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霖:如果疫苗短期内出不来,也要做好准备

2020年03月05日19:51    作者:沈建光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陈秋霖

疫情和其他灾难相比,其影响更广,每一个人都在受灾;而且影响更大的是心理,因为太多的不确定性导致恐惧。2003年非典时,正好参与了一些相关的研究,从那时起就深刻体会到:发展是硬道理,健康是真道理。一个公共卫生危机可以让一个国家几乎停滞。此次新冠疫情,严重程度远超非典。希望从一些疫情趋势、防控措施的观察中,发现一些确定性,给自己一些信心,也分享给大家。也记录这段过程,再做一点研究。  

  昨天,朋友圈兴奋了一晚,因为一个关于第一针疫苗的消息。几乎所有群都在传,相关专业的群和其他群都一样,虽然一直没有正式的报道证实。

  疫苗,现在似乎已经成了稳定心理预期的最大期盼。现在虽然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湖北以外地区,从新增病例和现有在治病人数据看,都在每日减少,但是大家心理的担心实际还是不小。即便很多评论都在说,疫情已经基本控制,可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了,但是实际上复工复产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快,那么顺利,除了一些防控措施仍然严格,更多的原因是大家内心还不是很敢恢复。抗疫到现在,对个人而言,心理上的担心,比实际疫情对行为影响已经更大,所以基本上,对现有的防控管理都非常配合。

  现代社会对付传染病,最好的结果是有特效药,有疫苗。从一开始,好像就比较确定的预判特效药和疫苗。但随着对这个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在短期内找到特效药的预期被降低。所以更多的希望放在了疫苗身上。一有点关于疫苗的好消息,就“奔走相告”。

  但冠状病毒疫苗的开发,并不是容易的事。今天几篇关于疫苗的科普文章,可能让大家对疫苗的预期可以更加理性一些。非典疫苗开发出来,已经是非典以后一段时间的事了。事实上,由于再没出现过非典疫情,所以也无从检验疫苗是否真有效。当然我们也不希望去检验了。

  特别是RNA病毒容易变异,昨天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发表论文揭示,新冠病毒已经发生突变,一般而言这对疫苗的开发,又会增加复杂性和难度。除非运气很好。

  或许,我们也要做好如果短期内疫苗出不来怎么办的准备。做个极端的最坏的打算,没有疫苗,那我们怎么办?还是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做好自我防护尽量减少传染,然后就是准备好医疗救治资源。从人民健康的角度,这是应对传染性很强、致死率较低的传染病,最不希望的一个结果,但需要是预案中的一个选项。致死率高的传染病,一般传染性也就没那么强了,因为病毒很快把宿主杀死后,也就损害了自己的传染力,那就需要另外的应对策略。

  所以,在加强疫苗开发的同时,或许不能过于强调疫苗开发成功的确定性,这个确实不是“拍胸脯”可以保证的。还得引导大家做好更多可能的心理准备。

  疫情应对,如何引导心理预期,可能也是未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中需要加强的内容。特别是如何让专家在这个过程中更加严谨和有组织的进行发声,避免分散发声、突然发声,避免社会出现“一惊一乍”的应对。

  只有放下了心理上的负担,我们才能真正复工复产复业,哪怕在疫情仍然存在的时候。由于国外疫情日趋严峻,而且各国采取的防控措施不一样,所以全球流行已经很难避免,这个疫情大概率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

  特别是,无论社会怎么期待疫苗,也不能降低对疫苗的要求,还要谨慎接种疫苗。在用疫苗应对流感的历史上,有的国家曾经因为全民接种疫苗而付出过很大代价。

首发:《健康报》,2020年3月2日首发:《健康报》,2020年3月2日

  在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中,人们的生活秩序和心理状态都要经历两次转变:第一关是从正常状态进入危机状态,其中可能会经历一段恐慌;第二关就是从危机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期间也充满着疑虑。如何引导人们很好的完成这两次转变,是危机处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危机的持续时间和危机的影响程度。

  心理稳定,也是对治理能力的大考

  全民动员起来防疫不容易,动员全民解除防疫更难。从认知到行为,总要有一个过程。这次武汉疫情防控信息通报晚,1月20日突然公布,实际是加速了第一次过程,也是快速实现各地响应、全民动员的原因之一。现在要逐渐解除防控、有序复工复产,同样需要对全民进行动员,这其中的工作也不可忽略。说这次抗疫是对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考再合适不过,而具体到心理康复的部分,主要有两个“考点”:

  一方面,疫情总体向好,但也需要把存在的风险说清楚,毕竟大众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不是那么全面,对一些仍然存在的不确定性并不知道。向公众阐释这些风险时要注意,不是以专家个人身份各自发言,而是需要建立严格的专家论证机制,确保信息经过权威的专家组论证,并以新闻发布的方式通报。

  另一方面,也要对公众所看到的一些个别极端案例,及时给出科学解释。比如出现的个别潜伏期比较长的案例,是否真的就是新冠病毒的潜伏期这么长?大众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看到的信息更多是个案,对疫情判断却不能根据个案,而是要以流行病学规律判断。

  需要心理照顾的可能是所有人

  疫情终将过去,但对几类人员需的心理照顾需要持续关注。

  一线救治病人的医护人员特别需要心理疏导。疲劳和很多时候的无助,再专业,也会心理憔悴。医护人员最直接面对病毒,是“尖刀连”。危险性最高,但相对防护等级高,专业水平高,心理有些准备,感染风险高但确定性也高。这次医护感染的规模不小,已经牺牲了8位医生。目前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国务院也发文要求照顾好。

  一线防控的疾控人员,基层社区卫生人员,也同样需要得到关注、掌声和安慰。这一条战线任务的艰巨性,不比医疗低。疾控和社区排查人员其实也直接面对病毒,是“侦查连”。虽然和医护人员比感染风险小一些,也有专业知识和心理准备,但相对防护保障弱,风险不确定性强。目前这些人被关注的少,受到各地的支援也不像医护人员那样强。

  广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和民警,同样需要得到心理安慰。基层干部实际也直接面对病毒,是“工兵连”,有的还兼“侦察连”。感染风险相对小一些,但不确定性高,而且比专业人员缺防护能力和心理准备,防护保障也相对更弱。有的还承担前线指挥员的责任,面临感染和问责双重压力。目前抗疫已经牺牲的人中,大部分是基层干部和民警。

  当前,最需要心理照顾的是被隔离的武汉人和湖北人。这么长时间在疫区隔离,真难以想象。这种心理上的创伤,可能是长期的。有研究发现,经历过埃博拉的人PTSD(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比较明显。

  实际上,可能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得到心理照顾。因为虽然不在疫区,但是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波及全国,也波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虽然不在一线抗疫,但是亲人、同学、朋友,或多或少都参与其中,心里难免担心。当然,越来越稳定的疫情,让人们看到希望,这是当前安抚人心的良药

  (本文作者介绍: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盘古智库秘书长、学术委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

责任编辑:张缘成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