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已经进入失真状态

2015年09月06日 16:11  作者:黄利明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黄利明

  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的逻辑到处都在。但即便如此,历次的牛市熊市,都有历史的大顶和大底。但底在何处?这是一个熊市状态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瞎蒙带撞死耗子的算命游戏。这一次股市底部的追寻,更是艰难,因为现在的中国股市,进入了失真状态。

中国股市已经进入失真状态中国股市已经进入失真状态

  气势如虹的大阅兵刚刚结束,梦回股市!

  最近的一次私募圈小聚,大家关注三个问题,一是中信证券高管被查到底是什么原因;二是中国会否爆发一次金融危机;三是大盘跌到何时是一个底——当然这也是最近不变的话题。

  对中信事件的关注在于,这会否演绎成一场监管运动,继而变相点杀市场残存的投机热度。对于危机的关注在于人民币贬值带来的恐慌,担心即便逃离股市会否再遭袭击。对于底部的关注,来自于何时会是下一次投资机会?其实,一番争论,答案都是无解。但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最后一个问题,因为这也包含了对金融危机的疑问追寻。

  牛市不言顶,熊市不言底的逻辑到处都在。但即便如此,历次的牛市熊市,都有历史的大顶和大底。但底在何处?这是一个熊市状态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瞎蒙带撞死耗子的算命游戏。这一次股市底部的追寻,更是艰难,因为现在的中国股市,进入了失真状态。

  本轮暴跌之后,国家队曾数度救市,不管是痛下杀手强监管,还是憋大招放政策,还是真金白银救股市,市场依然在弱市中一路下行。很多人在骂,当初还不如不救市,否则也不会被二次伤害。这种观点是无视了当时的股市危机——流动性枯竭下的断崖式踩踏。

  肯定当时的救市行为是必须的。虽然结果上看,指数没救起来,但救市的目的本身也并非是救指数,主要是为了阻断股市危机向系统性风险蔓延——短期内目的已经达到。

  后续的救市组合拳,既是救经济,也变相拯救股市。本月初,各种政策、监管,乃至国家队再次真金白银托市,依然遭遇市场无视,多方集中在大蓝筹调控指数,空方则在中小创肆虐人气。空方的肆意妄为,令中国股市依然是用绿油油的数字来面对大阅兵的到来。只是,后续救市的无序与效果难见,让政府信用在股市被慢慢消耗,大盘指数进一步开启“失真”模式。

  其实,在救市开始,股市的失真就已经出现。如果没有救市对银行等大蓝筹股的托市,本轮暴跌之下,大盘指数将会在2500点左右,而不是如今的3160点。因为60%的个股普遍大暴跌,不少个股已经回到2000点之前的股价水平。而银行板块累计仅下跌12%。救市改变的暴跌轨迹,一度令市场信心稍有恢复。但救市暂歇之后的二次暴跌,令市场信心几乎丧失殆尽。

  除了指数的失真,另一种就是价值失真。

  来看看本轮牛市的涨幅。不管是上证指数,还是深证成指,均是从2014年3月的最低点开始慢慢上涨,都在162%的涨幅之后戛然而止。反观创业板牛市,上涨启动于2012年12月,涨幅却高达590%。创业板牛市的终结,似乎更容易让人接受;而主板投资者牛市的屁股还没坐热,就被直接推入冰窟窿之中。因此,这更像是一场新经济泡沫刺破之后,新旧经济出现断层、经济增长难以为继之下产生的恐慌。

  当主板市场4000点甚至5000点的时候,推涨的价值逻辑依然在于杠杆、财政货币双宽松、房地产下滑的居民财富重配。但到如今,后两个因素毫无改变的情况下,一根杠杆就将中国股市以摧枯拉朽之势滑向熊市。这种失真,已经完全不能用估值来衡量,信心的丧失和恐慌情绪主导了市场。

  股市的失真,也令投资风向转变,由原来的向股市要故事,变成了向股市要利润。所以,这是一个轻指数重个股时代,没有业绩者,将迎来戴维斯双杀;而业绩能兑现者,将迎来价值投资的机会。价值兑现的时代,重建市场的价值中枢,乃至重建市场的价值投资,才是本轮暴跌给中国股市带来的新命题。否则,面对如此脆弱的市场,进入股市依然会是——背鼓进祠堂,一副挨打的相。

  (本文作者介绍:德林爆语出品人,曾任新京报、经济观察报高级记者)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德林社,最麻辣的财经脱口秀,官方微信公众号:delinshe

德林社

文章关键词: 股市牛市失真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大阅兵后股市上行拐点将出现 千股跌停潮再现,继续搏杀还是想想远方? 富人凭什么挣那么多钱 股指走势将向经济基本面回归 股市30万亿学费能换来什么? 欧美日到底为啥不给中国面子? 让监管风暴来得更猛烈些 股市里危险的唯指数论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