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白刚
在过去的100多年中,中国没有机会引领汽车工业,而新能源汽车将重新定义汽车产业,中国和世界汽车工业开始从同一起点竞争。在国家战略的主导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吹响了“弯道超车”新战略的号角。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千载难逢的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当“弯道”遇到“风口”,你没有理由不扑上去,而汽车企业有信心载你“飞”速超越。汽车工业的弯道这一颠覆性时代的终于到来:从产品内在的基础性技术之“根”开始改变,再造全新产品,重新定义行业,从而解决全球必须面对的环保“本源”问题。而风口则源于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本土市场资源与公司组织机制优势的联合发力。大公司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规模,更在于有保障的进行开发投入。
大势已定:汽车产业颠覆飓风已经强势袭来
2014年1月份马凯副总理在安徽省合肥市强调四个不变的原则:作为发展新能源汽车战略,以电驱动的战略不变以及目标规划不变、扶持政策不变。
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步伐一致!
2013年—2014年,国家公布了两批共计86个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示范推广总量达到 324,520辆(2013年—2015年),政府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国家与地方双重补贴,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
国务院发布空气治理“国十条”,PM2.5治理为主要内容之一。举措是完善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加大力度淘汰老旧汽车,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核心技术攻关和相关产业发展!
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过去的100多年中,中国没有机会引领汽车工业,主要是因为在过去,中国无权制定汽车工业产业顶层设计的相关规则。
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这样的机会,使得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有机会走向引领地位!
新能源汽车将重新定义汽车产业,这一时期,中国和世界汽车工业开始从同一起点竞争!
为什么说新能源汽车大风的到来,是中国汽车产业千载难逢的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在国家战略的主导下,以上汽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吹响了“弯道超车”新战略的号角。
这是什么样的弯道?要超越谁?又将如何保证一举成功?
纵观世界的产业发展史,后发者超越领先者的这种事情,往往发生在行业“大变轨”时期,这就是所谓“弯道超车”!
那么,我们真的能确保在弯道上实现超车吗?
一定能!这种自信首先来自于我们的东方文化,中国体制。我们的组织方式和西方组织方式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我们的组织天生就强调的就是集中资源办大事,当我们看到战略机会真的来临,我们愿意以千军万马之力,全力以赴!
这已经是被证明了的事实!
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中国企业的战略机会,更是国家在这一产业领域的战略机会!我们从开篇看到资讯信息,便可印证这一点。我们的国家和企业同时在行动!
在这一点上,企业立场和国家立场是一致的!
评论:大风来袭时的商业思考逻辑
“大风”来袭前,每一个企业都要完成对于未来的思考,因为无论环境发生什么变化,企业必须要合乎逻辑的演绎自己的未来。只有在逻辑上走得通,才有可能在实际上得以继续。
《长寿公司》这本书里,就在讲这样一个观点,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讲,他是一个小说家,他要演绎自己的未来,就要像小说家一样思考他的未来,让人感觉到他是符合基本的逻辑,也能够把握住逻辑演进过程中关键的节点,这样就能贴近现实,所以战略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小说家的思维。
我们看到,汽车企业在积极的思考这样的事。
在技术路线上,车企瞄准汽车驱动电力化趋势发力:重点加快推进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重点加快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化,持续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升级和示范运行!
在商业模式上,在新能源产业的大环境尚未成熟之际,围绕创新商业模式,撬动社会资源力量。比方说,由于基础设施不方便所带来的问题,车企通过电动车体验环节,试行分时租赁。与专业的租赁公司合作,推出分时租赁,这样可以一小时一小时的租,不仅可以在所在的地方借车,到了目的地也就可以还掉,哪怕和出租车相比价格也很有竞争力,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是一个非常好的业务。
为了撬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一些车企成立了股权投资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公司,同时调动周边政府的资金。这种产业链会比一般的成功率更高,一方面熟悉这个行业,另一方面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给“被投资者”一个试用的机会,因为很多汽车零部件开发产品不给他试,不告诉他要求,是很难成功的。
这种自然而然的合乎逻辑实践,可以为其他行业的企业提供借鉴!
不可忽视“高大上”思考逻辑----产业撬动的关键
未来发展汽车动力这个领域中,方向肯定没有问题,就是电、电池的问题,但电池和电有关,电一定是全程全网发的,这有待于通过政府主导,就这个问题去和社会达成共识。就像移动、联通一样,其主要网区是由国家来思考的。当我们能够把充电的主干网建立起来的时候,哪怕你是燃料电池,你也必须把加气站的主干网建立起来。相关的企业才有可能在这个主干网上按照产业政策的要求,从局部城市到局部相关城市,从城市内到城市外,从公交到专项运输,进行相关产业政策的引导和安排。
这个地方要做系统创新,把国家立场和企业立场真正统一起来。在这个创新系统中,任何一个的阶段都不可能独立跨越整个过程。条件的建立过程就是国家资源整体建立的过程。就像联通、移动他必须有主干道,其他公司才能在这里面形成他最终的战略目的。
一旦主干网起来之后,就会在此形成创新性模式。
这个就是关键决策点在逻辑上是必须思考到的。
正如克拉克所讲“未来有很多决策点,但我不能事先设好了精确的路线去捕捉哪些点,未来是不确定的,他是在各种实践的演变过程中,但一定会有决策点,企业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把握这种决策点上,有些信号已经产生了,我们要优先捉取,就像下棋一样,你需要有布局,一旦机会形成,就调动资源去把握这些机会。”
未来是不确定的,是充满变数的,这种变数是由各种社会力量的演变而造成的,各种实践都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新能源汽车行业,难以避免的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确定性。
正是由于这些演变过来的各种因素存在,推动未来格局的变化,实践中各种磨合的存在使得其相对的影响程度减弱。因此对我们来讲,亟待优先看到可能演变的态势以及其中的决策点,我们势必要在思考环节上有所准备。
机会是给有所准备的人的,因为队伍要跟上,一些资源的配置,各种方面的尝试、实施、经验的积累,都需要时间和空间,关键是你能不能更快、更有效地预见未来的结果。
就像舒马赫说的,未来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未来是共同的各种社会力量创造的结果。他们的创造必须合乎逻辑的,其中不乏有一些超越常人思维的一些思想和思考,但是所有这些创造都必须从国家角度,从国家拥有资源角度、从国家所拥有的技术、能力去思考。
实践永远是思考问题的现实出发点,创造说则突破这些制约。
在产业机会到来前,完整的思考背后的逻辑最主要的是弄清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企业的思考的逻辑往往可能成就一个区域的未来走势,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反过来可能还会影响到未来清洁型汽车的走势。
这可能是在这个过程真正找到具体主导一个产业的发展路线的关键,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还没有一个像苹果那样的企业,在产业上能够起到主导作用。站在全球的高度来看都没有,这是中国的机会,也是汽车企业的一个机会。
因此,我们应当去积极的组织创新,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时机,这样就会在试错之中找到更加切合实际,更加适合社会资源约束和要求的一条创新的道路。
只要走出来,它就一定是领先的,领先就有可能成为这个行业的主流。在所有的变局当中,真正能都达到苹果那样的高度,都是先期通过紧密的规划,随后进行局部不断的投入、探索、反思、与创新实践的企业。
这就是企业如何把握“大风”到来的机会所应当思考的发展逻辑!
(本文作者介绍:师从包政教授,管理智慧自媒体运营团队成员。更多来自包政团队原创和推荐的精华内容,请关注查找微信公众号SHZB2010。) )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