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大交通记者 罗丹阳
Elon的思维就是颠覆者的思维,在美国他做电动车,就是想倒逼其他汽车企业重视电动车市场。但在中国,外来者试图颠覆现有规则这做法一向是拉仇恨的。比如试图甩掉电网企业做一个类似于加州的超级充电站网络,在加州可行,在中国则未必。
“我们要建设超级充电站,利用太阳能24小时充电。”
“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计划在3-4年内在中国建厂生产。”
“我们将逐步生产大众可以负担的起的电动车。”
这些是Tesla[微博]创始人兼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为期两天的北京行程中,我听到次数最多的一些表述。他努力地和媒体做尽量多的互动,并且不厌其烦地回答不同媒体提出的几乎相同的问题。感觉得出,Elon不太了解中国,他的Tesla能在中国走多远,仍然是问号。
这两天他先后接受了至少四拨媒体采访,专访、集体采访、还有访谈类电视节目。很少有公司的高管会和媒体保持如此亲密而频繁的接触,我本以为他会花更多的时间和决策部门以及商业伙伴做洽谈。Tesla似乎试图通过在媒体保持曝光率,来影响中国对待电动车以及外国汽车企业相关产业政策。
不仅亲密接触,Elon对于不同媒体提出的各种问题毫不厌烦。即便是第一天接受了央视长达两个半小时还充满奇葩问题的采访,Elon仍然保持不错的专注度和耐心。而在第二天接受中国媒体集体采访时,他对于超级充电站如何运行做了详细的解释,并重复了前一天下午和当天上午他都已经回答过的问题。我在猜想,他反复回答这些问题,是不是期待这些回答能够有更多的曝光率,从而影响相关政策。
可惜的是,Elon在中国还没有任何实质性动作,他在回答媒体提问时给出的答案,更多的是一些远期设想。然而这些雄心壮志,都有赖于中国为其提供一个更加宽松的政策,并且Tesla能在中国找到更多的重量级合作伙伴。
国家电网[微博]公司似乎是Tesla绕不开的合作伙伴,但Elon的言论可能会让国网有点不高兴。他说,超级充电站系统,可以通过太阳能24小时充电,还可以把多余的电卖给国家电网,因此超级充电站系统是独立运行的。“用太阳能发电供给电动车,是终极解决方案。”他说。
他在解释这个观点时,一脸严肃,似乎就在说一个马上就要动手的项目。试图甩掉电网企业做一个类似于加州的超级充电站网络,在加州可行,在中国则未必。分走了蛋糕,还想把吃剩下的蛋糕卖给我,恐怕做惯了老大的电网公司不会开心。
大部分国内企业都会避免在媒体上谈到上下游企业或是竞争对手,但Elon似乎不管这一套。他还在采访中毫不忌讳地评价了比亚迪的产品,不知是回应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分分钟可以造出特斯拉[微博]”的说法,还是Elon只是表达真实想法(当然我相信是真实想法的表露),Elon并没有给比亚迪的产品很高的评价。
Elon的思维就是颠覆者的思维,在美国他做电动车,就是想倒逼其他汽车企业重视电动车市场。但在中国,外来者试图颠覆现有规则这做法一向是拉仇恨的。当初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进军中国,成立高朋公司。公司与提供团购产品的商家要求50%的代理费,而一般国内团购网站的代理费大约只有10%左右,而最终高朋败走麦城。
从Elon其他的表现来看,他似乎确实不太了解中国。北京的交车仪式上,他带来了他的两个孩子,全然忽略了现场如狼似虎的媒体和粉丝。当主持人向车主展示车钥匙的时候,大批媒体已经突破了警戒线,场面险些失控,以至于交车仪式草草结束,Elon不得不提前回到办公区,而两个小朋友估计也被这场面吓住了。
还好他的一些做法,在有意无意之间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亲自将车钥匙交付给第一批车主,绝对满足了买家们的面子。而面见那些很早订车但因为不在北京上海而无法提车的准车主,也多少会让愤愤不平的车主们找回点心理安慰。
而这些满是满足感的消费者,恰好是相当有影响力的一批人,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广着Tesla,以至于今天我在地铁上,都听到仨人在大声讨论Tesla。这估计会让Tesla的订单量猛增一笔。
麻烦就在于,需求上去了,供给跟不上。Elon自己也承认,目前Tesla最大的问题是生产力的瓶颈。而在中国,不仅供给跟不上,基础设施也还没起步。这俩事,恐怕就跟消费者这一头无关了。Tesla要想在中国从爬行的小baby到能够行走的小朋友,还得在另一头做点工作。在下次来之前,Elon恐怕得先琢磨琢磨怎么和官员企业打交道。
(本文作者介绍:供职于新浪财经,专注汽车、铁路和航空领域。)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4新浪金麒麟论坛”定于2014年11月22日在北京JW万豪酒店召开,本届论坛主题:变革与决策。聚焦改革深水期的中国经济的转型与挑战。 报名入口》》》 2015,决策下一步,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