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峰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以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导向。前者要求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实现资源全球配置;后者强调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浦东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已经成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丰富、金融机构最集聚、金融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率先承接了国家新一轮金融业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全球排名上升至第三位。
然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还存在以下短板:
首先,从全球资源配置上看,上海金融市场、机构和业务的国际化程度有待提升。目前,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性的不足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制约。
其次,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上看,上海金融市场的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1)市场的定价机制和交易制度的有效性上有一定的改善空间;2)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不同板块、不同层级)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3)市场之间联动互通还需加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中金融业的若干措施有助于弥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短板。
首先,进一步加大金融开放力度。主要从两个方面推进。一是支持浦东率先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施路径。二是从离岸市场建设方面推进。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离岸金融体系。支持浦东在设计离岸独立的法律制度、交易制度、外汇管理且风险可控前提下,发展人民币离岸交易。
这两点是相互补充的。前者是推动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直接应对;后者是当前我国资本账户不开放,金融监管较严的间接应对。如果一个地区的金融开放度很高,资本账户可以自由兑换,资金自由进出,且监管放松,那么离岸市场并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现有的在岸的市场已经可以满足非居民的需求。考虑到我们现在的金融开放度还不够,金融监管和国际准则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需要打造人民币的离岸市场。这个离岸业务是现有在岸业务的补充。建立离岸人民币市场是权宜之计而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标是打通在岸人民币市场和离岸人民币市场,让人民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而这将是一个多年渐进的过程。中国在岸的金融市场主要在上海,这使得浦东发展离岸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
其次,打造国际资产交易平台和债券市场的开放对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打造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有着重要意义。1)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虽然我国债券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但国际投资占比依旧较低。目前,境外投资者在上海债券市场持有的债券余额比重约为3%,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提高“上海价格”的国际影响力,让人民币金融资产在国际接受度更高、影响力更大。3)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通过人民币资产走出去的方式,提高国外居民/机构持有人民币的意愿。
最后,金融制度改革推动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上发挥更大作用。在全证券市场稳步实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对完善市场的定价机制和交易制度有着重要作用;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转让平台的建设,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权份额二级交易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支持上海期货交易所探索建立场内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开展期货保税仓单业务则有利于大宗商品市场期现联动均衡发展。市场定价和交易制度的改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是直接融资发展的关键,对推动资本市场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有着重大意义。而大宗商品期现联动发展,则有助于大宗商品的价格发现,这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
(本文作者介绍:芝加哥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及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