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赴港整体上市计划惨遭吐槽

2014年04月23日 09:41  作者:彭琳  (0)+1

  文/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 彭琳

  中信集团赴港整体上市计划曝光之际,内地及香港舆论一片鼓舞,都以“送大礼”形容,然而当计划细节公布,却遭遇从机构投资者到公众舆论一面倒地吐槽。作为中国内地首屈一指的央企巨无霸,为何在赴港上市计划的初期就遭遇如此冰火两重天?让我们来看看中信上市计划细节中的四大“槽点”。

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亲赴香港解释计划细节,却没想到遭遇的却是从机构投资者到公众舆论一面倒地吐槽,连即将注资的中信泰富次日也被拖累成为港股跌幅最大的蓝筹,市值一天之间蒸发了16亿港币。(路透社图片)  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亲赴香港解释计划细节,却没想到遭遇的却是从机构投资者到公众舆论一面倒地吐槽,连即将注资的中信泰富次日也被拖累成为港股跌幅最大的蓝筹,市值一天之间蒸发了16亿港币。(路透社图片)

  中信集团赴港整体上市,荣登香港资产第一大的综合性企业宝座,计划曝光之际内地及香港舆论一片鼓舞,都以“送大礼”形容。然而,上周董事长常振明亲赴香港解释计划细节,却没想到遭遇的却是从机构投资者到公众舆论一面倒地吐槽,连即将注资的中信泰富次日也被拖累成为港股跌幅最大的蓝筹,市值一天之间蒸发了16亿。

  作为中国内地首屈一指的央企巨无霸,为何在赴港上市计划的初期就遭遇如此冰火两重天?让我们来看看中信上市计划细节中的四大“槽点”。

  1、“批发价”贵过“零售价”?

  中信赴港整体上市没有选择IPO,而是以类似“借壳”的注资形式将中信泰富直接改造为全新的“中国中信”,此前外界有多种解读与猜测。在注资细节宣布后,许多投资者很快发现了中信没有选择IPO的一大关键原因:

  中信泰富收购母公司资产,将以13.48港元配股集资630亿港元,比此前市场预期的多出近一倍,而收购价格市帐率为1.008倍,高过在港上市的中信系公司的平均市帐率。在发布会后的分析师会议上,许多分析师就指出绝大部分资产已经上市的中信集团,税前利润约有80-90%都来自金融业务,但是连中信银行(00998-HK)的市帐率也只有0.9倍。换言之,买新中信,反而不如把中信旗下公司的股票一家一家买进来划算。

  市场的这种反应,中信集团此前显然早已想到了,常振明在解释中信不选择IPO的时候就表示,“股份公司下面已经有很多上市公司了,我们再上市投资者会觉得很confusing。”

  其实,并非中信有意狮子大开口,只不过根据内地的规定,国有资产转让价格不能低于净资产,换言之市帐率不能低于1倍,否则就是“贱卖国有资产”。对于中信集团的定价,常振明只能说“集团结构复杂,市场需要时间理解”,潜台词就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真的很难理解……

  2、综合企业?杂牌军?

  在董事长常振明口中,“香港最大的综合性企业”成为了这次整体上市最大的卖点。他强调“综合性企业”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例如原本互相竞争的子公司,将通过并购、剥离处理产生新的价值,公司内部的资本多元配置,也可以平衡风险,例如人民币贬值,某些子公司利润下降,另一些则会利润上升。

  这一说法,显示中信是以和黄(00013-HK)、太古(00019-HK)等综合性企业自比的,这也是香港人熟悉的概念。例如在石油价格上升的时候,太古旗下国泰航空等业务受到压力,但是海洋开发服务业务则受惠,周期性行业之间互补长短。在这方面运作得最为成功的李嘉诚旗下和黄,更是不断调整在全球不同地区的投资比重,纵横地产、公用、港口、能源、电信、零售等领域,数十年来确保无论顺境、逆境甚至经济危机中都持续盈利。

  不过综合性企业之间的平衡互补,在庞大的中信集团中却并不明显。中信股份去年约87%的税前利润,都来自旗下的金融业,一大堆业务事实上都在“拖后腿”。一贯以来,中信集团的发展方式是子公司“山头林立”,业务上则是拉杂成军,欠缺总体规划,也就难以发挥平衡互补的作用。

  3、为改革?为“圈钱”?

