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志龙
人们往往只记得繁荣的盛况,却记不住贪婪设下的陷阱。恒大的当家人许家印曾回首忆说,2008年,如果不是金融危机改变了国内政策取向,差点就玩完了。资本的嗜血、人性的贪婪,使得许多参与者在巨大利益面前,忘记了前车之鉴。
许多朋友都反映,最近这个双休日,接到的售楼小姐不厌其烦的电话、短信不下N条,“天知道她们从哪弄到的电话号码”。房地产市场就像梅雨期的天气,有点凉、有点闷。
标普最近点了一批财务杠杆过于激进的开发商的名。其中包括奥园集团、中海外宏洋集团、华南城、旭辉集团、万达[微博]商业、花样年和广州富力地产。这些公司的共同特点是,2013年债务增速超过50%。
标普提醒投资人,要担心实力较弱的开发商再融资风险加剧。在信贷收紧时,大量开发企业通过信托、委贷和海外融资方式融入巨量资金,今明两年将面临巨额美元债券和信托产品集中到期,面对刚性兑付。如销售情况难以改善,将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和违约风险。
房地产业繁华的年景中,热词是“拿地”、“抢钱”,现在的热词是“退地”、“找钱”。显然,退地不易,找钱更难。中国式房地产的高杠杆游戏中,开发商永远是拿别人的鸡替自己下金蛋。市场好的时候,开发商“不缺钱”,他们是强势的规则制订者。无论是让购房者就范的各种“霸王条款”,还是面对围着他们团团转的银行行长,他是“大爷”。“10年、10个亿、(利率)下浮10%”,一位资深的银行告诉我,2009年他们上门营销一家大品牌开发企业时,这是老板对他开出的条件。而如今,天变了,一般房企想从银行拿到贷款已断无可能。
过去,银行过去一向是房地产融资的主渠道受限,现在主动脉梗阻、个贷断流,房企现金流出现逆转,甚至一些地方连代理公司的代理费都因此出现支付困难,他们只有眼睛向外。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标杆房企海外融资分别为:86.16亿美元、51.75亿美元、34.14亿美元、26.18亿美元、69.94亿美元。
从融资成本看,目前大部分房企的美元优先票据等成本都已经上涨到7%以上,再加上近期美元强势等因素,房企所承受的融资成本也在加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5月,十家标杆房企共计融资600.97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融资金额的46%。其中海外融资436.17亿元,占融资总额的72.6%;而国内融资占比仅为27.4%。
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80多家上市房企的经营性现金流就大量出现负数,高杠杆的房地产企业已经在悬崖边缘。浙江奉化兴润置业及关联企业惊曝总负债超过35亿元,早已资不抵债。此前,浙江谛都房地产公司逾13亿债务链断裂,而更多在高位拿地或者涉及民间高利贷资金的房企已经绞索套头,脚下的凳子随时可能被债权人抽去……“重点关注房地产贷款风险”成为银行业风险防范的重中之重。
人们往往只记得繁荣的盛况,却记不住贪婪设下的陷阱。恒大的当家人许家印曾回首忆说,2008年,如果不是金融危机改变了国内政策取向,差点就玩完了。资本的嗜血、人性的贪婪,使得许多参与者在巨大利益面前,忘记了前车之鉴。值得玩味的是,这次标普公布的榜单中,不乏2008年侥幸捡回一条命的,这些高负债、高杠杆者可能面临“再死一回”的困局,他们能否还会有2008年的幸运,且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介绍:陈志龙,财经专栏作家,报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