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旅游 > 正文
 

止息在听涛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9日 16:44 《财经时报》

  欧阳

  沈从文的墓地在远离古城1500米左右的听涛山麓。没去的时候,在想像中以为很奢靡繁华。走近才看到和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样。不要门票,没有墓碑,没有陵墓,有的只是一块天然的五彩玛瑙石。如果没有石头下面游人采来的野菊花和一些香烟,你可能无法知道这是一个墓地,这个墓地已经完整地和听涛山融合了。

  在通向墓地的台阶上,有沈先生表侄黄永玉写的一块碑,上面写着“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要不回到故乡”。沈从文以一个士兵的身份离开故土,以文学大师的称号立足北京,以文物研究专家的称呼结束一生,最后回归凤凰。在那块据说是沈从文自己选择的石头的前面,刻着他妻子张兆和选定的沈从文的遗文,是《抽象的抒情》中的一句“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以识‘人’”。石头墓碑的后面是沈从文的四姨妹现任耶鲁大学教授的张允和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沈从文逝世后,傅汉斯、张充和夫妇从美国电传来这副挽辞。这是嵌字格,其意含有“从文让人”,十六个字非常贴切地把沈先生的一生概括得很全面,说明了先生的性格。墓碑上的这些字都是出自中央美术学院雕塑教授刘焕章之手。

  墓碑下面埋藏着先生的部分骨灰。对于先生的骨灰有的说分成两部分,其他一部分撒在沱江里,有的说分成三部分,还有一部分在北京的八宝山,还有的说分成四部分,除了上面三部分,还有一部分陪伴在亲人旁边。不过,先生喜欢自己的家乡,打算把自己的骨灰撒在家乡的河里,葬在家乡的山上,确是千真万确的。

  作家李锐站在沈先生的纪念碑前,看过这块没有经过开凿的天然石头,他在文章《沈从文:另一种纪念》中对比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写道:这两位在某种意义上都有唯美倾向的作家,在各自的祖国却有着绝然不同的命运。沈先生1902年出生,川端康成1899年出生,相差只有三年。面临新时代,川端康成最后成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而沈从文先生在一片“旧社会的渣子”、“新时代的落伍者”、“腐朽的资产阶级”的自我谴责中,他同大部分从“旧社会”过来的知名作家一样放下了手中的笔。

  李锐写道“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最终还是没有能走到底,最终还是窒息在历史的沙场上。留在这里的这块石头,不过是一个跋涉者骤然止步的记录”。

  李锐对于沈从文先生有着文学视角的遗憾,现在墓碑前游人如织,墓碑前的野菊花和树立的香烟表示了人们对他的景仰。沈先生在听涛山麓听着对面沱江水流淌的声音,沱江上的船夫仍然在划船,唱着号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