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命案再警示地方债务系统

2014年07月02日 07:39  作者:陈志龙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志龙

  一场创纪录的信贷投资热潮所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一些地方耗巨资打造自己的“东方曼哈顿”,到处都是拔地而起的金融街和CBD,天际线被摩天楼刺破,如今不少都成了“鬼城”的代名词,自然,不少平台公司成了吸金的“无底洞”和“地雷阵”。

CBDCBD

  政府债务膨胀引发纠纷不断,甚至惹出人命关天的事来。上周,承建安徽萧县市政工程的包工头杨永,因被当地政府拖欠数千万元建设款,要债无果又不堪债务重负,绝望之下自杀。新华社的这则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影响。政府本该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商业诚信的监督者,而如今却一再沦为欠债失信的源头。

  类似事件并非孤例,不久前在某地采访遇到几件事。一家做政府类BT项目的企业,前几年信贷条件宽松时揽了不少项目,当然,也帮各个项目所在地的政府垫了不少钱,贷款转眼到了还债高峰期,而BT类项目的还款周期漫长,有5年的,最长还有8年的。企业负债和应收款期限错配,问题就来了。并且,地方政府答应还款时又难以保证,要钱没有,给你块地,可土地产市场不景气,三四线城市的地根本没法变现。企业流动性极度紧张,几乎处于命悬一线的状态。

  当地机关干部还展示了一条政府平台公司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借房产抵押权获高额回报”的集资短信,开宗明义地称“为帮助盘活你的房产抵押权,支持市政建设,不影响您正常居住和出租,年息9%,财政提供保证承诺等。有意者请携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所有权人身份证扫描件来我公司现场办理预登记手续。”而在另一处新城管委会,办公大楼前贴一则通知,“因今年财政资金异常紧张,融资困难,所以从本月起,所有机关人员暂停发工资,只发生活费,等几个拆迁项目签约全部结束,再视情况恢复工资发放”云云。

  清华大学公共经济、金融与治理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了《2014年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和“2014年289个城市财政透明度排行榜”,课题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300个城市只有14个公布了政府性债务方面的数据。主动公开债务的城市较少,主要是地方政府担心债务公开透明会不会影响发债以及发债成本等问题。

  地方债务膨胀和高能信贷堆积是建立在土地价格持续上涨基础上的,前提是经济保持高增长,土地有持续贴现能力,而经济一旦进入调整期,土地流动性差、贴现能力弱,加之大量的政府性项目本身效益差,现金流不足以覆盖债务本息敞口,土地类资产不具有贴现价值就无法产生价值,流动性困局出现时甚至会丧失价值。

  而期限错配则会加剧这一风险——前几年地方忙于上项目,不管什么钱都拿,而中国金银行体系占负债大头的短期负债与固定资产贷款存在着长期扭曲性错配,在全社会流动性紧张,银行业普遍去杠杆化,而地方债务规模失控、财务成本高、经济下行流动性匮乏极易导致杠杆断裂。

  肇始于五年前的那场投资狂潮,政府平台遍地开花,无序负债、过度负债、黑箱负债,“羊群效应”驱动银行业数十万亿元天量廉价信贷跟进,地方大干快上与银行业大干快放相互促进,互相强化,大量贷款缺乏透明度,许多贷款难言严谨和负责。国有银行贷给国有平台,贷款所有权人和债权人缺位,肉烂在锅里,没有终极的追索担责机制,通过解包还原后发现,许多贷款没有一一对应的资产,一块地多头重复抵押,“一女几嫁”的情况非个别现象。

  有的土地证都没有,只有复印件,有的虽有土地证,细一看这土地的附属物是公共设施,如医院或者公园,根本动不了,有的地方甚至连高速公路绿化带都拿来抵押贷款。一场创纪录的信贷投资热潮所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一些地方耗巨资打造自己的“东方曼哈顿”,到处都是拔地而起的金融街和CBD,天际线被摩天楼刺破,如今不少都成了“鬼城”的代名词,自然,不少平台公司成了吸金的“无底洞”和“地雷阵”。

  财政金融是一对连体儿,其内在关联机制蕴藏着“黑天鹅”式的大概率风险。平台贷款背后的“圈地运动”,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云南一家负债近千亿元的公路城投公司,早前直截了当向银行发违约通知函,无力还款。最后省政府介入,向银行承诺会透过增资、垫款及补贴救助该公司,最终达成债务重组协议。类似事件已发生多起,一些平台到期都由政府出面协调顺延展期,只还利息不还本。

  难怪标准普尔金融机构评级资深董事曾怡景两年前就说,中央政府若不介入解决地方债务问题,10万亿地方债务中2.5万亿元可能成为坏账,银行将是最大受害者,内地银行业的坏账率或提升6个百分点,实际上,最新的地方债务已远不止10万亿。而这也正是近年间“利润高得不好意思说”的银行业股价全部破净资产,“低得不好意思说”的原因所在。著名对冲基金经理James Chanos也预言说,“中国房地产的萧条不可避免,它将以迪拜乘以1000的方式,或者更糟……对世界来说,有可能出现像美国次贷和房地产泡沫那样的重大转折性事件。”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的负债都是以国家信用作为背书的,银行相信政府不会违约,不会像美国的政府没有钱就关门,不相信平台会出事。随着债务的累积,现在银行担心的是在地方债务透明度和治理能力基础上,债务杠杆的脆弱性和偿债能力的可持续性问题。如果不透明的地方债务和金融体系风险相互叠加,容易诱发更大的风险事件。

  在形势好的时候,GDP模式的政绩驱动下,地方极易忘乎所以,大干快上,大铺摊子。而经济进入中速调整期,过去拉的架子、铺的摊子太大了,大量半拉子工程大量出现,银行又上门逼债,自然日益捉襟见肘,难以为继。而流动性风险一旦爆发,很容易激起骨牌效应和恐慌。为缓解流动性紧张局面,以至一些地方连向机关干部借房产抵押融资等“凡是能想得到的”办法都想到了,可见基层政府债务的紧张程度。

  安徽债务命案再次警示提各级地方政府,该是收摊子的时候了。

  (本文作者介绍:陈志龙,财经专栏作家,报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地方债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