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市场“三公”须从监管者自身做起

2014年10月16日 15:44  作者:曹中铭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曹中铭

  维护市场“三公”原则,须从监管者自身做起。这一方面包括监管部门对其人员的“自律”,另一方面也包含监管部门对市场上违规行为的“它律”,然而在这方面监管部门同样有差强人意的表现。

事实上,除了李洪弢之外,监管部门的人员或其聘任人员出现违规行为的并不鲜见。事实上,除了李洪弢之外,监管部门的人员或其聘任人员出现违规行为的并不鲜见。

  去年7月份,深交所[微博]前员工李洪弢被举报涉嫌“内幕交易”,消息一出立即受到市场的强烈关注,该事件的结果于日前被公布。鉴于当事人已构成《证券法》第七十六条、第二百零二条所述建议他人买卖证券的违法行为,中国证监会[微博]决定对其处以五万元的罚款。

  李洪弢在任职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期间,主要工作职责包括对上市公司披露文件及相关附件进行事前或事后审查,包含龙泉股份在内的29家上市公司的监管工作即由其负责。2012年10月11日上午,李洪弢从龙泉股份董事会秘书获知上市公司中标13亿余元管材采购合同的消息,当天中午即向其它人员发送具体内容为“002671、002205”、“速度关注”的微信,同月15日,龙泉股份发布公告称,中标13.96亿元管材采购合同,占2011年营业收入的256.55%。

  相对于龙泉股份2011年度营业收入而言,此次中标高达近14亿元的合同,无疑属于“重要合同”,并且还会对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其属于《证券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重大事件”,在公告前并不为市场所熟知,亦属于内幕消息,而李洪弢作为信息的知情人员,在该项信息还未公开前向别人推荐龙泉股份的股票,即使相关人员并没有买入推荐的股票,也没有对其他投资者造成损失,其行为亦违反了《证券法》的相关条款。因此,监管部门对当事人进行了处罚。

  与其它违规案例最大不同,本案例在于李洪弢案发时在深交所任职,并且违规事项涉及其自身的监管工作。而作为一名监管人员,在涉及上市公司重大信息披露等问题上,本应熟知重大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会在市场中造成的影响,但该当事人却明显属于知法犯法,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另一方面,其违规虽然属于个人行为,但作为监管部门的深交所,其在人员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缺陷同样暴露无遗。

  事实上,除了李洪弢之外,监管部门的人员或其聘任人员出现违规行为的并不鲜见。早期有“轰轰烈烈”的“王小石案”;两年前证监会第三届并购重组委委员吴建敏因违规被解聘;今年9月份第16届主板发审委委员邓瑞祥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这些手握重权的监管部门人员频现违规行为,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与警惕。

  笔者以为,维护市场“三公”原则,须从监管者自身做起。这一方面包括监管部门对其人员的“自律”,另一方面也包含监管部门对市场上违规行为的“它律”,然而在这方面监管部门同样有差强人意的表现。去年7月份,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印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微博]派出机构行政处罚工作规定〉的通知》,决定授予所有派出机构行政处罚权。此举无疑是为了提高处罚效果,严打违规行为,进而保护市场的秩序与投资者的利益,但也容易滋生地方保护的阴霾。

  如去年11月份,四川证监局的调查显示,阳谋化工通过多份虚假合同多计收入约42亿元,占其2012年销售收入216亿元的19.66%。除财务造假外,上市公司还存在内幕交易防控及信息披露不符合规定、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三会运作不规范等多方面均存在问题。尽管四川证监局最终开出了四张罚单,然而都是些诸如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等不痛不痒的监管措施。航天通信七年来四次被发现财务造假,然而对于其性质堪称恶劣的违规行为,浙江证监局仅仅下发了《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只要求上市公司进行“整改”,而非《行政处罚决定书》,这也导致那些利益受损的投资者无法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权。

  无论是李洪弢,还是此前的吴建敏与邓瑞祥,其违规行为的发生,其实都反映出监管部门在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关事件被曝光后,监管部门既遭到市场的质疑与诟病,也会影响到声誉,而市场的“三公”原则亦遭到践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要的是类似现象不能再重演,这无疑需要监管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本文作者介绍:独立财经撰稿人 在三大证券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曹中铭监管者市场三公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