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谈货币宽松:经济和通胀放缓

2021年07月12日06:57    作者:任泽平  

  意见领袖 | 任泽平团队

  我们在2019年流行“洗洗睡”“离场论”的悲观论调时,提出“否极泰来”“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在2020年底-2021年初市场十分亢奋时提出“通胀预期”“流动性拐点”。

  我们最新的判断是:大宗商品通胀的高点已现,经济将逐季放缓,现在处在经济周期的滞胀后期和衰退初期,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是两期转换时点,货币宽松周期的时间窗口正在打开,货币政策将对资本市场逐步友好。未来的货币政策周期四部曲:不急转弯 - 慢转弯 - 转弯 - 轰油门。

  中国6月PPI同比上涨8.8%,预期涨8.5%,前值涨9.0%;中国6月CPI同比上涨1.1%,预期涨1.2%,前值涨1.3%。

  1、通胀回落、经济韧性放缓、货币宽松周期的窗口正在打开

  6月PPI、PMI同比均自高点回落,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表现呈现分化态势,能源化工类价格保有韧性,工业金属价格回落。6月布伦特原油均价环比涨5.9%,南华螺纹钢环比-6.9%,LME铜环比-5.5%。较5月相比,6月工业品价格环比涨幅明显收窄。

  这验证我们的判断,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阶段或已结束,高点临近,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和焦虑会逐步缓解,但欧美经济复苏、印度拉美深陷疫情所带来的供求缺口仍然存在,所以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可能高位盘整、品种分化。

  值得重视的是,疫情后经济呈现K型复苏,不仅体现在居民收入上,也体现在企业经营上,这对消费和制造业投资的恢复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前,大中小企业景气度分化、上下游企业利润率分化。中小企业经营恢复不牢固,叠加大宗商品上涨,成本抬升对下游、小企业利润压制尤为突出。1-5月采掘业、上、中、下游制造业利润两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3%、31.3%、22.4%和4.1%。

  站在周期角度,我们现在处在经济周期的滞胀后期和衰退初期,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是两期转换时点,经济将逐季放缓,房地产和出口是主要拖累,宽松周期将来未来。

  未来的货币政策周期四部曲:不急转弯 - 慢转弯 - 转弯 - 轰油门。对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的经济下行压力要有预判和准备。未来的货币政策周期和所有新事物一样,将经历:看不见 - 看不起 - 看不懂 - 来不及。

  我国经济周期比美国领先三个季度左右,下半年美国将从复苏转入过热,6月FOMC议息会议释放收紧信号,或将在三季度讨论缩减购债规模。

  央行决定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我国货币政策保持独立性,以我为主,从“稳货币、结构性紧信用”转向“稳货币、稳信用”格局。

  2、大宗商品超级通胀高点临近,未来高位盘整、品种分化

  6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表现呈现分化态势,能源化工类价格保有韧性,工业金属价格回落。疫情带来的出行限制压力缓解、消费场景放开、美国复苏进程由商品端消费转向服务端、部分欧美国家谨慎放宽跨境旅行限制,支撑油品需求加速回暖,6月布伦特原油均价环比5.9%。但受国内“保供稳价”和防止过度炒作大宗商品政策影响,6月南华螺纹钢环比下跌6.9%;受海外货币政策预期收紧以及商品消费边际放缓影响,6月LME铜环比跌5.5%。

  当前全球处于供需再平衡初期。从需求端看,美国经济从复苏转向过热,未来经济修复的重心将转移到服务,财政补贴高峰后商品消费端需求增速正在放缓;中国经济处于滞胀后期和衰退初期。从供给端看,美国供给持续修复,耐用品累库上升;新兴经济体产能处于逐步恢复进程之中,供给边际不足情况将有所缓解;国内政策强化保供稳价,国内定价的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站在产能周期角度,当前美国产能利用率接近疫情前水平,增幅趋于放缓,供需缺口正在修复,对大宗价格拉动效果有所放缓。1)在出现阶段性外部冲机后,如2020年全球疫情冲击、2008年金融系统冲击,经济进入衰退期,存量产能阶段性的快速出清,产能利用率迅速下滑。2)而后在逆周期政策调节作用下,经济开始复苏,需求端以较快速度修复,而供给端由于前期被动出清导致边际供给不足,供需缺口阶段性的迅速拉大,这一阶段也会对大宗商品工业品价格快速上行起到拉动作用。3)而在经济修复进一步深化后,工业产能利用率同比变动也处于相对高位,物价处于较高水平,经济进入过热和滞胀阶段,全球经济供需端面临再平衡。4)随着产能利用率接近冲击以前高点,供需缺口边际收窄,产能利用率绝对水平维持高位,但增幅趋于放缓,因此对大宗价格拉动效果明显放缓。

  与2009年相比,本轮因疫情产生的生产供应限制对供给端冲击更深,因此供需缺口维持时间会更长,大宗商品价格高位盘整时间或会更长。叠加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等带来的供给约束、长期落后产能出清、全球优质资源稀缺性等问题,长期来看大宗价格运行中枢边际抬升。

