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李光斗
“海淘”的存在是受国内消费大环境决定的,如定价机制的不公平、税收制度的不完善、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国内商品的低端山寨模仿等等。虽然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但由于大环境尚未到达质变的临界点,“海淘”这一商业模式还将持续盛行一段时间。
日前阿里巴巴[微博]突然对外表示“海淘”的商标早已经被其注册,意图非常明显,就像去年的“双十一”一样,独占“海淘”商标,让“海淘”成为阿里一家囊中之物,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酝酿,“海淘”这片麦子熟透了,是时候收割成果了。
然而就在此时国家出台了降低关税的政策,自6月1日起我国将降低鞋靴、服装、护肤品、纸尿裤等14种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平均降幅超过了50%,这对阿里野心勃勃的“海淘”计划来说不啻是当头一棒。那么降低关税是不是能够杜绝“海淘”?未来“海淘”这一商业模式真的会因为进口关税降低而消亡么?
降低关税是大势所趋,但短期对价格影响有限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旅游对很多国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加之部分消费者对商品的品质要求愈来愈高,而国内产品的问题又不断涌现,导致消费者对国产商品信任度较低,因此国人热衷于购买国外名牌产品,然而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价格又相对较高,海外代购——海淘这一商业模式就应运而起,甚至出现组团去香港抢购奶粉、去日本抢购马桶盖这样的极端现象出现。
海外代购能够繁荣的一个关键理由就是,国内的外国商品价格相对较高,其中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就是进口关税,尤其是以化妆品和服装等为代表的日用品,是海外代购的主流商品。
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刺激经济的招数是十分有限的,其中减税和降息是常用的法宝。减税是为了刺激消费,同时也为了降低企业负担。中国的关税调控更像是投石问路和摸着石头过河,十分谨慎,生怕一不小心给中国市场带来强烈冲击。
在中国加入WTO[微博]后为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一直对外来商品征收重税,但随着15年的关税保护的期限日益临近,履行世贸组织[微博]约定降低关税势在必行。降低关税后部分海外商品的价格理论上应该有所下降,降低关税也看似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消费带来实惠,然而实际上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
关税之外的其他税
以化妆品为例,一瓶普通的护肤产品代购价可能仅为国内专柜价格的一半,那另外一半的价格差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在定价机制上就有问题,为适应国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特征,有些国外产品在初始价格上就高于国外市场。除了这一因素外,国内过高的消费税和增值税也是重要原因。
目前国内增值税最高为17%,消费税为3—56%。最后才是关税。以护肤品为例,比如报关价为1000元,之前需缴纳税是1000×(5%+17%)=220元,现在为1000×(2%+17%)=190元,仅仅便宜了30元而已。由此可以看出关税的下降幅度对价格的影响相比高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来说简直弱爆了。
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在国内长期将化妆品定义为奢侈品,征收过高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但当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尤其是80后、90后甚至00后新消费群体的崛起,化妆品已经成为普通消费者的刚需,爱美、爱炫耀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当国内销售的外国品牌价格较高时,自然而然的人们会将目光瞄向海外市场,日用品的单品“海淘”价格又相对低廉,海外代购的市场正是这样的消费诉求下迎来发展的机遇。
大牌产品供不应求,降价可能较小
除护肤品降低进口关税外,短统靴、运动鞋等进口关税由22%至24%降到了12%,纸尿裤由7.5%降到2%,西装、毛皮服装由14%至23%降到7%至10%。
这些商品中纸尿裤的进口关税降幅最大,然而知名品牌的价格受市场供需影响较大,受税率影响较小,加之其本身拥有良好的质量和口碑,在关税下调的情况下降价有可能影响到品牌价值和产品认可度,因为中国消费者对于价格较高的名优产品价格界定非常模糊;在国内奢侈品消费的繁荣,礼品消费占有很大比例,这部分人多数为官员或高收入人群,他们对价格的感知同样模糊。
这也造成了诸多洋品牌在中国的定价居高不下。然而十八大之后,反腐力度加大,这个群体的高消费数量呈下行趋势。因此造成部分奢侈品门店出现集体降价,甚至关门潮。“海淘”的存在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海淘”大限何时到来?
当国外商品进口关税不断降低之时,虽然短期不会对商品价格造成太大的冲击,但长远来看,随着国内市场的完全开放,消费者消费心理的不断成熟,外国品牌在国内的价格下降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大。
甚至会出现国内外价格相同的情况,过去有的国外商品标榜同其他地区市场价格相等,往往只是噱头,因为这中间涉及汇率问题。在香港1000港元,在内地1000人民币,中间就差着200多元人民币的价格(以6月3日汇率1港币=0.7993人民币计算)。将来的同款同价会是真正的剥离了汇率等问题的价格相等。到那时海外代购还有市场么?
前文提到,国人去国外旅游已经不是什么梦想,但眼下国人的旅游更像是采购大军、扫货大军,所到之处必然是疯狂抢购。那么将来欧洲诸国开放长期旅游签证和实现国内国外同款同价之后,人们将真正去享受旅游的乐趣,而不是打着旅游的旗号到处买买买。“海淘”这一概念在被阿里收割的过程中将不断被关税下降等诸多因素影响,可能也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经济现象而逐渐弱化。
但就目前而言“海淘”的存在是受国内消费大环境决定的,如定价机制的不公平、税收制度的不完善、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国内商品的低端山寨模仿等等。虽然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但由于大环境尚未到达质变的临界点,“海淘”这一商业模式还将持续盛行一段时间。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