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需防“定向降准”泛滥

2014年06月17日 14:29  作者:陈志龙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志龙

  在操作层面,央行能否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把好货币的总闸门,注入流动性的临界点在哪里,如何避免政策实施过程中讨价还价的博弈,防止货币政策被相关利益集团绑架,考量着央行的智慧。

中国“货币之谜”已成为现代金融的斯芬克斯之谜。中国“货币之谜”已成为现代金融的斯芬克斯之谜。

  从16日起,央行[微博]对“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当下,这种定向释放流动性的政策,传递出明确扶持“三农”部门,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信号。

  现代金融理论认为,准备金率属于“巨斧型政策”,由于央行直接参加信用创造,并通过商业银行的放大机制产生连锁反应,因而它比任何货币政策的“药效”都猛,所以一旦启动,市场格外关注。

  这次定向降准本是有严格的高门槛,所谓“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是指上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或者上年新增小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小微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

  从字面理解,不难看出它是一种带有鼓励、奖励和引导型的窗口信号,如果严格按此约束条件,工农中建交等五大行和大部分以城市业务为主的股份制银行都不在降准范围内。6月9日,央行对外宣称,按照上述标准,此次定向降准覆盖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没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踪影。但昨天有消息称,民生、招行、兴业等三家银行被列入定向降准0.5百分点。

  在”6.2”一周年前夕,流动性分外紧张的中小银行主动加强与央行沟通“对表”,讨价还价,说自己的中小企业贷款量很大,已符合标准,向央行提交申请,并得到顺水推舟的关照,获得了意外之喜,搭了顺风车,跻身于降准门槛之内。民生、招行、兴业三家行预计释放流动性350亿元。对于那些流动性之弦绷得格外紧中小银行来说这是天降甘霖。

  但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导向值得再评估。一家省级大银行的当家人说,有些在钢贸和小贷公司业务中泥足深陷的中小银行,这次却因祸得福,数百亿钢贸的烂帐还没处理完,这边央行给了政策指引,他们居然能把捅下大祸的钢贸贷款当作争取降准的“筹码”——骗贷的钢贸小老板都是中小企业主,符合央行提出的条件。

  这边闯的祸还未处理,那边央行给他降准,增加流动性,帮它度难关——这是央行的父爱主义保护。如此释放出的流动性并不能定向滴灌于三农和真正缺钱的中小企业,而是先保全小银行的润滑和流动性。

  这种现象如果滋生蔓延,政策“逆选择”的后果堪忧——政策层面纵容恶意经营,闯再大的祸都有人救。政策不仅起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助长更大的道德风险。这种现象本质是商业银行的所有权人缺位,没有人对银行最终的资产质量负责。

  到今年5月底,M2已达到120万亿。信用创造过度与货币乘数效应强烈共振,通胀压力日益显著,货币超发支撑了过去十多年间人民币资产的超级繁荣。这一盛景的本质,用货币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的话说,通胀无论何时何地,本质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近年来,伴随着基础货币激增,高能货币如水银泻地般无所不在,这导致通胀病毒毫无悬念地入侵。M2从十多万亿元激增至当下120万亿级的规模,高能货币总是粘附于某些特殊领域。

  中国“货币之谜”已成为现代金融的斯芬克斯之谜,未来几年内,如何平滑和稳定货币超发条件下人民币资产价格,防止出现类似资本市场泡沫破灭的危机,避免全局性信用收缩导致的失衡和资产价格崩溃,考量着货币当局相机抉择的勇气、智慧和担当。

  从决策层面看,一波波的“微刺激”本意是不想强刺激,而是努力让经济的微循环系统 “活血化瘀”,防止毛细血管坏死。这种审慎定向调控说明决策者在咬紧牙关,坚持结构调整,坚定不放水,保持静气和定力,忍一时之痛,从深处着力,精准发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体现了的坚定的决心和担当。

  但在操作层面,央行能否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把好货币的总闸门,注入流动性的临界点在哪里,如何避免政策实施过程中讨价还价的博弈,防止货币政策被相关利益集团绑架,考量着央行的智慧。

  (本文作者介绍:陈志龙,财经专栏作家,报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央行流动性中小企业

相关专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