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黄大智
又是一年一度的“陆家嘴论坛”时刻。作为云集了政、商、学众多专家学者的会议,陆家嘴论坛是国内规格最高的会议之一。一行两会一局等重量级领导发言透露的信息也是全市场所关注的重点。例如,去年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到的“我们不搞大水漫灌、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到的“科创板再融资、科创板指数”等。
今年大会上,同样是重磅信息轮番轰炸,监管所透露的对于金融衍生品交易、房地产、国际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绿色金融、对外开放、金融风险等领域的看法和措辞,都有了新的变化。
1、炒作金融衍生品很难发家致富,
押注房价永远不跌终会付出沉重代价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每年在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既有真知灼见,又不乏亲民的基本金融常识。2018年在同样的会议上,就曾说过“理财中承诺的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今年同样以一句“个人投资者投资金融衍生品无异于变相赌博,那些炒作外汇、黄金及其他商品期货的人很难有机会发家致富,正像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最终会付出沉重代价一样”,金句一出,瞬间刷屏。
然而,这句苦口婆心的劝告却受到了很多人的嘲讽。
一是很多人将金融衍生品看做是和股市一样的投资市场,并抛出了经济学家吴敬琏的“股市赌场论”,认为A股赌博性质和金融衍生品一样。然而,时移世易,相比于20年前,国内的资本市场早已天地之别,基础制度的完善、参与者的成熟度、对外开放的水平等,都意味着A股虽然仍有不足,但距离完善成熟的资本市场已然不远。
金融衍生品的诞生本身是为了管理风险,也是杠杆投资的标志性工具,但是其设计的复杂性不仅不适合普通个人投资者,甚至该领域的金融人士同样难以洞悉其风险。“原油宝”事件的教训并没有多久,油价为负的情况早已突破了传统金融教科书的范畴,更是远远突破了普通个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金融衍生品不仅能让人亏掉本金,更甚者足以让其倒欠机构的钱。
二是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会付出沉重代价。很多人调侃“押注房价下跌确实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0年前100万房子现在已经价值1000万”。确实如此,过去20多年,得益于城镇化快速提升带来的购房需求和M2的快速增长,国内房地产成为了“长牛不衰”的投资品,一次次的“逢调必涨”也次次打脸“房产看跌论”。
然而,投资并不是看历史,历史只是人们总结经验的素材,有投资经验的人都应该看到过“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这句话。2019年的陆家嘴论坛上,郭树清就曾毫不客气地指出房地产过度融资和泡沫化的风险;2020年也专门撰文《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指出“房地产是现阶段金融风险最大的灰犀牛”;今年3月份国新办发布会上又进一步指出“房地产领域的核心问题还是泡沫比较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比较强”;再到“押注房价永远不会下跌的人会付出沉重代价”。可以说,语气一次比一次重,态度一次比一次鲜明。
而政策层面,可以看到,除了一直强调的“房住不炒”外,集中拿地限制土地的过度上涨,“三道红线”从房企需求端限制融资能力,“两道红线”限制银行房地产市场融资的资金供给能力,整治经营贷等资金流入房地产限制居民加杠杆能力,整治“学区房”剥离房产的附加属性,打击违法违规房产中介……
政策上的高压,再加上城镇化速度变慢,老龄化速度加快等客观经济形势,房地产市场与过去早已天壤之别,反映到二级资本市场上,房企早已变成A股“房地惨”。
重视来自最高监管层的警告,个人投资者远离金融衍生品交易和房地产投机,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2、通胀上升成事实,长期具有不确定性,
中国商品是通胀的“锚”
在去年的陆家嘴论坛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同样发表了“对通胀卷土重来”的担忧。事实证明,疫情恢复后,通胀确实如约而至。而今年来看,央行行长易纲表示全球通胀水平短期上升已成事实,但对通胀是否能长期持续下去,存在着巨大分歧。并预测今年我国CPI走势前低后高,全年的CPI平均涨幅预计在2%以下。
从长期看,人口老龄化制约着我国通胀在长期水平的提升。横向对比全球其他国家会发现,只有人口年龄较低的国家通胀率较高,老龄化比较严重的欧洲、日本通胀率都非常低,欧洲为1%左右,日本通胀率甚至是负的,表现为通缩。究其原因,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上升、消费倾向下降,因此对通胀产生抑制作用。而国内当前正是处于老龄化快速上升的阶段。
从短期看,虽然大宗商品涨势强劲,PPI创下2008年以来新高,但PPI向CPI传导不畅,上游生产价格与下游需求价格并不同步。需求端的不振制约了价格的传导,再加上猪价下行带来的结构性影响,因此并不存在通胀的风险。
同时,易纲表示“国内利率水平虽比主要发达经济体高一些,但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中仍相对较低,总体保持在适宜的水平”。因此,货币政策仍然是“稳”字当头。
但是,国外情况与国内差异较大。发达国家的金融资产和房地产价格普遍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特别是股票市场很快就达到了创纪录的高水平。美国4月份CPI已经创下2008年9月以来新高,达到4.2%,市场预测5月CPI会再创新高,核心CPI甚至可能创下28年来最大增速。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供应了全球一半左右最终产品。如果说发达国家大量印发的货币形成了拉动全球通胀的动力源,那么,中国数亿劳动者生产的商品就是稳定全球通胀的千钧锚。
也就是说,中美在通胀的博弈中,中国存在巨大的商品优势。商品的价格决定了通胀的水平,也是防范通胀风险最大的压舱石。
3、IPO发行节奏未变,企业自由选择上市地
证监会主席的发言,历来也是备受市场关注。但从历史情况看,基本不会出现超出市场预期的情况,毕竟我国有将近两亿股民,监管的一言一语都会受到两亿人的解读。从今年来看,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发挥了一贯务实的风格,并重点回应了市场关注的两个问题。
一是回应IPO发行节奏的问题,打消市场疑虑。一段时间以来,其实可以明显感觉到资本市场IPO节奏相比于以往的变慢,因此市场观点认为监管控制了IPO的速度。但根本原因在于监管压实了券商等中介机构的责任,也正因为此,出现了大批撤回申请的情况。同时,加强了对于股东信披的监管,这使得相关信息核查的时间变长。最后,完善了科创板科创属性的评价体系,导致符合要求的企业变少。这些是综合导致市场看到的近几个月IPO数量变少的原因,而非是监管主动收紧或放松IPO的节奏。
二是对企业选择上市地持开放态度。易会满表示,企业选择合适的上市地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一些企业愿意到境外上市,一些赴境外上市的企业愿意回归,有来有去是一种正常现象,总体都持支持态度。
要知道,在全球央行大放水的情况下,优质资产成为稀缺品,A股中具有确定性的“白马股”早已经涨到了天上去,很多所谓的“核心资产”估值都达到了历史的90分位点以上。作为资本市场的监管机构,证监会理所当然希望优质企业选择在A股上市,既能壮大发展资本市场的规模,又能给投资者带来很好的财富效应。
易会满表示支持“企业上市地的来去自由”,既是对金融市场保持开放的重申,也是对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的信心。
(本文作者介绍: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
责任编辑:潘翘楚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