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底2011点以下或随时出现市场底

2014年05月20日 15:40  作者:吴国平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吴国平[微博]

  透过前期的政策底,以及当下市场能够在2000点附近反复纠结,反复震荡,反复稳定,接下来,就算市场再往下折腾,跌破2000点,我们都相信,在这跌破前期政策底2011点这位置的过程中,市场是随时有可能见底的。

政策底2011点以下或随时出现市场底政策底2011点以下或随时出现市场底

  2014年“519”行情纪念日,市场没能迎来比较大的共振,反倒是让市场不经意再次跌破2000点,虽然那是盘中跌破,但也是再次跌破了,这点很多人看到了,也感叹了。

  不过,同时,盘后收盘点位也正式宣告跌破5月12日“新国九条”面世前的市场点位2011点,这点,可能很多人也看到了,但却忽略了。

  强调这第二点的意思是,正如前期我们专栏中谈到的那样,“新国九条”带给市场是有强烈的政策底味道的,但政策底未必就跟市场底高度一致,很多时候按照过去的状况,市场底是要低于政策底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市场出现政策底的时候,我们需要精心等待市场底的出现,所以,“519”纪念日市场再次击穿2000点,同时收盘点位低于政策底的点位,我们认为,对于市场而言,这意味着市场底将更近一步了。

  我们也可以看到,2014年“519”行情纪念日晚上,证监会[微博]发布了一系列消息,尤其是对接下来新股上市的数量做了个明确展望表态:“从6月到年底,计划发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对于这样的定调,显然,对比前期预披露上市的企业数量而言,无疑是少了很多的,事实上,这样的定调,多少也是有低于市场预期的味道。说白了,选择在这时期公布这样的信息,无非也是给到市场一个确定的信号:重启IPO数量不是说没有节制的。

  半年100家左右,对于想上市和准备上市的企业数量而言,还算是相当节制了。因此,我们也就看到,市场在“520”这天,开始是出现了比较好的高开上攻动作的,虽然最后依然貌似有点无功而返,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到,2000点附近的稳定走势依然是做到了。

  当然,接下来,市场,不是说不再考验2000点以下,但是,透过前期的政策底,以及当下市场能够在2000点附近反复纠结,反复震荡,反复稳定,接下来,就算市场再往下折腾,跌破2000点,我们都相信,在这跌破前期政策底2011点这位置的过程中,市场是随时有可能见底的。

  从具体盘面来看,能佐证的是,我们可以发现,类似地产板块,显然是有越来越稳健,构筑阶段性底部形态的味道;从一些中小盘个股来看,尤其是代表未来新兴产业方向的一些领域,比如智能穿戴、机器人、新材料和通讯等,部分品种都渐渐收复了前期调整失地,大有再突破向上引领行情的味道。

  因此,我们可以综合判断的是,接下来,市场底,应该跟政策底的差距不会太遥远,毕竟目前具体围绕“新国九条”更多的细则牌在陆续加速推出,这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个细则牌能演绎成为行情导火索的,按照这速度下去,不会太遥远。接下来,半年内整体上市的数量已经基本确定,这打消了市场不少更多担忧,同时,我们也相信,未来这100家左右,必然也会涌现出一些能够引领市场的新股出来,相对有限低于市场预期的上市数量,控制得好,带给市场的就更多是一种良性的新鲜刺激。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2000点附近,这关卡市场是反复纠缠了相当多时间,这区域,要有效最终跌破,难度是极其大的,正常而言,这次市场的极限调整肯定是在前期构筑低点1849点之上,同时2014年3月12日形成的低点1974点,我们认为,也是很难有效击穿的。综合来看,政策底2011点以下或随时能够出现市场底的,这就是我们对市场当下的一种思考。最后,希望大家还是多支持下我们最新的新书《150万到1亿:操盘手日记》。最后的最后,很巧合,我们煜融投资公司就在2014年“519”行情纪念日当天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领到了私募牌照,这意味着未来在这私募这蛋糕上可以给到我们更大施展的空间,是好事,我们也相信这冥冥中或许也是一种暗示,暗示未来新行情也必然会逐步渐渐起来的,坚定,坚信,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更多精彩,也请添加我们微信公号:cjtgping。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评论家、阳光私募基金经理、财经类畅销书作家、广东煜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更多精彩尽在新浪微博 @吴国平财经 及微信公号:cjtgping)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A股吴国平政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