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用裸官逼国泰君安总裁陈耿辞职?

2014年06月05日 11:09  作者:王霄  (0)+1

  文/新浪财经华东站记者 王霄

  就在国泰君安要IPO的重要关口,爆出国泰君安总裁陈耿离职的大新闻,当晚陈心情极度不爽,喝闷酒去了。“裸官”被曝光将令陈耿骑虎难下,不得不辞职。上海国企的内斗,我们已见过多次,基本都是以内部人举报改革者违法违规开始。

 国泰君安人事变动,总裁陈耿离职。 国泰君安人事变动,总裁陈耿离职。

  就在国泰君安要IPO的重要关口,爆出了国泰君安总裁陈耿离职的大新闻,成为证券界这几天最为关注的新闻。6月3日晚陈耿心情极度不爽,喝闷酒去了。

  “一旦陈耿离职,君安的血统被清洗干净,国泰君安今后很可能沦为一个非常平庸的证券公司。”证券界资深人士感叹。

  陈耿目前仅46岁,是个不折不扣的少壮派,从君安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一路干到国泰君安总裁,在证券界声望颇高。作为老君安证券和证券界市场化的代表,陈耿在业界口碑相当不错,年富力强,为人低调友善,他在国泰君安总裁一职上,这10年发挥了巨大作用。

  就是这样一个并非到退休年龄,能力与精力具在的非政府和事业单位国企老总,在公司干了15年终于要IPO成功的时候,被官方爆出自己要求主动辞去总裁职务,简直是匪夷所思。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陈耿确实是因“裸官”问题而辞职务,但有没纪检部门对陈耿进行调查,有没有查出问题都存在疑问。

  先来看事情的起因:6月3日晚,位于上海的财经日报网站率先报道称,两名国泰君安证券[微博]内部人士透露,近日公司相关部门中层以上人士陆续接到口头告知,确认陈耿已于本周起停止行使公司总裁职务。陈耿对于离职一说没有否认,只是表示“这个还需要谈谈再说”。

  紧接着来自国泰君安官方口径的说法是,陈耿个人已表达了辞职意愿。

  而在6月4日晚间,国内某原创财经媒体称,两个月前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已派员进驻国泰君安调查陈耿。多位消息人士证实,陈耿系“裸官”并因此被停职,其妻子及三个子女均持外国护照。

  随后国泰君安证券官方网站挂出公告,陈耿因个人原因提出辞去总裁职务,但继续担任副董事长,陈耿离任总裁一事目前正在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

  据资深人士分析,很显然6月3日和4日主动向两大媒体爆料的人是同一批人,而且都是来自国泰君安内部,精心策划先发制人,先是曝光陈耿已被停职,再通过香港的渠道曝光陈耿是“裸官”,主要目的就是逼陈耿下台并让其没有后路可走。

  2014年1月,根据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选拔干部要“以德为重”,其中不得被提拔的6种干部中就包含“裸官”。后有媒体报道,在2014年2月中组部下发了一份关于治理“裸官”内部文件,其主旨之一,即要求此类官员“要么把家人接回来,要么提前退休”。

  而笔者获悉,陈耿为了能够在国泰君安继续干一番事业,他妻子已经回国,但身份还是海外的。

  该人士认为,陈耿“裸官”被曝光后,将令陈耿骑虎难下,不得不辞职了,哪怕上头有人想力保陈耿都难以出面说话了。更何况上海的国企人事,外人很难有进一步的插足。

  上海国企的内斗,我们已经见过多次了,基本都是以内部人举报改革者违法违规开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几年前上海医药集团的内斗,通过内部举报等手段,逼迫当时的几位改革者辞职或离职。

  上述人士认为,自万建华上任国泰君安董事长以来,万建华与总裁陈耿之间分歧一直存在,早在2年前就有媒体报道陈耿在国泰君安干的不开心。

  万建华2010年08月担任国泰君安董事长,先后出走的国泰君安副总裁基本的人物包括当时分管经纪业务的副总裁何伟,他去长城证券任总裁。国泰君安原零售客户部总经理和国泰君安期货[微博]原董事长徐鹏,转去中山证券任总裁。2011年国泰君安总经济师、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微博]转投海通证券

  此次跟随陈耿变动的还包括国泰君安网络金融部总经理马刚,他将去中山证券投奔老领导徐鹏,同时国泰君安资管子公司总经理章彪也将离职。

  但另有知情人士分析,此次针对陈耿的举动,不大可能是国泰君安董事长万建华。一方面国泰君安马上要上市了,上市关口没必要给自己找如此大麻烦,同时万建华本身年龄已逼近60的退休之龄,明后年组织上也要考虑新的董事长人选了。

  到底是谁在逼陈耿辞职,国泰君安公司自身也在核查当中,他们比大众更急切的想知道答案。

  (本文作者介绍:供职新浪财经,主要研究方向:证券、基金、上市公司。)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国泰君安陈耿万建华上海国资裸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