  由于上述两大“槽点”带来的议论纷纷,此前少有人提及的“圈钱”之说也开始流行起来。此前外界有猜测中信集团赶上市是为了赶还债,常振明在发布会上否认了这一说法,并且强调中信集团资产超过2000亿人民币,债务方面则只有约600亿元人民币,属于很低的水平。

中信泰富收购母公司资产,集资比此前市场预期的多出近一倍,而收购价格市帐率为1.008倍,高过在港上市的中信系公司的平均市帐率。换言之,买新中信,反而不如把中信旗下公司的股票一家一家买进来划算。(路透社图片)  中信泰富收购母公司资产,集资比此前市场预期的多出近一倍,而收购价格市帐率为1.008倍,高过在港上市的中信系公司的平均市帐率。换言之,买新中信,反而不如把中信旗下公司的股票一家一家买进来划算。(路透社图片)

  不过,中信很快又被发现面临着现金流吃紧的问题。由中信集团股份制改革而来的中信股份,尽管盈利连年增长,但现金流却不断减少,2011年度净流入人民币3061.75亿元,到了2013年度却变成净流出1219.77亿元,账面现金也从2011年的5091.89亿元,到2013年下滑到不足2500亿元。

  事实上,在发布会上董事长常振明说到赴港上市的好处时,也坦言香港市场融资成本低,而且“国内经常一个阶段房地产公司不能上市了,一个阶段证券公司不能上市了……这样我们要在国内整体上市是比较难的”。与此相比,管理层对于中信如何借整体上市来进行改革却没有具体计划,只是以“在实践中来慢慢完善”轻轻一笔带过。

  尽管企业上市原本就是融资手段,中信的选择应该说无可厚非,但是在其定价策略下,愿意投资“新中信”的投资者,必是对整体上市后的改革深具期待。如果中信旗下公司不能加速整合,改善经营状况,未来的“吐槽”或许会只多不少。

  4、假“迁册”?真红筹?

  此前中信整体上市的消息传出时,中信将随之迁册成为香港公司的说法已大致被公众接受。在香港人的概念中,“迁册”就是把总部搬走,当年英资大集团怡和系在香港退市,前往新加坡上市,总部就搬到了新加坡,而汇丰银行过去回到伦敦上市,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总部就浩浩荡荡迁回伦敦。

  但中信却与此不同,董事长常振明虽然确认“新中信”迁册成为香港公司,“总部当然是放在香港”,但事实上中信集团的总部依然会在北京,香港只有一个象征性的“总部”,仅董秘办公室、行政部、财务部、会计部等部门将设在香港,而包括董事长常振明在内的管理层,总部的业务部门都依然以北京为基地。

  这种做法事实上仅仅是像当年的红筹公司般来港上市而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迁册”。当年中移动以红筹方式在港注册上市,至今香港每年贡献的税款还不到内地缴税的0.5%,这还已经包括了其在香港的“中国移动香港”的业务。可以预见,中信集团以此方式“迁册” ,并不能对香港的总部经济和金融服务业带来多少新收入,也就不难理解港人对此感到失望了。

  坦率而言,中信注资赴港上市的细节并不太出乎意料。从其正面意义来说,“新中信”将必成为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的代表性股份,未来若央企持续“出海”,香港事实上将担负起内地股市“国际板”功能,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将愈加巩固。只是,“出海”并没有那么容易,养尊处优的国企将很快体验到香港市场的残酷、挑剔、吹毛求疵,一切遮掩粉饰的尝试都无所遁形。未来,一系列的磨练是否能如大家的期待,“倒逼”央企、国企的艰辛改革,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介绍:北大毕业后赴港留学,任职多年,贴身体验国际金融中心枯荣动荡。)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港交所港股整体上市中信集团中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