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不改投资效率难以拔高

2014年05月09日 16:21  作者:张茉楠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张茉楠[微博]

  我国的产能过剩除了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产能过剩”外,还存在体制性过剩,大量增量资金投向投资驱动型领域造成了普遍性的结构性产生过剩,也导致了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大幅降低,这是导致产能扩张的体制性原因。

应减少政府对投资的直接干预,释放市场投资主体活力。应减少政府对投资的直接干预,释放市场投资主体活力。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4月PMI数据为50.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尽管连续两个月小幅反弹,但新增订单指数以及产成品库存继续低于50,显示中国仍处于去产能的周期之中。而另一方面,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PPI连续26个月负增长,长期过剩产能让中国经济犹如“带着脚镣在跳舞”,如何才能摆脱枷锁,“轻装上阵”呢?

  中国经济的确是在“带着脚镣在跳舞”。一方面,从产能周期角度来看,目前中国正在消化2010-2011年大规模投资释放的产能,且房地产、地方投融资平台对实体经济的挤压持续存在,产能过剩行业已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扩展到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新兴产业,许多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5%,负产出缺口显示去产能化比较缓慢,制约了新增投资的增长。

  中国产能过剩和债务通缩的症结到底在哪里?事实上,我国的产能过剩除了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产能过剩”外,还存在体制性过剩,即与投资体制转型、地方政府存在投资冲动、资金和资源价格扭曲等体制性矛盾有关。

  1994年财政分权改革以后,我国地方政府出现明显的“公司化”趋势。所谓“公司化”,指的是地方政府直接介入经济、承担企业经营管理角色的趋势,且各级政府与所辖企业形成的类似大型企业集团的利益共同体。大量增量资金投向投资驱动型领域造成了普遍性的结构性产生过剩,也导致了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大幅降低,这是导致产能扩张的体制性原因。

  除此此外,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也是重要原因。地方政府为了满足企业利益便利用其在要素市场上的干预能力,以低成本为企业提供要素,造成了内部成本外部化现象,导致资源严重错配,这在国有企业部门经常发生:

  一是地方政府以土地为手段的内部成本外部化。

  二是地方政府以金融为手段的内部成本外部化由于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市场主要是由中央政府调控的,地方政府对直接融资市场的干预有限,所以地方政府对资本市场的内部成本外部化主要还是在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市场。

  三是地方政府以环境为手段的内部成本外部化,使得原应由企业承担的环保分成本,甚至是污染成本有社会来承担。体制上的根本性弊端扭曲了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大量增量资金投向投资驱动型领域造成了普遍性的结构性产生过剩和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

  我们利用投资产出弹性来测算投资效率,显示中国投资效率一直持续下降。根据测算的结果,我国投资的产出弹性已经呈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4.1下降到2008年和2012年的3.2和1.8,单位投资所带来的单位GDP增量下滑,资本形成效率不断降低。

  另外,增量资本产出比率ICOR也显示(ICOR=当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GDP增加值,数值越高表示投资产出效率越低),1996-2012年期间,我国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平均为3.9左右,与处于相似增长阶段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现阶段的ICOR数值明显偏高。

  比如,20世界50-70年代,日本处于工业化向城市化转型过程中,其资本形成的ICOR基本维持在2.0左右,中国投资效率明显偏低,为了维持单位产出需要更多的投资,而需求又难以有效消化,就加剧了产能过剩,这是近十年来中国经济运行的特点,也并非金融危机才有。

  因此,根本而言,必须以大力提高中国资本形成效率为中心,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对企业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哪些领域不可进入),对政府实施正面清单制度(哪些领域可以进入),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减少政府对投资的直接干预,释放市场投资主体活力。

  长远来看,低端过剩产能必须升级和被置换。通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增加有效供给。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乔治·吉尔德认为,货物过剩是表面的,其深层次原因并非需求不足,而是缺乏创造性生产,缺乏新的供给和由此导致的新的需求。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键是政府要创造促使企业不断创新的环境。

  一是建立企业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促使企业只能通过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来获取更多利润;二是发挥政府投资对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的重要推动作用。通过政府投资的宏观导向作用,在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活动的资金支持,鼓励官产学研金共建创新联盟,促进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和企业设备投资改造,真正实现产能的转型升级。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

文章关键词: 张茉楠产能过剩投资效率PMI数据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