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宋聆
保险是最特别的金融产品,因为它保的是风险,是人世间的灾难。这些灾难引发的原因,既有“身外之客”,也有你自己的七情六欲。当它们以各种形式呈现在你面前时,能说的只有那句话: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要命还是要钱?这个问题可能会被认为很搞笑。
通常人们会说“拼命”工作,实际拼的并不真是命。而有时,真的能以性命博现金流——不能保证你活着、但可以给你的亲人活着的希望,这样的事情,你干不干?
这样的事情,有人干,保险业中时常见到。
山东德州李某在失踪76天后被发现被发现驾车掉入河中溺死,警方根据事故现场的碰撞痕迹认为是撞树后坠河。经查,死者生前负有巨额债务;且出事前两个月,在五家保险公司投了五份保险,涉及950万元的交通意外身故保险金。死者既没有向保险公司如实告知财务状况,也未如实告知同业投保情况。保险公司认为有骗保的嫌疑。无独有偶,浙江一老板为180万保险赔付花3万雇凶杀自己,后事情败露,保险金自然落了空。
如果这也是一种大数据,那它可能是世界上最悲惨的大数据之一,这就是意外险高额保单的理赔数据。相对于其他险种,意外险出险的具体原因不好认定,通常被作为保险诈骗的首选工具。偶尔我们会开玩笑:经济好不好,看意外险出险率可知一二——今年,业内颇出了几个意外险高额赔付,再保公司对于高额意外险保单的分保请求变得非常慎重。
经济形势不好会影响寿险业的赔付率,这是有精算上的支持的。除了意外险外,其他险种的赔付率也可能增长。比如,心情郁闷、压力大,可能诱发疾病的上升。还有一些非常另类的情况。
打个不恰当的例子,据媒体29日称,某上市公司的董事长跳楼,有猜测可能是起资金链断裂引发的悲剧。对此,一名经济学家说:“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未来最重要的三件事:一是活着,二是活着,三仍然是活着。而保证活着的关键是自己有足够的现金流度过冬天。”足够的现金流?有的险种,即便是自杀,同样也可以拿到一部分现金流。这未尝不是一种变现的方式。
人活在世间,会有各种七情六欲。既可能像戴总因为魔鬼的诱惑走岔了路,也可能像以性命博保险金的人一样孤注一掷。在被一种情绪控制了后,人会觉得别无选择——你觉得有选择,那是因为你不是他。
同样觉得别无选择的是成都工投原董事长戴晓明。据媒体报道,“两起‘癌症事件’,对戴晓明刺激颇大。他听说一位副市级领导干部患了脑瘤,治疗花费几十万元,因自费药无法报销,最后只得卖掉自己的房子支付医药费。另一件则是他亲身经历,一位工投集团的老干部患有尿毒症,抢救一个月花了30万元,也是无法报销,自己帮助协调解决。此时的戴晓明认为,唯有金钱才能带来‘安全感’。”
这位戴总,看起来是被重疾的费用吓“变节”了。对于戴总这类的需求来说,保险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重疾费用当然可怕,重疾险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此种担忧——不知当时有没有营销员去向戴总推销过。如果能以保险而保住一名干部的节气,那保险也是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国家治理了。而且是最重要的环节:吏治,实在是保险业的光荣。
生或死,需要钱保命或豁出命换钱,都是一念之间。
相对于戴总的“变节”,我更唏嘘以性命骗取保险金的。因为戴总即便不因为保险而贪,也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贪。但以生命换保险金,丧失的是性命。
我们在世间打拼,为的是幸福。幸福是什么?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绝不仅仅是钱。至于要钱还是要命,肯定会说要命。
但真到了选择的时候,答案变得不那么确定了。
对于看似是被钱逼死的人说三道四是不厚道的,因为你不是他,他当时的孤独,是包括他的亲人在内所不能理解的。这是每一个人在世上都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时孤立无援到即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能理解你、帮助你的程度。
保险是最特别的金融产品,因为它保的是风险,是人世间的灾难。这些灾难引发的原因,既有“身外之客”,也有你自己的七情六欲。当它们以各种形式呈现在你面前时,能说的只有那句话: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本文作者介绍:宋聆,关注保险业中宏观的运营与发展。)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