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伊利发家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 17:26  新浪财经

  《2008品牌之道——赞助商高层系列访谈》是新浪网品牌栏目《总裁在线》的特别节目,旨在邀请顶级企业的总裁做客新浪直播间,畅谈公司发展战略,分析企业宏观走向,分享管理之道和品牌故事。并探寻企业在08年奥运会契机下的品牌智慧和营销策略。以下为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做客新浪网奥运赞助商高层系列访谈第八期。

  主持人:张总,我们知道刚才您谈到一系列的活动,这些都是需要去投入的,最关键的一个点,伊利自身要有强大的实力。我们观众朋友可能就比较想知道,伊利是怎么样从一个小厂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大型企业的?给我们讲讲发家史。

  张剑秋:伊利前身在1983年是一个街道桥厂,当时规模很小,人员也很少,每年的盈利现在来讲是提不起来了。它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遇到很多问题,怎么办,怎么样使这个企业能够不断做大,当时相关的一些人员也经过了深思熟虑,也征求了咱们社会各界以及呼和浩特市政府很多领导的意见,就要进行变革。变革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到了1993年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这个股份制改造可以说为伊利下一步崛起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伊利在发展的过程当中,93年到96年期间它发展的还是比较小,当时还是以生产冰淇淋为主,雪糕,冰淇淋,当时有的甚至给别的进行贴牌生产,比如给我们内蒙的包头市生产花脸雪糕,没有自己的自主品牌,在这个期间伊利为了使自己的品牌得到张扬,使自己的品牌能够得到更大的弘扬,我们就推出了伊利这样一个品牌。推出伊利这样的品牌也经历了很多事情,你比如说去湖北送雪糕,我们在呼和浩特上空利用飞机撒传单,让大家去我们单位领雪糕等等这样的一些活动,短时间内让很多人了解了伊利这个品牌,也通过这个品牌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使这个品牌的忠诚度和美誉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96年我们在上海A股上市,这个是伊利现在后边发力的一个很好的契机,使我们获取了很多资金的支持,为伊利不断地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到了1998年当时咱们朱镕基总理也到伊利集团参观过,也当时对我们生产雪糕的场景,因为它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多工人在那儿进行操作,当时就提醒我们,或者是嘱咐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改变这样的生产方式,能够想一想其他的路子,能不能使伊利得到更大的发展。

  这个确实对我们触动很大,到了99年咱们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也到过我们伊利集团参观过,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希望,所以说到了2000年之前伊利集团就寻求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在这个过程当中当时咱们瑞典利乐集团,他当时也想在中国找寻这么一家企业,我们当时也想通过国外的一些技术装备的支持,然后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为内蒙古的牛奶能够得到更大的发扬,得到全国消费者的喜欢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说这两家企业一拍即合。

  前两天我们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一个联姻十年这样一个座谈会,大家说我们是初恋情人,我看说的挺到位,挺有意思,就是说伊利集团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工艺,这个确实奠定了伊利从小做大的一个很好的基石。你比如说到2000年的时候我们才不到10个亿的收入,到了2005年我们就第一家成为了中国乳业当中的过百亿的这样一个公司,确实为伊利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助力。伊利这样一个创新使内蒙古的这样一个优质的牛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过黄河,跨长江,到达了全国各地,使更多的消费者品尝到了我们内蒙古草原的牛奶,确实这一点对于我们伊利的成长来讲至关重要。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