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广今晚飞杭州航班全部取消?没去外地、没接触过病例,莫名感染?天一热新冠病毒就会消失?回应来了

深广今晚飞杭州航班全部取消?没去外地、没接触过病例,莫名感染?天一热新冠病毒就会消失?回应来了
2020年03月05日 23:21 新财富公众号

来源:新财富(ID:newfortune)综编

01

突发!深广机场今晚飞杭州航班全部取消?

今日下午,有媒体报道称,深圳飞往杭州的CA1736航班,但在昨天半夜突然接到航空公司的短信,告知其航班将取消,取消的原因是“公共安全原因”。除了到杭州的航班,今晚深圳飞往北京、上海、南京等国内多个城市的航班,均显示为取消状态。此外,今晚广州飞往杭州的MF8382、ZH9981、CA1728等航班也将全部取消,今晚广州飞往杭州的最后一个航班是17:15起飞的CA1722。

对此,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回应称,今日航班运行正常,未出现大量航班取消。回应称,深圳机场近期航班量逐步回升,航班运行正常。针对媒体有关今天(3月5日)深圳飞往杭州等个别城市航班取消的报道经了解,个别取消的航班系航空公司在编制今日(3月5日)航班计划时,根据需要提前进行的调整,并非在今日运行中临时取消。

此外,据钱江晚报消息,萧山机场方面对此表示,3月5日当天没有临时取消的深圳、广州进出港航班。

02

全球首例!确诊狗感染新冠肺炎病毒

新冠肺炎确诊者周巧儿的爱犬,早前经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两次病毒测试,发现其口腔及鼻腔样本呈弱阳性反应。4日,渔护署表示,有关结果显示这只狗已经低程度感染病毒,成为世界首例。

香港政府网截图

头条日报网4日称,渔护署曾征询港大、城市大学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专家的意见,他们一致认同有关结果显示这只狗已低程度感染有关病毒,并很可能是由人类传染的。目前,这只狗正在港珠澳大桥口岸动物居留所接受检疫。

目前,该狗并没有出现任何病征。

兽医:狗只染病不等于能在体内繁殖病毒

兽医黎昌生说,渔护署应向公众交代什么是“低程度感染”新冠肺炎,他个人的解读为病毒数目少。他认为,狗只从人类感染病毒,不等于能在体内繁殖病毒,所以暂时未有证据显示它存在任何播毒风险。另外,不少冠状病毒能在环境残存数天,所以不能排除狗只的鼻腔及口腔适合病毒存活,此情况并不代表会造成发病或传播病毒。

黎昌生呼吁市民,不需要对狗只感到恐慌,“因为狗只很大机会是从主人身上染病,而所有患者的宠物都要去动物居留所接受检疫,所以不需要担心。”

他强调,狗只在街上染病的机会极小。他提醒狗主要注意个人卫生,遛狗时使用狗带,以防狗只乱碰周遭物品,并避免接近街上的其他狗主。

爱护动物协会:狗只病毒很可能由人类传染

爱护动物协会表示,该狗只并没有出现任何病征,目前非常健康,在检疫中心内状况良好。爱协建议公众了解“被感染”,并不等于“具有传染性”、“能够将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现在没有证据显示动物能够将病毒传播给人类。

爱协也认为,狗只的病毒很可能是由人类传染。因此,爱协建议宠物主人保持严格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主人怀疑自己感染了病毒,则应考虑限制与宠物接触。

城大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巴斯(Vanessa Barrs)教授称,这些测试结果显示该狗只的感染程度低。根据2003年SARS经验,感染病毒的猫狗不会生病,亦不会将病毒传给人类,没有证据显示猫狗等宠物会将病毒传给人类。

专家:不排除狗与狗之间会互相感染

香港医学会传染病顾问委员会主席梁子超表示,冠状病毒由人传动物并不出奇,因为冠状病毒可以广泛存在于不同动物身上,17年前曾研究SARS病毒在猫身上出现,而如今新冠病毒则出现在狗只身上。

他说,由于该狗只没有发病,相信过一段时间后其体内的抗体能清除相关病毒,他呼吁饲养宠物的主人不必过分担心。不过,不排除狗与狗之间会互相感染,因此现阶段避免狗只与其他动物接触,若是主人染病,则避免自己与家中的宠物接触。

接触猫狗前后须洗手

世卫组织官网显示,现无证据显示狗猫等宠物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但人与宠物接触后,用肥皂和水洗手,可显著减少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常见细菌在宠物和人类之间传播。

