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三一叫板凯雷收购徐工 > 正文
 

凯雷收购徐工悬疑 方案是否批复要看政府态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6日 07:51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据悉,商务部缓批收购方案,缘于对凯雷持股期限届满后股权流向的忧虑

  证券时报记者  徐晓兵  徐 飞

  本报讯  继前日对徐工机械进行采访后,记者昨日又接到副总经理王岩松的电话,他对国内有关企业最近发出合作的呼吁阐述了公司的观点,表示合作要建立在符合徐工机械
长期战略发展的基础上,而相互之间的信任、尊重和理解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王说,徐工未来发展战略是要将企业打造成国际化的跨国公司,作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将在管理体制改革、技术创新、产品更新各方面带动国内同行业发展,徐工有意团结国内同行业内的所有企业,在高端市场上与国外一些跨国企业进行抗衡,为国内消费企业提供性价优良的产品。

  此前,徐工也曾与多家国内企业广泛接触,包括曾大名鼎鼎的民营企业德隆控股。王对记者说,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首先是战略目标要一致,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尊重和经营层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上,这样才能实现双赢的目的,而对于伤害徐工企业形象的公司将不会考虑,因为这样将无法对广大投资者有所交代,对未来徐工的发展也会存在合作方面的重大隐患。

  另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徐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对此事件的最新看法是:徐工机械的改制是经过省、市两级国资部门审定后,作出的定论,有德勤的

审计为依据,以政府聘请的摩根大通为财务顾问引用国际惯例所采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所得出的市场价值为依据,所谓国有资产流失和贱卖没有任何法律根据。

  另据该人士透露,

商务部对于收购方案的缓批,缘于对凯雷持股期限届满后股权流向的忧虑,担心未来这部分股权会流入产业投资者的手中。由于凯雷的持股的期限定为4年,4年后将按照其退出机制将徐工机械的股权进行转让,从现在股权的转让方式来看,有协议转让和在市场公开交易两种方式,前一种转让方式,由于在协议中已明确必须获得徐工集团和政府的批准,换言之,持15%比例的徐工集团拥有一票否决权的权力,因而控股权流失问题不是太大,而后一种方式,却是最难以控制的,因为开放的
资本市场
会给产业投资者带来收购的机会,尤其是外来资本,而这恰恰是政府最为担心的事,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毒丸计划”。在补充协议上报后,商务部是否能够批复,凯雷方面表示,只能看政府的态度而定。

  该人士进一步说,对徐工股权的收购,凯雷采用的增量和存量两种方式并行,存量是对老股东股权的收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这部分有2.55亿美元,将在获得政府批复后2周内,一次性将资金划至徐工集团指定账户上,而增量的6000万美元,用于对徐工机械的增资,与存量同时注入公司,另有6000万美元是所谓“对赌协议”的体现。同时,资金注入公司前后,是严格按《国家外汇管制条例》和《公司法》进行运作,不可能进行套现之类的活动,从另一方面讲,这也不符合凯雷在中国进行长期发展的战略目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