基金上半年平均收益为-11.32%。其中,银华中证全指医药以18.37%的收益率领先指数基金,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富国中证医药主题、华宝中证医疗、广发中证医疗和国泰国证医药卫生,收益率都在10%以上。TOP10中,9只为医疗/医药概念类基金。 可以说,今年上半年,医疗/医药概念类基金成榜单绝对霸主。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曦漪表示:“今年市场整体出现了普跌态势。而医药板块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中证医药指数逆势上行7.2%。与此对应的是,今年上半年大多数权益型基金告负,业绩排名靠前的大多为医药主题基金,与大盘整体表现也相一致。” 而医药基金称霸现象,与2017年的基金业绩榜相比,已出现了颠覆性变化。去年表现最佳的主题是陆港通基金,但在今年上半年偏股主动型基金业绩榜TOP20中,陆港通基金没有一只入榜。去年以67.91%、66.70%的收益率夺得冠亚军的东方红睿华沪港深、东方红沪港深,今年上半年分别浮亏4.14%、2.91%。 201只陆港通概念类基金,2018年上半年平均收益为-4.52%,大约三分之二陆港通概念基金收益为负。其中嘉实医药健康A基金业绩表现最佳,收益率也仅为7.58%,较之去年冠军的67.91%相去近60%。 张婷说:“今年以来,A股和港股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A股的跌幅更大,陆港通基金多数呈现亏损属于正常现象,多数陆港通基金的仓位较重,系统性风险较大,那些能跑赢指数甚至取得正收益的基金,说明基金经理有较强的选股能力,阿尔法收益大于贝塔的亏损。” 跌出下半年投资机会 今年上半年,当股市跌跌不休之时,外资大量涌入A股。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沪港通累计净流入资金855亿元,深港通累计净流入资金747亿元。 对此,张婷认为:“外资在A股下跌时买入A股,属于理性的投资行为,随着A股加入MSCI指数,外资流入仍将加大。” 前海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向记者表示:“在股市大跌时外资却在持续的流入A股市场,特别是流入一些优质的蓝筹股,这说明市场大跌之后有很多股票已经跌出了价值,外资愿意去抄底配置。” “现在市场处于历史大底的位置,从中线来看,申购一些偏蓝筹的基金是比较好的选择。当然市场现在还会出现震荡筑底,所以买基金之后并不会短期之内就获得比较高的收益,要从中长线投资的眼光来看当前的市场。”杨德龙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投资者对于市场的担心主要体现在社会融资规模大幅下滑、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股权质押的爆仓。 对此,黄曦漪认为,“且当前点位已经回到接近熔断后2638点的历史低位,对于外资的中长期投资来说具有左侧布局的吸引力。展望下半年,目前市场接近估值底部,而政府在流动性上已经出现了边际放宽的倾向,叠加中美贸易战的情绪影响已经基本被股价所反映,在基金投资上,下半年权益型基金具有较大的配置价值,建议在风格均衡的基础上配置优质基本面选股基金。” 张婷也指出,“目前的A股的估值已经低于2016年1月底的2638点时的估值,而且现在的宏观经济要好于当时,因此,目前是布局的好时机,长期持有获利的概率已经很大。对于下半年的基金投资,建议选择选股能力较强的基金经理,在2800点以下逐渐加仓,或者选取指数型基金进行定投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今年市场下跌时,凯石基金总经理助理梁福涛团队管理的产品保持了正收益,7月2日,梁福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基金投资实施良好有效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包括应建立稳健有效的投资体系,实施有效的主动等待策略,实施严格的安全边际配置策略。 “短期市场波动依然是挑战,市场精确底部难以判断,但对于长期布局将是机遇的价值区间。当长期空间较大的结构性领域也在逐步步入价值区间,在注重安全边际的基础上逐步战略布局,力争获取短期稳健、长期超额的收益。”梁福涛说。 而深圳一位基金经理则表示:“上半年整个资本市场还是一个调整为主的过程,特别是去年涨幅非常好的蓝筹权重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现在的仓位大概是四成仓位,主要配置在蓝筹权重股上,蓝筹权重股到现在这个位置是调整跌出了机会。”(编辑:李新江)[详情]

基金上半年分红约500亿 委外定制产品分红意愿强
基金上半年分红约500亿 委外定制产品分红意愿强

  基金上半年分红约500亿 委外定制产品分红意愿强 今年以来市场连续震荡下挫,而基金则掀起分红潮。截至6月27日,今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额为去年同期的1.9倍,分红基金数量相当于去年同期的1.7倍。具体来看,偏股型基金分红主要集中在一季度,二季度分红总额明显下降,而债券型基金分红相对均匀,成为二季度分红大户。其中,机构定制基金成债券基金中分红的绝对主力。 对此,有基金人士表示,除纯债基金上涨,可投标的减少,以及年中资金面紧张等因素外,基金公司对机构投资者的回馈和基金本身契约要求亦导致分红总量明显增加。当然,可能仍有部分机构借助分红达到避税目的。 分红总额同比大增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27日,今年以来共有787只基金分红(A、B、C类分开统计),分红总额达491.77亿元。去年同期有463只基金分红,分红总额为259.37亿元。可以看出,无论分红基金数量还是分红总额,相较于去年同期均增长明显,尤其是分红总额,为去年同期的1.9倍。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分红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主要原因是今年市场行情持续震荡下挫,投资者避险情绪较重。一方面,基金公司通过兑现分红,可以帮助投资者锁定部分前期投资收益或吸引更多投资者申购;另一方面,通过分红可为下阶段投资预先布局。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偏股型基金分红总额远超二季度,二季度基金分红总量明显下降。盈米财富基金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偏股型基金中绩优产品获得较高收益,叠加今年年初市场继续上涨等因素,为年初分红奠定了基础。同时,部分绩优基金规模累计较大,基金公司通过分红以降低基金规模,更利于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公募基金仓位总体处于历史中位水平。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最新测算结果显示,6月22日样本内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由上期的87.54%下降至87.06%。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8.30%,较前一周下降51个基点;偏股混合型和平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分别下降45和63个基点,目前为85.82%和78.80%。 总体而言,就目前市场环境与基金仓位水平来看,基金分红力度明显增加与市场行情变化极为相关。 机构定制基金分红意愿强 从类别来看,债券型基金为分红主力,尽管分红总额稍低于权益类基金,但分红基金数量中超6成为债券类基金,787只分红基金中,共有384只债券型基金以及147只偏债混合型基金。对此,上述人士表示,今年债券型基金分红相对均匀,主要原因在于今年上半年债市有所上涨,纯债基金大部分录得正收益。但随着信用风险的不断爆发,债券基金挑选可投资标的难度增大,而分红可降低可投资金额。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红的债券基金中,机构定制基金更显突出,债券型基金分红金额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均为委外定制基金。其中,分红金额最高的中银证券安进A规模超过384.3亿元,该基金今年以来分红总额为8.85亿元,其2018年一季报显示,该基金机构投资者占比100%。排名第二的为中银睿享定开债券基金,今年以来分红总额达7.82亿元。此外,一季度规模超百亿且分红总额排名前十以内的债券型基金长信稳势纯债、招商招盛纯债A、中银悦享定期开放、万家鑫安纯债A以及中银丰润定期开放,其投资者集中度较高,被认为是机构定制基金。 “实际上,债券型基金合同中约定定期分红的产品数量很多。”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6月底机构投资者对资金需求较高,部分机构定制基金通过分红可满足这部分投资者需求。”有分析人士亦表示,除对机构投资者的回馈和基金本身契约要求外,也存在借助基金分红使得部分机构投资者达到避税目的。[详情]

6公募FOF集体亏损:海富通跌超10%最惨 清退基金经理
6公募FOF集体亏损:海富通跌超10%最惨 清退基金经理

  首批公募FOF上半年亏损 新产品进入观望期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晗)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行情低迷,大批产品业绩折戟,备受市场瞩目的明星产品公募FOF收益表现也大跌眼镜。Wind数据显示,首批发行的6只公募FOF今年上半年均处于亏损状态,且全部创出成立以来收益新低。为此,新发产品进入观望期,出现“批而不发”现象。 其中,对权益类市场配置最为激进的海富通聚优精选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业绩表现最差,上半年收益率亏损幅度超10%,以10.02%的亏损额度垫底6只FOF业绩排名榜。 值得一提的是,6月27日,海富通基金发布公告宣布,该FOF基金的基金经理孙陶然已因个人原因离职。此外,其余5只公募FOF产品业绩亏损幅度均在1.5%-5%之间,嘉实领航资产配置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A、C份额分别以4.36%、4.83%的收益亏损,泰达宏利全能优选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C份额、南方全天候策略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C份额。6只产品中业绩表现较好的是华夏基金旗下的公募FOF产品,上半年华夏聚惠稳健目标风险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A、C份额业绩分别亏损1.59%、1.78%。值得一提的是,以投资收益稳健著称的公募FOF还不如货币基金上半年1.99%的平均收益水平。 业绩亏损也导致存量资金在加速出逃。其中,华夏聚惠稳健目标风险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规模折损幅度较大,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规模减少至23.94亿元,较成立初期的46.88亿元首募规模减少近五成。建信福泽安泰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嘉实领航资产配置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海富通聚优精选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南方全天候策略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泰达宏利全能优选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成立以来产品规模分别减少46.59%、35.28%、38.83%、37.19%、38.81%。截至一季度末,上述基金规模分别为14.9亿元、18.53亿元、13.2亿元、20.74亿元、5.06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监管对已上报FOF产品的发证速度也趋于谨慎,据证监会最新数据统计,截至6月15日,FOF产品的申报数量已达133只,而获批的只有13只。继去年9月8日首批6只公募FOF获批后,第二批公募FOF也于今年3月获批,第二批宣告准予募集的3只FOF产品包括上投摩根尚睿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前海开源裕源混合型FOF、中融量化精选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上投摩根尚睿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在拿到准生证后一直处于“静默阶段”,并未有发行举动。 另外,包括前海开源裕泽定期开放混合型基金中基金、华夏聚丰稳健目标风险混合型基金中基金、南方合顺多资产配置混合型基金中基金、长信稳进资产配置混合型基金中基金、建信福泽裕泰混合型基金中基金在今年4月获得监管注册募集审批,成为第三批获批的公募FOF产品,不过时至今日,产品发行计划也处于搁浅状态。 市场行情低迷,首批FOF的业绩也缺乏说服力,以及渠道方档期紧张都成为基金公司“批而不发”的重要原因。“这些基金公司多是看到前期FOF产品首募规模大幅下降,加上市场行情不佳,FOF产品短期市场收益下跌,于是纷纷将产品发行计划推迟,待市场人气有所回升时再考虑发行,同时代销机构趋于饱和、档期有限也是公募FOF发行延迟原因之一。”大泰金石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骅坦言。[详情]

2018上半年新发基金预冷 机构: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2018上半年新发基金预冷 机构: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编者按:2018年上半年已过,对上半年新发基金情况进行盘点。2018上半年共发行新基金324只发行份额合计3,854.87亿份。新基金发行市场是观察投资者情绪的风向标。到了4月和5月份发行降温,6月份投资者的申购热情继续大幅下降。不少基金人士认为,近期市场大幅波动,但不必过于悲观,市场的机会大于风险。 从各类型产品发行上看,混合型产品与债券型产品居多,股票型产品紧随其后,QDII产品较少。详情数量与份额如下: 2018年上半年各类产品发行情况 产品类型 产品数量 发行份额亿份 股票型基金 57 499.1 混合型基金 148 1690.46 债券型基金 130 1644.18 QDII基金 7 21.13 合计 342 3,854.87 数据来源:Wind 不少基金人士认为,近期市场大幅波动,但不必过于悲观,市场的机会大于风险。天弘基金表示:短期我们则继续持谨慎乐观态度,乐观在于依照大盘当下的估值看,市场下行空间相对有限。未来市场近一步迎来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情绪修复仍需要时间。就中期而言,我们认为当下市场可能正在震荡筑底阶段,这个过程会在中期反复,现在我们能做的是等待,等待内外部的负面因素交杂下情绪筑底。建议投资者予以重点关注,如大消费领域的业绩是否持续稳定增长、新兴成长板块业绩今年以来是否延续改善态势等。 杨德龙表示,数据说明,市场资金正逐步偏好一些行业的龙头股、白马股,而一批高估值的小盘股和绩差股正不断的下跌,沦为无人问津的股票。建议投资者一定要树立价值投资理念,积极拥抱优质的蓝筹股,远离绩差股和高估值的小盘股。希望大家能够转变投资理念,积极拥抱优质白马股。下半年仍是白马股主导的结构性行情。 对于新发基金而言,或许有业绩支撑的新发成长板块及大消费领域投资标的的产品是值得关注的产品。可参考: 投资有风险  入市需谨慎[详情]

