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边国际能源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2014年10月30日 15:16  作者:研客  (0)+1

  文/吕淼

  中国能源企业需要加快海外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对企业的发展形成有力支撑。国家能源局领导曾多次表示中国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能源市场治理。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来源网络)

  2014年10月14至16日世界燃气联盟(IGU)理事会在柏林召开,选举产生IGU2018-2021任期主席国。参加此次IGU理事会的正式成员共有72个,参会人员达到300余名,是历届最多的一次。由中国城市燃气行业组织的代表团参加了此次理事会和竞选工作,应该说,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中国燃气行业参加的首次多边国际能源组织主席的竞选工作。中国竞选团队向全体参会人员展示了精心策划的竞选宣传片,主席候选人用英语发表了两轮竞选演讲。演讲中提出的中国竞选理念和中国将为IGU带来的良好发展前景也得到了各国代表的认可。中国所表现出的大气、优雅、大国风范给所有到会的正式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竞选虽已落幕,但它势必将带给中国能源届更多的启示,也带给我很大的启发。

  目前,国际环境正处于激烈博弈的变革时期,最重要的变化是中国的崛起。二战以后形成的现有全球治理结构没被打破,新的秩序尚未形成。主导二十一世纪国际关系的全球治理框架正在塑造中,迫切需要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参与。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全球利益的不断扩展,中国有必要对所面临的全球治理问题以全新的眼光、主要利益攸关者的心态重新思考,不再只是“韬光养晦”,而是“有所作为”。

  多边机制是全球治理架构和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各种地缘政治力量博弈的平台,体现着各参与方的利益共同点,制定着共同认可和遵守的游戏规则,大国都非常重视多边机制的参与塑造。近几年,中国参与多边合作的理念也正经历着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塑造的变化。但我国多边能源合作尚未形成有效的参与、影响与重塑机制。具体来说,中国仅是国际能源署(IEA)的观察员,没有加入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我国也是能源宪章组织的观察员,但合作仅限于信息交流和人员互访;我国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成员国,积极参与其能源工作组的工作,也倡议开展了低碳示范城市项目。此外,中国还加入了国际能源论坛和世界能源理事会等国际组织,但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合作。

  目前,国际能源市场供需格局呈现板块化趋势。欧洲能源进口大多来自北非和俄罗斯,美洲板块主要由加拿大部分拉美国家供应美国,中国、日本等亚太国家的能源越来越多的依赖中东和非洲。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石油严重依赖中东进口,而天然气则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越来越依赖俄罗斯、中亚和东南亚地区,但目前未尚未与这些地区形成有效的多边合作机制。

  对中国而言,多边国际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挑战在于,首先,伴随着中国能源合作硬实力的增强,我们的软实力依然薄弱,国际市场话语权还很小。对于能源生产和消费越来越依赖国际能源市场的国家来说,游离于多边国际能源组织之外的局面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其次,多边合作是我国能源合作的短板。由于双边合作更加简单务实,牵制因素少,见效快,我国长期以来更重视以具体项目为基础的双边合作。这种以追求短期商业利益为主,忽略多边协商的倾向给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抹上了浓重的重商主义色彩。第三,缺少了解国际能源市场的专业人员,加上繁琐的出国手续严重地制约了更广泛的参与多边合作。

  机遇在于,首先,全球还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能源治理机制,而许多区域能源合作机制还有待加强。没有中国这样的能源消费大国的参与,即使IEA这样的组织的能源安全机制有效性也要大打折扣。其次,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中国能源企业需要加快海外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对企业的发展形成有力支撑。国家能源局领导曾多次表示中国要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能源市场治理。第三,在“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战略指导下,我国多边国际合作的理念正经历着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创造的转变,并且在许多国际组织(世界银行[微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多边国际能源合作可以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和区域事务新的突破口。

  (本文作者介绍:《研客》(微信公号:iyanker)——一个让投资者发现投资价值,让研究者实现研究价值的地方。)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能源多边合作机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