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地产股开始逆政策而动 是否能够否极泰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1日 21:50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姜艳艳

   1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有关《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其中,闲置土地将征收20%闲置费,去年6月份各地政府专项回报处置情况的规定,不啻将欲图“囤盘、捂地”度过大治之年的房地产商底牌掀开。

  1月9日,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八部门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办公室,又对外通报了26个房地产市场整治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其中,违规建设、闲置土地划拨、虚假房产广告以及非法房地产中介问题均有涉猎,堪称“典型案例敲响全行业警钟”。

  不过,相关行业的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都认为,法令执行细则缺乏以及地方政府利益点所在,以及旺盛的市场需求和本币升值的长期趋势不变,2008年的房价仍将稳中走高,不排除二、三级城市进一步上涨的可能。“上涨幅度将会放缓,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制衡。”

  与之对应,房地产股也显示出不为政策所动的迹象。除了1月8日市场出现调整外,万科(000002)连日小幅回升,股价已从去年12月份低点的25元附近走高到如今的31元;招商地产(000024行情,股吧)(000024)价格从12月份低点的50元附近重上70元高位;而另一上海地产龙头陆家嘴(600663行情,股吧)(600663)也开始了缓步上涨,价格从21元回升到了25元附近。

  闲置土地认定难

  2007年管理层在“天天看股市”之余,对房地产行业也采取了逐步收紧政策。从提高土地的“一费两税”,到限制外资购地以及物权法的出台、限制信贷、二套房认定等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贷款不断紧缩的金融政策更在多重治理办法之外雪上加霜。

  “闲置土地的认定一直是相关法令执行的关键所在,由于管理层并没有进一步配套细则出台,20%空置费的征收,警示意味大于实际意义”,民族证券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崔娟表示。

  由于土地收入是地方政府收入的支柱来源,由其所主导的闲置土地认定工作执行力度需待进一步观察。

  从1999年国家第一次出台闲散土地处置规定上,就可看出开发商的捂盘、囤地现象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随便在一块土地上做点项目,就能证明该地并不‘闲散’。这种无头公案并不在少数——尤其是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商,更有资金和实力进行运作。”

  房价增幅间接放缓

  “增幅放缓与房价下跌是两个概念,而市场综合判断多从房地产政策出台也不过是达到了前者目的。”财经界资深评论人士如是说。

  闲散土地征费以及上一年综合的治理给普通投资者带来了“好消息”。据悉,由于房地产行业的运行周期原因,每年年底房地产商在偿还上年信贷之后,将会在新年伊始重新贷款。消息人士透露,已经出现了部分房地产商贷不出款的情况——对于担忧一方面号召管理,另外纵容银行业贷款支持的人来说,管理层已经“动了真格”的。

  另外,已经有小型房地产商主动将手中的闲散土地出让,这一方面加大了市场开发的力度和速度,同时也加速了行业的整合——无钱、无实力的开发商依靠土地升值的美梦破灭,要么加快建设速度,尽早实现资金回笼;要么拱手让人,给大型房地产商提供契机。对于投资者来说,政策执行的“正面”因素是最大的利好,房价有可能在行业的变局和拐点中出现回落。

  不过,令业界较为担忧的是,房地产商拿到土地之后,开发速度和质量并非要点,在全行业资金链吃紧的情况下,土地闲置费用一旦征收以及收购兼并小房地产商,将会限制开发商的热情——供应量减少和成本的增加仍将由投资者来承担。

  房地产股长期看好

  在管理层接连出台相关房地产政策以及警示案例的同时,去年下半年深幅调整的房地产股旁若无人地重新抬头。

  “即便是闲置土地将征收20%费率这个直接瞄向房地产商最后底牌的文件,也不过引发了房产股一天的回调。并且,从长远角度看,房地产股还将保持投资魅力。”分析师表示,专项土地政策还会接连出台,而金融信贷也将进一步收紧。

  但是地产股的长期走势并没有改变。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具备真实的投资需求,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宏观背景,以及奥运会提供的契机,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将会保持与国民经济同步的上升势头。

  流动性过剩推动了房市、股市齐发展,而房地产行业的资产泡沫远未达到高峰,各项政策的出台只是促使这种发展更为稳定健康——经济学家们表示,行业出现优胜劣汰的变革,加上资本市场提供的契机,优势房地产股的长远投资价值还将存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强势的地产股盘整之后已经出现了齐爆发的状态。1月10日,地产股一早即价格翻身,17只排名靠前的地产股全部上涨,不少股票的涨幅均超过了5%。1月11日早盘,万科仍旧稳步上升,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后劲。强势的地产股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更有机会并购中小地产公司,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