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方研究员吐槽三年苦逼经历:一把辛酸泪

2014年09月24日 11:38  作者:徐彪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华泰策略徐彪

  在被淘汰和成为工作狂之间,你只能选择一边。套用一句很老很老很老的台词:如果你爱他,送他来做卖方研究员吧,这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来做卖方研究员吧,这里是地狱。更多卖方拉票贴请见《决战新财富》,欢迎投稿,zhuanlan@staff.sina.com.cn

卖方研究员吐槽三年苦逼经历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可见职业选择对个人的意义不下于人生伴侣。掐指算算,一不小心,从商业银行到券商做卖方研究近三年。每每回想起离开招行后的风风雨雨,各种心酸、惆怅和怀念不可遏制地涌上心头,唏嘘不已的心情,或许惟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可略表一二。新财富在即,大家都在拜票,俺也不能免俗。为了拜票而拜票又实在俗气,干脆码字一篇,谨以此文,雅俗共赏之余,祭奠已经逝去的近千个日日夜夜。

  第一年(2012年):怀揣梦想,举家从深圳搬迁至魔都上海,迎面一盆冷水泼来。进公司不久,亲眼目睹一位刚入行的实业界大佬(厅局级成功人士)黯然离开公司。那一夜,我失眠了,恐惧地意识到,券商研究和非洲大草原一样,如果你不想成为下一个牺牲品,就必须奔跑,拿出吃奶的劲儿玩儿命奔跑。

  扫地出门的恐惧如同达摩利斯之剑一样高悬在每个研究员头上,深入骨髓而且如影随形,伴随我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不安的夜晚。高负荷的精神压力,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加上水土不服,到上海后才几个月,几乎很少生病的我感冒了。高烧41°,坚持上班按时晨会发言,中间实在熬不住,请假去对面的静安中心医院挂水。

  这期间,领导同事都很忙,除了家人,没听到一句像样的关怀。发烧,打摆,身体很冷,心更冷。终于明白,这里不是天堂,大家都必须生存下去,凡事只能靠自己。

  第二年(2013年):经过近一年的迷茫摸索,最终定型以宏观拐点跟踪为根基守正,以政策研究为特色出奇。似乎摸着了门道,前方曙光初现。团队人员不断流失,策略团队业绩却开始缓慢向上走,围观每月派点数据成为最大乐趣。

  13年新财富评选,虽然自己没有资格(贵行业协会不承认银行研究经历,从0开始攒资历)参评,还是屁颠屁颠整出一封拉票信凑热闹:“有机构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凶险,岂能没有一技傍身?

  据前辈口口相传,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苦逼的策略分析师,日出而作,月落不息,苦练 《葵花宝典》和《屠龙刀法》,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新财富’杯华山论剑中一举发威、技惊四座。能入行的,没有笨人。能入门的,没有懒人。想拿奖?唯有能拼命的猛人。”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每天盯着派点数据窃喜的时候,研究所换帅。新老板热情洋溢地说,卖方研究转型势不可挡!怎么转呢?全面向内转,对外派点加新财富排名占考核比例降至30%。这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原来还有一种风险,叫指挥棒转向。你拼死拼活累到吐血获取的客户认可,可以在一瞬间变得一文不值。无语,沉思,毅然跳槽。辞职报告交上去第二周,乌龙指事件爆发。

  第三年(2014年):拨云见雾,柳暗花明。几乎所有朋友都跟我说,去华泰已经是赌博,降薪去华泰简直不可理喻。但是,世界上的事情,往往会以一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来演绎。

  去年4季度入职,恰逢十八届三中全会,相比同行的快枪手们,出炉最慢的华泰策略版《十八届三中全会解读》却广为流传。2014年被誉为改革元年,国家政策变化被市场各种关注,华泰策略全力以赴搞主题研究,研究所又在公司一把手的直接干预下结束长达三年的动荡开始触底回升。

  小环境与大环境共振,入行这么久,守得云开见月明,第一次有了如鱼得水的感觉。运气似乎也重新回到身边,一个策略分析师,居然推什么涨什么,喜出望外之余,不禁感慨今年运气着实不错。

