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陈功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为防止短期经济失速,中国肯定将会加大基建投资。但为了避免过去投资的结构性问题,中国需要转变观念,调整投资结构。
为应对经济增速放缓过快,中国开始加大投资。在投资领域,中国最熟悉的恐怕还是搞基础建设。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基建投资下滑是一个原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增速比1-7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三大投资中,基建投资仍是主要拖累。1-8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2%,较1-7月回落1.5个百分点,再创新低。与年初增速16.1%相比,8月基建投资断崖式的下跌值得警惕。
从需求来考量,中国基建投资的空间还有多大?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达到什么水平?加快基建投资是否会导致政府债务上升,抵消掉去杠杆的努力?这些都是国内外市场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近日,在接受美国某著名财经媒体采访时,我有如下分析:
首先,外部世界对于中国的基本观察是,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畸形的。如2017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17.31万亿元,累计的同比增速回落至14.93%,这比2016年略有下降。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20%左右,而固定资产投资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5%,这在大型经济体中遥遥领先,占据首位。美国的这一比重大约是22%,日本大约是30%。可见,中国经济非常依赖于基础设施投资,中国要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还要靠基础设施投资。如果做别的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未必能配套,产业也不一定能配套,这意味着在短期内无法实现。
那么,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还有多大空间?这与基础设施的定义有关,在中国谈论基础设施,主要就是道路桥梁,几十年来就是如此,但实际基础设施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说所有公共服务设施都是基础设施建设。如果这样看的话,那么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比如解决水资源问题、国土资源的改善,还有通信网络的升级换代(如5G网络),甚至大量修建足球场也是基建(中国的足球场非常少,甚至不如拉美国家的乡村)。所以,基础设施投资在中国的需求很大,只是投资重点需要有所转移。坦率地说,这里还有一个政策观念转变的问题。
其次,必须承认,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对经济贡献率在过去很大,但很难给出准确的数据。一般估计,房地产对于中国GDP的贡献率是8%左右。但我认为,这个数据可能严重偏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因素非常强烈,中国是一个资源集中的国家,资源一旦被集中到少数领域,往往产生巨大的影响,发展速度也很惊人。基建和房地产就是这样,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非常重要,有的地方地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甚至达到100%。产业往往跟着需求在走,所以基建和房地产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应该非常大,属于绝对的支柱产业。
不过,基建与房地产的情况不同,房地产在过去的贡献很大,但今后房地产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日趋负面,这主要不是因为债务,而是因为对社会总成本的推升,成本的快速上升,让这个国家失去了非常多的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很多企业难以为继。基建则有远期效益,预计未来的基础设施投资依旧会是中国的主要经济增长手段,至于这方面的空间大小要靠投资量的规模,这实际就是中国政府的决心。
第三,基建投资加大将会导致债务上升,这肯定会发生。不过,现在的世界,随着过去一个时期的货币宽松,哪个主要国家的政府债务不是上升的?只要流动性稍微产生变化,就可能意味着政府债务上升。因此,关键不是债务水平的上升,关键在于债务结构是否合理、发债是否有秩序,以及债券市场建设是否完善。现在,中国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都很大,采取严厉管制措施的原因也在于此。
第四,中国政府目前对于债务采取严厉管制,这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中国债务规模很大,债务总额反复统计都搞不清楚,尤其是各种隐性债务规模很大;另一方面,发债秩序存在严重问题,制度建设跟不上,或者说过去低估了债务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和冲击,必须要有的制度都没有跟上,造成了混乱局面。不过,中国不会因此就放弃必须的负债建设,这是避免经济过大波动的必然措施,也是一种宏观调节。由于成本上升,消费即便得到鼓励有所增长,但社会总成本上升使得消费增长不容高估,最后还是要靠投资。消费增长是长期的事情,不是短期的事情。相信中国的政策部门理解这一点,不可能按照学术观点、按照经典经济学理论来就事论事。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为防止短期经济失速,中国肯定将会加大基建投资。但为了避免过去投资的结构性问题,中国需要转变观念,调整投资结构。
(本文作者介绍:安邦咨询创始合伙人、首席研究员、博士后导师、著名智库学者、信息分析权威专家。他是“新丝绸之路”的最早研究者,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提倡者,他同时也是中国陆权理论的最早研究者。研究方向主要是基于信息分析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城市发展战略。陈功先生长期担任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多所中国大学的教授及博士后导师。)
责任编辑:张文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