50-100亿偏股基金半年考:2产品获正收益 最惨亏超19%
50-100亿偏股基金半年考:2产品获正收益 最惨亏超19%

  编者按:2018年上半年已过,对50至100亿规模的基金产品进行盘点,包括上半年业绩表现、管理人信息等。除去货基与分级基金,根据开放式基金最新数据规模,50-100亿间规模产品有102只,其中债券型产品与混合型产品较多,普通股票型产品有6只,偏股混合型基金20只,其他平衡混合型基金1只,偏债混合型基金2只,灵活配置基金13只。 数据来源:wind  点击查看大图 今年以来所有50-100亿规模产品回报情况,近半数获得正收益;其中交银施罗德基金杨浩管理的交银新生活力今年以来回报为6.99%在此50-100亿规模中表现突出。 受行情影响,偏股型品表现一般。26只产品中,仅有2只产品今年以来获得正收益;上投摩根核心成长亏超19%,富国低碳环保今年以来浮亏14.68%,今年新成立的嘉实核心优势、华夏行业龙头等4只产品也是负收益。 数据来源:wind 点击查看大图 偏股型产品与市场表现相关性较强,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基金经理择时与选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整体受市场整体行情影响较明显。[详情]

百亿级股混基金半年考:博时主题亏14% 兴全合宜亏7%
百亿级股混基金半年考:博时主题亏14% 兴全合宜亏7%

  编者按:2018年上半年已过,对百亿级以上基金产品进行盘点,包括上半年业绩表现、管理人信息等。除去货基与QDII,根据开放式基金最新数据规模,百亿级以上产品有50只,其中债券型产品与指数型产品较多,股混产品合计有13只。 数据来源:wind 今年以来所有百亿级产品回报情况,半数以上获得正收益,中长期纯债型基金较多,受行情影响,其中刘江管理汇添富医疗服务表现较突出,今年以来回报超23%。15只产品中,有5只产品今年以来获得正收益;在剩余的10只产品中,博时主题行业与华夏新经济浮亏超10%,兴全趋势投资今年以来浮亏7.59%,兴全合宜自1月28日成立以来,回报浮亏7.53%。 数据来源:wind 点击查看大图 股票型基金与混合型产品对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规模较大的股混基金产品对基金经理的要求更高,整体看,百亿级股混基金产品今年以来表现还可以。个别基金产品特别是乔迁、董承非关联的兴全趋势投资与王俊管理的博时主题基金长期以来业绩表现都非常出众,但今年以来浮亏超10%,与上半年市场比较复杂有很大关系。 兴全合宜A规模最新规模302亿,与其重仓股近期表现有很大关系,中兴通讯,平安伊利等。超大规模基金如何控制风险、做好投资标的审查,对投资经理很大的考验。[详情]

公募基金中考成绩单:81%主动操作股票基金跑赢大盘
公募基金中考成绩单:81%主动操作股票基金跑赢大盘

  公募基金中考成绩单:81%主动操作股票基金跑赢大盘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孙庭阳 责编:周琦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26期) 今年年初至6月25日(下称“统计区间”),沪深300指数下跌11.67%,主动操作股票基金(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三类,下称“主动操作股基”)跑赢大盘的基金比例高达81%,超过26%的产品获得盈利,不过,跑赢业绩比较基准的主动操作股基不及半数。 值得关注的是,在前两年的赚钱效应加持下,基金的投资能力获得市场认可,新基金首募规模同比增加7.14%,达4367亿元,并创出自2015年后的半年度新高。更令市场感到欣喜的是,股票基金首募规模比例同比升高。此外,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交易活跃,而逐渐边缘化的分级基金交易持续低迷。 主动操作股基不强,华商、国投瑞银自食苦果 大盘弱势,个股赚钱机会稀少,只有15%的股票上涨,跑赢大盘的股票仅占三成。不过,主动操作股基同期收益率跑赢大盘比例超过八成,医药基金是市场难得的亮点。 统计区间内,医药行业股股票是为数不多整体上涨的行业,净值增长率超过10%及盈利基金中,大部分主要投资于医药市场。目前,医药基金数量已经达百只以上,既有场外申赎的基金,也包括场内交易的ETF和场外申赎的ETF联接基金。近几年,医药基金的规模增长速度更是超越了其他行业主题型,总规模达600亿元以上,是规模最大的行业主题基金。 从基金整体来看,跑赢业绩比较基准这个很多基金给自己定的“小目标”,完成得并不太好。统计区间内,48%的主动操作股基跑盈业绩比较基准,同比去年上升3个百分点,但尚未达到半数。 除了和业绩比较基准比,同类产品间的相对排名是衡量此产品跑赢跑输同类的一把尺子。如果持续跑赢同类,即市场所说的相对排名领先,是为明星基金;而持续跑输同类,基金经理就要考虑自己操作中的失误之处。 2017年全年、今年统计区间,华商有10只产品、泰信有6只产品、浦银安盛和宝盈各5只产品排名处于后1/5,国投瑞银产品数量不多,表现不佳的基金也有4只。 华商旗下主动操作股基数量在业内属于中游,表现不佳者却是业内第一。10只排名靠后的产品中,有4只统计区间内跌幅超过20%,分别是华商主题精选、华商创新成长、华商新常态、华商乐享互联网,持有人损失超过大盘跌幅一倍。这10只垫底产品,分属4组管理团队操刀管理。其中3只产品同属一人管理,其管理策略雷同,把3只产品管成一只,是导致“一损俱损”原因之一。 华商创新成长、华商新常态、华商乐享互联网3只基金分别诞生于2014年3月、2015年6月、2015年12月,对投资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华商乐享互联网关注“互联网+”企业,华商新常态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资视角,华商创新成长采用“自上而下”的策略。 从2016年12月开始,上述基金形成现任经理一人管3只的态势,业内称为“一拖多”。很多的“一拖多”源于基金经理人才短缺,经理对所管基金的重仓股有交叉现象,但各基金间仍有较大区别。不过,华商接管这3只基金的经理,完整运作的第一个季度,重仓股就开始了完全重合。3只基金股票仓位配置(业内称为大类资产配置)很接近,对重仓股配置基本雷同。 从3只基金的股票仓位看,2017年一季度在80%~82%、二季度为85%~86%、三季度为93.7%~95%、四季度为92.4%~94.5%,今年一季度为93.07%~93.93%。基金仓位变化方向相同,高仓位和低仓位时间相同。 不仅仓位管理上做到“一碗水端平”,持股更是“照葫芦画瓢”。 3只基金在2017年第二、第四季度,10只重仓股完全重合,当年2017年一季度、今年一季度有9只重合,2017年三季度有8只重合。 也就是说,这位经理把3只不同时点成立、投资目标也有区别的产品,管成了“复制基金”。 投资人拿真金白银来投资,付了每年1.5%的管理费,是为基金的投资能力买单。如果基金经理敷衍了事对待这些产品,导致业绩不佳,投资人大量赎回,基金的规模就会持续萎缩。上述华商的3只产品2017年初规模合计21.6亿份,2018年一季度末只剩下10.79亿份。今年的业绩仍无转机,预计二季度内净赎回将是大概率事件。 与华商不同的是,国投瑞银旗下产品业绩落后源于基金捏着阴跌的“熊股”,不主动止损,导致基金净值迟迟没有向好迹象,基民只好赎回自救。 国投瑞银瑞盛灵活配置排名处于同类后1/10,此基金2017年排在同类倒数第70名,今年以来排名又下滑55名,到了倒数第15。 国投瑞银瑞盛灵活配置从2016年底就开始持有软控股份(002073.SZ),此股慢慢阴跌,给出了基金经理清仓走人的时间。2017年前两个季度,跌幅分别是8.81%、18.07%,此基金持股份额一直不变,只是到了第三季度才减仓一半,第四季度内股价再度下跌14.89%,剩下的半仓继续承受下跌,到现在累计跌幅51.79%。同期内,国投瑞银瑞盛灵活配置持有的康力电梯(002367.SZ),股价下跌56.09%;捷顺科技(002609.SZ)跌幅40.5%,近几天还连续跌停。一个个几乎腰斩的跌幅,直接打压着基金净值。 既然个股已经步入跌途,及早换仓是为上策。从去年4个季度更换前十大重仓股频率看,此基金更换数量分别是1、0、0、3只,今年一季度更换1只,是典型的持股不动型思路。既然基金经理不愿意操作,基民就主动用逃跑的腿“投票”。从去年初到现在,该基金份额净赎回缩水43%,今年一季度再度被净赎回3000万份。 ETF交易活跃,分级基金萎缩 除了场外申赎产品,场内交易品种中,ETF因其便利性越发受到市场欢迎,交易量维持高位,而分级基金呈现萎缩态势。 ETF是机构投资者跟踪市场一揽子股票的重要工具,也是喜欢快进快出投资人的首选。从2017年11月开始,ETF产品的月度交易额相比年初增加了3倍有余,攀上千亿元大关,强势一直维持到现在。 H股ETF(510900.SH)是交易最活跃品种,每月的交易额都在200亿元以上。此基金的规模也同步扩大,今年以来规模增长了57%。这与H股指数从2017年12月中旬开始,短短35个交易日指数上涨22%的表现有关。 论跟踪标的覆盖面对比,上证50指数覆盖面低于沪深300指数,但成交活跃度却是上证50ETF高过沪深300ETF。从去年开始,蓝筹股一直维持强势,在连续8个月的上涨蓄势之后,今年1月份涨幅8.96%。跟踪上证50指数的 50ETF(510050.SH)交易活跃度也随之上升,1月份成交额同比上升4.47倍,同期大盘成交放大0.7倍,ETF的交易活跃度远超市场整体。 ETF产品的交易门庭若市,分级基金的交易则是门可罗雀。 在牛市中,分级基金收益翻倍,是市场中最热门的交易品种。但在熊市中,其杀伤力同样翻倍。资管新规要求公募不再设置分级品种,数年之前就不再核准分级基金发行,现有品种规模过小者陆续清盘,规模较大者交易也曾日渐萎缩。 近期,分级基金的交易额一直处在下降通道中。在今年1月份,分级基金的两类场内交易份额分级A和分级B的当月交易总额同比缩减近一半,2月份延续着缩减一半的态势。 从2017年开始,市场上对于分级基金的未来定位逐渐明朗后,分级基金的交易量便进入下滑通道。最近的消息是:拥有分级基金的各公司,将根据规模大小陆续给出转型方案,解决方案可能是或是清盘,或是转型成对应的指数基金,子基金不再分级。 对于投资人来说,无论多么擅长分级基金交易,在新的市场形态下,都要顺应市场变化。固然分级基金有两倍杠杆,ETF基金没有杠杆,但ETF基金可以用来融资融券,也能实现杠杆放大的功能。并且,相比于某些分级基金,ETF交易更加活跃,流动性更好,可以把交易重点转移到ETF产品中。 股票型基金回暖 统计区间内,新基金首募规模同比增长,最令市场惊喜的是,主投股票市场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首募占比继续提升,股票型基金首募占比提高。 2015年之后,为了明确普通股票基金市场定位,监管层规定将此类基金的最低仓位从60%提升到80%。规则变化之后,众多此类产品纷纷转型,普通股票型基金发行曾经遭遇寒流,新成立品种以混合型基金为主。2016年上半年此类产品首募成立同比前一年同期数量下降了65%,只有22只,相当于每周成立新产品不足一只。募集规模也不理想,平均首募规模同比前一年缩减了94%,只略微超过了2亿元的成立红线。 在2016年后半年、2017年的行情中,依然坚守的普通股票基金适应了高仓位的要求,通过精选个股照样获得了超额收益,让市场重新认识这类基金。2017年上半年发行逐渐开始回暖,成立数量和平均首募规模同比分别增长45%、72%。2018年上半年继续延续向好态势,同比分别增长19%、68%。这显示出公众对基金主动投资能力的认可,也是市场逐渐进入机构化博弈时代的一个苗头。 股票基金发行热,货币基金首募却遇冷。经历了2013年燥热的货币基金,大有逐渐冷却之势。市场上已有品种基本能够满足现有的现金管理业务需求,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使用市值计量。”市场理解为货币基金计算净值方法改变,可能会出现日内亏损的情况,降低对货基的热情。统计区间内只有一只货基成立,首募18亿元。2017年上半年,货基成立84只,首募483亿元。两年间,市场冷热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吐故纳新,有来有往。如果新基金发行等同于新股IPO,老基金清盘则对应着股票退市。 与数年前基金公司想方设法保住基金的“壳资源”不同,公募产品也实现着“有进有出”,对应着上半年新成立的656只新基金,也有237只产品进行了清盘操作。 被清盘的基金,原因各异。 随着监管层对于机构定制基金监管增强,新成立的定制基金多以发起式的方式成立,历史上遗留的机构定制基金慢慢淡出历史舞台。 运作中的定制基金,从成立时一直关闭申购,单一持有人持有比例超过50%的现象不可避免,部分基金在上半年做了清盘操作,虽然持有人户数不多,但基金公司仍旧严格按照清算程序,数次公告提示,召开持有人大会,清算清盘,善始善终。 更有一些基金是到期自动清盘。另有规模过小的分级基金、到期的保本基金,也是清盘的主要品种。 除了以上因制度性及合同约定导致的清盘外,因管理业绩太差,规投资人赎回,导致规模更小,管理难度增加,规模再度萎缩,就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落得清盘结算。不得不清盘的品种在清盘基金中占据相当大比例,类似于连续亏损被特别处理直至摘牌的股票。 国联安鑫盛A/C的清盘颇有代表性。此基金成立于2016年3月,2016年底时,规模曾经达到6.47亿元,2017年最高时达8.35亿元。此基金存续期内,沪深300最高涨幅达22.93%,市场给予其充分的盈利时间,然而此基金收益率一直在6%以下,2017年全年收益率3.41%,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25个百分点。 持有人终于失去耐心,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大规模赎回,当季度该基金规模缩水6亿元。今年年初时,尚有2亿元,已经触及管理层规定的规模下限。今年一季度,该基金收益率仍不能令投资人满意,规模再缩水2亿元,只剩153万元。如此小的规模,清盘可能是唯一选择。 清盘结算时,此基金累计单位净值1.044元。初始认购者若持有此基金14个月,扣除认购费用后,收益率不到3%,尚不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 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是清盘,意味着产品运作结束,迷你基金“咸鱼翻身”,变成牛基几率极小,此前的浮亏浮盈会变成实亏实盈。[详情]

