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从严审核催生出两大“红利”

2017年11月20日18:03    作者:曹中铭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曹中铭

  新发审委审核从严,将派生出两大“红利”。 其一是将倒逼发行人提升信息披露水平。信息披露不透明,往往会遭到发审委委员的问询,如果回答不当,对于成功过会将产生很大的变数。如果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那么问询会减少,无形中将提升其通过的机会。

  从10月17日新发审委召开第二次发审会至11月16日,其正式履职刚好满月。期间共计有52家企业上会,其中,31家获得通过,16家被否,5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为59.62%。整体而言,新发审委已经在市场上树立起审核从严的形象。当然,这只是新发审委一个月的表现,而其短期的表现,并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如果将时间拉长些,比如半年或一年,市场才能摸清新发审委的“底数”。

  新发审委在市场上树立审核从严的形象,主要体现在几个时点上。比如新发审委自10月17日正式履职以来,截至10月31日,审核25家公司的IPO申请,其中,6家被否,3家暂缓表决,16家获得通过,10月份IPO通过率仅为64%。去年1至9月份,新股IPO审核通过率高达93.21%,今年审核从严,前三季度IPO通过率为80.99%,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此次下降至64%,让市场大跌眼镜。客观上,64%其实不算什么。11月7日,6家企业上会,1家通过5家被否,通过率只有16.67%,这一结果让市场相当诧异,也让众多投行产生恐慌,审核从严的阴霾弥漫于各投行中。但11月14日,同样是6家企业上会,结果4家通过,1家被否,1家暂缓表决,市场上又充满了IPO审核高压态势放缓的轻松感。

  其实,新发审委一两次甚至一个月的审核结果,只是单次或阶段现象,讨论这类现象并无多大的意义,我们更应该看到新发审委所带来的变化,而所谓的审核从严,其实都隐藏在这些变化中的。

  比如新发审委不再“唯利润论”。IPO审核时有一个3000万元净利润的隐形门槛,上会企业净利润低于3000万元的往往不予以通过,但新发审委不再“唯利润论”,年实现净利润低于3000万元的企业有成功过会的,而年净利润高达1.7亿元甚至超过4亿元的,也有被否的案例。高利润不再是IPO审核的“护身符”,实际上是说明审核更加严格。又如,新发审委在重点关注发行人的持续盈利能力、财务数据真实性、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内控制度等方面的同时,以往常常被忽视的募投项目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前景,以及新增产能的消化能力等又成为关注的重点。审核的“外延”扩大了,说明审核涉及面更广了。再如,如今的新发审委,在提出问题时,细节都不放过,问得更细,也问得更尖锐了;以往保代能够代为回答,如今都不行了。所有这一切,都是审核从严的写照。审核从严背景下,IPO通过率下滑再正常不过了。

  客观上,IPO审核从严,亦是市场倒逼的结果。一方面,去年下半年开始,新股加速发行,市场对于新股质量充满疑虑。审核从严亦是对市场疑虑的正面回应。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在巨大利益诱惑下,造假上市案例频现,像云南绿大地万福生科、欣泰电气等,个个都是造假的“高手”。这些企业能够“跻身”于资本市场,尽管发行人与保荐机构等难辞其咎,但作为最后一道把关人的证监会发审委,没有为市场把好关,同样是值得商榷的。因此,吸取以往的教训,做好市场的“看门狗”,履行好把关人的职责,是新发审委的责任所在。

  笔者以为,新发审委审核从严,将派生出两大“红利”。 其一是将倒逼发行人提升信息披露水平。信息披露不透明,往往会遭到发审委委员的问询,如果回答不当,对于成功过会将产生很大的变数。如果发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那么问询会减少,无形中将提升其通过的机会。

  其二将倒逼保荐机构提升其职业胜任能力。IPO审核不过关,意味着此前保荐机构的努力将付之东流。有鉴于此,保荐机构今后报送项目时,显然不能再唯业绩论、唯利润论。与发审委委员一样,保荐机构也必须关注发行人的持续盈利能力、财务数据真实性、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内控制度,以及募投项目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等多个方面。以往那种胡子眉毛一把抓,弄到篮子就是菜的抢项目方式将不会有市场。而且,IPO审核趋严,通过率降低,对保荐机构本身的实力也是一种考验。那些没有竞争能力,服务体系不完善,风险管理能力较差的投行,或存在淘汰出局的可能。

  (本文作者介绍:独立财经撰稿人 在三大证券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信息披露 IPO 保荐机构 新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绩效主义让中国企业陷入困境 华人温哥华拆房为何引发抗议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预售制是房地产去库存拦路虎 中投为啥从加拿大撤走千亿投资? 统一金融监管体系不会一蹴而就 新三板动真格了:国资投券商被祭旗 刘士余磨刀霍霍向豺狼 2016年换美元小心踏错节奏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