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降告别过高法定存准率

2015年10月24日 12:03  作者:王剑  (0)+1

  文/新浪财经金融e观察(微信公众号:sinaeguancha)专栏作家 王剑

  2003年开始,因热钱涌入,被动投放了货币,央行不断提高法定存准率,并在2011年6月达到21.5%(大型银行)的极高水平。央行因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而预先降准,一方面是预备之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借此机会把银行过高的法定存准率降下来。

3

  一、霜降

  明日是汉族旧历的节气霜降。

  二十四节气源于黄河流域,本来用于指导农耕。我们汉族起源于黄河流域,然后向南方迁徙,也把二十四节气传播到了南方。但祖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巨大,霜降之时,温润的江南见不到一点霜。生长在江南的我们,从小就知道,如果生搬硬套,按二十四节气去种地,我们可能早就饿死了。

  同理,如果我们生搬硬套,把银行的盈利高低作为投资依据,估计也亏死了。

4

  二、降息

  今夜,央行[微博]公告了双降,即降息降准。经济下行的时候,屡次实施货币宽松。自2014年11月以来,已是第6次降息,我们实在写不出什么新意的点评。因此,把几个老调重弹,以示强调。

  1、降息减轻企业财务负担

  降息,主要降的是企业利息支出,减轻企业财务负担。

  首先,可估算银行贷款利率的降幅。虽然降息幅度是25BP,但由于贷款并不是按基准利率放的,所以实际降幅不是25BP。央行《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披露了全体贷款不同浮动区间的占比,比如6月末利率下浮的贷款,占比为17.43%,以及基准利率贷款、利率上浮贷款的各自占比:

5

  这张表格还透露一个事:6月,利率下浮的贷款占比突然飙升,你们猜到原因了吗?与本文关系不大,暂不展开……

  我们将上表中各类浮动倍数与其占比作一个加权平均,得到,全部贷款的利率上浮倍数是1.23倍左右(较粗略)。这意味着,基准降25BP,全部贷款利率则降30BP。

  同时,我们还预计存款利率不会有大的变动。因此,全行业存贷利差可能会降30BP。

  再考虑到贷款利率不是随时调整的,而是有个重定价时间(比如我的个人住房贷款,是每年11月底调为当时的最新基准利率,再乘以约定的倍数)。所以,今年还剩两个半月时间,很多贷款根本来不及重定价。所以此次降息只能影响明年的银行利差。

  但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经济下行时降息,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减轻企业的财务利息负担,这有利于银行的资产质量。我们从银行财务报表中能够看到,在现在在这个阶段,对银行经营影响最大的,不是息差,而是不良率。所以,资产质量的改善,对银行构成实质性利好。

  2、利率市场化悄然完成

  我2000年上大学时,便听说当局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推了15年,终于推到尽头,存款利率上不封顶了。这真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但真到完成的这一刻,不会有什么大动静,真的是悄然完成。这就对了。

  因为,既然有“管制利率”,那么必然有所谓的“均衡利率”作为对照。啥是均衡利率?可用银行间利率作为参考利率。因为,在利率市场化的情景下,在无存贷比的情景下,银行从存款市场、银行间市场两个地方获取资金是无差异的,那么这两个资金来源的综合成本应该一致,否则存在套利机会。这就是金融学的无套利均衡原理。

  存款的综合成本=名义利率+存款准备金成本+业务成本

  同业存款的综合成本=名义利率+业务成本

  两者的综合成本相等,那么能够倒推出来,存款的名义利率应略低于同业存款的名义利率。

  同业存款利率,大致就是银行间市场利率。

  所以,银行间市场利率,减去存款准备金成本、业务成本差异,就是市场化的存款利率,或称均衡利率。简单讲,存款均衡利率接近银行间利率。

  如果存款的管制利率与均衡利率差异过大(比如2013年钱荒时,前者是2%,后者是6%),此时若放开管制,存款利率一下子从2%窜到6%,那么所有的银行都可申请破产了……国家当然不会让这种局面发生,这时就会放缓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脚步。

  而当银行间利率降至3%左右(存款的均衡利率可能就是2.5%左右,略低于银行间利率),那么再放开存款管制利率,存款利率从2%上窜至2.5%,对银行的冲击就很小了。所以,这是放开利率管制的好时机!