2018年年中指数基金规模统计:富国华安名次各下降1名
2018年年中指数基金规模统计:富国华安名次各下降1名

  指数基金规模统计(2018年中版) 来源:来自望京博格的雪球原创专栏 作为国内买方投顾模式研究的先行者,指数基金组合绿巨人的主理人,老郑还是有必要搞一个指数基金规模统计的,否则没有数据支持咋搞组合啊,不罗嗦了直接上数据吧。 截至2018年6月30日,(剔除联接基金、分级基金子份额与债券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数量为606只,合计规模为4716.9亿元。数据来源Wind…… 一、头部指数基金 按规模排序,最大的30个指数基金为: 老郑点评:(1)上证50ETF仍然为最大的指数基金,规模相比年初略微减少,主要原因为指数下跌导致。易方达的上证50指数增强基金规模也突破100亿大关,更令感叹的是其稳健的超额收益。 从2016年初到2018年6月份,110003相对510050的超额收益为14%左右! (2)南方中证500ETF规模逆势上涨,从年初的180亿左右增长到240亿,净增60亿规模而且是在指数下跌的情况下。中证500指数PE/PB达到历史底部,很多网络大V都在力推这个指数,例如ETF拯救世界,银行螺丝钉等等。 (3)创业板指数也是投资者抄底的主要标的指数,例如易方达创业板ETF规模近130亿,华安创50规模为56亿。 (4)指数增强基金持续被追捧,景顺长城的沪深300增强的规模为74亿,博时的沪深300增强规模为55亿,都是不错的规模。 (5)博时的黄金ETF 规模继续上涨,从年初的60亿上涨到现在的81亿元,华安的黄金ETF规模基本保持稳定,还是感叹互联网销售给力啊。 (6)百亿级别的指数基金有10个,易方达有三个基金分别为创业板ETF、上证50增强、还有绿巨人重仓的H股ETF。 (7)规模最大的行业指数基金为军工、证券、白酒以及国企改革,也不知道军工与证券行业的什么时候真正的反转一下。 前30个指数基金合计规模为2853.5亿,占总规模4716.9亿的比例为60%,指数基金唯有追求规模,上百亿是大多数指数基金的梦想! 二、头部指数产品供应商 计算每个基金公司旗下指数基金合计规模,我们可以得出头部指数产品供应商。 比年初统计结果,易方达与南方的名次分别上升一名,富国与华安名次分别下降一名。其他变化较快的就是景顺长城从年初的第19上升到15名。关于指数基金销售方法参考《趋势:指数基金如何做大做强?》 老郑还要搁下一句话:美国指数基金(含ETF)规模占整个行业的规模为35%,但是美国规模排前三的基金公司都以指数基金闻名遐迩的贝莱德、先锋领航、道富集团,说明指数基金竞争势必比主动基金还要惨烈! 三、MSCI指数基金专题统计 2018年最热的指数基金就是MSCI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基金,所以搞个专题统计如下: 作者:郑志勇 集思录副总裁、合晶睿智创始人。先后就职于中国银河证券、银华基金、方正富邦基金,从事金融产品研究与设计工作十余年。专注于产品设计、量化投资、资产配置相关领域的研究。尤其对于各种结构化产品、分级基金产品有着深入的研究,同时也编著十余本书籍。[详情]

上半年基金业绩30强 九成重仓医药股
上半年基金业绩30强 九成重仓医药股

  上半年基金业绩30强九成重仓医药股 ⊙记者 赵明超 ○编辑 张亦文 随着上半年的结束,公募基金的业绩也浮出水面。上半年股票市场大幅调整,10多个行业指数跌幅超过20%,公募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不佳。统计数据显示,在上半年的震荡下跌行情中,股票基金平均下跌接近12%,混合基金平均下跌近5%。值得注意的是,医药主题基金表现抢眼,在排名前30名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中,有27只基金重仓医药股。 股票基金平均下跌11.89% 从公募基金整体业绩表现看,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股票基金平均下跌11.89%;混合基金平均下跌4.73%;债券基金平均上涨1.52%,货币市场基金平均上涨1.98%,QDII基金(截至6月28日)平均上涨0.50%。 具体而言,在2624只成立于2018年之前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中,仅有577只取得正收益,其中收益率超过5%的仅有100只,收益率超过10%的有40只。上半年下跌的基金有2029只,其中跌幅超过5%的有1375只,占比超过五成;跌幅超过10%的多达749只,更有55只跌幅超过20%。 从主动管理型基金首尾业绩表现看,富国精准医疗、中欧医疗健康C和富国新动力A位居前三名,上半年已经回报分别为29.52%、24.09%和23.85%,最后三名跌幅分别为32.07%、31.09%和27.9%,首尾业绩相差最大为61.59%。 在排名居前的基金中,医疗主题基金领跑上半年公募基金业绩榜。在榜单前30名,除了交银阿尔法、交银优势行业、诺安利鑫、中邮尊享一年定期和富国新动力A和富国新动力C以外,其余基金全部是医疗主题基金,值得提出的是,富国新动力A、富国新动力C 和诺安利鑫也全部是满仓医药股。也就是说,在上半年业绩前30名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中,有27只基金均重仓了医药股。 在今年上半年的弱市行情中,尽管申万医药生物一级指数涨幅仅为3.11%,但是龙头股表现抢眼,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片仔癀、智飞生物、康泰生物、长春高新、通化东宝等股价迭创新高,在“龙头为美”的市场行情中,为公募基金贡献不少收益。 两基金经理表现抢眼 今年上半年,市场整体下跌,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有休闲服务、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上涨,20个行业跌幅超过15%,其中通信、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有色金属、建筑装饰、电子等11个行业指数跌幅超过20%。相对而言,公募基金表现跑赢主要市场指数。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公募基金今年上半年通过拥抱确定性和稳定性比高的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等板块,抵御市场的大幅调整,整体跌幅显著好于市场平均跌幅。 从基金经理角度看,富国基金于洋成为上半年最大的赢家。公开数据显示,于洋2011年8月起,先后在第一证券、华创证券、安信证券担任医药行业分析师,2015年11月加入富国基金,2017年11月25日担任富国新动力基金经理,2017年11月17日担任富国精准医疗基金经理,2018年2月8日担任富国医疗保健行业基金经理,由其管理的上述基金全部重仓医药股,上半年回报均超过21%。从其担基金经理的半年多来,抓住了医药龙头股加速上涨期。 交银基金经理何帅表现堪称抢眼。由其管理的交银阿尔法基金上半年回报为14.97%,交银优势行业基金回报为14.59%,今年1月12日成立的交银持续成长主题基金,成立以来回报为9.13% 。数据显示,何帅从2015年7月9日开始担任交银优势行业基金经理,2015年9月16日开始担任交银阿尔法基金经理,在其管理的任何一个年度均取得了正收益。根据基金2018年一季报,在其管理的基金十大重仓股中,有上半年逆势上行的美亚柏科、美亚光电、新经典、华测检测等,没有一只医药股。[详情]

2018上半年公募八大看点:是否遭赎回?净值逆势上涨?
2018上半年公募八大看点:是否遭赎回?净值逆势上涨?

