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直接定性中行洗黑钱惊呆小伙伴

2014年07月10日 13:46  作者:董希淼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董希淼

  7月9日中午,央视《新闻直播间》用20分钟的长度,以记者暗访的形式,播出了一条报道,批评中国银行大肆洗黑钱,开地下钱庄,并直接定性中行“优汇通”为“见不得光的银行业务”。

资料图资料图

  7月9日中午,央视《新闻直播间》用20分钟的长度,以记者暗访的形式,播出了一条报道,批评中国银行大肆洗黑钱,开地下钱庄,并直接定性中行“优汇通”为“见不得光的银行业务”。

  此言一出,惊呆四座。中国银行是全球重要系统性银行,如果真如央视所说,那么全球范围内的中国分支机构都应该马上关门大吉。但是,事实真的是央视说的那样吗?

  “优汇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据现有的资料,“优汇通”是中国银行为满足客户跨境资金流动的需求,于2011年试点推出人民币跨境转账业务,是已经开办3年之久的一项银行产品。

  首先,“优汇通”是一项简单的业务。该业务属于央行[微博]监管的人民币跨境汇出业务,可以将人民币直接汇到中行在海外分行的指定相应账户,再兑换成美元等9种外币,是服务高端客户的一种金融服务。从操作上看,该业务其实很简单,仅需3个步骤:将人民币汇出、换成指定外币、存入指定账户。当然,完成这些操作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其次,“优汇通”是一项创新的业务。央视报道指责中行突破我国外汇管理规定,以此“优汇通”的重要“罪证”。其实,它还是与日常的“换汇”业务有所不同。的确,外汇管理局规定,每人每年最多只能换汇五万美元,但这只是针对换汇而言的。而“优汇通”换汇是在海外进行,符合当地换汇政策即可,这也是它的创新之处。

  再次,“优汇通”是一项低调的业务。作为尚在试点阶段的创新业务,“优汇通”显得低调神秘,没有也不允许对外大加宣传。其实,银行业很多新业务推出之际也是悄然无声的,这不足为奇。而且,“优汇通”并不是一项面向大众的业务,主要服务于特别区域的部分高端客户,似乎也没有进行大规模营销宣传的必要。

  事实上,在广东省,除了中国银行之外,也有其他部分商业银行开办了类似的业务。据报道称,共有5家商业银行参与了人民币跨境转账业务。很多银行对此有严格规定:服务对象方面,不得是政府官员及其家属,如果是事业单位的则需要经过单位批准;资金用途方面,也仅限于投资移民和购置海外不动产;汇出额度方面,一般也将其控制在部分国家移民或购房所需金额之内。

  此外,部分商业银行为满足高端客户个人资金监管和境外投融资需求,还推出了“内存外贷”业务,即:客户个人与银行境内机构签订相关协议,境内机构对客户存放在银行的境内存款等金融资产进行冻结之后,再由银行境外机构向符合要求的客户提供境外贷款等服务。与“优汇通”不同的是,“内存外贷”是客户将存款存在境内,并以此作为风险防控措施,由境外机构向客户提供贷款。“优汇通”本质上是人民币的汇出与兑换,而“内存外贷”本质上一种以融资为主的综合金融服务。

  “优汇通”也好,“内存外贷”也罢,它们的出现,背后是我国国民海外投资融资需求的快速增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部分先富起来的国民开始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寻求更多的机会。比如,部分国人基于子女教育、事业发展等因素考虑,充分借助部分国家推出了政策,进行投资移民,或在海外购置房产。而“优汇通”等产品,正是商业银行基于这样的现实,设计针对性的服务,来更好满足这部分国人的资金流出需要。

  那么这样的资金流出,会不会就此导致国人大量资产被转移到海外并因此削弱我国的经济实力呢?其实,在我国目前外汇储备十分充足的情况下,相比于大量“热钱”的涌入,人民币资金适当地流向海外,并不是坏事: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内通胀的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很多人还担心“优汇通”成为腐败分子洗白黑钱、转移资产的工具。事实上,如中行发表的说明所说,“优汇通”业务有明确的资金用途要求,办理时需要提供相应的材料。更重要的是,“优汇通”每笔业务均输入监管业务系统,事后可以追查。试想一下,这样又有几个腐败分子敢通过“优汇通”来转移各种脏钱呢?

  值得注意的是,7月3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韩的第二日,我国央行与韩国银行正式签署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这是央行在短短几天之内布局的第三个人民币国际化落地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趋势十分明显。这既符合当下不少企业和个人不断走出去的现状,也有助于扩大我国金融市场规模和增强流动性。应该说,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当然,中国银行也不是没有问题。在央视的报道中,中行少数员工合规意识不强,随意向客户承诺,甚至进行虚假宣传。我们也不排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部分分支机构为做成业务,在日常经营中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就未审先判,妄下结论。央视既未向中行进行核实,也未征询监管部门意见,就将个别机构和员工的违规行为,擅自定性为严重违法乱纪,无限上升为系统性风险,实为不妥、不智之举。

  说到底,“优汇通”这样的业务之所有能够存在,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个人外汇管制政策过于严格。在人民币逐渐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每人每年限额5万美元,实在已经是捉襟见肘了。逐步放松我国外汇管制,推动资本项目开放势在必行。从这个意义上将,“优汇通”正在为逐步开放资本项目试试水温,投石问路。当然,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这里涉及很多方面。其中,监管部门的态度也十分重要。昨天,中国银行官网上针对央视报道的说明两易其稿三改其辞,第一次发布之后,不到一个小时就撤下,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

  就像“余额宝[微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利率市场化一样,在我国外汇管制逐步放松的进程中,“优汇通”等产品也充当了类似的探索者角色。“余额宝”刚推出来不久,央视评论员大声呼吁取缔“余额宝”,引来一片哗然;而现在,央视记者一则报道又将“优汇通”打入黑牢,掀起轩然大波。

  在这场喧嚣之中,我们还是应该拿出客观和理性,不妨多作观察,少下结论。至少,对“优汇通”产品本身不必上纲上线、打打杀杀,加强监管、合理引导即可。这里,需要监管部门积极主动的作为,需要社会舆论实事求是地看待。对中国银行而言,也要进行回顾和反思,适时总结“优汇通”试点的经验教训,严格管理,规范发展。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面对一个不断开放的时代,我们一定不能以封闭狭隘的思维看问题、做事情,固步自封没有任何前途。

  (本文作者介绍:零售银行观察者、兼职财经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微博名称:@东行归来)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优汇通中国银行洗黑钱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给公务员涨点工资如何? 如果毛泽东是企业家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楼市需要告别全民普遍的自利情结 中国富人大举投资移民美国为了啥 墨西哥取消高铁订单背后博弈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提振房地产中国还有啥政策? 中国奶粉我们为啥还是没信心?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