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宁:智能汽车如何引领金融发展

2021年06月11日09:33    作者:车宁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车宁

  在时下一众热门行业之中,智能汽车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论产业发展,这里如火如荼,而论新闻事件,这里却乏善可陈。然而,这种乏善可陈并不意味着没有。事实上,不管是特斯拉市值力压大众、丰田等传统九大车企总和,抑或苹果、华为、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高调进入造车市场,甚至包括政府出台产业规划和管控政策,智能汽车领域短时间内不可谓不风云际会,但是这些新闻却因为无法突破人们对智能汽车的狂热想象而显得平庸。正如自然厌恶真空一样,新闻也厌恶平庸,智能汽车领域跨越平庸的阈值已是如此之高,反倒彰显了这里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虽然距离乐视折戟已过六年,坊间仍然有观点在质疑智能汽车现下的花团锦簇是否虚假繁荣。然而世异时移,目不暇接的经济社会变迁深刻改变了行业内外。在智能化、网联化和新能源(主要为电动化)这“新三化”的推动下,汽车行业脱胎换骨般地褪去了“傻大黑粗”的外衣,一方面因契合了世界范围内碳中和、碳达峰等绿色发展要求而具有了相当的“政治正确”色彩,另一方面又以所谓“全屋智能”的概念融入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大潮,成为各方势力竞相追逐的“性感”对象。

  而这其中自然也包括金融,那个如今略显寂寞而又不堪寂寞的金融,那个本应“永无眠”并且努力“永无眠”的金融。

  愿景:智能汽车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及国内阶层利益分配的不均,民粹主义沉渣泛起,全球治理加速重整,特别是叠加新冠疫情的冲击,各行各业都在经历属于自己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其中最为深刻且影响长远的,莫过于智能汽车行业。正所谓“循名责实”,汽车领域变迁之剧烈,从其名词变化亦可窥见一斑。

  从英语表达来看,在vehicle(交通运输工具)本质属性未变的情况下,单词“车”已经悄然经历了carriage(简称car,最初指四轮马车)、wheeled machine(具轮机器)直到automobile(自动驾驶)的演进,这同样也标志着其在完成了工业时代机械对畜力的替代之后,正在经历同样甚至更加重要的数字时代智能化、网联化和新能源的跃升,其对产业链上下游和生态周边的冲击影响也料将更加深刻广泛。

  从汉语表达来看,作为智能汽车的规范陈述,“智能网联汽车”实际上代表了智能汽车、车联网、新能源车(电动汽车为其代表)三个面向。其中智能汽车概念是指在计算机、传感器、移动网络等硬件和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软件支持下,可以形成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辅助驾驶等功能为一体的复杂智能系统;车联网概念是指通过车载设备和移动网络,可以对目标范围内所有车辆动态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在车辆运行中提供网络化功能服务;新能源车概念是指一方面采用电力、天然气、氢能等区别于石油的非传统能源,另一方面配合能源变化引入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可以打造双具新技术原理和新机械架构的新型汽车。

  在理想状态下,作为着眼未来的硬核科技,智能汽车应同时具备以上三个面向,然而在现实之中,智能化、网联化和新能源也常常各行其是,并且实践中的技术发展也深浅不一。抛开“PPT造车”的概念宣传,仅从现实状况出发考察分析,其“颠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智能驾驶技术。考虑到叩门“野蛮人”的互联网背景,基于数据储备和信息处理优势的驾驶技术是其有望大显身手的主要赛道,并且这一技术具有相当的发展纵深,当实现L5完全自动驾驶之后,汽车运营乃至金融领域中的保险责任分担都会发生深刻变化,想象空间也是可观。然而在当前,智能驾驶技术普遍处于L1部分驾驶辅助和L2组合驾驶辅助层次,虽然部分企业宣称自己已经掌握了更高的L3有条件自动驾驶甚至L4高度自动驾驶,但其应用场景大多还只局限于港口、矿山以及城市新规划区域(如雄安等)。

  其二是智能座舱系统。在这里,传统厂商凭借技术和经验积累,手机厂商凭借软硬件交互,互联网平台凭借数据分析应用,可以说是各擅胜场,平分秋色。并且,智能座舱系统长远看来的想象空间虽然没有智能驾驶技术巨大,但在近期却最能打造生态,形成合力。这不仅是车载OS提供了手机之后系统打造(摆脱苹果、安卓掣肘)和软件开发弯道超车的契机,即使是看上去不那么高大上却能显著提升驾驶体验的屏幕、天窗、传感器乃至内饰灯等都能带动起一条条产业链的兴起,而其中的高科技中小微企业正是金融服务的优质对象。

  总而言之,智能汽车的兴起意味着作为工业产业皇冠的汽车行业产业逻辑的根本转向,凭借着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和算法、算力等新生产手段,数字化实现了对工业化的降维整合。在此基础之上,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由工业时代的生产制造(特别是动力系统的生产制造)转变为数字时代的软件开发、生态建设。余波所及,作为其周边的销售机制、消费机制乃至融资保险机制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向度:智能汽车能实现什么