  下跌行情中,公募基金是否遭遇赎回?哪些基金净值逆势上涨? 2018年时间过半,公募基金的净值数据、基金规模数据正式出炉。在二季度弱势行情中,公募基金是否遭遇赎回?哪些基金的净值逆势上涨?货币基金迎来最强监管,规模是否下降等。 上证报记者整理了2018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八大核心看点。  看点一: 基金公司非货币基金规模榜单  易方达中银广发位居规模前三 剔除货币基金,15家基金公司规模破千亿元,具体情况如下表。 基金公司非货币基金规模榜单 看点二:  天弘余额宝基金规模首现大逆转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规模为14538.76亿元,比今年一季度末减少2353.09亿元。 从天弘余额宝基金规模变动情况看,成立于2013年5月29日的该基金,初始成立规模仅2亿元,在当年6月14日,正式牵手支付宝,开通了快速赎回及用余额宝直接支付功能,规模迅速增大。 历史数据显示,除了2014年三季度规模小幅缩水以外,余额宝规模均大幅增长,并在2017年一季度末,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2017年,金融去杠杆成为政策主线之一,但是余额宝规模依然在不断增加,截至2017年底,规模膨胀到1.58万亿元,今年一季度再度增加到1.69万亿元。 随着二季度规模数据出台,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规模单季下降了2353亿元,是2014年三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季度规模减少的情况。 在业内人士看来,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规模下降,同政策监管趋严、公司主动收缩规模、货币T+0额度受限、平台分流等原因有关。 余额宝规模变动情况  看点三:  权益类基金规模缩水两千亿元 今年上半年,市场整体下跌,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今年上半年,仅有休闲服务、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上涨,20个行业跌幅超过15%,其中通信、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有色金属、建筑装饰、电子等11个行业指数跌幅超过20%。 根据天相投顾的统计数据,公募基金权益类基金规模遭遇净赎回(银华、东方、民生加银、平安大华、金鹰等公司旗下部分产品未纳入统计)。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开放式股票型基金规模从一季度末的7427亿元,减少到7138亿元,缩水约290亿元; 指数型基金产品从一季度末的4860亿元,减少到4745亿元,规模缩水115亿元; 混合型基金总规模从一季度末的17561亿元,减少到15771亿元,规模缩水约1800亿元。考虑到上述基金净值下跌,偏股基金净赎回份额有限。 2018年二季度各类型基金规模变化  看点四:  货币基金规模依然增长 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货币基金总规模74952亿元,比一季度末的73380亿元,再度增长近1600亿元。 其中建信现金添利A规模从3175亿元增加到3700亿元,工银货币从2761亿元增加到2843亿元;中欧滚钱宝发起式货币A从一季度末的51亿元,增加到二季度末的692亿元。 据了解,博时现金收益货币A和中欧滚钱宝发起式货币A,从今年5月初正式介入余额宝平台,规模得以快速增长。  看点五:  股票型基金平均下跌11.89% 上半年股票市场大幅下跌,主要指数跌幅均超10%,10多个行业指数跌幅超过20%。 水降船低,公募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不佳。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股票基金平均下跌11.89%;混合基金平均下跌4.73%;债券基金平均上涨1.52%,货币市场基金平均上涨1.98%,QDII基金(截至6月28日)平均上涨0.50%。 具体而言,在2624只成立于2018年之前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中,仅有577只取得正收益,其中收益率超过5%的仅有100只,收益率超过10%的有40只。 上半年下跌的基金有2029只,其中跌幅超过5%的有1375只,占比超过5成;跌幅超过10%的多达749只,更有55只跌幅超过20%。 从主动管理型基金首尾业绩表现看,富国精准医疗、中欧医疗健康C和富国新动力A位居前三名,上半年已经回报分别为29.53%、24.09%和23.85%,最后三名跌幅分别为32.07%、31.09%和27.9%,首位业绩相差最大为61.59%。  各类型基金上半年表现 看点六:  国家队基金二季度无变化 2015年7月底,5只规模各为400亿元的国家队基金成立,在运行两年半之后,今年一季度均被赎回70%份额。 今年一季度,上述五只基金遭遇被大举赎回,赎回七成份额,根据上述基金仓位和净值变化情况,上述基金或在今年一月下旬市场大跌之前被赎回,赎回时点堪称精准。 根据上述基金二季度规模数据,二季度上述基金份额基本维持不变。 今年一季度末,招商丰庆A基金规模为162亿元,二季度末为161亿元;易方达瑞惠一季度末规模为157亿元,二季度末为153亿元; 南方消费活力一季度末规模为154亿元,二季度末为149亿元; 嘉实新机遇一季度规模为136亿元,二季度末为127亿元; 华夏新经济一季度末规模为132亿元,二季度末为117亿元。从上述基金净值走势看,基金规模变化主要为基金净值下跌带来的影响,基金份额或保持稳定。 看点七:  医疗主题基金表现抢眼 在排名居前的基金中,医疗主题基金领跑上半年公募基金业绩榜。在榜单前30名,有25只基金是医疗主题基金,富国新动力和诺安利鑫也都是满仓医药股。 也就是说,在上半年业绩前30名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中,有27只基金均重仓了医药股。 在今年上半年的弱市行情中,尽管申万医药生物一级指数涨幅仅为3.11%,但是龙头股表现抢眼,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片仔癀、智飞生物、康泰生物、长春高新、通化东宝等股价迭创新高,在“龙头为美”的市场行情中,为公募基金贡献不少收益。 主动管理型基金前30名 看点八:  富国基金经理于洋成大赢家 在上半年偏股基金业绩榜上,富国基金于洋管理的4只基金占据前7名。 数据显示,从2011年8月起,于洋先后在第一证券、华创证券、安信证券担任医药行业分析师,2015年11月加入富国基金,2017年11月25日担任富国新动力基金经理,2017年11月17日担任富国精准医疗基金经理,2018年2月8日担任富国医疗保健行业基金经理。 由其管理的上述基金全部重仓医药股,上半年回报均超过21%。 从其担任基金经理的半年多来,抓住了医药龙头股加速上涨期,成为上半年的大赢家。 编辑:张亦文 [详情]

上半年250只基金清盘 超700只基金资产净值面临考验
上半年250只基金清盘 超700只基金资产净值面临考验

  上半年250只基金清盘 超700只基金资产净值面临考验 基金清盘潮还在持续,“迷你基金”正加速离场。数据显示,截至6月29日,今年以来进入清算程序的基金高达250只,已超过过去4年来(2014年-2017年)清盘数总和246只,创历史新纪录。 “迷你基金”数量也呈现扩容态势。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数量仍有710只,较去年末增长了14.14%,而这些基金迟早也将面临清盘命运。 清盘总数超过去四年之和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29日,已经完成清盘的基金达到250只。具体来看,完成基金清盘程序的基金公司达到46家,有5家旗下清盘的基金数量在10只以上,甚至有3家超过15只,最多的基金公司旗下有25只基金清盘。 从产品类型上来看,混合型基金清盘数量最多,有127只;其次是债券型基金,有102只;此外,股票型基金有12只清盘,货基有7只清盘,QDII有2只清盘。 《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从产品存续时间上来看,大多数基金存续时间不足3年,甚至有部分基金3-4个月就清盘,信诚经典优债在今年所有清盘基金中存续时间最长,成立时间为2009年3月,清盘时间为2018年3月,存续时间长达9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内这批已经清盘的产品中,有不少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名字仅仅只是一字之差,这些基金产品就好似“孪生兄弟”一样,共同存亡。比如,招商丰睿、招商丰享、招商丰乐、招商丰达,民生加银鑫智、民生加银鑫盈、民生加银鑫兴、民生加银鑫信等。 去年年报显示,这些一字之差的清盘基金产品均有一个共同特征:机构持有比例均在90%以上,且多数发生在银行系公募。业内人士分析称,伴随着监管的趋严,大部分银行选择撤走委外资金,这对银行系公募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不再是仅仅依靠银行就能稳住地位。 若将时间拉长来看,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7年各年度清盘基金数量分别为6只、55只、35只、150只,合计246只。而2018年仅上半年清盘数量就达到250只,超过前四年清盘基金数量总和。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市场的持续低迷,新发基金难度加大以及委外机构的撤资,未来或将会有更多基金清盘。 多重因素促成清盘 去年3月,证监会下发的《机构监管情况通报》为部分“爆款”机构委外定制基金降温。随即,新发行的机构委外定制基金数量、规模双双下滑,存量的委外定制基金也屡遭赎回,委外机构定制基金扎堆清盘,根据证监会基金募集申请表,多只基金产品拟转型。 通常会有三种因素促使基金进入清盘程序,分别是合同到期、监管要求转型、未达到存续条件。而未达到存续条件的基金即为“迷你基”。根据我国基金有关法规,在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续期内,若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的,则基金管理人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13万亿元,不过,去除货币基金后的基金总规模只有5.11万亿元,基金总数为4804只(不含货基数量),平均每只基金的规模为10.63亿元。 沪上某中小型公募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当前,很多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时会选择挑大型公募机构和规模较大的产品,而这也令多数中小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规模面临巨大压力。 华南一家大型公募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清盘基金主要是委外机构定制基金,由于委外机构定制基金不会面向个人投资者开售,正常情况下不会对个人投资者造成很大影响。为了尽量保护投资者利益,基金公司一般会跟即将发生赎回行为的机构协商,减少对未赎回投资者的损失,但监管方面没有明文规定。另外,委外资金有自身的考虑,其撤资原因一方面出于对收益过少的考虑;另一方面在每年兑现利润之后就会撤资,这是一种习以为常的操作。 还有710只“迷你基” 记者统计发现,“迷你基金”的数量仍在继续扩容。Wind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仍有710只基金(不含未披露资产净值规模的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清盘红线,这些基金接下来仍面临着清盘风险,相比较去年四季度的622只而言,增长了14.14%。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末规模小于2000万元的基金达到353只,其中,金信多策略精选、长信量化优选等基金规模更是小于150万元。此外,混合型基金更是处在重灾区,在基金总规模小于5000万元前20名单中,有13只为混合型基金,占比超七成。 华北一家大型公募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通常规模在2000万至5000万元之间的“迷你基”可能还会被基金公司自身融入资金“拯救”一把,不过规模在2000万元以下的“小微基”最终的命运只能走向清盘。一旦基金被判断要清盘,其基金净值在发布清盘提醒公告前就不会变化,同时基金公司会召开持有人大会商议。[详情]

两成次新偏股基金获得正收益 收益率交银最高逼近10%
两成次新偏股基金获得正收益 收益率交银最高逼近10%

  两成次新偏股基金获得正收益 收益率最高逼近10%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持续震荡,市场行情变化较大,结构性行情明显。最近6个月成立的次新偏股基金表现一般,仅两成产品仍处于面值之上,同时业绩分化较大,一些基金成功抓住机会获得不菲收益。 万得数据显示,最近6个月内成立的104只主动型偏股基金成立以来平均亏损4.14%。最新单位净值在1元以上的产品有21只,占比达到20.19%。其中,表现最好的产品收益率逼近10%,业绩表现最差的产品出现了超过20%的亏损,导致首尾业绩差异达到30个百分点左右。 从净值表现上看,1月12日成立的交银施罗德持续成长一马当先,截至6月30日,成立以来收益逼近10%,达到9.13%,表现较好;2月11日成立的中欧品质消费也抓住了市场机遇,A类和C类成立以来已获得2.86%、2.24%的收益。此外,5月25日成立的国都多策略成立以来收益率为1.75%,银河量化多策略、银河量化配置等产品也表现抗跌。 或许是由于建仓过快遭遇大跌,或许是没能抓住结构性机会,也有新基金表现欠佳。数据显示,净值跌幅超过10%的产品达到9只。 目前来看,次新基金建仓速度有所分化,一季度成立的新基金往往保持较快的建仓速度,而进入二季度市场调整之后一些基金开始谨慎建仓。基金分析人士指出,今年取得盈利的次新基金多数依靠把握住一些结构性行情,还有一些成立较早的产品把握住今年一季度行情。而在二季度成立的次新基金出于避险考虑保持低仓位,也躲过了近期市场大跌,表现抗跌。目前,市场整体仍处于箱体震荡阶段,若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将给这些手握“弹药”的次新基金布局良机。不少基金经理仍看好消费升级、高端制造业等板块。[详情]

上半年新发基金4477亿元 混合基金成最吸金品种
上半年新发基金4477亿元 混合基金成最吸金品种

  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2018年前半程,104家基金公司合计发行基金451只,募集规模合计4477.7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基金产品发行数量下降18%,而募集资金规模则增长了10%。与此同时,各家基金公司发行节奏明显分化,新发10只以上新基金的基金公司有15家之多,最多的上半年一口气发行了19只新基金;有20家成立3年以上的基金公司上半年未在发行市场“露面”。 上半年,股市持续震荡,投资者情绪受到影响。面对不断低迷的发行市场,有的基金公司堪称“劳模”持续推出新品,也有的索性缺席新基金发行市场。 今年上半年最积极布局新基金的当属广发基金,新发基金数量达到19只,而且在产品布局上也较为多元化,涉及指数、QDII、灵活配置混合、股票、债券等多个产品类型。除了广发基金,南方、华夏两家基金上半年分别发行了16只和15只新基金,位列发行数量榜单第二和第三位。 万得数据统计显示,包括富国、鹏华、平安大华在内的15家基金公司上半年新基金发行只数均在10只以上。 上半年在基金发行市场袖手旁观的基金公司也有两种方式,一部分是成立多年的小基金公司或是缺乏业绩号召力、面临人事变动,又或是难以挤进银行发行渠道,在新基金发行上进度缓慢,万得统计显示,浙商、方正富邦、华宸未来、英大基金等20家成立3年以上的基金公司上半年缺席了新基金发行市场。 另外一部分未发新基金的主要是成立不久的次新基金公司。但也有博道、凯石等刚成立不久的新基金公司积极上报新基金。 从基金公司发行总规模上看,凭借兴全合宜一日募集超300亿,兴全基金以337.09亿元的发行规模位列上半年发行榜首位,招商、广发两家公司分别以296亿元和255亿元新发规模位列第二和第三位。 A股市场在今年上半年坐了一次“过山车”。年初,绩优基金发威,权益类基金发行回暖,发行规模在50亿以上的兴全合宜、嘉实核心优势、广发沪港深行业龙头等权益类基金的发行期都在今年前三月。二季度之后,市场笼罩在贸易战阴影之下,A股市场行情急转而下,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6月份股票型基金平均发行规模已不足3亿。 资管新规之后,委外资金萎缩,混合型基金取代债券基金成为上半年最吸金的品种,兴全合宜、华夏稳盛等打出明星基金经理招牌的权益类新基金均采用灵活配置混合的形式,上半年混合基金合计募集资金2010亿元,占新基金发行总规模的45%。 除此之外,股票、债券、QDII基金分别募集531.40亿元、1896.35亿元和21.13亿元,占新基金募集金额比例分别为11.87%、42.35%和0.47%。[详情]