  感悟:三年时间,一个完整的轮回,从满意到失意,再从失意重回满意。人生就是一个个轮回,重复这似曾相识的故事,最终沉淀下来的,是对人性的理解。卖方研究,看上去很光鲜。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入行几年,出类拔萃做到年薪百万甚至数百万的比比皆是。需知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这是一个充分甚至过度竞争的行业。

  年中总结会上,老板说过一句话:卖方研究入行两三年,如果还没点动静的话,说明你不适合这个行业,应该趁早转行。你看,这就是卖方研究,上位或者出局就在一线间。

  行业激励机制到位的同时,充分竞争导致行业争夺态势激烈甚至可谓残酷,每个人都行色匆匆,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被干掉的对象。某前辈,男,40多岁。国内最早一批新财富大佬,06-07年风光无限,去基金公司转一圈出来后重回卖方,岁数大了辈分也大,拉不下脸做服务,原来看的上市公司也疏于联络,团队业绩持续下滑,对下留不住人,对上完不成任务,几经降薪后灰溜溜淘汰回家。不管你是谁,进了这个门,就得把以前的荣耀和成就都放下,一切,从零开始。

  你的对手是无数最聪明最拼命的年轻人,哪家券商招应届生的时候不会是几百甚至上千比一的录取率?足够优秀和勤奋仅仅是立足的基础,要想跨越第一道门槛“知道你”,必须有特色。我给大家算笔帐,新财富评选一共32个方向,任何一个方向都是一堆人竞争。

  多的如策略,每年都是三四十家参评。少的也有十几二十家竞争。假如你是基金经理,能记住这七八百个团队么?如果把每个参评团队拆开,需要记住的人名一下子变成一两千个,绝对是个令人崩溃的数字。所以卖方研究第一道坎,不是有多正确,而是有多少人知道你的观点。

  为了迈过第一道坎,研究员们不得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写好报告做好分析的基础上,有的集中精力做服务每天电话不断,有的专注打听消息耳聪目明,有的干脆走协会部委路线高大上,有的长袖善舞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有的文采斐然娓娓道来清新扑面,有的热血沸腾以气概感染你。

  无一两个独门秘籍傍身的年轻人,满怀希望入行,都会很快泯灭于众人,倒在第一道坎之前。迈过第一道坎,那么恭喜你,拿到了下一轮淘汰赛的门票。这一轮淘汰赛的主题叫“有价值”。

  什么算有价值?能帮基金经理们赚到钱,就算。如果你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很可能自己管钱就能大赚特赚。但是不好意思,这里的完整表述是“帮基金经理赚到钱”。看对只是基础,看对之余还要口吐莲花说服他们买入。资本市场混的都知道,股票这东西买入点很关键。同样一只票,买点进去的人,舒舒服服一路拿到最后,几倍空间若等闲。

  非买点进去,第二天就给你跌5%(江湖传闻泽熙对研究员的要求就是最大回撤不得超过5%,越线的话停工三月),就算后面真能涨几倍,又有几人坚持的住?如果你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来提高人家听你建议买入后能赚到钱的概率,很快就会被贴上一个标签:无用,然后被轻轻扫到一边。做到“有价值”是不是就算行业内大佬了呢?且慢,3段接力赛,还有最后一程,名曰“有口碑”。

  口碑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有价值”可以给你带来新财富和高薪,但口碑这东西则需要时间去积累。只有在某个行业做到食物链的顶端,别人搞不定的事情你能搞定,上市公司对行业的理解都没有你深刻,手里能够动用的一二级市场资源无人能敌,最后业内有谁想做个啥首先能想到你,才算“有口碑”。金字塔顶端人太少,很寂寞。

  登顶的过程很爽,呆在顶上风吹久了,也凉。所以,很多牛人成为“有口碑”的大佬后,都会想着转型。卖方研究员习惯了攀登,早已忘记停下的感觉。习惯会驱使他们去追求下一个目标。卖方研究就是这样的游戏,从你第一天入行开始,到你离开为止,就没有歇息的时候。

  在被淘汰和成为工作狂之间,你只能选择一边。套用一句很老很老很老的台词:如果你爱他,送他来做卖方研究员吧,这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来做卖方研究员吧,这里是地狱。

  (本文作者介绍:华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fenxishixubiao)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卖方研究职业券商研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