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三一叫板凯雷收购徐工 > 正文
 

向文波:三一不会放弃 周六可能会有所动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 07:57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向文波:三一不会放弃周六可能会有所动作

  证券时报记者 刘幼萍

  是什么挡住了三一高价叫买徐工的步伐?三一收购徐工是不是蛇吞象?证券时报记者再次采访G三一(资讯 行情 论坛)执行总裁向文波。

  三一搁浅源于国企与民企冲突?

  有报道称,徐工在较长的招标过程中,三一从来没有露过面。就此记者向仍在上海出差的向文波求证。向文波说事实并非如此,当时三一实际控制人梁稳根和他租用商务飞机直飞徐州,并提交了有关方案。除此,三一还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向文波回忆说,2004年,徐工改制方案变动了几次,曾经想引入三家股东,并不是一家控股。也许是迫于凯雷的压力,最后变成了凯雷一家控股徐工。他表示,三一当时是想争取成为徐工引入三家股东中的一家,当然,三一也非常希望控股徐工。

  据记者了解,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徐工的董事长王民与向文波以及梁稳根是熟识的。向文波承认,他确实与王民很熟,但上次他们连与徐工方面坐下来谈判、正式沟通的机会都没有得到,“徐工从来没有向三一告知不让去的理由。”

  三一收购徐工的障碍在哪里?向文波说,“这个问题最好问徐工。我从其它的地方了解到徐工的想法,好像国企与民企的冲突是三一收购徐工的障碍。”

  三条途径解决资金问题

  徐工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重量级企业,三一是否有实力收购徐工呢?“我反对蛇吞象之说。”向文波说。

  他认为三一和徐工的经营规模是差不多的,三一集团每年的销售收入在70亿元,徐工的两大主导产品汽车起动机和压路机的销售收入也在这个范围。徐工号称170亿元的规模,其实是账外投资的小企业很多。除去这些,也就是70亿元的水平。

  收购徐工的资金问题,向文波自有考虑。在他看来,如果按照凯雷方案,即用徐工未来的收益贷款,一点压力都没有。如果现金收购,三一也有应对之策。一是可以出售一部分三一集团股权;二是发行债券;三是利用自有资金。

  向文波反复强调徐工不能被外资收购。第一,徐工所从事的工程建设机械行业,是国内少有的、拥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这种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不能被外资收购。第二,装备制造业是国家战略产业,徐工作为装备产业的龙头企业,在许多产品领域代表了中国工程行业的水平。徐工从事的是国家战略产业,不能被外资收购。第三,考虑到消费者的利益,徐工不被外资收购。第四,收购价格太低。向文波认为以20亿人民币收购拥有年销售额170亿、两大主导产品占到了中国市场份额的50%、资产超过100亿、年增长超过5%、拥有巨大市场前景和品牌优势的徐工实在是太少了。

  三一方面周六或有动作

  “凯雷收购徐工就是20亿元人民币,而不是有人认为的30亿元人民币。”向文波非常重视这个数字。因为凯雷的收购方案是,2.55亿美元收购徐工集团82%的股权,外加对赌方案,如果徐工达到预期经营目标、凯雷分两次向徐工注入1.2亿美元。而此时的徐工已经是凯雷拥有85%股权的徐工、也就是说凯雷是在给自己的公司注资,徐州市政府只分享1.2亿美元的15%。他说,从某种意义上看,凯雷玩的不过是把自已的钱从右口袋移到左口袋的游戏而已。 

  向文波平静地说,三一收购徐工不是意气之争,也不是单纯的利益之争,而是战略之争。三一是不会放弃收购徐工,也许本周六就有一些举措。

小调查


您认为三一此举的目的是?
为了国家,保证重点企业不被外资控制
为了自己,达到企业迅速扩张目的
为了炒作,趁机拉升二级市场股价
其他

您是否支持三一叫板凯雷收购徐工?
支持
不支持
不好说

您认为徐工收购事件最终谁将胜出?
凯雷
三一
其他结果

如果三一成功收购徐工,您是否看好其发展未来?
看好
不看好
很难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