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莫开伟
自光大银行于2013年12月份实现在港股上市后,已有4年多的时间未有“A+H”上市银行诞生了,对于地方银行来说更是尚未有一家成功。虽然这些重返A股的上市银行屡屡遭到“中止审查”和“终止审查”的羁绊,新的“A+H”上市银行出现似乎仍不是一帆风顺,但仍有一定希望。
上市是企业梦寐以求之事,而同时在中国内地A股和香港H股同时上市则更是每个企业毕生的追求,因为它不仅可扩大企业的影响力,更可让企业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源泉。而之前,证监会因为从法律及其他原因考量,对在香港H股上市的企业回内地上市A股把关相当严格;尽管自2015年以来港股上市银行回归A股上市的热情不断高涨,不少在港股上市的地方银行已陆续开始筹备回归A股上市,但目前为止尚未有一家最终实现这一计划,而在此当中更是历经波折,多家银行A股排队出现了中止审查及终止审查现象。
然而,眼下这个状况似乎有所改变,证监会对已在香港H股上市的地方中小银行有松动或开绿灯迹象:根据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6家银行处于A股IPO排队名单中,而在此名单中的哈尔滨银行、青岛银行、郑州银行、徽商银行以及重庆农商行均已完成在港股上市,正向“A+H”上市银行发起冲击。根据证监会披露的最新审核情况显示,其中的哈尔滨银行、青岛银行、郑州银行最有可能率先“撞线”,目前这三家银行均处于“预先披露更新”阶段。
目前已回归正常A股IPO名单的徽商银行,在上个月就曾一度撤回A股发行申请。该行彼时发布公告称,鉴于公司仍需就相关法律法规及证监会要求所涉及的部分事项与个别董事和股东进一步协商,决定撤回A股发行申请。而春节过后,徽商银行已顺利重启A股发行申请,目前该行最新状态为“已反馈”。可见,在港上市银行重返A股大戏已进入高潮,首家两地上市地方银行的诞生也将最终揭晓。
那么,地方银行为何热衷A+H双上市模式或第二次上市?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地方中小上市银行近几年面临客观经济环境不理想,服务对象中小微实体经济不景气,经营盈利能力下降,加之不良贷款存在反弹趋向,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了银行的不少资本金,原来靠H股在香港所融资金有些被消耗得差不多了,要继续扩大信贷经营业务缺乏足够的资本金支撑,急需融资弥补资本金不足,于是不得已把融资的目光盯向了国内的A股市场。另一方面,监管当局严监管风暴刮起,违规经营之路被封死,原来表外非标资产被监管部门要求并表,这样做的结果既会使可用信贷资金额度大大压缩,又将消耗更多资本金来支撑并入表内的非标资产业务,这都迫使地方上市银行急欲寻找新的融资通道,国内A股市场无疑成了一根“救命稻草”。再一方面,如果资本金不扩充,不仅可用信贷资金规模受到限制,也使自身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下降。这样既会影响地方上市银行未来发展之路,降低抗风险能力,也会使其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渐式微,不为地方政府所看好,有被“失宠”之虞。
显然,目前从在香港H股上市融得“第一桶金”的地方中小上市银行,再也不会放过继续在国内A股上市的任何机会。就目前而言,若能在H股和A股同时上市,将为地方上市银行带来发展新契机:一则,可扩大融资实力,有效弥补资本金不足,增强压制不良资产反弹的能力,消化非标资产并表所带来的经营包袱;同时也可为继续扩大信贷经营规模、提高经营盈利能力、增强经营抗风险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则,可更加增强经营实力,提高其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可在各方面获得地方政府的足够支持,重振地方上市银行的经营雄风,使其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继续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并对提升地方银行经营品牌及扩大社会影响力起到重要作用。三则,可为拓宽地方中小银行融资渠道提供示范力量,有效改变地方中小银行融资格局,为下一步更多地方中小银行扩大H+A融资版图提供成熟的经验或思路,最终破除地方中小银行融资瓶颈,拼发出地方中小银行经营活力,使我国地方中小银行更加枝繁叶茂,逐渐成长为我国银行业的“参天大树”,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起到巨大的推动力。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杨畅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