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政策下 银行股是否会成为黑马?

2014年12月18日 14:27  作者:夏心愉  (4)+1 鎴戞湁璇濊(88浜哄弬涓�)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夏心愉

  由于降准空间比降息大,银行在短期可能会扮演黑马,中期则要看利率市场化、金融风险化解、金融结构演变等进展情况。看空银行股的恰恰不少来自银行,理由很简单,银行经营的下坡路还没走完,“三期叠加”的影响依然存在。

由于降准空间比降息大,银行在短期可能会扮演黑马由于降准空间比降息大,银行在短期可能会扮演黑马

  今天来谈谈银行股,利好和利空的因素都在哪里。你会看到业内最真实的判断观点,甚至是有些敏感只能私下聊的内容。本文尝试提供“买”或“不买”的推衍逻辑,但决策在你。

  先来说是什么在影响着银行股?业绩基本面只是其中之一,货币政策的风,以及银行改革的需求及预期,才是更大的推手。

  降准

  先说政策。如果接下去有数次降准,不管是两次、三次、还是四次,对银行来说有多利好,银行股会不会涨?

  降准是大概率事件,原因很简单,“拿走”人家的要给人家补回去。“拿走”什么了?第一是非银同业存款纳入一般存款,银行要为此新政多缴准备金。多缴多少,算法很复杂,但区间很清晰:申万测算出的数据是1.5万亿,民生证券测出来1.76万亿。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银行下调三次存准率对冲的量。

  当然,央妈不会逼死银行宝贝们,可能采取分批上缴,或给予常备借贷便利等方式予以周转,因此不尽然非要降几次准。但是一次都不降银行挺得过来吗?或许也很难。

  “拿走”的第二块是存款保险基金里头,银行需要缴纳的部分保险金,因为选择最终保费规模和费率还不清晰可算,因此具体规模没有确定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银行也需要为此出一点血,也可能需要降准补血。

  以上是市场预期降准降至的逻辑起点,一众券商银行分析师们公开的报告里,从预期2次降准到预期4次降准的都有。这对银行来说,事实上是一种平滑所需的“对冲”,真不是天上来馅饼,但对市场来说,如果真有3、4次降准,算不算有点“弹眼落睛”的作用,给了做多者以理由?

  时间窗口

  那么,央妈啥时候可能出动作?两个时间结点是我在采访中听到提及的:12月20日、1月1日。后者是同业存款纳入一般存款的起始时间,前者是银行的结息日,这两个日子,银行都可能钱紧,看官们不妨查查Shibor走势,一般会打了提前量地往上走,而央妈也可能打一点点提前量来帮宝贝们一把。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

  关于提前量,最会打的一般都是股价。资本市场的嗅觉永远早于事件。在中国做股票,散户一定习惯了“好消息一出股价跌、坏消息一出股价升”的奇葩现象。姑且就以“利好/利空出尽”来安慰自己的非“消息中人”吧。

  补充说一句“结息日”,一般人都会觉得是利好,毕竟贷款结进大量息。但只有做银行的人自己会苦笑笑,因为一方面有部分存款要结出息,相当于资金从银行自有的变成了企业账上的,另一方面,现在风险高企,总有那么一批贷款企业,连还息还要银行“帮个忙”。

  不过,一切又都在动态平衡中,11月金融信贷数据的大幅增加(社会融资规模达到1.15万亿元,人民币(7.2530, 0.0139, 0.19%)贷款增加8527亿元),以及股市的热度未退,都可能让央行[微博]出政策有点头痛。“部分证据却显示,降息降准或将推迟。”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近日表示。

  银行改革

  “股价低估是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最大障碍”。这句话是勇敢的申银万国[微博]说出来的,但关注到这份研报的人还不多。其实不只是银行改革,扩展到本轮国企改革都有类似诉求。

  国企改革有几个基本要求:1、国有资产肯定是不能贱卖的;2、引入投资者这股权的价格还不能自己说死,得由市场化定价;3、实际情况下有国企去谈了新投资者,人家喜见企业搞股权激励,让管理层和工作者们与他们同心。

  设想如果银行股股价还破着净,这投资价格拟定和投资者匹配难度就变大。比较绝对的说法是:银行股不涨,改革无解;只有银行股涨了,改革才有解。

  那么多少价格才算是国有资产不流失呢?1倍PB?1.1倍?1.2倍?一切并不定论,各方各有演说。申银万国的说法是“1.1倍净资产以上”。

  业绩

  银行股貌似还有机会?一路走高的股价或许是一盘冷水。“银行股是个砸盘利器,砸不烂不要钱。”这是一名资深投资人对我采访的回复。在他看来,银行股不仅仅是股票,更是调剂和控制其他金融衍生品的工具。

  而在采访过程中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是,颇多看好银行股的受访者反而是非银行从业者,而看空银行股的恰恰不少来自银行。理由很简单,银行经营的下坡路还没走完,“三期叠加”的影响依然存在。从整体而言,如果去年银行的年报、今年银行的半年报、三季报相比前几年已经开始让人失望,那么四季度情况并无反转,年报上的利润增长数据一样没那么好看。