偏股基金业绩整体惨淡 债基货基最赚钱(附股基TOP20)
偏股基金业绩整体惨淡 债基货基最赚钱(附股基TOP20)

   上半年偏股基金业绩20强数据来源:Wind 方丽/制表 上半年各类型基金平均业绩数据来源:银河证券 方丽/制表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上半年市场在惊心动魄中收官,公募基金交出的中考成绩喜忧参半。固收类产品整体表现较好,标准债券型和普通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达到2.94%和1.71%,货币市场基金上半年也获得1.98%的收益。 受到基础市场震荡影响,权益类产品整体表现不佳,标准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偏股型基金分别下跌了9.75%和8.78%,但也不乏涨势突出的“牛基”。在A股市场结构性分化行情中,医药股一枝独秀,带动相关重仓基金业绩领先;海外基金的整体表现要好于A股基金。 权益类基金跑赢市场 医药行业基金一枝独秀 上半年市场继续震荡,尤其是6月份以来市场几度出现极端行情,主流指数中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中小板指、创业板指跌幅分别达到13.9%、15.04%、12.9%、14.26%、8.33%。行业板块表现不一,主题型基金业绩表现差异较大。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上半年,权益类基金中标准股票型基金、混合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为-9.75%和-8.78%,亏损幅度较大,但依然跑赢除创业板指数之外的主流指数。医药医疗健康行业股票型基金表现最佳,整体获得11.4%的收益,消费行业股票基金也只亏损2.33%,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 根据Wind资讯数据,325只普通股票型(各类型分开算)上半年平均亏损7.84%,其中12只基金收益率超过10%,上投摩根医疗健康、中海医疗保健、农银汇理医疗保健主题、招商医药健康产业、广发医疗保健分别以20.21%、18.95%、17.31%、16.65%、16.53%的收益率占据领先位置。由于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需保持在80%以上,很容易受到市场牵连。 相比而言,仓位较为灵活的混合型基金亏损幅度要小一些。Wind数据显示,2635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包括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平衡混合型基金,各类型分开算)上半年平均亏损5.23%,略好于普通股票型基金。获得正收益的产品有622只,表现最好的富国精准医疗,收益率达到29.52%,也是上半年业绩最好的权益类基金。此外,富国新动力、中欧医疗健康、汇添富医疗服务、富国医疗保健行业、融通医疗保健行业、中海医疗健康行业、大摩健康产业等基金也表现较好。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已经离任的任泽松管理的中邮尊享一年定期基金上半年获得了16.58%的收益。 实际上,受市场影响最大的要属被动指数型基金,上半年整体亏损12.54%。指数型基金也出现显著分化,医药行业表现较好,高铁、一带一路、TMT等主题基金整体表现落后。 而从基金公司的情况看,银河证券研究中心根据算术平均口径评价期间公司股票投资主动管理收益率,诺德、交银施罗德、金信、民生加银和天弘等公司排名靠前;融通、泓德、万家、恒生前海等也表现不错,不过上述部分基金旗下基金数量较少。 债基、货基 成上半年最赚钱品种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出,但整体表现尚可。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标准债券型基金和普通债券型基金整体收益达到2.94%和1.71%。货币市场基金表现也相当稳健,获得1.98%的收益。 数据显示,标准债券型基金(A类)中,招商招瑞纯债以5.49%的收益率排名第一,华泰柏瑞季季红、华泰柏瑞丰盛纯债、工银瑞信国债纯债、广发景盛纯债等基金上半年收益均超过5%。普通债券类基金(一级A类)中,大成债券(A/B类)、大成景兴信用债(A类)、安信宝利债券、工银添利债券(A类)等表现较好。 市场较为关注的普通债券型基金(二级A类)中,诺安双利债券发起式基金表现突出,上半年收益达到15.94%,是少有的收益超10%的品种(剔除异常净值)。此外,国投瑞银优化增强债券、博时天颐债券、光大保德信安诚债券、平安大华惠裕债券等基金也取得较好收益。 此外,另一固收类产品保本基金表现也不错,A类和非A类分别取得1.04%和1.27%的收益。 上半年受到多次调整的货币市场基金继续发挥着现金管理工具的优势,普通货币基金(A类)、(非A类)算术平均收益率为1.98%、2.05%。受到较好的收益以及股票市场震荡刺激的双重影响,不少资金进入货币基金“避险”,截至5月底,货币市场基金总规模已突破8万亿元。 相对来说,QDII基金业绩整体表现超过国内的权益类基金。银河证券数据显示,QDII股票型基金(A类)、(非A类)上半年平均跌幅为2.2%、3.94%。油气类基金表现较好,业绩突出的产品包括华宝标普油气、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汇添富全国医疗、广发纳斯达克100、易方达标普信息科技等。[详情]

基金年中规模出炉 货基推动部分公司规模猛增
基金年中规模出炉 货基推动部分公司规模猛增

  基金年中规模出炉 货基推动部分公司规模猛增 中国基金报记者 刘宇辉 截至今日,基金公司披露了6月底各只基金(除了QDII和FOF之外)规模情况,基金公司最新规模情况浮出水面。 虽然遭到严格监管,但货币市场基金依然成为上半年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最主要来源,多家基金公司依靠货基取得规模大幅增长。在支付宝平台余额宝接入更多货币基金之后,天弘余额宝货基规模出现缩水,二季度缩水超过2350亿份,而新增接入的5只货币基金规模大幅增长近4000亿份。不计算货币基金,易方达基金公募管理规模继续排名第一。 非货币规模比拼 易方达基金继续排名第一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共有15家基金公司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元大关(交银施罗德基金接近1000亿元,需要待QDII规模更新),其中易方达基金非货币规模达到2883亿元,继续排名第一。中银基金以2705亿元非货币公募规模排名第二,两者差距不到180亿元。广发基金以2344亿元非货币规模排名第三位。 此外,汇添富基金、华夏基金和嘉实基金非货币公募规模也都超过2000亿元,博时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和建信基金非货币规模也位居前十。这些巨头们非货币规模的座次最终如何,还要待QDII和FOF规模披露后才会确定,由于一些公司之间非货币规模差距较小,更新后的规模和座次可能有所变动。 货币基金再成增长利器 17家公司二季度规模增逾百亿 二季度股市急转直下,偏股基金发行迅速冰封,整体规模下滑。而处于严格监管之下的货币市场基金再度成为基金公司规模增长的利器。据万得资讯统计,包括货币基金在内,二季度共有17家基金公司单季度规模增长超过100亿元,博时基金、华安基金、建信基金、中欧基金和国泰基金规模增长最为强劲,二季度分别增长1158亿元、850亿元、658亿元、628亿元和624亿元。 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取得强势增长,多依靠货币基金拉动。记者发现,上述五家公司中,博时基金、华安基金、中欧基金和国泰基金均在二季度有货币基金接入余额宝,从而在短时间内带来极大规模增量。5月4日首批新接入余额宝的博时现金收益货币A和中欧滚钱宝货币A一季末规模分别只有31.52亿元和48.62亿元,到了二季末则分别猛增至1467亿元和685亿元,短短两个月分别大增1436亿元和636亿元。其他接入余额宝的华安、国泰和景顺长城旗下货基也有迅猛增长。支付宝平台余额宝的导流作用可见一斑。 而作为最初对接的唯一一只货币基金,天弘余额宝货基二季度出现2351亿元规模缩水,创出季度缩水绝对规模之最。 分化加剧 多家公司二季度规模缩水达百亿 二季度基础市场不佳,发行困难,一些基金公司规模出现较大规模缩水。 除了因天弘余额宝规模缩水导致整体规模下降超2500亿元的天弘基金之外,还有多家基金单季度规模缩水达到了100亿元,包括新疆前海联合基金、浦银安盛基金、上投摩根基金、中加基金和宝盈基金等,这些公司一些属于委外资金撤离导致规模大跌,一些则是由于货币基金规模缩水较多造成。[详情]

上半年81位基金高管变动 华夏嘉实等7公司总经理卸任
上半年81位基金高管变动 华夏嘉实等7公司总经理卸任

  上半年81位基金高管变动 7家公司总经理卸任 ■本报见习记者 王明山 伴随A股市场的持续震荡,2018年的上半程已经画上了句号。《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基金公司的高管变动也十分频繁,据证监会信息披露数据统计显示,上半年共有47家基金公司的81位高管发生职务变动,其中不乏基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督察长等核心职位的变动。 具体来看,有7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职务发生变更,6家基金公司的董事长职务变更,11家基金公司更换了督察长。总体来看:出现高管变更的这些基金公司多为中小型基金公司,变更的原因大多为股东调任及其它工作安排;而新上任的基金公司高管,大多是基金公司规模扩大后从内部提拔;另外,也有部分高管出于个人职业规划,转投其他金融企业,或是选择创业。 7家基金公司 总经理职位发生变动 6月底,3家基金公司总经理离任的消息受市场高度关注。《证券日报》记者根据证监会信息披露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已经有7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一职发生了变动,7位原总经理已卸任;其中,5家基金公司新总经理已走马上任,2家基金公司拟任总经理正在履行相关任职程序,目前还尚未发布相关任职公告。 6月29日晚间,太平基金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的总经理一职终于敲定最合适人选,公司原副总经理邱宏斌正式任职总经理一职,而在此之前,公司原总经理宋小龙因个人原因离职,太平基金董事长开始代任总经理一职。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8月底,该公司召开第十次股东大会后,公司董事和独立董事均进行了一轮“大换血”,目前该基金公司旗下共有5只基金产品,资产合计144.7亿元。 6月11日和6月19日,红土创新基金和华宸未来基金的总经理陆续离任,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红土创新原总经理杨兵因个人原因离任,华宸未来基金原总经理许春华因任期届满、不再聘任。资料显示,杨兵在红土创新基金成立不久后便加入公司,迄今为止已经供职近4年之久;许春华是在去年6月26日起任总经理一职,任职时间尚不足1年。 目前,上述两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一职暂时空缺,从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来看,两家基金公司均特意说明:“公司拟新任总经理正在履行相关任职程序,届时将另行公告。” 另外,还有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国开泰富基金、中加基金的总经理职位发生变更。其中,华夏基金原总经理汤晓东因个人原因离职,原副总经理李一梅升任总经理。据悉,目前汤晓东已经加盟广发证券,负责开拓香港市场业务;今年3月份,原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机构投资和固定收益业务首席投资官经雷接任总经理一职,该职位此前由嘉实基金董事长赵学军代行职权。 不难发现,除华夏基金和嘉实基金外,其余5家基金公司的规模都比较小,旗下公募基金产品的数量也较少。 公募基金人才仍稀缺 高管“代任”现象频现 除公司总经理一职外,基金公司的董事长和督察长职位的变动也会对基金公司产品带来影响。《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涉及到43家基金公司中,有11家基金公司的督察长一席发生变更,6家基金公司董事长发生变动。另外,有27家基金公司的44个副总经理职位发生了变动,其中包括副总经理人事更换和基金公司新任的副总经理。 东证资管、中加基金、中邮创业基金、德邦基金、建信基金和国联安基金的董事长职位发生了变动。其中,中加基金董事长夏英目前代任总经理一职,中邮创业基金目前由曹均代任董事长一职。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基金高管的“代任”现象并不仅仅在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这两个职位,就连督察长一职,代任现象也时有出现。 6月30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发布公告称,原公司督察长苏奋因工作调动离任督察长一职,董事会同时决定,在公司新任督察长任职前,由总经理阮红代为履行督察长职务,履职时间不超过6个月。 今年上半年,已经有11家基金公司的督察长一职发生变动,其中4月份和5月份是督察长职位变动最密集的两个月,除交银施罗德基金外,还有兴全基金、富安达基金、南华基金、国开泰富、长盛基金、泰达宏利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国联安基金和兴银基金等多家公司均发布了督察长变更公告。 对于基金公司频繁更换高管的原因,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高管此前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道:“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的变动,大多是由公司股东的变更引起,新的股东往往会任用自己了解的管理人员;也有部分高管出于个人职业规划,转投其他金融企业,或是选择创业。”[详情]

