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当年怎么就突然崛起了?

2014年06月18日 09:09  作者:王文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王文

  要知道,韩国仅有与浙江省面积、人口均相仿的家底,且资源贫瘠,上世纪被日本殖民统治了几十年,现在又被美军掌握着战时指挥权,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如果国际竞争像是牌局,韩国人手上肯定是一副烂牌。

韩国怎么就突然崛起了?韩国怎么就突然崛起了?

  “韩国有什么好去的?”几天前,在望京的一家老韩国料理店,我的老友杰克讥讽我。我俩住在北京东北四环外的这个韩国人聚居区多年,对韩国人邻居熟悉极了,满街道的韩文常让我俩有当老外的错觉。有时我俩喝酒,会像嫌东北人爱吹牛,嫌广东人太精明那样,调侃韩国人小心眼的段子。

  每每那时,一种虚妄的大国国民骄傲感就会溢于言表。但生活与职业有时会相抵触,如果我不像夏天光膀子喝啤酒的大老爷们似的说闲话,也不站在女性购物、旅游、美容的角度去感性理解,而是以一名智库学者的角度思考,那么,韩国值不值得去,这个问题是否还有价值呢?

  今天,我从家里出发到登机,脑海里都荡漾着这个问题,直至细读随带的一些韩国资料中写道:“2010年韩国加入了开发援助委员会,已跻身世界发达国家之列”,恍然间找到了价值所在。为什么这个1950年代同样与中国一样一贫如洗的国家,却能够在短短半个世纪间成为发达国家呢?

  如果不算传统列强日本,韩国应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二战后从发展中国家正式升级为发达国家的千万人口级国家。要知道,韩国仅有与浙江省面积、人口均相仿的家底,且资源贫瘠,上世纪被日本殖民统治了几十年,现在又被美军掌握着战时指挥权,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如果国际竞争像是牌局,韩国人手上肯定是一副烂牌。

  可怜的是,韩国像是一个里面的肉、菜都不新鲜的三明治,夹在数个大国之间,相当难受;可敬的是,面对朝鲜的非理性出牌,东西两边两个传统强国日本、中国的一手好牌,以及太平洋东岸那个远方遥控指挥的美国牌手,韩国人在这场复杂的牌局里,非但没有输,反而它的本钱越来越多。

  日本人对韩国人这种潜能早有警觉。1970年代,有日本学者曾断言,未来中国将成为超级大国,韩国也将崛起为强国,日本恐怕只能与韩国相比肩。果然,几十年之后,日本的汽车、电子科技、信息产品都受到了来自韩国的巨大冲击。遗憾的是,中国人似乎总提不起对韩国足够的敬意。

  在中国,韩国人的受尊重程度至今不如欧美人,甚至不如日本人、新加坡人;在韩国企业上班,不如像在德国、美国或瑞士企业上班那样有光鲜;韩国人的口碑也不像欧美人、日本人那样好;在学术圈,韩国研究也不像美国研究、日本研究、朝鲜研究甚至东南亚研究那么重要。

  当然,这里有韩国方面诸多历史、社会、媒体、心理、文化以及双边互动方面的原因,但我想表达的是,中国人是否能找到更多值得学习的韩国优点呢?我想,至少应有四点:

  第一,2013年韩国人均GDP是2.6万美元,是冷战结束后唯一一个成功跨越中产阶级陷阱的新兴国家。按世界银行[微博]的定义,新兴市场国家在人均GDP跨过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就会进入发展中积聚的矛盾多发期,如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以至于人均GDP很难迈向1万美元的水平。拉美诸多国家就出现了社会发展的大倒退,有不少经济学家也认为,当下中国正处在这个微妙时期,是否能从韩国的“跨越经验”中学到一些什么知识呢?

  第二,韩国是少数几个文化产业出口净赢利的国家,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占GDP的7%左右,中国却仅为2%。文化产业带来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活力、国家形象,为韩国人挣足了正分,那种感觉像是打牌开始抓了3却不气馁,愣是抓了四个3,形成了一个炸那样。韩国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对中国人的影响,不亚于中国国内的国学传统。更重要的是,韩国还把大众文化与儒学传统紧密结合,开创了将传统发扬光大的文化产业市场化先例。1998年韩国政府提出的“文化立国”战略短短十多年内就收到巨大的成效,这不正是值得几年前提出“文化强国”战略的中国所借鉴的吗?

  第三,韩国是罕见的产业方略成功赶超的国家,高端技术与先进设备大有全面领衔世界之势。韩国主导产业有造船、电子、汽车和半导体。其中韩国造船业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半导体产业居全球第二位,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突破3%,居世界第三。如果韩国过去是贸易逆差与产品组装者的“屌丝”,那么,现在它已成功逆袭为亚洲核心技术的输出国与强国。这不正是目前追求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的中国所要追求的目标吗?

  第四,韩国有着痴狂的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欲望与冲劲。很少有人重视当下的联合国[微博]秘书长、世界银行行长等重要国际组织的一把手都是韩国人的成因,也很少有人关注过韩国是少有的几个体育赛事大满贯的国家(即举办过足球世界杯、奥运会、世界田径大会、F1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韩国人活跃于国际社会的成绩足以令热衷说“融入世界”的中国的羡慕。

  很可惜,中国人对大国崛起的思维惯性,太受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的影响。几年前那部受高层关注的纪录片《大国崛起》,列陈了从15世纪荷兰到20世纪苏联、美国的9个国家的崛起先例,却没有韩国。其实,不应小瞧韩国,至少对于中国而言,韩国崛起的体量与意义丝毫不比当年西班牙、荷兰、葡萄牙要小。

  当然,我并不主张要神话韩国,韩国的财阀缺陷、大首尔弊病都应是中国防止的教训,但见贤思齐、取长补短一向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半个多世纪来,中国人曾学习过南斯拉夫、苏联、德国、日本、美国的诸多成功经验,又何必怕在学习名单上多一个呢?从这个角度看,《大国崛起》纪录片是否应加一个续集或第10集:《韩国崛起》?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近著有《大国的幻象:行走世界的日记与思考》。)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王文韩国日本崛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