中国(香港)兽医学会会长萧嘉和提醒宠主接触猫狗前后须洗手;猫狗从户外回家后,应洗擦四肢,减低沾染病毒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关注香港有狗只对新型冠状病毒呈弱阳性反应,世卫正在与香港卫生当局及科学家一起工作,研究狗只的病毒结果,以进一步了解该个案是属于被感染,还是从受污染环境黏上病毒。世卫会继续跟进香港对该狗只的测试及检疫工作。

03

没去外地、没接触过病例,一超市员工莫名感染

3月2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闻发布会。重庆市疾控中心专家、流行病学博士宿昆对相关病例进行通报。而其中一个案例,3个本地病例均没有去疫情地区,也找不到感染源头。经过“抽丝剥茧”,他们有了重要发现。

△宿昆通报相关情况

3个本地病例互无交集,如何感染的?

1月24日除夕当天,重庆市疾控中心接到某县疾控中心求助:当地发现有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3例病例中,首例病例是超市服务员A,1月14日发病。第二例和第三例病例B和C,是夫妻关系,分别于1月16日和17日发病。3个病例都是本地人,近期也没去过疫情地区,也找不到感染源头和感染场所。

“接到报告后,我们觉得非常蹊跷,但也十分清楚事态的紧迫性,因为传染源没有找到,就意味着疫情在继续传播。”宿昆说,除夕当天晚上,医务人员就赶往该县,对3名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但是初步调查结果却让我们陷入一片迷雾:超市服务员A和夫妻病例BC没有任何交集,对3人发病前14天接触过的人,逐一排查,也没有发现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

抽丝剥茧 查出重庆首例无症状感染者

“就在调查走进死胡同时,有一个人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宿昆介绍,一名25岁的男性D,重庆人,在武汉打工,1月7日返回重庆。由于没有任何症状,医学观察14天后,排除了他作为传染源的可能。“但是对夫妻病例BC的活动轨迹排查发现,两人曾与D有接触。”

宿昆表示,由于新冠肺炎是新发传染病,疫情初期对其认识有限,国家相关技术文件并没有要求对无症状的武汉返渝人员做核酸检测,所以该男子只是医学观察。

D会不会是无症状传染源?根据乙肝、伤寒等传染病经验,医务人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为了找到传染源,1月25日,我们决定对D进行采样。采样时,D坚持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又没有任何症状,不可能有新冠肺炎。”宿昆介绍,最终核酸检测显示为阳性,D是一名无症状感染者。这就是说在18天时间里,D一直没有症状,却携带有新型冠状病毒。

这是重庆发现的首例无症状感染者,也是全国无症状感染者发现的早期案例。“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增加了我们对新冠肺炎这一传染病的认识,无症状感染者存在和无症状感染者可以引起疫情传播,这为国家和重庆市优化防控方案和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全面筛查排查重点人群 能及时发现潜在传染源

宿昆介绍,在确定D是无症状感染者后,医务人员再围绕D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就把D和A、B、C都串联起来了。D于1月8日和9日去过病例A所工作的超市,这是位于负一楼的地下超市,没有窗户,通风条件差,A在超市服装区工作,D曾去过服装区,与A有过接触。D在回渝后,于1月8日和9日参加家庭聚会,BC曾和D一起吃饭、打牌。终于摸清了他们之间的传播链条,ABCD的密切接触者也迅速被管理起来,切断了传播链条。

宿昆介绍,在对A的密切接触者排查时,她的同事E出现了发热等症状,先做了两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第三次才测出来是阳性。“通过对ABCD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我们发现了包括E在内的多个病例和ABCD有流行病学关联。”宿昆表示,这起案例,证明了对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全面筛查排查,是及时发现潜在传染源的有效措施。

04

钟南山有重要发现!忽视这点或致病例漏诊

近日(2月29日),钟南山院士团队的研究论文以原创论著(Original article)的形式,正式刊登在医学界影响力最高的综合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该论文的数据来源是在国家卫健委的支持与协调下,由钟南山院士牵头收集的自2019年12月11日至2020年1月29日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552家医院的1099例实验室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下文简称为新冠感染)患者的临床信息。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论文截图

今天(5日),钟南山院士对论文的主要亮点和临床意义进行了独家解读,为临床救治提供新思路。

研究的主要亮点发现和临床意义有哪些?

