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与资本市场改革

2014年08月27日 14:59  作者:裘国根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裘国根

  沪港通中与二级市场相关的跨境资金流动只是资本项目的组成部分,初期规模不大,沪股通是3000亿,港股通是2500亿,而且资金流通必须经过通道券商,这样可以确保跨境资金定向投资于股市,对汇率的影响可控,是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风险可控的试验田。

  “‘沪港通’的推出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贯彻落实。沪港通及以后或会升级的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是境内外资金流动的绝佳观察口。

  客观地说,我国股本融资发展不足,尤其是通过公开市场的股本融资不足,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不健全有关,也与我国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征有关。如果注册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能够取得成功,从长期看,就能够解决我国社融总量中股本融资占比不高,尤其是IPO融资比例不高的问题。”

  沪港通:观察口与试验田

  “沪港通”的推出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贯彻落实。但我觉得沪港通的作用不止于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它还是了解境内外资本流动的绝佳观察口,可作为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兑换的、风险可控的试验田。

  资本市场对信息的反应最为敏感,能够最先反映投资者信心的变化。沪港通的背后是流动性偏好最高的二级市场投资者,它的资金流向可以反映境内外资金的风险偏好,因此可以成为跟踪资本跨境流动的重要指标。

  从这个角度讲,沪港通及以后或会升级的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是境内外资金流动的绝佳观察口。同时,沪港通中与二级市场相关的跨境资金流动只是资本项目的组成部分,初期规模不大,沪股通是3000亿,港股通是2500亿,而且资金流通必须经过通道券商,这样可以确保跨境资金定向投资于股市,对汇率的影响可控,是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风险可控的试验田。

  资本市场改革需稳中求进

  近期,央行[微博]发布了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对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客观分析,报告中谈到,融资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企业负债率偏高,二是财务软约束,三是股本融资发展不足、对债务融资依赖过高。

  从相关统计数据上来看,2002年—2010年,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比例的均值是3.6%,2011年-2012年均值降到2.4%,2013年则只有1.3%。

  客观地说,我国股本融资发展不足,尤其是通过公开市场的股本融资不足,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不健全有关,也与我国资本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征有关。

  对于IPO的控量控价,很多市场人士不理解,但我觉得这是务实的选择。资本市场重大制度改革与经济领域改革一样,要稳中求进:如果经济失速或硬着陆,经济改革很难推进;如果股市暴跌或“跌跌不休”,像注册制这样的股市重大改革也很难成功。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迂回”手段,短期内对IPO采取控量控价,并以沪港通“引外水”稳定预期,最终稳步实现IPO注册制。如果注册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能够取得成功,从长期看,就能够解决我国社融总量中股本融资占比不高,尤其是IPO融资比例不高的问题。

  (本文作者介绍: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12年曾向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捐赠2亿元,建立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任联席理事长。)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沪港通资本市场融资券商IPO

相关专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