上半年基金收益率排名 偏股基金医疗主题类包揽前16
上半年基金收益率排名 偏股基金医疗主题类包揽前16

  上半年基金收益率大排名 偏股基金医疗主题类包揽前16 ■本报见习记者 王明山 编者按:2018年上半年在世界杯足球赛的渐入高潮中“谢幕”。上半年,A股市场走势疲弱,上证综指下跌13.9%,深证成指下挫15.04%,沪深300指数下跌12.9%,创业板指数下跌8.33%,在这一背景下,公募基金的日子同样不好过。那么,上半年公募基金的战绩如何?本文比较分析了公募基金的偏股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QDII基金的收益率情况。在受人关注的偏股基金中,整体平均收益率为-8.23%,表现不佳,但医疗主题基金却十分抢眼,“霸屏”前16强。 偏股基金 股基平均收益率-8.23% 医疗主题基金高收益“霸屏” 得益于医药生物板块在今年上半年的强势表现,医疗主题基金成为最大赢家。《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排除年内新成立的次新基金外,29只医疗主题偏股基金在上半年的平均收益率为11.18%,而同期所有偏股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下同)的平均收益率为-8.23%。 上半年回报率最高的偏股基金为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该基金在上半年的回报率达到23.73%。该基金的基金经理葛兰是1700多位基金经理中唯一的医学博士,产品以配置细分行业龙头股为主,也会配置一些拥有快速增长潜能的新兴成长公司。 《证券日报》记者观察该基金的重仓股名单发现,一季度末的重仓股大多是医药行业的龙头股,且持股比较稳定,持有恒瑞医药、华海医药和复星医药等股均已超过了3个季度,今年以来,该基金重仓持有的恒瑞医药、智飞生物、泰格医药、爱尔眼科和片仔癀股票涨幅超40%。 除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外,还有3只医疗主题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超20%的收益率。富国医疗保健行业混合、融通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和上投摩根医疗健康股票在今年上半年的回报率分别达到21.92%、21.59%和20.2%。 观察这3只基金在最近几个季度的重仓股名单发现,3只基金的配置风格都是以稳定持有医药行业龙头股为主,且由于偏好持有业绩长期稳健增长的医药股,基金的风险控制也比较好,在今年A股市场持续震荡的背景下,基金净值均未出现大幅回撤。 对于医药行业在今年下半年的表现,券商分析师和基金经理仍表示看好,一致认为未有整体性估值泡沫出现。中银国际在近期发布了一份关于医药生物行业的中期策略报告表示,A股医药生物板块总体PE为35.1倍,处于从2008年以来的历史中位水平,并没有出现整体性泡沫,大部分个股的估值水平都较低,这些公司将存在系统性战略机会。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的基金经理葛兰对医药生物板块后市投资机会仍继续看好。葛兰认为,当前政策对于行业的价格压力有所趋缓,新版医保招标受益也在逐步体现;而从创新的角度来看,创新是医药行业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我国创新药品种有望进入收获期。而对于此轮医药行业的景气周期,葛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判断此轮医药行业的景气周期在2年到3年,在未来这段时间整体配置都会偏成长,风格上不分大小盘,更关注医药企业的优秀程度。” 上半年回报率排名前15的偏股基金 基金代码     基金简称                上半年回报率(%)    现任基金经理 003095.OF    中欧医疗健康A           23.73                葛兰 000220.OF    富国医疗保健行业        21.92                于洋 161616.OF    融通医疗保健行业A       21.59                万民远,蒋秀蕾 001766.OF    上投摩根医疗健康        20.21                张一甫 399011.OF    中海医疗保健            18.95                许定晴,易小金 002708.OF    大摩健康产业            18.30                王大鹏 000913.OF    农银汇理医疗保健主题    17.31                赵伟 470006.OF    汇添富医药保健A         17.02                周睿 000960.OF    招商医药健康产业        16.65                李佳存 004851.OF    广发医疗保健            16.53                邱璟旻 004075.OF    交银医药创新            15.37                盖婷婷 519712.OF    交银阿尔法              14.97                何帅 001717.OF    工银瑞信前沿医疗        12.89                赵蓓 001558.OF    天弘医疗健康A           11.76                刘盟盟,郭相博 000831.OF    工银瑞信医疗保健行业    11.54                宋炳珅,赵蓓,谭冬寒 债券违约事件频发  债基难发又难做 债券违约、债基“踩雷”事件频发,使得债券型基金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现也大打折扣。《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排除年内新成立的次新基金外,公募基金市场共有1353只债券型基金(包括偏债混合型基金和纯债型基金,下同),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收益率仅为1.35%。 根据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类别的分类标准,基金资产80%以上投资于债券的为债券型基金。在国内,债券基金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国债、金融债和企业债,债券基金也可以有一小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市场。通常来说,债券为投资人提供固定的回报率和到期还本,风险低于股票,所以相比较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往往以收益稳定、风险较低的特点吸引着部分投资者。 今年上半年债券违约事件的频发却打破了这一格局。《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上半年回报率最高的债券基金是长信稳益中长期纯债,该基金上半年累计取得了17.27%的回报率,而业绩表现最差的一只债券基金上半年的回报率为-48.07%,首尾相差了65.34个百分点。 相比去年上半年,债券型基金今年出现了很大的波动性:去年上半年表现最差的债券型基金亏损了9.52%,而今年债券违约事件的频发,也使得部分不幸“踩雷”的债券型基金遭受了较大的亏损,共有9只债券型基金在今年亏损了10%以上。《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9只基金中有3只基金的基金份额均在5亿份以上。 债券型基金不单面临着不好做的难题,上半年基金发行似乎也举步维艰。《证券日报》记者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上半年共成立了180只债券型基金,而新成立的87只债券型基金,其数量尚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 新成立债券型基金数量“腰斩”,受债券基金经理的避险情绪影响较大。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已经有78只基金选择了延长募集期,其中有33只债券型基金、占比超四成的基金,在临近二季度末延长募集的数量及占比都在不断增多,显示了投资者对于债券市场的看淡。 即便是已经成立的债券型基金,委外定制基金也占了很高的比例。就近期成立的基金来看,兴业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基金、圆信永丰兴瑞6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基金和工银瑞信瑞祥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基金,均具备认购户数少且认购资金量较大的特点,大概率是委外定制化基金。 在证监会披露的最近一期《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中,也不乏广发汇达纯债3个月定开发起式基金、华安安嘉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基金等开放式基金的身影。近日,鑫元淳利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基金发布了基金份额发售的公告,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基金也是一只对接机构业务的委外机构定制化产品,“目前市场表现低迷,投资者认购情绪也不是十分理想。” 上半年回报率排名前10的债券基金 基金代码     基金简称             上半年回报率(%)    基金份额(亿份) 003349.OF    长信稳益             17.27                10.43 320021.OF    诺安双利             15.94                0.72 003407.OF    景顺长城景泰丰利A    13.14                5.03 003406.OF    南方多元             12.70                16.80 002603.OF    工银瑞信瑞丰定开     8.87                 3.64 003306.OF    民生加银鑫益A        6.85                 0.40 090002.OF    大成债券             6.42                 1.83 161603.OF    融通债券             6.12                 0.97 003656.OF    民生加银鑫元纯债A    6.03                 1.00 121012.OF    国投瑞银优化增强     5.84                 6.36 平均回报率1.97% 为投资者赚1809亿元 今年上半年股市和债市表现不佳,促使货币基金成为公募基金市场上赚钱的最大“利器”。《证券日报》记者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392只货币市场型基金在上半年的平均回报率为1.97%,测算发现,这392只货币基金共为投资者带来1809.17亿元的收益。 按照A/B/C类基金合计统计,目前公募基金市场上共有货币市场型基金393只,其中有392只在今年以前成立。今年4月底“资管新规”的正式出台,明确要求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使得采用摊余成本法计算收益的货币基金受到很大的限制,货币基金的发行也踩下了“急刹车”,今年以来仅有1只货币基金成立。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这392只货币基金在今年上半年的平均回报率达到1.97%,领先于偏股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平均回报率。具体来看,回报率最高的货币基金为西部利得天添益货币A,该基金累计取得了2.96%的回报率;同期表现最差的货币基金回报率为0.34%,首尾相差3.3个百分点。 按照每一季度末货币基金的最新规模及次季度所有货币基金的回报率测算,392只货币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共为投资者带来1809.17亿元的回报。其中,排在榜首的仍然是规模最为庞大的天弘余额宝货币,该基金上半年已经为投资者赚取380.96亿元。 今年以来,余额宝不断接入新的货币基金,截至7月1日余额宝已对接了6只货币基金,该6只货币基金2018年6月底合计规模达到了18602亿元,比2017年年底的天弘余额宝单只货币基金15798亿元,增加了2800多亿元。余额宝总规模也在历史上首次超过了中国银行的个人活期存款,中国银行2017年年报的个人活期存款余额为1798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监管新规要求,投资者单日“T+0赎回提现”金额受限,7月1日起相关机构完成整改任务。基金公司也纷纷发布公告就旗下的货币基金做了相应的调整,达到新的监管规定。但是就普通投资者而言,货币基金份额的普通赎回业务不会受到影响。 从去年开始,货币基金流动性风险受到监管层的注意,《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开始执行。随着“资管新规”等政策的逐步推出,货币基金规模的增长速度也已经放缓,尤其是“资管新规”落地后,市值化管理是明确的鼓励方向,也允许有条件地使用摊余成本法,在证监会披露的最新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中,已经有多家基金公司申报了“市值法”货币基金。 上半年回报率排名前10的货币基金 基金代码     基金简称               上半年回报率(%)    基金份额(亿份) 675131.OF    西部利得天添益货币A    2.96                 3.17 000798.OF    民生加银家盈季度       2.37                 86.47 550012.OF    信诚理财7日盈A         2.35                 43.06 003002.OF    国金及第七天理财       2.34                 12.69 003880.OF    嘉实定期宝6个月A       2.30                 38.57 000833.OF    易方达掌柜季季盈A      2.29                 97.42 004137.OF    博时合惠B              2.29                 756.96 000951.OF    中银理财90天A          2.28                 161.79 000089.OF    民生加银家盈月度A      2.28                 293.62 002679.OF    工银瑞信安盈A          2.28                 7.78 油气类主题基金业绩领跑   7只产品平均回报率达15% 今年上半年,全球资本市场加剧震荡,QDII基金(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简称)的业绩也受到较大挑战。受益于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油气类QDII基金在上半年的表现最为突出,《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7只油气类主题QDII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均取得正回报,平均回报率高达14.93%。 整体来看,公募基金市场上成立期满六个月的QDII基金共有132只(A/B/C类合并统计,下同),132只基金在今年以来的平均回报率为0.55%。其中,仅有58只基金上半年取得正回报,占比43.94%;回报率最高的QDII基金为国泰大宗商品QDII,该基金上半年已经累计取得了22.15%的回报率,而同期业绩表现最差的QDII基金已亏损了13.98%,首尾相差36.13个百分点。 从主题基金来看,得益于今年以来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油气类QDII基金成为最大的赢家。《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上共有7只QDII基金,7只基金在今年上半年均取得正回报,平均回报率高达14.93%。 其中,回报率最高的为嘉实原油QDII基金,该基金已累计取得了20.5%的回报率,易方达原油A人民币以20.16%的回报率紧随其后。另外,南方原油QDII、华宝标普油气人民币、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A在今年上半年的回报率分别为19.7%、15.73%和13.08%,均为投资者带来十分可观的回报。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这7只油气类QDII基金按照投资标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原油相关股票作为主要投资标的,一类是主要投资于国外原油商品基金。 华宝标普石油、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华安标普全球石油3只基金,均以原油相关股票作为主要投资标的,全部为指数型股票基金,分别跟踪标普石油天然气上游股票指数、道琼斯美国石油开发与生产指数、标普全球石油净总收益指数。易方达原油、南方原油、嘉实原油、诺安油气则是借道原油ETF和原油基金来跟踪油价。 易方达原油基金的基金经理范冰分析表示,年内油价的持续上涨是由多方面因素推动,从供给端看,拉美地区最大产油国委内瑞拉原油产量持续减少,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也在继续推进减产行动;从需求端看,全球经济整体回暖,无论是美、欧等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国家,一季度经济表现都不错,对原油需求形成基本面核心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券商和期货公司研究员仍预测油价将进一步上涨。首创期货分析师魏琳近日分析称,短期内市场仍受到需求旺季和供应缩减的利多因素影响,美伊局势升级危及伊朗原油国的原油供给,夏季是北美地区汽油消费的旺季,原油价格或将进一步走高。 7只油气类QDII基金上半年业绩表现 基金代码     基金简称               上半年回报率(%)    基金份额(亿份) 160723.OF    嘉实原油               20.50                2.25 161129.OF    易方达原油A人民币      20.16                0.27 501018.OF    南方原油               19.70                0.66 162411.OF    华宝标普油气人民币     15.73                1.39 162719.OF    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A    13.08                43.42 160416.OF    华安标普全球石油       8.36                 1.82 163208.OF    诺安油气能源           7.00                 1.15 数据来源:《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及Wind资讯   制表:王明山[详情]