1)本研究首次收集全国范围的大样本量(超过1000例)新冠患者的临床信息,不少患者在湖北省外就诊,多数患者为非重症病例(占84.3%),15.7%的患者为重症病例,患者人群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本研究计算得出的病死率(1.4%)与国家卫健委官方报道数据(约2.3%)更为贴近; 

3)发现了仅有1.9%的患者有直接接触过野生动物的病史,在生活在武汉以外的居民中有31.3%的患者在近2周曾到过武汉,72.3%患者曾在近2周接触过武汉地区人员;

4)指出56.2%的新冠患者在入院时尚未出现发热,但随着疾病进展,88.7%的患者相继出现发热,因此仅依靠发热作为诊断标准则容易漏诊疑似病例;

5)指出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较为少见,指出了新冠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证据(在粪便、胃肠道破损黏膜、出血处分离出病毒),提示各界需注意预防下水道污染引起的新冠病毒传播;

6)指出确实存在部分核酸检测阳性、具有临床症状但在入院时无任何影像学异常表现的新冠感染患者,而且非重度患者中这类患者的比例(17.9%)远高于重度新冠感染患者(2.9%);

7)指出淋巴细胞减少可见于83.2%的新冠感染患者中,寻找病毒破坏淋巴细胞的关键机制将有启发临床医生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而提高救治成功率。

国外同行如何评价论文?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高度重视新冠疫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Anthony Fauci、Clifford Lane、Robert Redfield教授撰写了题为Covid-19 —Navigating the Uncharted的文章,提出本研究的发现提示新冠疫情最终可能更类似于季节性流感(病死率接近0.1%)或者流感大流行(类似于1957年和1968年的大流行),而与SARS或者MERS的高病死率(分别为9%~10%、36%)形成鲜明对比。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配发述评文章,对研究论文正面评价

钟南山院士同时强调,临床救治必须时刻摆在抗击新冠疫情的首位,临床和基础科研为临床实践保驾护航。

05

天一热新冠病毒就会消失?张文宏耿直回答

3月5日上午11时30分许,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毛恩强、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卢洪洲、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龙华医院呼吸科主任张惠勇等专家接受记者采访。

关于新冠肺炎的版本为何更新得这么快

“中国的医生、科学家和政府,都在非常努力的工作,每天都会有新的进展”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中国的医生、科学家和政府,大家都非常努力地在工作,每天都会有新的进展。每一次更新的量可能不是很大,但是每一个领域,一个比较确定性的东西,会不断地在里面做更新。今天我们上海主要的专家组的一部分都在这里,大家分头负责这次新冠肺炎病毒上海专家意见的撰写,所以他们在这里都有很多特别的体会。”

“今天的采访是针对整个上海市专家组的,‘上海共识’是在国家基础上,在上海实践的过程当中,我们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加入进去),也是取得了一些科技的支撑。因为上海市政府、科委对上海市整体的科研攻关,也是非常明确要跟临床救治相结合。”

张文宏强调,这一次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临床救治,所以会分成几个部分。

对于上海专家组的分工,张文宏介绍:“第一个是药物治疗方案,这是由我们卢洪洲书记负责的。”

“另一个是轻症普通型向重症进展,如何识别,它的早期指标,以及如何阻止轻症向重症发展,是由胡必杰老师在负责。”

“危重症的治疗,是由我们所有的专家参与,还有很多在危重症病房里没办法出来的专家,上海瑞金医院瞿洪平教授、仁济医院皋源教授、第一人民医院俞康龙教授、第十人民医院王胜教授,他们在里面待了接近一个月,都是各个科室的主任,所以整个上海的临床救治是由上海最强的力量进行的。我们危重症也有一些基于国家方案基础上,上海给出非常具体的研究方面的进展,我们也体现在我们的方案里。如何将国家方案进行细化,来拯救病人,是我们毛恩强主任在这里面做了比较多的工作。”

“那么在整个上海的舞台上,我们的中西结合是做得最好的,你在我们很多重症的方案里,都能看得到中医的身影。所以还有一些轻症的病人,直接就用中药来治疗,所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附属呼吸科张惠勇主任也会给大家一些解释。”

关于具体的治疗方案

“科技是精准治疗的支撑,拍脑袋不是精准”

张文宏表示:“整个医疗治疗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有那么多药物。什么样的方案,什么样的疗程,什么样的病人用什么药物,这都是非常复杂的,我们是边治疗边研究,我们的救治团队同时也是临床科研团队,我们根据新的检测指标,通过对病人的观察,通过不同治疗方案的比较,最后形成一个科学的方案。”

