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让我差点儿丢了100万

2014年10月28日 16:04  作者:精算师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精算师

  一些几乎没有保障功能的长期理财产品,披着“保险”的外衣,被做成一个“高收益,年年返”的迷局。这是保险产品的设计方式导致的:投保人交的保费,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当做费用被扣除了,用于支付业务员佣金等。但若这个“高收益”产品基本上一个彻彻底底的投资合同,还要扣除那么多的费用就不对了。

保险让我差点儿丢了100万保险让我差点儿丢了100万

  几乎没有保障功能的长期理财产品是如何披着“保险”的外衣,在“高收益、年年返”的迷惑下,让投资人少赚100万的?

  接近10倍回报的产品

  前段时间某保险公司业务员给笔者推荐了一个“高收益、有保险;限量版、年年返”的产品,称该产品是“投资理财和养老金最佳选择,保你赢一生!”

  业务员很热情地讲解了国家政策以及为什么需要商业保险,又介绍了公司如何强大,最后给笔者介绍了史上最强大的分红理财险:交费期短,三年五年即保障终身;年年领取,保额12%--24%至终身;九年回本,保证本金永远安全;保全资产,财富合理避债避税。

  示例:为3岁的儿子投保,年交56133元,交费3年,总共保费168399元;基本保额为45000元。

  保险利益:

  生存金:第3保单年度末起每年领基本保额的12%,5400元,直到终身。

  养老金:61岁起每年领基本保额的12%,5400元,直到终身。

  生存总利益:如生存金和养老金不领取,按复利生息累计,中档结算利率4.5%情况下,60岁生存总利益(退保金)达1490000元,70岁达2290000元,80岁达3550000元。

  看到到60岁就能得到近10倍回报,笔者很是激动。

  定性:这基本是一个纯投资品

  还好,笔者对保险还略懂一二。仔细看了一下,该产品还可以有一个附加险,是一个万能险,可以把生存金放进去继续增值。附加险有一点点保险责任,但和所交的保费相比,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主险和附加险的身故保险金如下图:

1

  主险是一个比千足金都纯,一点杂质都没有的投资理财产品。若被保险人身故,前几年就拿回保费(连利息都没有),N多年后是保费加一点点利息(低的可怜的利息),并没有额外所谓保险原理里面说的“经济补偿”的钱。

  附加险主要用于生存金增值,由于该产品保费高,进入附加险账户钱也比较多、比较快。附加险身故保险金在18岁前(由于保单账户价值还没累计高)有一点额外赔偿,此后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也就是说这个产品基本上是一个纯投资产品,和保险充其量有一毛钱关系,但绝对不到两毛。

  另外,笔者查遍所有资料,没找到这是一个分红险的证据,就是说这个产品并没有分红。

  那咱就和投资比吧 别拿保险遮遮掩掩了

  既然是一个投资产品,那么就直接和投资比吧。每年缴费56133元,投资收益就用业务员说的每年4.5%计算,结果有点让人意外:如果自己投资,到小孩60岁,可以拿回207万,比保险多出将近60万;到70岁多出93万;到80岁多出145万。

2

  各位可以质疑笔者的观点,但不要质疑计算所得出的收益。所以保险产品所谓高收益,说白了就是欺负咱们老百姓算不懂长时间的利息而已!其实收益真不高!

  可人家保险可以一直领啊?

  也许有人会说:“啊,人家保险产品可是一直领取啊,活得越久,领的越多”。

  笔者提醒各位千万别被所谓“一直领”给忽悠了。道理很简单:咱们自己投资,到小孩60岁的时候,本息余额207多万,按照每年4.5%利息,咱们每年把利息取出来,将近10万。本金在那里,一分不少!可以一直领取,活多久领多久。可保险呢?60岁以后,养老金和生存金加起来每年才领取1万多一点,我们为什么放着10万不领,去领1万呢?

  所以,各位别不把自己的钱不当钱。你不尊重钱,钱就不尊重你。

  都是4.5% 为何差异这么大

  保险是按4.5%累计,你这也是按4.5%投资的。为什么差这么多呢?是业务员骗我们了吗?

  非也,业务员没有骗我们。这是保险产品的设计方式导致的:我们交的保费,其中相当一部分当做费用被扣除了,用于支付业务员佣金等。第一年交的保费大约10%-70%被扣除,第二年以后的大约5%-15%被扣除。

3

  交费时间越长比例越高:比如20年缴费的,第一年扣除的费用大约占保费50%-70%;1-5年交费的,第一年扣除的费用大约10%-30%。为什么会少将近100万?这个被扣除的费用是原因之一。

  问笔者该产品是谁家的,什么名字,扣了多少费用?这个笔者真不能公开说。

  费用扣除合理吗

  费用扣除的事情笔者在前面讲过。鉴于其重要性,再和大家复习一下:如果是一个真正的保险合同(提供风险保障功能的产品,我们所说的“袜子”),扣除10%-70%费用是合理的,也符合国际规律。

  一是因为真正的保险合同保费是很低的;二是因为需要业务员去唤起客户的保险意识和需求,业务员付出相当的劳动;三是万一客户出事,这个合同可以让客户“只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可以免遭永劫不复的灾难”(丘吉尔语),这个合同对客户的价值是巨大的。

  但问题是这个“高收益”产品基本上一个彻彻底底的投资合同,还要扣除那么多的费用就不对了。

  这是国际规律?笔者以前也讲过,在老美类似这种产品大部分是没有前端扣费的。

  行业规律?咱们不能硬扯上保险就用所谓保险的行业规律吧,它本质上市一个投资合同。笔者对投资不是很懂,但还是知道投资行业的规律就是投资管理费1%-2%。

  因为这样才能创造客户价值,这个行业才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

  一个披着所谓“保险”外衣的长期理财产品;用所谓的“年年返、一直领”迷惑投资者;扣除了不合理的费用;欺负老百姓算不懂长期的利率;一旦买了你只能继续缴费和等待,因为“9年回本”!

  这就是这种产品的本质,一双混进“袜子”的“鞋子”!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您还没体会到这种产品的切肤之痛?那就直接上图吧。(注:下图所说产品与上面分析的产品不是同一个,但属同一类)。

4

  此产品正在热卖,好多人在上当中。这个产品并不是个案,市场上还挺多,欢迎大家一起来努力揪出混进“袜子”的“鞋子”。

  (本文作者介绍:我是人民精算师,我为人民代言。教您识假话术,防被忽悠)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保险投资高收益养老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