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资费松梆为何难惠及百姓

2014年05月10日 23:25  作者:陈恩挚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恩挚

  仅放松电信资费的管制,若没有“携号转网”等政策支持用户的“自由充分的选择权”,并不能打破这个行业的垄断,民众由此获得实惠也非常有限。公开信息显示,目前世界上已有新加坡、美国、韩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携号转网”制度。

民众很快也会发现此次资费松梆对减少自己的移动通讯支出收效有限。民众很快也会发现此次资费松梆对减少自己的移动通讯支出收效有限。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通告》,决定放开各类电信业务资费,给予电信企业全面灵活的自主定价权。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解读称,希望以此通过进一步鼓励市场竞争来推动电信业务资费水平下降,充分发挥市场“无形的手”对资费的调控作用,全面提高电信市场经济运行效率。

  首先,应该为政府放开对电信业务资费的管制叫好。不过,民众很快也会发现此次资费松梆对减少自己的移动通讯支出收效有限。

  充分竞争的前提是“充分的选择权”

  根据经济学理论,竞争不够充分的行业或市场,容易形成寡头垄断,企业可以从消费者那边榨取垄断利润。所以,竞争越充分,消费者越受益。

  此次电信资费松梆难以惠及百姓的原因,当然不是一些所谓的“专家”说的,这个行业已经竞争相对充分。而是因为,还有一些推动电信业有效竞争的政策尚未实施,“携号转网”就是其中重要一项。

  众所周知,除了自由定价等因素,市场充分竞争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顾客拥有“自由充分的选择权”,可以低成本的自由选择和用脚投票。

  作为电信业最为重要的部分,在国内移动通讯领域,目前有多家营运商,比如移动、联通、电信等,分别有各自的号码段。

  “携号转网”是指手机用户无须改变自己的手机号码,就能更换成另一家运营商的用户,并享受其提供的各种服务。在不实行“携号转网”政策的情况下,手机用户目前若要更换营运商,必须先要换号码,这将给想换营运商的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比如,需要发一大堆短信告知亲朋好友。

  因此,若不推行“携号转网”业务,手机用户的“自由选择权”必然受到很多限制。在此背景下,即使价格管制已经放开,但在移动通讯行业仍然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由于移动通讯行业,在整个电信业中占据了最重要的比重,因此,此次电信价格管制放开,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非常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自由充分的选择权”的逻辑也可以用在市场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

  打个比方,朋友在上海某小区有个房子,但其物业不太好。按理说,业主可以以“考虑更换物业公司来”来给物业压力,促使其提升服务,或降低物业费。但若有“霸王条款”说,物业不能换,你可以考虑别处再买一套房子。你说,即使其可以自由定价,这个物业公司会提升服务,或降低物业费吗?

  让民众多获得一些改革带来的实惠

  去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政明确指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决定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推进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

  此次放开管制,也正是贯彻和落实上述精神。

  不过,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仅放松电信资费的管制,若没有“携号转网”等政策支持用户的“自由充分的选择权”,并不能打破这个行业的垄断,民众由此获得实惠也非常有限。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世界上已有新加坡、美国、韩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携号转网”制度。在国内,“携号转网”的呼声一直挺高,但目前国内除了开展一些试点外,中国的“携号转网”进展缓慢。在一些已经试点的省份,运营商也通过各种手段和门槛来阻碍用户“携号转网”。对此,我们只能理解为,是否有“既得利益集团”在阻挠改革。

  事实上,缺乏有效、充分的竞争,对于该产业发展也十分不利。这会让运营商产生惰性,减弱运营商提高效率和创新的动力。试想,若目前国内电信业,仍像当年一样只有中国电信[微博]一家,电信行业会有今日的发展吗?

  当然,我们更愿意把此次放开资费管制,看做是电信行业打破垄断的一个开始,看做经济改革继续向前的一个信号。

  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垄断行业,比如汽油、电力、铁路等行业能尽快打破垄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竞争倒逼企业提升效率,以此减少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增加可支配收入,提振内需。

  我想,当民众获得改革带来的实惠,便能更好的感受到改革的决心和诚意。相应的,当前正在进行的改革也将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拥护。

  (本文作者介绍:青年经济学者、财经专栏作家。)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电信资费垄断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