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经济如期复苏,关注三大短板

2023年03月15日15:14    作者:温彬  

  意见领袖 | 温彬、王静文

  根据统计局数据,2023年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较去年12月加快1.1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较去年12月加快6.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3.5%,较去年12月加快5.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较去年全年回升0.4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长9.0%,较去年全年回落0.4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1%,较去年全年回落1.0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7%,较去年全年回升4.3个百分点。

  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循环加快畅通,生产需求明显改善,1-2月各项指标较去年12月全面好转。不过,经济复苏中仍有短板,突出表现为民间投资信心有待提振、就业市场面临压力以及房地产市场仍需稳定等。

  下一阶段,预计新一届政府将会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继续加大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力度,大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预计全年增长水平有望落在5.5%左右。

  一、生产:工业与服务业双双加快

  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较2022年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但略低于市场预期。

  三大门类中,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出现放缓,但制造业有所加快。1-2月采矿业同比增长4.7%,略低于去年12月的4.9%;电热气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4%,低于去年末的7.0%。制造业同比增长2.1%,高于去年12月的0.2%。

  制造业增速反弹,主要受外需保持韧性和内需有所企稳推动。1-2月出口交货值同比名义-4.9%,好于去年12月的-8.4%。全球经济走弱速度弱于预期,是出口降幅有所收窄。与此同时,消费和房地产市场均有企稳,内需复苏持续向好,为制造业反弹提供了支撑。

  1-2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5%,大幅好于去年12月的-0.8%。1月和2月的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4%和55.6%,反弹至荣枯线之上且连续好转。

  之前服务业受疫情压制极为明显。随着疫情快速达峰,经济社会运行快速向正常水平回归,服务业尤其是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1-2月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6%、9.3%和7.6%,均大幅好于服务业整体增速。

  二、消费:复苏势头明显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3.5%,明显好于去年12月的-1.8%,也好于市场预期。1-2月消费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疫情相关类消费回落。中西药品同比增速由去年12月的39.8%大幅下降至19.3%,粮油食品同比增速由10.5%回落至9.0%,疫情达峰之后居民储备药品和食品的必要性下降。办公用品降幅由-0.3%下降至-1.1%,居家办公需求也有所下降。

  二是线下场景恢复增长。外出就餐增多带动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2%,大幅好于去年12月的-14.1%。受油价上调以及出行大幅增加影响,石油及制品类消费由-2.9%上升至10.9%。部分线上消费转移至线下,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3%,较去年全年低0.9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7%,较去年全年低4.5个百分点。

  三是房地产消费企稳。建材类消费降幅由-8.9%收窄至-0.9%,家电类降幅由-13.1%收窄至-1.9%,家具类则由-5.8%回升至5.2%,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回温迹象。

  四是政策到期拖累汽车销售。1-2月汽车消费由去年12月的4.6%下降至-9.4%,购置税减半等政策到期后,居民购车意愿有所下降。

  总体来看,1-2月消费数据受到正反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之后,居民“不便消费”的状况大幅缓解,线下接触型、聚集型消费大幅反弹;另一方面,居民的消费能力尚未恢复。2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至5.6%,16-24岁人口失业率上升至18.1%,为去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就业压力上升会影响居民收入来源,进而会对消费形成抑制。1-2月居民部门新增存款接近7万亿,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倾向仍然较强。

  展望2023年,消费场景修复、居民收入恢复性增长以及新的稳消费政策出台,将会带动消费增速企稳反弹,不过,疫情造成的“疤痕效应”、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空间有限以及失业率阶段性上升等因素,可能会限制消费反弹幅度。

  三、投资:基建、制造业增速回落

  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高于去年末的5.1%,好于市场预期。不过,民间投资仅增长0.8%,低于去年末的0.9%,创2020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民间资本的信心尚未得到提振。

  从结构来看,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降幅大幅收窄。

  1-2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9.0%,略低于去年末的9.4%。年初以来,各地工程项目集中开复工,建筑业施工进度加快,1月、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分别为56.4%和60.2%。草根调研显示,节后复工率已经超过去年同期。再加上财政支出前置,专项债发行提速,使基建投资仍能保持在较高水平。