  另一件让人担忧的事是银行的风险暴露,从银行工作者自己的判断来看,目前的不良数据远未到顶。不良上去就要提拨备,这是消耗掉利润的一大隐患。

  他山之石

  最后来说些题外的信息。

  中国正在经济增速换挡期,韩国已经走过了经济增速换挡期。韩国的那一期间在1992年到2003年,1996年和1997年仿似一个界面,前半期股市是熊市,经济表现有:利率过高、刺激加杠杆、改革迟缓、企业亏损、风险积聚,后半期股市是牛市,经济表现有:利率下降、政策宽松、改革提速、企业盈利改善、金融风险化解。

  如果你觉得这样一个经济体的换挡期有借鉴价值,那么我们来看行业板块表现:韩国转型中强于大市的行业依次是证券、电子、保险、医疗、钢铁、化工、汽 车,弱于大市的行业依次是建筑、建材、纺织服装、造纸及木制品、批发零售、银行、机械,与大市同步的主要是运输仓储等典型周期性行业。

  没错,银行,没跑赢大市。

  上述信息是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在一则近期报告里整理的。对于银行股,任泽平的观点是,由于降准空间比降息大,在短期银行可能会扮演黑马,中期看,利率市场化、金融风险化解、金融结构演变等进展情况。

  (本文作者介绍:夏心愉,80后媒体人,第一财经“愉见财经”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愉财经平台)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银行股降准银行改革

相关专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宸叉湁9鏉¤瘎璁猴紝鍏�88浜哄弬涓�

鍙戝竷
鏈€鐑瘎璁�鍒锋柊
夏心愉[新浪网友]
有没有支持买银行股的亲哇?
杨工988[新浪网友]
从“中国崩溃”到“中国经济崩溃”再到“中国银行业崩溃”,这些垃圾唱空做空中国,已很有些年头了,不过是反华大合唱的历史延续。他们信奉“谎言重复千遍就会成为真理”的戈培尔、希特勒。他们只是国内外反华势力的可耻代言人!目前已上市的16家中国银行,市净率只有1.1倍多,市盈率只有5.79倍, 净资产收益率都在两位数,利润增长率大多数都在两位数,不良贷款率大多数都在1%以内、拨备率200-300%.....用世界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的话来讲,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非常漂亮,原因在于有人不停讲未来预期,用不良贷款、影子银行等一个个坏的故事造成银行业巿值下跌,严重背离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这些人的逻辑是唱空银行,让已上市银行丧失融资功能,可以上市的银行上不了市,搞垮中国的银行业,进而搞垮中国经济,再进而中国崩溃!<br/>这个“有人”是谁?是想要中国崩溃的国内、外反华势力!是这些势力选择的国内、外代言人!<br/>中国的媒体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应当做什么?应当怎么作?难道还不清楚吗?
股友傻鱼[新浪网友]
不买银行股国旗
鏈€鏂拌瘎璁�鍒锋柊
虚心de孟歪歪[浙江杭州]
银行股没创新力全靠国家支持这种股票没有升值空间只有贬值空间
kyle的helloworld[新浪网友]
银行股更多时候被机构拉动大盘的工具,最终发展的是实业型企业,不可能让银行一直赚钱的
流星灬光陨[新浪网友]
逗X,你从新闻联播里看的不良贷款率大多数都在1%以内把,实际国内银行坏账率普遍在15%以上,广大银行等已经过30%了,买把,你把所有钱都拿去买你的银行股把,祝你发财
碁石[新浪网友]
只有定性分析,没有定量分析,什么利好利空,皆是浮云。
感性的梦想和08[新浪网友]
耐心地等你
沙漠春雨[新浪网友]
踏空者买银行股是最佳选择,即使当做投资也不错。
杨工988[新浪网友]
从“中国崩溃”到“中国经济崩溃”再到“中国银行业崩溃”,这些垃圾唱空做空中国,已很有些年头了,不过是反华大合唱的历史延续。他们信奉“谎言重复千遍就会成为真理”的戈培尔、希特勒。他们只是国内外反华势力的可耻代言人!目前已上市的16家中国银行,市净率只有1.1倍多,市盈率只有5.79倍, 净资产收益率都在两位数,利润增长率大多数都在两位数,不良贷款率大多数都在1%以内、拨备率200-300%.....用世界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的话来讲,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非常漂亮,原因在于有人不停讲未来预期,用不良贷款、影子银行等一个个坏的故事造成银行业巿值下跌,严重背离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这些人的逻辑是唱空银行,让已上市银行丧失融资功能,可以上市的银行上不了市,搞垮中国的银行业,进而搞垮中国经济,再进而中国崩溃!<br/>这个“有人”是谁?是想要中国崩溃的国内、外反华势力!是这些势力选择的国内、外代言人!<br/>中国的媒体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应当做什么?应当怎么作?难道还不清楚吗?
夏心愉[新浪网友]
有没有支持买银行股的亲哇?
股友傻鱼[新浪网友]
不买银行股国旗
卢布跳水会导致普京下台吗? 被中国代购抢光了的俄罗斯 老艾侃股:新股不足虑 周五将再现牛市上涨定律 小米会赢赌局,能赢未来吗? 油价卢布崩溃美股怎么办? 中国人移民美国靠什么生存? 指数型牛市没有多大意义 连接世界的新牛市刚刚拉开序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加拿大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移民
×
新浪微博、博客、邮箱账号,请直接登录
请用最新版微博客户端扫码
鍒嗕韩鍒板井鍗�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