  拜之前某些厂商不很成功却很出名的造车实践所赐,智能汽车一直摇摆于火热的实践和冷峻的批评之间,不过“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智能汽车行业发展虽然目前观察其时未定,但是长远看来其势已成。

  说其势已成,首先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中附带产生的两大“冗余”为其提供了发展的现实基础。一方面,传统汽车企业“强者恒强”,凭借品牌优势收割下游和后发企业,被挤压者在生存和利润驱动下不得不另谋出路,反正也是“贴牌”,给谁贴不是贴呢?于是这些有生产能力而无品牌能力的“过剩产能”摇身一变成为智能汽车腾飞的产业保障。

  另一方面,互联网产业的前期发展也为智能汽车腾飞提供了坚实基础。在硬件上,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具有相当的互通性和重复度,无论是供应链基础亦或人才、经验,智能汽车都有前人成功经验可循,在软件上互联网产品设计理念、经营哲学同样会在智能汽车领域发扬光大,能够有效节约产品宣传和客户教育成本,智能手机粉丝也可无缝转为智能汽车用户。

  再者,资本加持下的互联网产业在快速经历由线上而线下,从To C到To B的发展后,正在面临渠道和场景的双重瓶颈,流量经营亟待创新,行业发展亟待突破,资本也需要新的想象和变现空间,这种压力与全球走向低碳经济、数字经济的历史洪流相结合,本身就具有不可阻挡的磅礴势能。反过来说,汽车作为工业产品的创新空间也所剩无几,需要在新能源(电动、氢能)、新技术(数字、智能、网络)等方面“搞搞新意思”。

  然而与概念上舞文弄墨不同,汽车行业要想在发展实践上真正实现从工业时代到数字时代的跨越,仍需克服现实中的重重障碍,之所以说其时未定也正因为如此。

  首先,智能汽车的目标客户大都是在现实中依靠智能手机和高速通讯网络建立起对移动智能的认知和憧憬,作为这种憧憬的投射和延续,智能汽车能否快速弥补传统驾驶体验和车企服务与之相比的体验落差,进而形成软硬件周边生态并借此培养其客户黏性,尽可能多地延长客户使用时间,丰富客户行为操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发展成熟的速度和效果。

  其次,在智能汽车“新三化”中,电动化虽然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但却正是其它智能化因素落地的基础。这是因为相对于复杂的燃油动力系统,电机系统入门门槛相对较低,外来的“野蛮人”也方有可能借此绕过原本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正是电动化的市场空间决定了智能化的市场空间。话虽如此,不过对照现实统计数据却难言乐观,以2020年的中国为例,即使算上不那么“智能”的传统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新能源车占比也不过5.4%。

  再次,智能汽车行业也需建立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过去,虽然传统汽车行业盈利被诟病为“不靠销售靠售后”,但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经营范式。互联网产业在几经摸索之后,也确立了“广告+付费”的运营机制。对于智能汽车来说,一方面是电动系统无需燃油系统一样的复杂保养,另一方面升级更加依靠软件,其能否在放弃传统售车模式之后成功拥抱互联网模式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另外,智能汽车大多依赖直销模式,其与经销商的生态重组也有待时日。

  最后,作为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智能汽车的成功也有赖于数据合规的保障。与智能手机相比,智能汽车不仅收集的数据信息种类更多,手段更强,并且还收集自身之外的环境和他人信息,这样就更增加了产业发展与国家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的平衡难度。一方面,此前部分车企曾因信息安全问题引发相关国家政府的关注乃至介入,另一方面,汽车数据立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前沿课题,其制度设计仍有待发展成熟。

  机遇:金融机构如何“想象”智能汽车

  过去二十年,金融机构既经历了金融自由化/互联网金融的繁荣,也忍受了泡沫破裂/专项整治的苦痛,其形象同样发生了由人人艳羡的“造富神话”到举世鄙薄的“过街老鼠”的幻灭。一正一反,一热一冷之后,金融行业所迫切需要的是先前扬弃空转套利的窠臼,重塑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而智能汽车由于其创新空间和产业纵深,正是前者所期待的“白衣骑士”。在当下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三个主流业务领域,智能汽车都可以提供金融持续发展的关键机遇。

  在数字金融领域,智能汽车可以承接和提升金融科技成果。智能汽车本身就是手机之后最有想象的客户服务渠道,不仅PC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积累可以继续复用,并且可能围绕智能汽车形成新的服务生态。事实上,在信贷、支付等金融业务底层逻辑不变的情况下,之前和以后的金融创新主要就是渠道创新,渠道创新也将继续塑造金融业务的外在风貌并继续成为包括互联网平台在内各类机构竞争的主要阵地。这是智能汽车之于金融业务的最直接意义。