上半年660只基金分红535亿 易方达一产品分红16.38亿
上半年660只基金分红535亿 易方达一产品分红16.38亿

     上半年660只基金分红535亿元易方达单只产品慷慨分红16.38亿元 去年全年805只基金合计分红总额707.65亿元 ■本报见习记者 王 宁  作为回报投资者收益的方式之一,基金分红依然成为业内最为关注的话题。日前,《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截至6月底有分红记录的660只基金中,分红总额为534.96亿元,分红次数为915次,远超去年同期水平;去年上半年370只基金合计分红273.63亿元,分红次数为486次。去年全年805只基金合计分红707.65亿元。 通过观察发现,今年以来截至6月底基金分红水平明显好于去年,分红产品的数量和总额都要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同时,今年单只产品的分红情况也创出了阶段性高水平,易方达积极成长混合以4次分红16.38亿元排名靠前,东方红睿华沪港深灵活配置单只产品一次分红就高达14.13亿元,国联安精选混合两次分红10.94亿元;在这些分红总额较高的产品中,多数为偏股混合型基金。引人注意的是,易方达基金上半年有分红记录的产品,其分红总额为53.6亿元,占今年上半年基金分红一成。 分红总额远超 去年同期水平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万德数据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截至6月底共有660只基金产品(不同类型合并统计)进行过分红,合计分红915次,分红总额为534.96亿元,而去年同期分红的产品仅有370只,分红总数为486次,分红总额为273.63亿元;今年分红总额与去年相比多出261.3亿元,激增95.5%。 通过观察,在这660只有分红记录的基金中,部分产品在去年上半年并未有过分红,以中邮中小盘灵活配置基金为例,今年以来截至6月底共有一次分红,分红总额为1.66亿元,但去年同期却并未有过分红;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基金在去年同期有过分红,但今年则并未有分红记录。 此外,今年和去年同期均有过分红的基金中,部分基金分红总额差别较大。以中银证券安进债券为例,今年以来截至6月底共有两次分红记录,合计分红8.85亿元,虽然去年同期也有过两次分红记录,但去年同期分红总额仅为1.83亿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基金分红作为将产品收益以现金形式回报投资者,虽然并不是分红越多越好,但也是回馈投资者回报的重要参考。“衡量基金业绩的最大标准是基金净值的增长,而分红只不过是基金净值增长的兑现而已。” 从梳理情况来看,今年单只产品分红最高的是易方达积极成长混合,今年共计有4次分红,合计分红16.38亿元,但净值增长率为-8.19%;东方红睿华沪港深灵活配置以14.13亿元次之,其净值增长率为-4.1%;国联安精选混合上半年两次分红10.94亿元排后,其净值增长率为-11.37%。 易方达基金旗下产品 合计分红53.6亿元 虽然部分单只产品上半年分红总额较高,但从基金公司旗下整体产品的分红情况来看,仍有较大不同之处。同时,从分红的基金产品整体情况来看,偏股混合型基金分红情况明显好于其他产品。 易方达积极成长混合上半年以16.38亿元的分红总额居前,同时从易方达基金旗下整体基金分红来看,分红表现最好。万德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上半年有分红记录的产品,其分红总额为53.6亿元,这与中银基金旗下有分红记录的44只产品、合计分红44,48亿元相比略高。 此外,以分红总额为14.13亿元排名第二的东方红睿华沪港深灵活配置,属于东方红资管旗下产品,上半年共计有9只产品进行了分红,总额仅为21.34亿元;上半年国联安基金旗下共有3只基金进行分红,分红总额为12.58亿元,其中国联安精选混合单只产品分红就超过了1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无论是有过分红还是未进行分红的基金,其净值增长率都不容乐观。 数据同时显示,上半年A股市场走势跌宕,多数基金产品净值增长率为负值。《证券日报》记者从统计的数据来看,基金净值增长率低于-20%的产品不在少数。以国泰国证有色金属行业为例,该只基金属于被动指数型基金,上半年净值增长为-22.87%,其基金管理人为徐皓和徐成城。同属于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国泰估值优势混合和海富通国策导向混合两只产品,其净值增长率也不容乐观,分别为-20%、-21.81%,基金管理人分别是杨飞、施敏佳。[详情]

上半年查出私募案件30多起 私募"老鼠仓"被查处最多
上半年查出私募案件30多起 私募

  上半年查出私募案件30多起私募“老鼠仓”被查处最多 ■本报见习记者 闫晶滢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证监会及地方证监局网站信息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证监系统共披露11起涉及私募基金及相关人员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没金额合计达到1.29亿元。 此外,各地证监局针对私募基金存在的违法违规事项,共作出21起行政监管措施,包括责令改正、警示函、监管谈话等。 操纵市场接亿元级罚单 “老鼠仓”成监管重点 今年4月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去年年底,证监会部署了专项执法行动第四批共10起案件,分别涉及违规经营、利益输送、操纵市场、“老鼠仓”四类违法行为。目前,上述案件均已查实,其中8起案件已进入行政处罚审理程序。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证监会及地方证监局网站信息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证监系统共披露11起涉及私募基金及相关人员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没金额合计达到1.29亿元。 从处罚金额上看,今年4月份的广州安州操纵市场案被罚没资金过亿元,成为上半年的首张“天价罚单”。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显示,广州安州成立于2005年4月30日,于2014年4月17日完成备案,注册资本为2100万元。其中,王福亮在广州安州备案的高管名单当中,但并不具有基金从业资格。目前,广州安州旗下备案的私募产品共有35只。 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显示,广州安州实际控制22个产品所开立的25个账户,在2015年6月26日至6月29日、8月26日至8月28日通过对倒、尾市拉抬、盘中拉抬,次日反向交易等方式操纵“节能风电”价格,合计获利5057.44万元。王福亮是广州安州上述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基于此,证监会决定,没收广州安州违法所得5057.44万元,并处以5057.44万元罚款;对王福亮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而从违法案由来看,私募“老鼠仓”系今年上半年被监管部门查处最多的案由。今年以来,证监会及福建证监局合计公布4起“老鼠仓”案,其中3起公布于今年6月份,可见监管部门近期严查“老鼠仓”的决心。 从目前公布的4起“老鼠仓”案来看,当属今年4月份证监会对上海拓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文宏作出的处罚金额最高。处罚决定书显示,文宏利用获知的未公开信息,与管理产品趋同交易近1.8亿元,非法获利251.44万元。基于此,证监会对文宏责令改正,罚没金额合计为502.88万元。 对于其他3起案件来说,虽然未有违法所得或违法所得较少,但仍然没能逃脱监管的处罚。其中,凡得基金3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知悉凡得基金组交易的标的股票的未公开信息,共同操作账户,账户趋同交易合计6.07亿元,亏损203.7万元。对此,证监会对三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合计100万元的处罚。 而在福建证监局公布的两起“老鼠仓”案中,鸿腾资产员工颜财光趋同交易金额98.67万元,盈利482.68元;致远资产员工万星溢趋同交易47.96万元,未披露盈利情况。2人均被处以10万元的罚款。 此外,今年以来监管部门查处的“老鼠仓”案,均依据《证券投资基金法》第123条进行处罚,而非《私募管理办法》第38条。因此,即使相关违法行为没有违法所得或违法所得不足100万元,也将处以10万元-100万元的罚款。与去年查处的数起“老鼠仓”案处以3万元罚款相比,监管力度提升明显。 私募频现监管函 合规经营任重道远 随着监管机构对违法行为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监管措施、手段也不断趋于多样化,监管部门对于私募基金的监管方式也绝不仅限于行政处罚,而是包括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记入诚信档案、责令改正、限制业务等多种方式。 2018年以来,在证监会的统一部署安排下,多地证监局开展2018年私募基金专项检查工作。其中,“集团化跨辖区私募机构、管理非标债券的私募机构、其他存在问题风险线索的私募机构”这三类私募机构被纳入重点检查对象范围。 而在今年上半年结束之际,《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各地证监局网站不完全统计,共发现21份针对私募基金及其负责人作出的行政监管措施,包括监管谈话、警示函、责令改正、风险提示等方式在内。 从涉及私募的违法违规情况来看,私募基金的登记备案手续办理不全、向投资者信息披露不完备、投资者风险能力、风险承担能力识别未经确认、公开夸大宣传等问题被多地监管局所查处。 引人注意的是,浙江证监局在今年上半年公布的对私募基金作出的监管措施数量共有12份,共涉及9家私募、2名主要负责人。在诸多地方监管部门中,浙江证监局作出的行政监管措施数量排在首位。其中较为特殊的是,在浙江证监局开展2018年私募基金专项检查工作中,共有杭州金仲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金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私募不配合开展现场检查工作,浙江证监局要求其法定代表人接受监管谈话。 此外,在多家违规私募中,以深圳同盈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违法情节最为严重。今年1月份,深圳证监局对同盈基金作出风险提示。深圳证监局指出,同盈基金部分已募集的基金未在中基协办理备案手续,且向非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部分投资者对单只基金的投资金额低于100万元。此外,发现同盈存在涉嫌违法犯罪线索,深圳证监局已将相关线索移交深圳市经济犯罪侦查局。目前,同盈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已被注销,其两名高管也被协会加入“黑名单”,期限为3年。  虽然近年以来监管不断趋严,但私募行业发展的脚步并未因此放缓。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 5 月底,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 23703 家,已备案私募基金 73235 只,管理基金规模 12.57 万亿元,私募基金管理人员工总人数 24.40 万人,各项数据环比均处于上升状态。 而在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监管部门也通过监督、管理、处罚等多种手段,为行业保驾护航。从证监会通报的2017年私募基金专项检查执法情况来看,去年证监会组织对328家私募机构开展了专项检查,共涉及基金2651只。针对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相关证监局对83家私募机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对6家存在严重违规问题的私募机构立案稽查,将涉嫌违法犯罪的8家私募机构的违法违规线索通报地方政府或移送公安部门。对标去年情况而言,更多罚单和行政监管措施或“在路上”。[详情]

上半年278只基金清盘 “迷你基金”仍在扩容
上半年278只基金清盘 “迷你基金”仍在扩容

  上半年278只基金清盘 “迷你基金”仍在扩容 ■本报记者 吕江涛  随着6月份最后一周结束,媒体也开始对今年上半年各个行业进行盘点。对于基金而言,清盘成为今年上半年最重要的关键词。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278只基金实施清盘(A/C份额分开计算,下同),清盘基金数量超过2014年到2017年四年的总和。 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基金终止时规模小于5000万元,规模不达标可能是清盘的主要原因。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数量有710只,因此,未来一段时间,进入清算的基金可能仍然不少。 上半年日均清盘基金1.54只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4年至今,清盘基金共有524只。而今年上半年以来的清盘基金有278只,这一数量超过过去四年间清盘的基金数量总和(246只)。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1月份至6月份,清盘基金数量分别为35只、14只、43只、44只、61只、81只,成逐月递增趋势(扣除春节假期因素)。以此计算,今年以来日均清盘基金达1.54只。而过去4年间,月均清盘基金数量仅为5.1只。 从基金类别看,在日益增多的清盘基金中,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成为主要清盘对象,且其被清盘的力度还在显著增加。而货币基金在经历过2015年的一波清盘后,清盘速度则趋于平缓。 从原因来看,资产规模小、运作价值较低是大部分基金清盘的重要原因。上述278只基金中,超过80%在清盘前的资产规模不足5000万元,而成立以来业绩不佳又是这些基金资产规模小的重要原因。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迷你基金”的数量仍在继续扩容。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仍有710只基金(不含未披露资产净值规模的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清盘红线,相比较去年四季度的622只而言,增长了14.14%。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末规模小于2000万元的基金达到353只。其中,金信多策略精选、长信量化优选等基金规模更是小于150万元。此外,混合型基金更是处在重灾区,在基金总规模小于5000万元前20名单中,有13只为混合型基金,占比超七成。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有机构持仓的小规模基金而言,机构快速出走,可能对持有者的净值造成冲击。对此,提醒投资者要理性看待基金清盘,客观合理的评估基金的运作情况,不断提高选择基金的能力。 “迷你基金”可能加速清盘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通常会有三种因素促使基金进入清盘程序,分别是合同到期、监管要求转型、未达到存续条件,而未达到存续条件的基金即为“迷你基金”。 根据我国基金有关法规,在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续期内,若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的,则基金管理人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 业内人士认为,近两年来,基金清盘速度加快,主要是一方面监管层加大了对“迷你基金”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委外资金的持续撤退也导致基金清盘进入高潮。 监管层发文规定规模较小的“迷你基金”进入终止上市程序的触发条件和具体规则,同时,若基金公司旗下“迷你基金”数量超过10只,将被暂停申报新基金,若同类型“迷你基金”超过3只,还会被暂停申报同类基金产品。 业内普遍认为,规模在20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的“迷你基金”可能还会被基金公司自身融入资金“拯救”一把。而规模在2000万元以下的“小微基金”最终的命运只能走向清盘。因此,未来一段时间,进入清算的基金可能仍然不少。 另外,过去两年大爆发的委外基金,受债券市场表现不佳影响,近两年逐渐退潮也是基金清盘的核心原因。 对于今年以来基金清盘数量激增,有投资者开始担心是否会对市场造成冲击。对此,华宝证券、华泰证券等多家券商的研报都表示,由于被清盘的基金大多体量很小,对市场的冲击有限,投资者受到的影响更多的是来自于情绪上的。随着认同度低的产品被清盘,行业将进一步向实力更强、制度更加规范的基金公司和团队靠拢,对市场是长期利好。[详情]

