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纽约站记者 罗绮梅
在海尔纽约购楼10年之后,搜房网、北京首都开发、复星集团、海南航空纷纷进入纽约房地产市场,成交价位都以千万或亿美元计算。任志强说,都是媒体误导,与中国8万亿的房地产投资相比,中国房企的海外业务连个零头都不到。
在海尔、搜房、海航、复星等中国企业纷纷在纽约买楼之后,万通、鑫苑、万科、绿地、朗诗、悉地国际等房企也着陆纽约。任志强[微博]说,都是媒体误导,与中国8万亿的房地产投资相比,中国房企的海外业务连个零头都不到。成功负责完成中国房企纽约独资项目第一单的欧阳默则说,中国房企在纽约有绝对优势。中国房商在纽约造楼不是梦。
中国土豪确实财大气粗
2001年,当海尔集团用1500万美元购得曼哈顿中城地标、前格林威治银行大厦时,很多国人对这笔交易既没看懂也不看好。同年“9.11”恐怖袭击令纽约房地产打起寒颤。纽约政府数据称,75%受影响大企业从纽约撤到隔海相望的新泽西州。不确定性与不安全感令人甚至无暇过问海尔在中城的那栋建于1920年代的大楼到底如何。
不过,站在2014年这一时间点回看,这笔始于15年的交易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在海尔纽约购楼10年之后,搜房网、北京首都开发、复星集团、海南航空[微博]纷纷进入纽约房地产市场,成交价位都以千万或亿美元计算。
根据地产服务和地产投资管理的专业公司仲量联盟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3年,中国在海外商业房地产市场投资额分别为29亿、33亿和76亿美元。在2013年的76亿美元投资中,有将近30亿落地纽约项目,占40%。
知名房地产服务公司世邦魏理仕集团(CBRE )副主席达西·A·斯塔肯(Darcy A. Stacom)有“摩天大楼女王”之称。中国SoHo张欣[微博]、复星、绿地进入纽约房地产投资项目都由她参与或主导。今年初,接受《克雷恩纽约》采访时她曾表示,“如果刨根究底,现在纽约房地产60%到70%的资本来自离岸,而其中中国背景的资本更是一马当先。”
2001年到2014年7月中国公司和个人纽约投资房地产代表案例
(新浪财经 王博 罗绮梅 整理制图)
公司名称 |
成交 时间 |
所购地段 |
价格 (美元) |
面积* | 房产细节 | 投资用途 |
海尔集团 | 2001年 | 曼哈顿中城百老汇大道第34街 | 1400万美元 | 6000平方米 | 原格林威治银行大楼 |
海尔北美总部 及对外场地租赁 |
某中国建筑公司 | 2010年12月 | 钞票公司大楼 | 1800万美元 | 1400平方米 | 百老汇街70号,距纽交所一个街区 | 大楼的一、二层将用作办公,三层及以上将用作公司高管人员的公寓 |
搜房网 |
2011 年初 |
72号 华尔街 | 4600万美元 | 2.3万平方米 | 前AIG培训中心 | 高管、员工培训基地 |
海航 |
2011年 6月 |
曼哈顿第六大道办公大楼90%股份 | 2.6亿美元 | 2007年收购价为3亿美元 | 面向当地中国企业和银行出租 | |
海航 |
2012年 1月 |
曼哈顿中城Cassa Hotel and Residence | 1.26亿美元 | 位于曼哈顿的豪华酒店,距离时代广场和百老汇不到5分钟步行路程 | 豪华酒店 | |
鑫苑置业 有限公司 |
2012年 9月 |
布鲁克林威廉堡城区 | 5420万美元 | 4.7万平方米 | 开发面积约4.7万平方米、超过200单元住宅项目曼哈顿·东河湾 | 房地产开发 |
SOHO中国 张欣 |
2013年 6月 |
曼哈顿中城通用大厦 40%股权 | 7亿美元* | 18.6万平方米 | 拥有约200万平方英尺的可租赁面积,出租率达到了95%,地标建筑 | 投资 |
绿地集团 | 2013年10月 | 布鲁克林大西洋广场地产项目 | 35亿 | 60万平方米 | 纽约20年来最大规模房地产单体项目 | 房地产开发 |
上海复兴国际有限公司 | 2013年10月 | 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 | 7.25亿美元 | 22万平米 | 中国公司迄今为止对纽约建筑物的最大笔收购,地标建筑 | 办公楼 |
万科集团 | 2014年2月 | 曼哈顿中城列克星敦大道610号 | 3万平方米 | 楼高200余米,共61层,高级公寓和首层商铺 | 房地产开发 | |
首开 (美国美宝) |
2014年2月 | 曼哈顿中城Grayson公寓 | 9975万美元 | 10127平方米 | 共17层,128套高档住房 | 房地产开发 是买还是租,还是都有 |