  1-2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1%,略低于去年末的9.1%,基本符合预期。1月和2月制造业PMI中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回升至55.6%和57.5%,高于去年12月的51.9%,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也明显回升。不过,由于外需仍处于回落区间,PPI维持通缩态势,制造业企业继续扩大投资的意愿仍显不足。

  五、房地产:市场正在回温

  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5.7%,较去年末的-10%明显收窄,好于市场预期。随着政策效应的持续发挥,以及去年同期基数偏低,房地产市场正表现出回温迹象,但可持续性仍值得关注。

  从销售端来看,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3.6%,大幅好于去年末的-31.5%;商品房销售额同比-0.1%,大幅好于去年末的-27.7%。2月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新增863亿元,同比多增1322亿元,结束了连续14个月的同比下降局面。

  从施工端来看,1-2月施工面积同比-4.4%,好于去年12月的-48.2%;新开工面积同比-9.4%,好于去年12月的-44.3%;竣工面积同比8.0%,好于去年12月的-6.6%。

  从资金来源来看,1-2月房企到位资金同比-15.2%,好于去年12月的-28.7%。其中,国内贷款同比-15.0%,弱于去年12月的-5.5%;以按揭和定金、预收款为主的其他资金同比-13.4%,好于去年12月的-28.9%;自筹资金同比-18.2%,好于上月的-34.8%。

  去年底以来,官方重申了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融资端的“三箭齐发”,房企的资产负债状况已有改善,需求端持续加力,居民加杠杆意愿有所回升,从而推动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温迹象。

  展望下一阶段,我们倾向于认为,市场持续回升的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一是目前二手房市场的回升幅度和市场热度都略高于新房市场,表明居民对于新房的信心尚未恢复;二是融资环境虽有所优化,但短期内仅惠及白名单优质企业,部分财务困难的房企仍较难获得支持;三是“房住不炒”依然是主基调,政策导向仍然是“托而不举”。近期义乌楼市回暖后,当地就发文取消鼓励“团购”买房的政策。不排除少数热点城市成交回暖后,此前的优惠政策可能也会收回。

  六、政策:积极应对挑战

  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循环加快畅通,生产需求明显改善,1-2月各项指标较去年12月全面好转。不过,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突出表现为民间投资信心有待提振、就业市场面临压力以及房地产市场有待稳定等。

  从刚刚结束的两会情况来看,决策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在提振民企信心方面,李强总理在记者见面会上重申“两个毫不动摇”是长久之策,过去不会变,未来更不会变。将来要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平等对待所有主体,依法保护产权,促进公平竞争,同时新领域新赛道大有可为,并提到要弘扬民企在创新创业中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认为民营经济的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

  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今年新增就业目标设置为1200万人左右,为历年最高。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总理在记者见面会上强调,今年1158万人毕业大学生是就业重点,提升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要广开就业渠道,新的就业形态既要支持又要规范发展。

  在稳定房地产市场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供给端将“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住建部部长倪虹7日在部长通道表示,要用“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以“精准拆弹”的方式化解风险。需求端将“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除此之外,总理表示还将重视新政府的主动作为和务实作风,再次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于法有据;“提升创造性执行能力”,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尽设路障、不设路标。

  所以,虽然今年5%的GDP目标低于市场预期,但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和市场信心逐渐提升,经济复苏的基础将会进一步夯实,我们认为2023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5%左右甚至更高水平。

  (本文作者介绍: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交付领先、融资畅通、信用良好,碧桂园有信心实现稳步增长 凌晨突发!“俄战机致美无人机坠毁”,美国紧急召见,俄大使表态!国际油价一度重挫超5%!银行股暴力反弹! 刚刚!林毅,被查!2000亿白马跳水!上海突发!警方出手:刑拘! 上海二手房火了!月成交近两万套,中介机构称每天入职七八十个员工 女学员单飞歼11B向家人报喜笑得真甜 被问加拿大是否渴望 “取代中国”,加部长说了这样一番话 回升!重磅数据出炉!房地产市场,现积极变化! 互换合约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政策利率5月见顶 其后至年底将降息75个基点 一夜反转!美股沸腾,银行股暴涨熔断! 一图读懂丨“315晚会”都曝光了什么?点名了哪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