  除此之外,作为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调配社会资金资源的行业,金融本来就高度依赖信息作用,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这一趋势只能更加深化。在已经开始的金融业务前端获客、中台运营、后端风控全面数字化进程中,无论是提升经营效率亦或锤炼风控能力,金融机构都需要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持续推进,智能汽车及作为其重要生态组成的智慧城市无疑都将成为这一过程的基本载体。

  在普惠金融领域,智能汽车有望贡献高质量的目标客户。对于普惠金融来说,要想在政治担当与商业持续、融资难和融资贵之间取得双赢,关键是获取适格客户,特别是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企业客户。至少从想象空间看,智能汽车能够提供远比传统汽车丰富的上下游软硬件产业链,其生态中的高科技中小微企业不仅与数字普惠金融天然契合,它们与龙头企业的天然联系也令金融机构业务开展保持在过去的“舒适空间”。

  在绿色金融领域,智能汽车能够提供社会责任落地的现实场景。在碳中和、碳达峰为代表的绿色发展趋势中,金融扮演的角色大致是通过资源注入影响价格信号,使绿色行为更“有利可图”。面对作为绿色产业“形象大使”的智能汽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创造支持企业健康成长的项目融资、绿色基金以及推动环保技术发展和商用的风险投资等金融产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还可以专项优惠贷款、绿色存款、积分兑换等产品创新引导客户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加速汽车消费升级。

  举措:金融机构如何拥抱智能汽车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智能汽车可谓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不仅是其本身的现实影响、想象空间难以完整评估,并且其还与数字产业、智慧城市等息息相关,呈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态势。甚至于金融业务与智能汽车的对接,也会受制于金融行业自身和智能汽车产业的双重影响,既需要小步快跑,也需要逐步磨合。金融机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纵使智能汽车如何玄幻、如何概念,其服务路径也应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现实基础出发,着眼长远,着手当下。

  事实上,随着智能汽车的逐渐升温,金融行业也是早有机构“春江水暖鸭先知”。比如,某互联网银行就在“轻运营、轻资产、科技化、场景化”的方针指导下,公私联动整合提升其传统乘用车个人消费贷款和汽车经销商信用贷款产品。其中,乘用车个人消费贷款产品特色是面向新生代个人购车人群,既可以购买新车,也可以购买二手车,既可以购买保险、配件,也可以用来缴税。汽车经销商信用贷款产品定位是通过经销商集团和产业互联网平台批量触达客户,以全线上纯信用经营贷的方式全面覆盖4S店、小散车商和后市场客群。

  除此之外,金融机构相对成熟的打法还包括组织产业联盟和联合实验室。这些举措虽然稍显“不务正业”,但考虑到传统银行汽车金融业务资源分散、地域分割、难以下沉市场和有效触达客户等痼疾以及智能汽车相对金融业务较高的技术门槛,深度沉浸客户生态,通过上下联动和自主拓展的方式,利用差异化优势广泛获取客户并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失为破题的关键。特别是当下和未来都存在智能汽车技术分岔的可能,提前融入更可以为将来赢得主动。

  放眼未来,金融机构还可以掌握如下方向,逐步丰富智能汽车金融产品体系。

  在产品业务创新方面,要全面把握汽车产业绿色、智能转型趋势及其带来的消费升级,以服务C端的金融业务为纽带,依托互联网资源和自身比较优势,广泛连接出行、社交、娱乐等生态伙伴,公私联动为厂商、经销商和消费者提供以线上、信用、数字化为主要特色的金融服务,全力打造智能汽车金融生态圈。

  在风控水平提升方面,要充分理解场景的业务逻辑和风险来源,构建系统性的风险防控体系。智能汽车场景既是创新业务,又是大型生态,对手方不仅包括大型网络平台、传统车企,也包括个人客户、小微企业,风险不仅多发、易发,还具有一定的变异性、传染性,因此需要全面把握政策风险、法律合规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实现人防、技防、制防在新场景的深度融合。

  在智能网点服务方面,要紧紧抓住智能汽车带来的硬件扩展和网络连接机会,拼抢新的战略场景。首先要走出去,利用信贷产品绑定厂商、经销商和消费者,开启互联网银行云上服务新触点,同时更要引进来,利用新触点推送产品信息,提供基础服务,创造更多连接,将其引入线下网点并形成有效活跃户。

  在金融科技发展方面,要重点发展线上经营能力,实现与伙伴、客户零距离,让银行服务无处不在。与之前类似场景相比,智能汽车更能激发行业想象,但重点还不在于亦步亦趋地跟随趋势和同业嫁接服务渠道,而是利用场景磨砺自身,全面提升基于金融科技的获客活客、产品创新和风险运营等能力。金融需要智能汽车,智能汽车又何尝不需要金融。

  (本文作者介绍:金融新兴商业模式的长期观察者,现就职于某大型银行,北京市网络法学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