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茂华10月宏观数据点评:经济活动出现回暖,但稳内需政策仍需发力

2021年11月15日17:08    作者:周茂华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周茂华

  事件:

  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3.5%,好于预期3.2%,前值3.1%;两年均值5.0%。

  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10.9%,预期10.8%,前值11.8%。两年均值6.1%。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4.9%,好于预期3.4%,前值4.4%;两年均值4.6%,;

  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14.9%,预期14.7%,前值16.4%。两年均值4.1%;

  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6.1%,不及预期6.3%,前值7.3%;两年均值3.8%;

  表现:

  1、10月工业产出、消费零售表现超预期,反映经济活动再度回暖迹象;

  2、工业产出超预期。从三大工业分类看,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产出增长表现相对强劲,但部分加工制造业产出继续下滑,反映行业企业之间分化仍明显;

  3、消费回暖。10月零售消费表现好于预期,两年均速加快;10月餐饮收入同比扩张步伐较9月进一步加快,从两年均速看,连续两个月正增长;

  4、固定投资不及预期,两年均速与前值持平。三大分项看:房地产与基建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其中,1-10月基建投资两年均速仅增长0.3%,保持低迷;但制造业投资保持韧性,两年均速同比增长3.8%,较前值加快0.5个百分点,保持改善态势。

  原因:

  1)工业产出。从工业三大分类看,10月工业产出超预期主要受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产出增长相对强劲。主要受几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内需恢复动能有所增强;二是汛期等短期扰动因素减弱,工业生产恢复加快;二是上游原材料价格涨价激励和国内保供稳价政策综合举措,10月煤炭、电力与热力等供应明显增加;四是反映我国工业制造业部门韧性足。

  但数据也显示,国内部分制造业企业产出仍在收缩,反映上游原材料价格过高及供应链不畅等问题继续对部分制造业企业构成拖累。

  2)消费支出。10月零售消费支出超预期,主要是散发病例、汛期等短期扰动因素逐步淡出,叠加假期消费旺季,推动国内消费活动回暖。10月份,以餐饮收入为代表的服务需求支出明显改善,一定程度反映散发病例对服务等经济活动抑制边际减弱。

  但消费支出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汽车缺芯等问题继续困扰零售消费支出(10月扣除汽车销售,社会零售销售同比增长6.7%,高出全社会消费零售同比4.9%),餐饮等服务行业对散发病例仍较为敏感等。

  • 投资支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两年均速为8%与前值持平,从三大分项看,房地产投资继续放缓,基建投资保持低迷,制造业投资继续恢复。主要是10月房地产融资环境仍偏紧,投入成本居高不下,房地产供需偏弱;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转化为实物工作量仍有一定时滞;10月国内制造业投资表现理想,主要是国内需求回暖,制造业纾困支持政策效果释放,同时,10月高技术制造业保持强劲扩张态势,电力供应紧张及汽车缺芯问题边际改善。

  趋势:

  1)工业产出有望保持韧性。尽管部分制造业继续受原材料价格与供应瓶颈抑制,但从全球需求继续扩张,工业品价格和工业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完整,加之国内商品保供稳价和纾困支持政策效果释放,工业产出有望保持较高景气度。

  2)消费支出动能继续改善。主要是国内就业市场整体稳定,收入稳步增长,疫苗接种持续推广,防疫形势向好,支持消费活动持续回暖;另外,汽车缺芯问边际缓解,国内消费升级商品需求强劲,消费支出保持恢复态势。

  3)股东投资进一步改善。投资面临几方面有利支撑:一是房地产融资环境改善,房地产预期趋稳。数据显示,10月房地产贷款与房地产销售明显回暖,房地产融资环境趋暖;二是基建投资前景乐观。8月以来,国内专项债发行明显放量,基建投资动能有望进一步改善;三是制造业纾困支持政策效果有望逐步显现。

  10月宏观指标反映国内经济活动呈现企稳回暖迹象,主要是困扰三季度内需的短期干扰因素影响逐步减弱,加之国内托底内需政策效果释放;从趋势看,国内防疫形势向好,房地产融资环境改善,制造业保持韧性,基建投资有望改善等,预计内需仍将保持恢复态势。

  但宏观指标也反映出,国内经济、行业间恢复仍不平衡,需求恢复仍滞后于生产供给,且结构性问题制约依然明显。国内需要采取结构性政策,多部门配合有效舒缓部分中小制造业企业投入成本压力大,疏通供应与航运物流,以及为中小微企业制造业与重点新兴领域提供必要融资支持。促进内需恢复,提升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能力,确保经济稳定、可持续扩张。

  另外,对上游原材料价格向终端消费品传导保持警惕;同时,年底充分考虑疫情防范、气候变化与需求上升等因素,落实落细能源商品与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综合举措,确保生产、物流、市场秩序等各环节顺畅有序。

  (本文作者介绍:任职于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擅长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研究,也有多年利率衍生品及外币债券交易经验 目前是多家专业媒体撰稿人和评论员。)

责任编辑:张玫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经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