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3500点机构开始步步减仓 散户与游资却不断激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5日 10:02 经济观察报

3500点机构开始步步减仓散户与游资却不断激进

  本报记者 黄利明 张勇 北京报道 

  4月12日,上证指数步履稳健地爬上3532.86点。

  在最近的一个月里,上证指数已经不断攀爬出新的高点。不过,A股的投资者似乎对这一符号频频带来新纪录显得越来越平淡,加仓、开户、频繁地买进卖出,中国股民正在迎接“泡沫”的来临。

  4月底5月初减仓的声音却在弥漫,迎接泡沫,谁又将被泡沫所淹没。

  一个被资金推动,甚至被散户和私募挟持的股市。资金与政策以及资金之间的博弈将愈发明显。

  散户与游资激进

  “一个涨停,基金匆忙减仓,第二天又是一个涨停。这明显是散户与游资行为,基金是不会这样操作的,市场明显被散户和游资所左右。”一位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

  随着股指的进一步攀升,当前市场估值水平继续抬高。根据上交所的统计数据显示,至4月12日收盘,上证综指收报3531.03点,上涨1.02%;沪市市价总值为111188亿元,流通市值为29473.55亿元,而平均市盈率已达到49.05倍。

  曾经的泡沫声音并没有因此再次被投资者高喊。

  人们还在不断奔往被认为全球估值最高,但又是最具成长性的中国A股。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迎接A股泡沫。

  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A股新增开户数不断创出历史新高,4月10日再度刷新纪录至19.45万户,其中个人新开户19.4万户。4月以来,日均开户数已超过14万。

  而来自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最新统计数字——2007年一季度A股新增开户数为创纪录的474万户,超过了去年全年开户数。其中,3月份A股开户数猛增至每日11万户以上,连续创出历史新高,全月累计240万户,相当于2006年全年308万A股开户数量的78%。

  申银万国分析师陈李在其报告中指出,投资者结构进一步向个人投资者倾斜。个人投资者持股比例大幅上升,估计其持有市值比例已经从年初的54%上升到60%。风格指数也清晰地刻画了这一点,低价股指数在短短两个月内超越高价股15%。大量普通投资者是以买菜的逻辑投资股票。同时令人满意的业绩的大幅上升进一步钝化投资者对估值的敏感度。

  散户资金的不断涌入,也给股市带来了日益浓重的投机气氛。

  中金分析师邱劲指出,一季度A股市场投机气氛重新显现。绩差股在资产重组、业绩虚增故事等题材的光环下涨幅惊人,股价表现大幅超越大盘。

  不过,他认为,国内市场不会出现持续的“恶性泡沫”,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模式缺乏无限想象空间,资产重组概念也很难带来持续的股价上涨。“小非”今明两年的集中释放、股指期货以及其它衍生产品的推出将促进股票价格回归理性;而QDII以及快速发展的债券将时常扩大资金的投资渠道,并间接抑制股市泡沫。

  申银万国认为,泡沫从来都是在理性的因素下酝酿的,既已存在就应接受,只是投资者应该如何去分享泡沫。

  因此,泡沫下的理性投资显得尤为重要。

  资金推手

  越来越多的中国市民青睐A股投资。

  散户不断涌入,带来的是不断新进入的资金。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沪深两市的保证金单向流入839亿元,新募集基金317亿元,合计达到1156亿元。而2月份的保证金单向流入量为480亿元,新募集基金100亿元,合计流入580亿元。3月份A股市场存量资金大幅增加2012亿元,增速创下了历史纪录。其中沪深两市的保证金存量上升1400亿元,新发股票基金募集611亿元。

  由此计算,今年一季度市场存量资金就增加了3748亿元。

  “由于市场持续见好,有不少人还在继续增加资金,甚至把自己的所有存款都投入进去。”中信证券安外大街营业部的邓先生向记者表示。

  央行上海总部统计,1月份,上海本外币储蓄存款减少192亿元,同比多减584.3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一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则显示,认为在当前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下提款购买股票或基金最合算的居民占比达30.3%,比上季度提高11.7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调查结果还显示,在居民拥有的主要金融资产中,“基金”所占比例从上季度的10%升至16.7%,刷新历史纪录,比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提高6.7和12.7个百分点。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从今年一季度以来,私募基金普遍增加资金20%,去年获利300%的也不少。”

  该人士向记者坦陈,一季度以来其管理规模数亿元的私募基金已经获得120%的收益。

  据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雅芳测算:目前国内私募基金总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随着市场股市上涨,这部分资金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

  因此,私募基金在市场中的活跃亦成为今年上涨行情的另一个主要推手。

  泛滥的资金以及对人民币升值的持续预期,中国A股已经被资金所左右。

   减仓之音

  一直期待中的调整未曾来临,人们似乎将风险抛之脑后。

  不过,减仓的声音开始在机构中间蔓延。

  “4月底5月初我们将会大幅减仓,或者配置一些防御型的股票。”北京一家私募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市场非理性的因素确实太多,泡沫也有一定累积了。”

  该人士指出,虽然一季度总体有新资金进入私募,但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私募基金已经开始有减仓的想法,甚至有部分已经开始进行。

  事实上,减仓的声音也从公募基金中蔓延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在担心风险的来临,但这似乎与散户投资者高涨的投资热情相悖。

  作为明显资金推动市,一旦机构普遍减仓,必将加剧调整的来临。

  申银万国指出,也许5月后能够看到调整。因为股票与资金的天平将向股票倾斜,大型股的发售将明显加速,初步估计二季度IPO规模能够达到1200亿,整体融资规模有望超过1500亿。“小非大非”解禁的压力也慢慢显现,4月解冻850亿,5月解冻1200亿,6月解冻420亿。同时,严谨的价值型投资者开始认真审视业绩增长持续性,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也慢慢显现。

  据悉,在收到超过50只新基金年内发行申请之下,中国证监会上月给基金公司发信,希望基金公司不要催促管理层尽快审批。证监会可能采取审慎的态度批准新基金的发行,以免造成股市过热局面。同时,监管层还于4月4日将扩募基金建仓期从10个交易日延长到3个月,这在客观上将起到调控市场资金的效果。

  今年以来,市场进入了频繁震荡期,赚钱难度明显提高,一直以领跑市场著称的QFII也难逃单月亏损的尴尬局面。偏股型基金普遍跑输大势。为了保护现有收益,不少机构已选择获利兑现的方式。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以基金、QFII、保险公司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在银行托管专户的A股市值半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相当部分机构采取减仓的策略,主要是考虑了A股的估值水平;与成熟市场相比,A股的市盈率已经偏高。

  广州万隆指出,考虑到指数处于相对高位与股指期货即将推出等因素,部分主力机构抛出了部分获利丰厚的筹码以锁定利润,或者将配置的重点转向防御性品种,但总体仓位相对前期也有所下降。新基金方面,虽然已经开始建仓部分品种,但建仓力度不大。

  但资金入市的要求依然强烈,除了企业年金,保险资金与社保资金等也存在着强烈的入市要求,包括持续放大散户投资者以及流入的热钱。

  资金与政策以及资金之间的博弈将愈发明显。

  相关报道:

  秦洪:跳水阴K线不改牛市本色

  广州万隆:尾盘跳水主力意图大揭秘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80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