悉地国际(夸父地产) | 2014年7月 | 曼哈顿西侧的“哈德逊商圈” | 6200万美元 | 3.5万平方米 | 在曼哈顿西侧的“哈德逊商圈”准备开发一栋中式建筑,大部分将建成顶级公寓 | 商铺、酒店、空中俱乐部、住宅 |
万通控股 | 2009年3月 | 世贸中心一号楼 | 4亿美元* | 1.8万平方米 | 23年租约,64-69层,191,000平方英尺, 2014年已接近完工 | 一个会员制的中国中心,商务中心和社交俱乐部等诸多元素 |
直至今日,单纯的财务(“土豪”)投资房地产仍为主流,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SOHO中国的张欣以个人名义率财团7亿美元入股通用大楼。
中国土豪要变中国合伙人
2012年起,纽约房地产迎来了另一波雄心壮志的团体:中国房地产开发商。
王石[微博]在传记《大道当然》中提到的万科国际化逻辑很适用于解释为何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想在美国干老本行了:一是与先进企业学习,二是跟随走出去的中国客户,三是企业的全球配置资产、分散风险。
在经历了国内房地产爆发式增长并从中受益之后,中国开发商开始思考“房子不愁卖”的阶段他们该如何转变。王石在书中描述,万科团队在国外成熟房地产市场考察期间感受到了从资本市场操作到项目管理等的差距。
来美国,跟顶级本地开发商过招、合作当然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富裕阶层从全球资产配置、子女教育、改善生活环境、移民上考虑都有来美购房需要。王石也在不同场合说道,客户走到哪儿,万科也应该跟上。
纽约!纽约!
2013年中国资本在纽约商业地产投资为29.36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受中国资本关注的海外地区,比第二位伦敦的同类投资超出将近8个亿。新加坡、悉尼、曼切斯特以及香港分列3到6位,体量更无法与纽约相提并论。
从美国经济时间点看,受次贷危机影响,金融财务出状况备建、正建的楼比比皆是。包括万科在旧金山与著名房地产开发商铁狮门的合作项目也有这样背景。而在纽约市特别是曼哈顿岛这样的案例更是不胜枚举。从中国房地产产业来看,政府抑制房价政策屡屡出招,房价“拐点论”“冰山论”也渐渐从猜测变为若隐若现,纽约优势更加凸显。
春江水暖鸭先知, 住房开工批准许可这一前瞻数据具有说服力。纽约建筑协会(New York Building Congress)数据显示,纽约市住房建筑许可证批准数2009年,从上一年的接近3.5万户,暴跌至每年不足1万户。连续3年停滞之后,此数据才再次突破1万大关。次贷危机难关之后,尤其是曼哈顿(红色)新增批准户数带动了整个纽约房市恢复,但2013年批准户数仍为危机爆发前批准户数的一半。
再看中国企业商家最上心的曼哈顿地区商业地产。根据Propertyshark.com披露,曼哈顿商业建楼许可证在2011年批准了47例,而在2012年批准了86例,上涨47%。
天时之外,地利更为诱人。一位国内作开发商的老总曾经这样说过,“如果北京四环以内的楼价都在跌了,你也可以认命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描述纽约房地产的保值能力。业内人常常打比方说,纽约就像房地产人士的保险库,买了房不需要天天查看,因为可以绝对安心。
标普/凯斯-席勒房价指数的创造者卡尔-凯斯博士曾经开玩笑说,“春天来了的时候,曼哈顿的房子总是成交量很高,跟经济好不好没多大关系,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年终奖都领到手了。”
资深房地产顾问公司Rockwood Property董事长欧阳默(Omer Ozden)置身中美金融贸易多年,他向新浪财经表示,除了天时地利,中国人还喜欢热闹,而在美国满足这一条件的非纽约莫属。根据2012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3年,纽约地区亚裔人口激增。亚裔人口集中的布鲁克林区(鑫苑等地产开发项目所在区)增幅更是达到12%。根据纽约政府规划部门测算,预计到2030年,纽约全市人口将达到910万人。
(本文作者介绍:供职于新浪财经纽约站,“一周美股”主持人、制作人。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传媒文化系、经济系毕业。)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