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送粽子”看存款“坐滑梯”

2014年05月31日 23:32  作者:陈志龙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志龙

  银行业存款“稳增长”的种种招数,不仅给商业银行带来声誉风险,还给经营管理埋下了隐患。有资金资源的人,成为各方追捧“炙手可热”的红人。银行为刺激存款稳增长的机制也层出不穷。只要把存款拉进来,什么擦边球都能打,一些案件发生后,出事的不少都是“挖存款能人”,留下堆烂摊子。

各家赶在端午节找个由头发理财产品,还是意在“攻坚”上半年指标。各家赶在端午节找个由头发理财产品,还是意在“攻坚”上半年指标。

  “尊敬的客户:假期不忘理财,您如果有闲散资金,向您推荐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35天、45天,年化收益率分别为4.99%和5.05%。可直接通过网银购买。

  昨天收到一家银行理财经理的短信,推荐高息短期产品,没几分钟她又亲自打来电话,说一次购满10万,银行还可用快递送粽子上门云云。“不要粽子,可以换色拉油盐水鸭什么的。”

  抢存款抢得端午节都不太平。南京一家快递公司的老总告诉我,今年端午节前,他们最大的单子来自银行,有的银行一份清单就是几百份粽子。

  其实,各家赶在端午节找个由头发理财产品,还是意在“攻坚”上半年指标。6月底,集半年末、季末和月末“三点一线”的时点存款数对资金信贷“双紧”形势下的银行至关重要。由于全社会流动性吃紧,对同业资金念“紧箍咒”,过去常用的“救火”招数随时会失灵,各家都提前到市场上“抢钱”,送粽子不失为一个好做法。

  去年6月,发生了震动金融市场的“6.20”事件,一两家中小银行流动性困难引发了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飙升。银行间隔夜拆借资金年化利率史无前例地达到7.47%,超过贷款利率近20%;7天拆借资金的年利率达8.83%,创造了四年来的新高。而跨越6月30日的14天拆借资金更已超9%,比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高出50%。这让许多银行心有余悸,担心“6.20”钱荒再度重演。

  其实,存款“坐滑梯”、“荡秋千”都是业内心知肚明的游戏,每到关键时点,如3月底拼命冲规模、鼓肚子,4月份“自然流产”,肚子就要憋下去。

  银行现在都上市了,碰到什么上市几周年纪念日或者成立多少周年的纪念日,存款拉升是一种“献礼工程”,或者说为发奖金找个理由,那就没完没了地玩“鼓肚子——憋下去——再鼓起来”的资金游戏,如此循环往复。

  业内对此并不奇怪,一家农商行的行长告诉我说,他们一个大市,有时季末和次月初的存款,能倒挂上百个亿。银行过去有“三铁”——铁账本、铁算盘、铁资金,但现在“买存款”、同业存放、资金池计划,经过多番勾兑,“三铁”功夫早被废了。“存款数字、不良资产数字水得很,领导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家都明白,谁都不会做皇帝新装中那个口无遮拦的小孩。”

  稍具规模的银行都上市了,年报和半年报都要向公众披露,关键时点上的存款数,对扮靓财务指标、应对存贷比的硬约束,甚至对奖金发放都至关重要。信贷和资金的双紧形势下,银行业陷入了“存款为王”的考核怪圈里不能自拔,包括国有银行在内都不惜血本到市场上“抢存款”,这种鏖战已接近白热化,日息动辄千分之三到五的“洗澡户”越来越多,钱是留不下来的,洗把澡赚笔钱走路。

  有些小银行为了留住资金,无视存取自由的原则,与客户软磨硬泡,遇有大额转取资金,死拉硬拽、死缠烂磨,逼得客户正常取款需求得不到保证。有的甚至在网银系统上打“小补丁”,耍小聪明,搞小动作,限制客户划款额度和频率。有些理财产品到期后,反复动员客户转下期,总之就是不想让你的钱走。

  银行业存款“稳增长”的种种招数,不仅给商业银行带来声誉风险,还给经营管理埋下了隐患。有资金资源的人,成为各方追捧“炙手可热”的红人。银行为刺激存款稳增长的机制也层出不穷。只要把存款拉进来,什么擦边球都能打,一些案件发生后,出事的不少都是“挖存款能人”,留下堆烂摊子。

  在过度追求规模膨胀、对存款过度考核和激励的指挥棒下,商业银行合规风险加大,一些掌握资金资源的关键人物容易被拖下水。有的向资源富裕单位的关键人物长期免费“借用”豪车,有的安排大客户每年包机出国旅游,礼品是人手一套杰尼亚西服,各种“雅贿”手段五花八门,竞相攀比,不足为外人道也,其间瓜田李下的灰色地带难免。

  短时间内存款逾万亿元的波动,还容易误导决策,给宏观政策的准确调整带来难度。“在存贷比监管硬约束和长期片面强调存款考核的指挥棒下,存款指标完不成往往一票否决,什么都谈不上。作为支行长,我现在有30多项考核指标,但核心指标是存款,存款完不成,员工奖金什么都受影响。大家都这么玩,没办法,为了完成任务,只能花钱去买存款。”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行长的一番苦水让人颇费思量。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和风险及信用管理的特殊行业。如果过于看重存款,考核过度、激励过度、迷信存款为王,“只要能拉来存款,要什么有什么”,极易滋生管理风险、道德风险、资产风险和商誉风险,最终酿成重大的系统性风险。

  (本文作者介绍:陈志龙,财经专栏作家,报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银行存款短期理财产品反腐败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