  3、关注猪肉和粮食价格对CPI影响

  国内PPI对CPI的传导正在显现,但是受终端需求温和复苏影响、叠加此前猪肉价格周期下行,PPI向CPI传导整体并不畅通,但拿掉猪以后都是通胀。6月国内PPI同比8.8%,CPI同比1.1%,PPI同比和CPI同比都较上月回落0.2%,PPI-CPI剪刀差前期走扩后当前仍维持较高水位。从分项看,CPI食品和非食品项分化仍存在,6月CPI非食品价格同比1.7%,而食品项同比负1.7%,食品项环比连续4个月下滑;6月PPI生活资料价格涨幅环比下滑0.2%,同比涨幅0.3%,远不及生产资料涨幅。

  当前美洲干旱天气对农产品价格和国内CPI影响相对可控,后续需要关注干旱面积是否继续扩散。6月末CBOT大豆、豆粕、豆油、玉米价格自低点分别反弹9%、5%、16%、14%。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占比在80%以上,豆价内外联动性较强,但美国豆作物带主要集中在北部、中西部和部分南部地区,西部干旱对豆作物影响不大。中国玉米进口占比低,且多进口自乌克兰,当前美玉米价格对国内影响有限。

  6月底猪肉价格呈现阶段性反弹的特征,但供需基本面尚未出现根本性转变,猪肉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6月底生猪现货和期货价格均涨超15%,结束此前连续5个月下跌;猪粮比4.47进入一级预警。本轮猪周期始于2018年中,持续上行至2019年底,开始高位震荡,2021年初加速下跌。产能方面,生猪存栏量与能繁母猪存栏量均于2019年10月见底后持续增长,2021年初能繁母猪存栏环比放缓,但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转变。此前我们提出拿掉猪以后都是通胀,猪肉价格周期下行对CPI的上涨起到一定平抑作用。

  4、货币政策转向“稳货币、稳信用”区间

  通胀已从前期高点回落,国际主要大宗商品工业品价格环比涨幅明显收窄,国内消费者物价水平整体受猪肉价格拖累仍处于温和区间。通胀水平对货币政策掣肘作用减退,下半年经济增速放缓将会成为后续货币和财政政策更为关注的目标。6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减费让利惠企利民。7月7日,央行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要求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表明政策可能通过定向降准,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托底就业、居民收入和消费。货币政策将稳字当头,以我为主,从“稳货币、结构性紧信用”转向“稳货币、稳信用”格局,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宽裕的同时,加大对实体经济、中小企业、低碳经济、地方基建信用扩张的支持力度。央行决定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5、PPI同比回落,环比涨幅收窄

  6月PPI同比涨8.8%同比涨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涨0.3%,环比涨幅较上月明显收窄1.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环比涨幅较大的是煤炭开采、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具体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涨37.4%,环比涨5.2%,涨幅较上月边际收窄5.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同比涨53.6%,环比涨2.5%,涨幅较上月上升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同比涨52.6%,环比涨5.4%,环比涨幅收窄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同比涨36.1%,环比涨3.1%,环比涨幅收窄1.3%。

  6月PMI两个价格分项指数自2020年3月以来首次出现环比较大幅度收窄。6月制造业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61.2%和51.4%,分别较上月下滑11.6和9.2个百分点。从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分项看,除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继续攀升外,其他行业均明显回落。从出厂价格指数分项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均落至收缩区间;但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仍高于70.0%。

  6、食品项拖累CPI回落,非食品价格环比持平

  6月CPI同比上涨1.1%,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CPI下降0.4%,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分项来看,食品分项为拖累项,主要是猪周期下行,本月猪肉价格影响CPI下降约0.80个百分点。非食品分项整体环比持平,居住、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起拉动作用,交通通讯项尤其是受油价影响的交通燃料分项涨幅较为明显。

  6月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涨0.9%,与上月相同。

  食品价格环比降1.4%,降幅较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39个百分点,主要受猪周期下行压制。其中,鲜菜价格环比降2.3%,鲜果价格环比降4.5%。畜肉类价格环比降7.6%,较上月环比6.0%降幅再度拉大;猪肉价格环比降13.6%,同比降36.5%,环比降幅比上月扩大2.6个百分点。

  本轮猪周期始于2018年中,2020年猪价开始震荡下跌。本轮猪肉价格受到非洲猪瘟、环保限产政策、猪周期内生上涨动能、规模化养殖等多重因素影响,显现猪肉价格涨幅大、速度快等特点。全国猪肉均批发价在2019年11月超过50元/千克高点,随后震荡下行。随着生猪产能加速恢复,猪周期进入下行阶段。生猪存栏量与能繁母猪存栏量均于2019年10月见底,此后持续增长,产能逐步提升。随着猪粮比低于5进入一级预警区间,后续需密切关注猪肉价格低位边际反弹对CPI的影响。

  非食品价格环比持平,比上月收窄。其中,交通工具用燃料环比涨2%,居住、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1%,医疗保健价格持平;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价格环比下降0.2%。

  (本文作者介绍: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陈嘉辉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房地产 疫情 大宗商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