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余丰慧
李克强总理9月9日再次坚定指出“不可能再依靠增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此前,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过“不强刺激”,但这次明确表示不放水货币更加关键和重要。总理的这一表态与新常态论是一脉相承的,是新常态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9月9日,李克强总理会见了参加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就有关问题回答海外企业家时说:“因为池子里货币已经很多了,我们不可能再依靠增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
李克强总理在中国经济进入关键时期再次坚定指出“不可能再依靠增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意味深长。此前,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过“不强刺激”,但这次明确表示不放水货币更加关键和重要。
中国经济进入7、8月份后,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出现了波动。官方和汇丰PMI开始下行;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外商投资下降;特别是出口增速较大幅度减缓,进口形势有所恶化;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等等。在这个“困难”增大时期真正开始考验宏观政策是否能够真正“保持定力”,特别是货币政策是否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而不放水。
面对经济形势的一时波动,呼吁全面降准降息声音此起彼伏。甚至把央行[微博]再正常不过的对一些银行的项目贷款适度下调再贷款利率也忽悠成开始定向降息。
而市场情况是,流动性并不缺乏甚至还相对过剩,央行一直在进行正回购,上海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一直维持在低位,央行一年期贷款引导利率低于基准利率。仅从现实市场的流动性余缺状况看,完全没有全面降息降准的必要。如果贸然降息降准势必再次造成市场流动性泛滥,一方面流向房地产领域,再次推高房价,流向股市进行恶性投机炒作;另一方面将会导致物价开始报复性反弹,直接伤及最大的民生。
市场在等待高层发声,在等待高层决断。李克强总理9月9日会见参加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在回答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Rich Lesser关于中国的货币政策有关问题提问时一锤定音,再显本届政府保持定力的决心,凸显有勇气通过改革应对各种经济困难挑战的气魄。
总理说“池子里货币已经很多了。”那么,有多多呢?截止6月底,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120.96万亿元,是2013年全年GDP56.8万亿元的213%,美国这个比例只有百分之七十多。从贷款看,截止6月底,人民币贷款余额77.63万亿元,是GDP的136.7%。如此大的存量贷款,如果能够加速周转0.1次,那么,每年盘活的存量资金就接近8万亿元。货币信贷池子里的存量如此之多,岂能再放水货币信贷,增加增量呢?
在“池子里货币已经很多了”这个提前下,总理说:“我们不可能再依靠增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所有经济人特别是投资者必须仔细品味个中深刻内涵,以引导自己的投资行为。笔者理解,今后货币政策走向更加明朗了。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稳定总量的同时进行结构性调控,也就是实行定向调控。把已有的存量货币和增量货币向农业、小微企业、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倾斜。不是扩总量,而是调结构,所以是可以持续的。这就意味着全面降息降准完全“没戏”了。
总理的“不可能再依靠增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与新常态论是一脉相承的,是新常态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此提醒广大百姓特别是所有经济人:过去十年政府主导的大投资,货币信贷大投放,资源能源掠夺式开发、皆大欢喜式、疯狂投机炒作式的增长模式的宏微观环境都已经不复存在了。随之而来的是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趋稳,投机炒作盛宴不在,泡沫被挤干,投机资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时代过去了。无论是中国内地的普通百姓,还是海内外资本都不会像过去那样,能够不费吹灰之力捞到超出预期的回报。
中国内地百姓、投资者要尽快把自己的经济行为转变到新常态思维下,海外资本投资者也一定要尽快适应新常态。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知名网评人,著名专栏作家。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十大网评人》荣誉称号。)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