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开闸放水有利美股

2014年11月24日 14:58  作者:扬缨  (0)+1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文/新浪财经纽约专栏作家 扬缨

  中期来看,美国经济的相对增长、低通胀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使得利率只会缓慢上升,再加上美国企业手头大量现金,有望进行资本开支、股票回购、企业并购、增发股利等,因此美国股市仍应该是投资者的首选。

美联储美联储

  最近的经济新闻头条基本上都被各大央妈给抢走了。

  10月29日美联储的会议那出人意外的鹰派公告后的同一周,日本央行[微博]也出人意外地亮出了王牌,宣布加大力度其量化宽松大约25%。对于日本这个大小的经济体,这基本上就相当于美联储的“永恒”量化宽松,相当于毎人每年印钞5000美元(联储才3000美元)!

  在美联储鹰派的当口,这个时间点抓得太绝了。自此至今,日元兑美元的跌幅已经超过8%。就在整个市场赞叹日央行的给力,并布局投资策略之时,欧洲央行主席德拉吉居然公开表示说欧央行的QE标准是其资产负债表的大小,言外之意是要像美联储等学习,将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扩大。

  这些年来,市场对德拉吉言论的态度并非完全相信,因为不论德拉吉说什么,欧央行内部执行的情况可能大相径庭。不过,这次德拉吉可是对着记者拍胸脯号称欧央行内各大佬们意见是合一的。市场还是选择了自己爱听的信了,欧元与日元殊途同归。

  有日央行和欧央行两家“开闸放水”,全球股市就已经乐不可支,没料中国央行也在今年圣诞节前给市场放上了大礼:周五(11/21)早上当北美的交易员们还在梦中时,中国央行宣布降息!

  这可是两年多来的第一次。虽然市场自今夏以来一直在担心中国经济的放缓是将要掉下来的另一只靴子,但是市场也知道中国政府正在进行市场改革不会轻易“开闸放水”。

  这次中国央行的行动的两个细节比较令市场回味:

  1)“降息”非“降准”,“降息”旨在降低融资成本,而“降准”则会被误认为印钞放水,名声不好而且误导市场。不过,虽然目标是降低融资成本,但是中国经济中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是否最终会得到正面帮助?拭目以待。

  2)贷款利率降低的幅度大于储蓄利率降低的幅度,有意地减少其间的利差,向利率市场化又迈进了一步。

  这是自今年年初时中央行成功扩大人民币交易区间后市场改革的又一步,虽然从“量”上来看不算大,但是意义深远。对中国方面市场改革的缓慢而有测量的步骤,市场往往有很多的挫折感,因为西方投资者看不懂中国决策者的举动,觉得是在照着不同的剧本上演。今年中央行的几个动作,再加上不久前在香港“占中”的背景下,顺利开始的沪港通令全球市场对中国经济决策者的决策水平及对市场改革的决心打出高分。

  市场在10月里经历过了一场“血洗”,其下跌及反弹的速度都是快得前所未有的。从现在到年底大约6周,还有哪些点会触动市场的神经呢?

  1)11月27日OPEC会议结果,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是否会达成协议减少原油产量?目前可以说也就是60%的概率。如果不减少原油产量,那么原油价格会继续下跌。油价继续下跌对消费者是个福音,但对于经济体中与石油能源有关的企业,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对于资本市场来说,迅速下跌的油价可能会负面影响市场风险情绪,引起市场动荡。

  2)12月4日欧洲央行会议。过去的一个月德拉吉发出了很多鸽派信号,正因为这样,市场对欧央行的鸽派预期很高。除非欧央行决定购买欧元区主权债券,市场势必要经历一些失望。

  3)12月5日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近一周来,美国经济数据可以说是捷报频传,感觉上这个势头可能会持续,就业数据令市场失望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其实现今更令美联储关注的是薪酬增长情况,因为直接说明通胀情况。薪酬出现上升可能性不大,即使上升也是微量,不足以定性为通胀。

  4)12月17日美联储本年度最后一个会议公告日,也是市场最关注的一个。11月19日公布上月底的会议纪要,市场普遍认为比公告要来得略微鸽派。其实说明美联储向全球市场及经济进行意向沟通的难度加大,在公布告文字中保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越长就越难去除,因为一旦去除会使市场认为政策发生大转变;而真要是去除了,又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市场的预测是12月的公告会撤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若保留,就会被加上很多形容词和限制词,使这句话成为一句废话,最终市场不再纠结这句子为止。

  市场自10月“血洗”后,美股标普指数在成交量低迷的情况下,反弹上升幅度已经超过了13%,而标普500的实现波动率降低至了几十年的最低点。短期来看,市场目前的情绪非常令人慎重,原因如下:

  1)其它资产例如原油、汇率等都处于高波动率;

  2)资金大批流入美股而投资者情绪指数处于极端牛气,这通常是市场调整的警戒信号;

  3)其它风险资产情况不佳,例如高收益率债券的持续不景气,罗素2000等小股票指数已弱于大盘。

  不过,中期来看,美国经济的相对增长、低通胀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使得利率只会缓慢上升,再加上美国企业手头大量现金,有望进行资本开支、股票回购、企业并购、增发股利等,因此美国股市仍应该是投资者的首选。

  (本文作者介绍:现任ING美国投资管理公司衍生类产品资深交易员,拥有10多年华尔街各种衍生类产品交易经验,持有金融分析师资格(CFA)和高级北美精算师资格(FSA)认证。)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美联储全球央行量化宽松QE

相关专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在加拿大你也可能看不起病 工业4.0是抄表工们的噩梦 武汉民生破产这谣言怎么来的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全球央行开闸放水有利美股 降息对银行业不完全是利空 央行降息是被迫之举还是顺势而为? 一行三会抢头条背后的故事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另类解读:社会信贷求助成本太高(一) 油价下跌到底是阴谋还是阳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