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改十年不断完善 央行应公布人民币汇率指数

2015年07月10日 11:55  作者:王永利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王永利

  今后人民币和外汇的跨境流动会更加频繁,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会更加剧烈,影响因素会更加复杂,造成的冲击会更加强烈,就会对监管带来更大挑战。因此必须不断改进和加强外汇监管,并做好应急预案(包括必要的市场干预),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可能暴露的风险。

500

  2005年7月2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生重大改革:由原来单一盯住美元,并由央行[微博]统一报价,转变为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央行同时明确:人民币兑美元基准汇率由1:8.2765调整为1:8.11,升值2%;银行间即期外汇交易一篮子货币兑人民币的每日收市价作为翌日买卖中间价,每天实际交易价上下浮动的幅度不超过0.3%。

  之后,央行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陆续扩大外汇交易价格每日浮动的控制幅度(2007年5月21日起,由0.3%扩大到0.5%。2012年4月16日起,进一步扩大到1%。2014年3月17日起,再次扩大到2%),不断减少央行干预汇率的力度,增强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作用,加快汇率市场化进程。

  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即将走过10个年头了,期间逐步放开、不断完善,在整个国家的市场机制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是由单一盯住美元,改为与一篮子货币挂钩,既有利于鼓励涉外投资和贸易中灵活选择包括美元在内的多种国际货币,避免过多地使用和依赖美元,降低货币兑换成本和汇率风险,并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能够更好地反映外汇兑换和储备中主要外币的构成和影响,从而使人民币汇率更趋科学合理。同时,也有利于相对减弱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摩擦。

  二是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放宽浮动范围,既抑制了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又不断推进汇率市场化,增强市场影响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2005年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汇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其中,对美元汇率从汇改之初的1:8.11,升值到2014年1月份最高时的1:6.09。之后,人民币汇率从单向升值区间进入到双向波动区间,2014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超过2%,但对其他货币却明显升值,总体上,人民币汇率已处于合理均衡水平。

  三是在推进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不仅有利于防止外汇大进大出,保持经济相对稳定,而且有利于增强央行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增强国际上对人民币的信心,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可以说,十年汇改,成果显著。

  但是,汇率形成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一是要明确人民币汇率参考的“一篮子货币”的构成:即包括哪些货币以及这些货币所占比重。汇率改革尽管已近十年,但是,当人们讲到汇率时,甚至在官方和媒体报道汇率变化时,却仍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而不是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综合指数。

  货币当局也很少公布“一篮子货币”的构成及人民币汇率指数。所以,2014年以来,当人民币对美元出现较大幅度贬值时,社会上普遍的说法都是人民币贬值了,而忽视了人民币对其他货币明显升值的现实,形成了很大的误导。

  因此,央行应该公布“一篮子货币”的构成以及人民币汇率指数,保持公开透明。今后在讲到人民币汇率变化时,应该突出讲人民币汇率指数的变化,而不是单纯指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化。人民币“一篮子货币”的构成(币种及占比)也应该定期检讨和适时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外汇交易和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

  二是与利率市场化配套推进,进一步扩大每日汇率浮动范围,直至完全解除对汇率浮动范围的限制。现在,人民币利率的管制正在趋向完全放开(目前,只剩下存款利率上浮范围没有解除,但放大到基准利率的1.5倍已经非常大了,继续保持上浮限制的意义已经不明显了,实际上可以考虑完全解除对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管理),而汇率与利率密切相关,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汇率市场化也需要配套推进,并共同推动人民币向自由兑换迈进。

  三是大力促进外汇交易市场的发展,创造开放统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前提是必须培育出开放统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否则,在一个垄断的、扭曲的市场环境中,完全由市场决定价格、配置资源,就可能产生更加严重的恶果。因此,在推动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必须大力促进外汇交易市场的发展,包括扩大市场交易主体、丰富外汇交易产品、改进交易机制、加强市场监管等。

  四是配合人民币国际化与可自由兑换不断改进和加强外汇监管。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和可自由兑换的推进,并不是不需要加强人民币和金融市场的监管乃至必要的市场干预了,相反,其对货币和市场监管的要求更高了。

  今后,人民币和外汇的跨境流动会更加频繁,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会更加剧烈,影响因素会更加复杂,造成的冲击会更加强烈,就会对监管带来更大挑战。因此,必须不断改进和加强外汇监管,并做好应急预案(包括必要的市场干预),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可能暴露的风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005年汇改以来,我国长期面对的是外汇大量流入,人民币处于不断升值的状态,相应的,全社会持有外汇的意愿减弱,而纷纷结汇并最终由央行兜底,形成巨额国家外汇储备。

  在这一过程中,监管部门逐渐积累和丰富了应对的经验,并不断放松了对外汇的管制。但自2014年以来,这种局面发生了重大转变,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贬值,社会上一度出现了较强的购汇和海外运用的意愿,造成央行外汇占款增速大幅回落甚至出现负增长,对基础货币投放及货币总量的预期增长产生了严重冲击,一些变化超出预期,政策应对难免被动。

  因此,对可能发生的外汇大量流出,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央行外汇占款快速下降等,可能对人民币货币总量和国际化进程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决不能掉以轻心,而必须高度关注,汲取2013年6月银行间“钱荒”以及今年6月以来“股灾”的经验教训,学习借鉴国际经验,提前做好场景分析以及应对的预案和政策准备,切实加强人民币和外汇跨境流通的监测和有效管理。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银行王永利)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指数美元改革外汇传真黄金投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股市保卫战,我们输不起 老艾侃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仍存四大有利因素 真正的泡沫还没有到来 股市震荡会拖累改革步伐吗? 股市暴涨,女神还能回来吗?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稳住期指就稳定了指数 维稳股市只要做到九个字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