公募基金2018上半年业绩排名出炉 看前十榜单都有谁
公募基金2018上半年业绩排名出炉 看前十榜单都有谁

  公募基金2018上半年业绩排名出炉 来看前十榜单都有谁 每经记者 黄小聪 实习记者 聂虹    每经编辑 肖芮冬     随着A股市场2018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6月29日)的结束,各类基金也正式上交了业绩“中考”成绩单。 上半年A股市场跌宕起伏,上证综指整体下跌13.9%。当然,震荡市也为基金经理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投资挑战,不少基金的业绩仍然十分亮眼。《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Wind最新数据,整理了2018上半年各类基金业绩排名。 上半年基金整体排名前十 记者据Wind数据整理2018上半年收益位列前十的基金(剔除分级基金和净值异动基金)。 2018年年中业绩的桂冠由富国精准医疗摘得,年初至今该基金净值上涨29.53%。公开资料显示,其是一只去年11月份才成立的灵活配置型基金。据其2018年一季报显示,该基金的股票仓位达到85.33%。 其次,上半年业绩进入前三甲的还有中欧医疗健康C和富国新动力A,今年以来的净值分别增长了24.09%和23.8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半年收益前十的基金平均上涨约23%,今年以来总回报均在18%以上。另外,进入前十的基金中,富国基金旗下产品居多;汇添富基金、融通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和中海基金旗下产品也进入TOP10榜单。 盘点各类型基金业绩前十 在看过2018上半年全部基金收益前十之后,各类型基金的收益情况相信也是您关注的话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为您详细盘点(扫描文末二维码,即可查看各类型基金收益前十详情)。 1、股票型基金业绩前十 今年上半年,市场呈现较为明显的风格分化。在权益类基金中,医药主题表现突出。在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上半年收益排名前十的基金中,从大部分基金的名称就能看出明显的医药主题特征。 Wind数据显示,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上半年表现最好的是上投摩根医疗健康,今年以来上涨20.21%。其次是中海医疗保健和农银汇理医疗保健主题,分别增长了18.95%和17.31%。 记者发现,普通股票型基金收益前十的产品今年以来增幅均超过10%,平均增长率约为15%。 2、混合型基金业绩前十 再来看看偏股混合型基金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的产品,它们依然紧扣“医疗”两个字。 其中,中欧医疗健康C今年以来上涨24.09%,排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上半年业绩第一位。其次是中欧医疗健康A和富国医疗保健行业,分别增长了23.73%和21.92%。偏股混合型基金收益前十的产品今年以来的涨幅均在10.99%以上,平均增长率约为17%。 3、债券型基金收益前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查看债基业绩时发现,多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业绩飙涨主要来自某一天或某几天的净值异动,疑似被资金大额赎回导致净值大幅波动。在剔除疑似被大额赎回的基金后,2018上半年收益前十的债基以被动指数型债基为主,今年以来的涨幅均在5.57%以上。 其中,上半年表现最好的债券型基金是诺安双利,今年以来上涨15.94%。其次是广发7~10年国开行的C类份额和A类份额,分别增长了6.54%和6.43%。三甲之外,债基收益前十的其余七席被大成基金、银华基金、建信基金和国投瑞银基金旗下产品包揽。 [详情]

中国基金公司最新规模50强新鲜出炉(三大名单)
中国基金公司最新规模50强新鲜出炉(三大名单)

  中国基金公司最新规模50强新鲜出炉(三大名单) 中国基金报记者 季豹 2018年上半年刚过,基金公司规模榜单今天刚刚新鲜出炉,天相投顾统计了规模数据,基金君从中截取了50强榜单。 目前基金公司最关注的有三大规模榜单,一是扣除货币和理财债基的规模排名,二是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排名,三是只扣除货币基金,保留理财债基的规模排名,基金君把这三大榜单全部做出来了50强,供大家参考。 (截至7月1日下午6点,仍有小一部分基金年中规模尚未公告) 扣除货币和理财债基 易方达华夏博时三巨头领跑 由于理财债基绝大部分都采用类货币基金的运作方式,天相投顾统计了扣除货币和理财债基后的规模排名。 易方达、华夏和博时这三大巨头公司在2018年6月底的此类规模排名前三,均超过了2000亿大关,分别为2469亿、2040亿和2037亿。 第四名和第五名分别为中银基金和嘉实基金,这两家公司分别接近,都在1940亿元左右。 进入前十名的还有,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招商基金、广发基金和富国基金公司,其中第10名富国基金公司此类规模为1315亿元。 第20名是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的此类规模为625亿元;第30名融通基金公司的此类规模为427亿元。 全部50强榜单如下: 主动权益规模排名 嘉实易方达规模领先明显 仅从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来看,嘉实和易方达两大巨头公司的规模遥遥领先,2018年年中规模分别为1234亿元和1213亿元,只差20多亿元。 汇添富基金和华夏基金公司的主动权益规模在900亿元到1000亿元之间。 进入前十的公司还有上海东方证券资管公司、兴全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和中欧基金公司。 全部50强榜单如下:  非货币基金 超2000亿的多达7家 仅扣除货币基金规模,7家大基金公司的规模超过2000亿元,最高是2990亿元的易方达基金公司。 另外6家公司分别为中银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嘉实基金和博时基金,值得注意的是,广发基金公司以2397亿元,首次并列该榜单的前三名。 全部50强榜单如下: [详情]

货基一马当先 上半年公募基金业绩榜来了(附表)
货基一马当先 上半年公募基金业绩榜来了(附表)

  货基一马当先 上半年公募基金业绩榜来了 来源:Wind资讯 Wind统计显示,截至6月29日,各类基金中,货币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最高,为1.98%,其次是债券型基金,为1.52%。而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受A股单边下跌行情影响表现不佳。 单基金方面,今年以来业绩表现最好的个基为富国精准医疗(混合型基金),收益率为29.53%。分类型看,主动股票型基金冠军为上投摩根医疗健康,20.21%;指数型基金冠军为银华中证全指医药卫生,18.37%;债券型基金冠军为广发7-10年国开行A,6.43%;主动量化基金冠军为交银阿尔法,14.97%。 基金业绩篇01 今年以来各类基金平均收益率 今年以来,中国基金总指数涨幅-3.45%,上证综指涨幅-13.90%,创业板指涨幅-8.33%,恒生指数涨幅-3.22%;各类基金中,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最高,为1.98%,其次是债券型基金,为1.52%。而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受A股单边下跌行情影响致业绩表现不佳,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1.89%、-4.73%。 02 主动股票型基金业绩榜TOP20 主动股票型基金中,上投摩根医疗健康以20.21%的收益率拔得头筹,中海医疗保健以18.95%的收益率紧随其后,排名第三的是农银汇理医疗保健17.31%。值得注意的是,在TOP20中,共有16只基金是医疗/医药概念类基金,出现了医药基金霸榜的现象。 03 混合型基金业绩榜TOP20 混合型基金中,富国精准医疗的收益率最高,为29.53%,其次是富国新动力A,收益率为23.85%,排名第三的是中欧医疗健康A23.73%。值得注意的是,在TOP20中,没有一只陆港通概念类基金,相比去年大相径庭。 04 2017年业绩前20名今年表现 取2017年偏股主动型基金年度业绩排名前20的基金,观察其2018年以来业绩表现,多数为负收益。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基金中只有易方达消费行业、东方红睿元三年定期、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景顺长城鼎益为正收益。 05 指数型基金业绩榜TOP20 银华中证全指医药以18.37%的收益率领先指数基金,收益率在10%以上的还有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富国中证医药主题、华宝中证医疗、广发中证医疗和国泰国证医药卫生,这些基金业绩的优异表现和今年医药行业、创业板指备受资金青睐不无关系。 06 债券型基金业绩榜TOP20 由于上半年债券违约事件频发,信用利差走阔,故而债券基金业绩持续攀升,业绩表现最好的债基为广发7-10年国开行A,收益率为6.43%。 07 QDII基金业绩榜TOP20 QDII基金投资于海外市场,受美国股市高位震荡及贸易摩擦升级,今年以来业绩表现不一,以大宗商品类表现最好,其中国泰大宗商品一举夺魁,以22.15%的收益率成为上半年最赚钱的QDII基金。 08 股票多空基金业绩榜TOP10 股票多空基金通常利用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组合之间进行对冲,控制回撤风险,力争为投资者获取超额稳定的收益。该类基金为数不多,今年上半年表现最好的是海富通阿尔法对冲基金,收益率为7.4%。 09 陆港通基金业绩榜TOP20 在万得陆港通概念类基金全部201只基金中,整体业绩相对去年表现平平,其中嘉实医药健康A基金业绩表现最佳,收益率为7.58%。 10 主动量化基金业绩榜TOP20 在万得主动量化基金分类全部169只基金中,表现较好的分别是交银阿尔法、长盛医疗行业和银华医疗健康A,收益分别是14.97%、8.9%和6.15%。 11 A股纳入MSCI概念主题基金业绩榜TOP20 在万得A股纳入MSCI概念主题基金分类全部50只基金中,表现较好的分别是鹏华策略回报、易方达中小盘和易方达国企改革,收益分别是8.31%、6.51%和4.99%。 12 医疗主题基金业绩榜TOP20 在万得医疗主题基金分类全部99只基金中,表现较好的分别是富国精准医疗、中欧医疗健康A和汇添富医疗服务,收益分别是29.53%、23.73%和23.01%。在二季度中,医药基金继续保持强劲,是众多基金中唯一逆势上涨的一类基金。 基金公司篇 13 偏股主动型基金公司业绩TOP20 我们选出各家旗下偏股主动型基金业绩最好的三只基金今年上半年收益率求平均得出,富国旗下偏股主动型基金业绩表现最优,平均收益率为25.1%,其次是交银施罗德基金,14.97%。 14 偏债主动型基金公司业绩TOP20 我们选出各家旗下偏债主动型基金业绩最好的三只基金今年上半年收益率求平均得出,华泰柏瑞旗下偏债主动型基金业绩表现最优,平均收益率为5.25%,其次是融通基金,4.96%。 基金经理篇 15 偏股主动型基金经理业绩TOP20 管理富国精准医疗的于洋排名第一,平均收益率达26.69%。前20名中,赵蓓和许定晴管理的基金最多,3只。 16 偏债主动型基金经理业绩TOP20 王立管理两只债券产品,平均收益率为5.87%,排名第一。前20名中,余斌管理了6只基金,数目最多,平均收益率为3.89%,其次陈东5只,平均收益率为4.05%。 异常涨跌幅基金 今年以来,多只基金发生单日净值异常涨幅情况,对基金的排名造成很大影响,万得从基金实际投研能力角度出发,对该类基金进行了算法优化,通过调整复权因子,抹去了基金的单日异常涨幅,使得排名更具有参考价值,欢迎诸位前来交流。[详情]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