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新常态”,慎做楼市的“救火队长”

2014年05月16日 18:32  作者:陈志龙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志龙

  从持续发力的棚户区改造、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的改革看,这才是政府“扩内需稳增长”的抓手,是政府长期“欠账”较多的地方,抓好这些基础工作是政府的本份,而不要动辄做“救火队长”,赴汤蹈火去救楼市。

读懂“新常态”,慎做楼市的“救火队长”读懂“新常态”,慎做楼市的“救火队长”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是一个全新的战略性提法,对正确研判当前形势,适应经济转型,慎做“救火队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后,一个中等速度的、以最少资源消耗、能实现大多数人最长久幸福的平和的速度才是安全的和谐的。但是,过往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一旦经济速度没有达到预期,各方担忧就会不断。面对一季度全国7.4%,发达地区8—9%的GDP增速,“要不要再刺激”成为专家学者和政府决策层面热议的话题。

  特别是针对一些利益关系复杂的敏感行业,如房地产行业,有些地方“以电话传达放开限购政策”,为给市场增加信心,人为削减数万套存量,如此“数字化”地“去库存”,各种松绑措施不断,一些地方政府迫不急待地跑步进场,挽起袖子做“救火队长”,或明或暗的救市手法不一。

  经济调整时期,市场往往呈现双轨并行状,一条轨道是政策面的信号轨,一条是利益挟持的噪声轨,此间的博弈有时就象“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一方面 “不以国民生产总值论英雄、排座次”,“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这些政策信号明确而强烈,而另一方面,有人没真正领会,不习惯稍微放慢下节奏,稍慢一点就不自觉地想着要“踩油门”。

  特别是在体现在房地产的调控中,地方蠢蠢欲动放气球,探测“政策底”,与政策制定者玩“胆小鬼”游戏,只要市场稍一向下,就鼓动专家学者谰言“房地产一下来财政就受不了,要从政治上重视”,“遏制经济下行要靠房地产上行”、“指望房价下跌是痴心妄想,不是脑子有病就是别有用心”,“房价下跌对老百姓没好处”,“房价越高,民众对投资环境和政府越满意”,“房产税开征要两个100年”……种种“保驾护航”的噪声充满扭曲动机,本质是瓜田李下的利益纠缠。

  经济学上存在着路径依赖,投资规模越强劲,越是担心高增长的列车减速,似乎只要保持高速度,一切都不会出问题,而速度一旦稍微低于某个阈值,就“大事不好”。今年以来,一些行业、企业出现经营困难。

  PMI指数跌入荣枯线,企业投资意愿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行,银行家普遍对资产质量表示担忧,中小地产商跑路蔓延,商业银行贷款逾期率急剧提高,政府融资平台陷入流动性陷阱,地方开始层层向上传导施加压力。

  于是,希望放松货币、降准备金、投资再拉动的“救市”呼声日隆,有人提出中国经济未来还要靠投资拉动,他们忘记了,长期以来中国百姓以低收入高储蓄支撑为政府、垄断部门和产能过剩行业输送资金,这些钱成了钢铁厂、遍地开花的光伏园、高速公路、高铁、机场、摩天楼和深水港,然而,从投资回报率来看是极低的,老百姓获得公共消费的价格是高昂的。  

  以大规模的公共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几乎已形成路径依赖。但中国的基础设施与十年前相比,早已是天翻地覆。现在,许多地方机场大面积亏损,高速公路通向荒芜,城际高铁上座率不高,有人“大跃进”地提要上洲际高铁,直达美国,美国人惊呼“终于可以坐高铁了”。一些地方,穷县也要建深水大港,建成后一年停不了几条船,“钱往水里扔”,大上政绩工程,许多重点项目成为重点浪费,预算一再突破。

  在经济进入中速增长后,许多新建基础设施因没有现金流将变得没有价值,产能过剩的泡沫引爆企业资产负债表,大量的机器设备成为铁锈,房地产泡沫破灭,道德风险和金融风险大规模爆发,银行将面临大规模坏账的计提。而这时政策上的机会主义只会加剧怪胎的变异。海量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低下和道德风险一再被印证。

  习近平总书记说:“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因为政府刺激经济的“弹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举国体制和大剂量“鸡血疗法”对经济下行可能维稳一时,但后遗症让接棒者苦不堪言。经济调整时期,最好的制止经济下滑的办法就是深化改革,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深化改革给公众以信心和敢消费的底气。

  当前,在投融资领域、居民收入分配体系、社会保障体系、财税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已迈出关键步伐,特别是在社会保障领域“加强型”和“欠债弥补型”改革力度在加大,终极目的是要把经济增长模式转向真正依靠内需增长来驱动。

  从持续发力的棚户区改造、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的改革看,这才是政府“扩内需稳增长”的抓手,是政府长期“欠账”较多的地方,抓好这些基础工作是政府的本份,而不要动辄做“救火队长”,赴汤蹈火去救楼市。

  (本文作者介绍:陈志龙,财经专栏作家,报人。)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陈志龙中国楼市房价下跌房地产救火

相关专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