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杀宝儿们谁能获益

2014年04月03日 10:26  作者:萧戍闻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萧戍闻

  在绞杀“宝儿们”的同时,谁能获益?最悲哀的就是“宝儿们”走了,“行儿们”没有改变,并且拒绝承接已经走的很通畅的业务,工行正在关闭快捷支付业务接口,而建行则就快捷支付是违法还是“合规瑕疵”绞尽脑汁的做文字游戏。

1

  在美剧《纸牌屋》里,安德伍德送给雷米的手表背面刻着“改变即进步”的字样。

  对遵行现实主义的政客们而言,“进步”是在为“改变”打圆场的;对金融服务产业而言,“改变”则是“进步”的定义。

  央行[微博]《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网际披露后引发了不小的波澜,一时间,业界、学界、传媒界,还有关心互联网金融的公众们都在介入讨论,传统和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在变与不变的程途上会如何演进?

  传统金融服务产业与监管当局两大领域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监管官员与金融机构高管这两类角色间的彼此变身替代,向来不乏惯例。这种现象使得人们有理由对金融监管当局下发的“网络虚拟支付”类业务的管理文件,给出一个“拉偏手,吹黑哨”的按语。而监管者自身的表态也有些“在错误的时间和环境下,做正确的事”的尴尬,更显得这件事“无私也有私,无弊也有弊”了。

  若想在监管意见上体现公允,至少要让监管当局与被监管对象撇清关系。但“利益”似乎使得“撇清”根本无法实现,更何况公众的这种“撇清关系”诉求会被上升到对体制的冒犯这个高度上,能不令人气馁?那还有一个办法:让互联网系统的人士进入监管层,形成制衡效果。这可能会使监管意见的公允程度稍好一些。

  但是且住,我们还是把监管博弈交给那些精于制衡利害益的人们吧。作为业界人士,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关注金融服务产业自身的改变与进步才好。

  如果一定要界限明确的划分出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这两个阵营,我自然是身在传统领域内的。但我又是多么的不情愿自己被贴上“保守”的标签啊!金融服务一旦长期的墨守成规安于现状,所谓传统势必终将沦丧。

  房龙在《宽容》一书中对保留传统给出的办法是“改变越多,保留越多”。的确,如果我们这个行业陷入到因循中,首先牺牲的就是热情,一旦浓重的暮气在行业里弥漫开来,就很难因年轻人的加入而改变环境,只会任由环境飞快的改变和同化年轻人。

  没落的环境还会诱使人们做虚伪的事,包括“创新”和“服务”在内,那更多的可能只是对上级领导的顺应,并不会更多的考虑客户体验和社会效益。

  先不考虑具有党争之嫌的阵营利益,互联网金融完全可以由传统金融服务机构来推动,现在却被监管文件搞得两下里有些泾渭分明的意思了,不搞“互联网虚拟支付”似乎成为表忠心,站立场的象征,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谁也没讲过“互联网”就是金融创新的全部,那只是互联网金融“一翼”所造的声势罢了。比如新兴业务的优势足以颠覆未来,比如传统行业已经开始速朽。其实这些论调的存在很正常,只是其内涵不那么具有普遍性罢了。

  比如网络电商在香港就发展不起来,因为快递成本太高。而大陆就不存在这个障碍,劳动力成本相对偏低,行业规范相对宽松,甚至有了“人人可抢单,顺道送快递”的客串劳务创新。

  问题自然层出不穷,但发展一直迅猛强劲,一风而上的快递行业,降低了网络电商和客户之间的物流成本,网店就敲击出打败实体店的节奏了。而在线(PC端或移动端)购物正是虚拟支付平台重要的业务支撑。

  再比如互联网金融在欧美就没有那么强劲的风头,因为欧美的传统金融服务发展的相对完备,服务项目和技术水准能够满足公众的金融需求,互联网更多的是在充当技术角色,而不是欧美金融市场上产品及渠道的业务主体。

  在中国的大陆地区,金融服务的不足太多了,仅方便快捷的业务流程、灵活有效的投资渠道这两个环节,就铸成了“宝儿们”的成功。不是“宝儿们”何等好,而是传统金融何等差!

  由此而论,我们的金融创新何不就从便捷性和公众投资渠道来切入呢?

  不要斥之为老生常谈,也不必声称历年来我们做了多少努力,就把实质性的作为摆出来看,大概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能和“宝儿们”的干货相提并论!

  哪家机构或企业从无到有的让公众体验到方便了,哪家企业就实现了服务的成功创新了。投资渠道创新也一样,不要再用“圈钱思维”编出来的基金和理财产品来忽悠客户了,“宝儿们”提供给客户的收益是什么?来自哪里?业内人士心知肚明。

  而业内的亏损是怎么回事?利润究为几何?那也是虱行僧顶的事。若一味的怀“财”不“与”,终于会人为财死的。

  君不见,某些基金公司的一位又一位基金经理们正陷于办公室政治、财色邪念的私欲丑闻中,高端的智、情之商遇上低配的道德商,一切繁华都会在瞬间叮铃当啷的落败成愁云惨雾。只有让利于公众,才能体现金融服务的正确价值观!这个“让利”其实就是把金融活动置于透明市场之后很自然的结果——一个共赢的局面。

  若传统金融服务产业从这两点做好自己,公众们才不会在乎什么互联网不互联网金融,因为人都是利己的!对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得出了辛辣的结论:人都是自私、懒惰、无知、没耐性的(高汀所著《谁说加油站不能卖鞭炮》一书)。

  而消费者心理更是“爱比较、有成见、贪小便宜、怕失去,宁肯相信自我预期也不相信事实(艾瑞利所著《谁说人是理智的》一书)”我们的企业只要能让客户在慵懒中不必过多思考,不用过多行动,就能获得利润,这个企业就赢了。

  不过值得我们警觉的是,在绞杀“宝儿们”的同时,谁能获益?最悲哀的就是“宝儿们”走了,“行儿们”没有改变,并且拒绝承接已经走的很通畅的业务,工行不是正在关闭快捷支付业务接口,而建行则就快捷支付是违法还是“合规瑕疵”绞尽脑汁的做文字游戏吗?

  还有些资产管理类金融机构坐拥传统大客户理念,并不怎么瞧得上汇聚公众的经济力量,在此间终于可以趁便说说诸如“搞个什么宝就能把高盛的客户搬来吗”之类的风凉话了。若说“倒退”也是一种改变,那就权算作荒诞无稽的“创新”吧!

  罗伯特·席勒在接受中国财经媒体访谈时讲,中国的市场经济只有30多年,历程尚短,所以还没有机会经历一次真正的经济衰退。的确如他所言,衰退也是机会,绝不应该放弃作为。我们不妨借用此语的内涵,放弃毫无效益的争论,在这次虚拟支付暂缓执行的当口,好好做一做自己的功课。

  要知道:谁能方便的让公众获得收益,公众就会让谁赢!

  (本文作者介绍:金融大集团的从业小职员,“豆瓣阅读”认证作者,“第九课堂”认证讲师,文史国学研习者。 )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余额宝工行建行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