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刘学智
美国对华发动全方位的贸易战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并不仅仅是着眼于贸易领域,而是全方面的战略考虑,是在“美国优先”主导思想下的具体对外战略措施。
4月4日凌晨(美国当地时间4月3日), 美国依据“301调查”结果公布了拟对华加征关税商品清单,对一系列价值约500亿美元的中国制造产品征收关税。这些产品大都属于非消费品,专注于高科技产品,涵盖1300种包括工业技术、运输及医疗产品。拟征收25%关税,同时申明该清单有60日的攻势磋商期。不久之后中国采取有力回击,于4月4日下午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能够做出如此快速的反应,表明中国是时刻做好准备的,及时采取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最大的两个贸易国家,双方开展贸易战必将两败俱伤。但是中国不畏惧美国的挑衅,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必将全力以赴。从目前的制裁措施来看,美国主要针对中国高技术行业,中国主要针对美国农产品行业,似乎像是一个农业大国(美国)与工业大国(中国)之间互掐。
如果双方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对中国的影响可能在两方面。一是对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加征高关税可能抬升国内粮食消费物价;二是出口相关的制造业需求减弱可能带来失业增加的风险。不过从整体经济来看,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整体可控。近十多年以来中国的出口依存度逐步下降,出口占GDP比重从2006年的35.4%降至2017年的18.5%,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经显著降低。中国已不是当年的那个中国了,就算美国不挑起贸易战,中国出口占GDP的比重还会下降。
贸易战对美国的影响其实不小,可能要大于中国。美国处于供应链高端,中国处于供应链中低端,美国经济产业对中国的依赖很重。中国从加工贸易中只赚取少量加工费,而美国从设计、零部件供应、营销等环节获益巨大,如果整个产业链条被切断,美国受到的损失会更大。并且美国向中国主要进口的产品是玩具服装等纺织产品、手机设备等通讯产品、橡胶化工等工业产品、电器仪器等机电产品,这些产品的特点是劳动密集型和工业生产型,需要完善的制造产业聚集,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替代国。即便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有部分类似中国的产业,但难以填补中国巨大的产能。只要美国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存在,损失的是美国消费者,很多生活日用消费品可能出现短缺和物价高涨。
特朗普多次公开讲话谈到,美国通过对华贸易制裁想达到两个目的,降低贸易逆差和增加美国就业。其实这两个目标难以通过制裁手段实现。如果两国相互制裁,那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减少,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也会减少,最终结果可能是双边贸易量下降但逆差变化不大。要降低美国对华逆差的最有效手段是扩大对中国的出口,重点在于加大高技术产品出口,这一点美国做不到。关于美国就业状况,目前美国失业率已经低至4%左右,为2000年以来的最低点,远低于美联储设定6%的充分就业目标。并不存在就业压力,以贸易制裁拉动就业的理由更像是托辞。这些问题美国智囊团不可能不知道。
因此,美国对华发动全方位的贸易战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并不仅仅是着眼于贸易领域,而是全方面的战略考虑,是在“美国优先”主导思想下的具体对外战略措施。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主要集中在高科技领域,这些正是中国正在迅速追赶和崛起的行业,也是国家战略发展重点。历史进程总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与美国曾经对日本使用的把戏差不多。当年对日本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办法,一方面打压另一方面谈判,让日本一步步妥协求和,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美国极有可能将贸易制裁作为谈判筹码,像当年对付日本那样对付中国,这是需要重点警惕。
先来看看美国的背景:从特朗普入住白宫之后的一系列政策来看,他主导“美国优先”,完全以一个商人的角度去掌舵,重点在于促进美国实体经济发展不惜采取任何措施。对内大幅削减企业税和个人税,对外提升资本利得税和贸易战相结合,力求促进海外投资回流美国,重塑美国制造业和核心产业竞争力。当然,作为商人出生的总统,不排除通过减税对特朗普自己的家族产业获益的成分。从经贸战略层面来看,美国否定一切自由贸易协定,力求重新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新秩序。一方面,排斥WTO,近十年来WTO已经成为一个边缘化组织,在WTO框架下的多变协议毫无进展。另一方面,否定一切自有贸易协定,不但退出还没成型的TPP、TTIP,就连早已成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韩自由贸易协定都被否定。美国这样做的国际背景是,全球经济多极化发展日益显著,美国担心自己的领头羊地位受到威胁,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第二大经济体中国。
再来看看中国的背景: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壮大,经济总量已经是日本的两倍多,成为唯一能与美国叫板的大国。即便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但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快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加大力度推进产业升级,近几天高技术和高端装备行业发展很快,过去几年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高铁等硬实力提升,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并且中国大力推行“一带一路”、亚投行、RCEP,力求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国已签16个自贸协定,涉及24个国家地区,对外影响力在逐渐扩大。
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战的重点领域很可能分布在战略性行业,根据“301调查”内容,涉及信息技术、机器人、高铁、新能源,将远远超出了最初提议的钢铁和铝进口关税。这些正好是中国正在迅速追赶和崛起的行业,也是国家战略的支柱。这样的状况在历史上好似出现过,那就是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当时有很多经济研究者盘算着日本经济何时超过美国,就像今天盘算中国经济总量何时超过美国一样。因此,美国对华采取贸易制裁具有当年对日本相同手段的意味。
根据历史的经验,中国需要避免几个风险点,采取有力应对措施。首先,避免人民币汇率剧烈波动,要维持币值稳定。货币流动性是经济运行的血液,宁可对美国加大关税和制裁力度,也不能屈服于放开人民币汇率自主权,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避免大幅度、趋势性升值和贬值。
其次,不能坐以待毙,要灵活运用好反击美国的武器库。中国可以对美国采取反制的项目有很多,除了针对性提升关税以外,还可以采取进口替代方式予以还击。例如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第二大进口国,削减对美国进口,加大向南美新兴国家进口,也要提升自己的产出水平,其中大豆最为典型;2017年美国向中国出售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的汽车,不用通用福特可以多用大众菲亚特;美国波音公司向中国交付民用飞机占全球总量的26%,可以少用波音多用空客,或者C919、C929。
再次,从产业链角度入手,切断对美国终端产业的供给。中国很多产业处于上游制造端,美国处于下游消费和售后端,两国是互补性质,并且美国对中国的产业依赖很重。如果中国在制造端削减给美国的供货,那么美国经济将受损巨大。最后,终极武器是美国国债。截至2017年末中国持有价值近1.2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作为美国的债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有主动权减持美国国债。
在有效应对外部挑战的基础上,中国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练好内功强大自己。一是大力发展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出口导向型产业向内需拉动型转变。二是全面推动对外开放,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建立全面贸易伙伴关系,提升对外影响力。三是以投资拉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弱化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让更多的资源投入到高技术产业发展,为更多社会主体参与科技创新提供政策空间。
(本文作者介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贾韵航 SF174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