  这时完成所谓利率市场化改革,央妈妙手,并不会有什么大动静。

  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大家也不用担心存款利率会升上天。央行现在不直接管制利率,但还是会用各种手段调节利率,引导银行理性定价。四大行占据储蓄市场半壁江山,也会在央行指导下形成价格同盟,稳定利率。

  这就好比,以前官府为粮食定价。现在放开粮食价格,由市场自由定价,但调节手段要有。若谷贱伤农,官府收储。粮食太贵,则开仓放粮。

  3、公积金贷款利率不变

  因为原本就已经够低了。过低的利率可能导致资金使用效率偏低,造成不利影响。

  三、降准

  同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为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正向激励,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至于降准的原因,央行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说得非常清楚:“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的变化所作的预调。”该负责人还指明,所谓的“可能的变化”包括未来可能的外汇占款变化(虽然9月略有平稳)、10月的缴税(回收基础货币),所以预先降准释放准备金。

  1、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降准后,银行的法定准备金释放为超额备付金,可用于银行间市场,有望使银行间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

  目前SHIBOR(3M)为3.144%。我们认为在经济下行区间,该利率仍有下行空间,比如到达3%以内,甚至2.5%左右。

7

  银行间市场利率是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成本,它下降后,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票据贴现等相关利率也会下行,从而引导银行资产利率相应下行,最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面粉价格下来了,面包价格总归会下来一些的。

  2、告别过高的法定存准率

  央行因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而预先降准,一方面是预备之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借此机会把银行过高的法定存准率降下来。

  2003年开始,因热钱涌入,被动投放了货币,央行不断提高法定存准率,并在2011年6月达到21.5%(大型银行)的极高水平。

8

  虽然本意是控制流动性,但过高存准率抬高的银行的资金成本。比如,假设存款的名义利率是2%,但若法定存准率是21.5%,那么银行吸收了100元存款后,只能动用78.5元,但支付的一年存款利息仍是2元,那么银行实际的揽储成本是2.548%(2/78.5),比名义利率足足高出54.8BP。这额外成本都会被转嫁至借款人,抬高了融资成本。

  因此,在经济下行阶段,要尽快降低过高的法定存准率。

  目前,货币政策工具种类已非常丰富,包括新型的公开市场操作、新型的再贷款等,均可灵活调整流动性,不必再依赖于死板的法定存准率。即使所担心的局面没出现(比如外占外流),央行也有其他办法回收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合理。

  四、两难

  货币政策的目的,是服务经济(保增长),更具体一点,是服务于企业融资,合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从保增长角度而言,现在要实施宽松,并且GDP、PPI、CPI等指标均对宽松给出空间。但银行间流动性已极其宽松,只是资金不从银行体系投放出去,就无法帮助企业部门。所以,现在还要敦促银行投放信贷。降低贷款利率能够刺激企业的信贷需求,降低准备金率能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共同作用,才能扩大信贷投放,使企业真正拿到钱。

  但我国经济调结构的任务并未完成,所以央行仍然把住水龙头,不能无度放水,坚持有保有压,推进调结构工作。

  从央行角度而言,现在的任务是保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平衡。

  所以,当妈的也好难,不能让娃饿着,又不能溺着。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CFA持牌人,曾供职于浙商证券、光大证券研究所,担任金融行业分析师,2015年7月加盟东方证券研究所。)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央行双降利率市场化存款利息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巡视组会揪出多少证券大老虎 吴敬琏:我还没有看到经济的转机 冯仑:人生最恐惧的是没有方向 赵薇都被坑了你还敢刷脸吗? 股市里危险的唯指数论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群众们做好准备换汇了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现在很多农民已不屑于当市民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