他举例说,“譬如感染,我和胡必杰一起负责抗感染治疗这块,我们都拒绝抗菌药物的滥用,对前期的病人我们基本不用抗菌药物,对于危重症病人的后期,感染就成为制约他们生存下去的主要因素,所以很多病人最后一个阶段发生感染时会造成各种抗菌药物使用都无效,但在这里我们会启用很多先进的检测‘武器’,我们会第一时间让医生团队知道,现在是哪一种细菌在感染,世界上现在拿得到的检测的手段,我们对病人都能检测,譬如在肺里有多少种细菌在联合感染,有细菌,也有真菌等,这个病人出现腹泻是否由相关的抗菌药物引起等等,针对这些我们都是精准的,感染的精准治疗也是我们团队研究的重要方向。”

张文宏认为,“科技是精准治疗的支撑,拍脑袋不是精准,要求我们对每个环节进行研究,选择合适的病人,合适的治疗阶段,合适的剂量,合适的疗程等,在感染方面我们明确是什么细菌,是什么耐药情况,运用所有科技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测,才会有一个好的效果。同样我觉得中医也是如此,并非所有的中医治疗都是一个方子,什么病人都能治,我相信不是的。”

关于药物临床试验

“首先以国家的方案为标准,在每个阶段争取做一类药物的临床试验”

张文宏:临床试验我们要首先以国家的方案为标准,要避免临床试验里面的多种药物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使用,因为多种抗病毒药物在一个病人身上使用,最后我们得出的结论,你也不知道是哪一种药物(效果),现在上海已有的一些方案,首先要进行(药物)筛选,然后我们在每个阶段争取做一类药物的临床试验,这样得到的效果就比较确切,然后对所有临床药物的观察。

张文宏进一步指出,上海使用(临床研究)的药物大多数也都是国家推荐的,上海专家团队比较团结,包括血浆的治疗,武汉也有瑞金医院团队在当地开展(血浆治疗的研究),上海这里的团队也在做,最终这些数据会汇总在一起,数据量大了,科学性也就强了。我们拒绝每个单位只做两三例这样的研究,这样的结果不可靠,而且没有很好地分组,在用药过程中有可能不同药物相互混杂,都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国家卫健委也在开会中要求一定要规范临床试验的进行,我也认为这非常重要,而上海团队也是这么做的,我相信很快大家就会看到这些临床试验数据对之后我们的治疗还是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的。

关于病理解剖对上海方案的影响

“病理解剖非常复杂,我们要开临床病理会”

张文宏表示:“我个人觉得病理解剖是非常复杂的,我们需要病理医生和临床医生在一起,叫做临床病理会,在我们医院以前经常开的。就是病理医生把病理全部展现给大家看,然后临床医生进行印证,所以我们上海对这一块是非常重视的,当中国的第一例肺部组织国际发表后,我们开了一个晚上的会议,和临床的方案一一对应。”

“比如说我们要保护毛细血管,就要看肺里的毛细血管有没有损伤,肺里是哪一种类型的炎症细胞,所以我们就要问病理医生了。还有肺泡里的堆积物到底是什么成分,是细胞还是肺泡的碎屑,是一型的还是两型的…….所以你只要相信医生的专业性,无论是在武汉的同济医院,还是去支援的各位医生都是各个医院的精英。”

关于病毒会不会随着升温而消失

“大概率可能是的,还有一点就是开窗通风非常重要”

针对病毒是否会随着升温而消失的问题,张文宏认为,现在很难讲,大概率可能是的。“大家要记住一点,2009年美国的流感是跨季的,就像SARS在中国也跨季了。美国的流感是3、4月份开始的,然后是第二年大规模开始的,所以说并不是病毒一到夏季就没有的,不然一到夏天就没有了怎么还会延续到下一年?”

“但这个病毒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你把窗户都打开,拼命地通风就是最好的。例如泰国,病毒想蔓延就比较困难。所以开窗通风非常重要,夏季一个是温度高、一个是通风,还有就是起源于冬季,大家经过几个月的防控,病毒不就一波波下来了,正好到了这个时间点。”

“所以,很多是时间上的巧合,很多是科学,很难分辨到底是科学还是巧合。我们觉得病理学家的研究才是至关重要的,现在还有很多你们看不见的研究正在进行,最怕的就是对研究进行误读。”

本文综合自央视财经、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朱奕奕 陈斯斯)、中国经济网、证券时报网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25 和顺石油 603353 27.79
  • 03-11 爱丽家居 603221 --
  • 03-10 佳华科技 688051 --
  • 03-10 建科机械 300823 --
  • 03-05 天箭科技 002977 29.9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