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汽车召回是诚信体现还是质量不好

2014年04月11日 08:53  作者:蔡成平  (0)+1

  文/新浪财经日本站站长 蔡成平

  韩国《中央日报》用“丰田再度蒙辱”来评价此次汽车召回,中国国内在报道丰田汽车召回事件时也多用“丰田汽车安全神话瓦解”等来形容。这样的评价或许有其一理,因为的确无法否认汽车召回与品质管理有关,但这样简单的解读无助于对汽车召回形成正确全面的理解。

丰田再次道歉丰田再次道歉

  2014年4月9日下午,日本丰田汽车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召回639万辆汽车,涉及27款车型。其中,在中国市场将召回61459辆,主要涉及锐志和汉兰达两款车型。丰田汽车方面解释称,原因是发现气囊线缆、座椅、转向柱等部分的零部件存在缺陷,不过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收到伤亡事故报告。

  受此影响,丰田股价应声下跌,昨日下午盘一度比前一交易日下挫4.9%,跌至5348日元,创下本年度开年以来最低值,收盘价恢复至5450日元,但仍比前一交易日下跌约3.1%。10日股市开盘后,丰田股价呈现续跌态势,股价一度跌至5308日元的年度新低。

  丰田所承受的召回损失不仅仅是短期股价下跌,还需要为不菲的召回成本买单。据日本前沿研究(Advanced Research Japan)分析师远藤功治测算,丰田此次的召回成本约为每台车1万日元,总计成本将达到600亿至700亿日元。当然,这部分成本将从丰田汽车集团的召回专项资金中支出,对丰田汽车的整体业绩营收影响不大。

  丰田汽车在今年2月曾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约190万辆普锐斯,此次召回事件是丰田进入本年度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召回,召回数量仅次于丰田在2012年10月召回的743万辆。去年丰田汽车的召回数量也是多达797万辆,创下1969年汽车召回制度开创以来的年度最大规模。

  韩国《中央日报》用“丰田再度蒙辱”来评价此次汽车召回,中国国内在报道丰田汽车召回事件时也多用“丰田汽车安全神话瓦解”等来形容。这样的评价或许有其一理,因为的确无法否认汽车召回与品质管理有关,但这样简单的解读无助于对汽车召回形成正确全面的理解。

  实际上,不仅仅是丰田汽车,美国通用汽车等也是汽车召回事件频发,美国通用在2月份、3月份即先后在全球范围内召回162万辆、150多万辆。全球汽车大规模召回事件频发的背后,有更为复杂的原因。

  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便是丰田、通用等世界领先的车企为了确保国际化竞争中的价格优势,在加速推进汽车产业的全球化生产,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越来越走向大规模的统一标准化。

  以丰田汽车为例,其全球化生产已经基本实现了跨地域、跨车型,也就是说丰田汽车旗下即使车型不同、生产销售地域不同的汽车,也可能使用了大量相同的零件。这样做的好处无疑是“规模效应”,即通过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来压缩、控制成本,以确保汽车不断提高性能的同时售价不至于大幅上涨。但相应地会遭遇一个莫大的潜在风险,即如果发现通用的某个或某些零件存在缺陷,就将不得不大规模召回。

  例如,丰田汽车2012年10月史上最大规模的召回743万辆雅力士、花冠等车型,原因就在于存在缺陷的电动车窗开关来自同一供应商,此次召回639万辆涉及27个车型,也与这些不同车型使用了相同的零件有关。

  其次,只要“能跑、能转、能停”等基本性能、基本技术成熟即可的汽车时代已经终结,如果不去挑战高度电子化、节能、环保、安全性能提升等新领域,汽车公司将难以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生存。当前,丰田、通用汽车巨头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推进汽车新技术性能的研发应用,而新技术、新性能的成熟往往都不得不经历反复试错,出错的机率与研发应用的多寡、快慢显然会大致成正比。

  例如,今年2月份,丰田汽车全球召回190万辆普锐斯,本田汽车全球召回8万多辆飞度等,这些车型都属于环保节能、且需要依靠复杂电子化控制的混合动力汽车,代表着汽车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但显然还需要通过不断的试错才能最终达到技术成熟的彼岸。

  笔者熟悉的一位为丰田汽车供应零部件的名古屋某企业总裁即认为,“在汽车产业环境急剧变化的时代,汽车召回或许会对品牌产生短暂的负面影响,但召回增多意味着什么的含义也在变化,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是技术进化过程的一环。如果消费者和媒体不能理解召回增多不见得一定是坏事,而对车企展开激烈的大肆谴责、批判,恐怕会让车企在加快技术创新面前放缓脚步。”

  此外,丰田汽车管理层对于汽车召回的态度也变得更为积极,丰田汽车董事长丰田章男曾解释道:“希望大家不要认为‘召回=恶’,发现问题就立刻改善、确保安全是我们的基本想法。”

  当然,这样的态度转换既有丰田汽车管理层主动求变的成分,也不乏外界助推。上月19日,美国司法部即对丰田汽车开出了美国历史上最高的车企罚单(12亿美金),依据是美国司法部认为丰田汽车2009年秋和2010年初在导致汽车突然加速问题上召回迟缓、隐瞒真相,误导了消费者与监管者。美国通用汽车目前也陷入了因召回迟缓造成至少12人死亡的信用质疑风波。

  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尽早主动召回避险、防患于未然便成为必然的明智选择。仔细观察便知,丰田汽车的多次全球召回都是在未发现伤亡事故的阶段采取的应对,此次大规模召回也不例外。

  瑞士瑞信银行(Credit Suisse)证券分析师秋田昌洋即指出,“目前车企决定汽车召回的门槛标准已经非常低,与其因犹豫迟缓酿成大祸不如在发现问题的早期阶段就迅速妥当应对,将成为车企未来的倾向性选择。”笔者认为,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召回认知理解的转变,丰田、通用等车企管理层甚至有可能会逐渐将汽车召回视为对外公关、显示自身重视顾客与品质管理的一种手段。

  在以上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汽车召回”事件在未来必然会越来越多,至少丰田汽车本年度的召回数量、件数都将超过去年、再创历史纪录,恐怕已没有太大的悬念。对于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需要把握好确保汽车安全与追求质优价廉的平衡,而消费者与监管者也需要把握好鼓励车企创新与敦促其严格确保安全的平衡,二者缺一不可。

  (本文作者介绍:新浪财经日本站站长,毕业于早稻田大学,著有《柳井正与优衣库》。)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丰田汽车丰田召回门丰田股价气囊线缆北京车展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