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并非点金石 谨防炒作过后一地鸡毛

区块链并非点金石 谨防炒作过后一地鸡毛
2018年01月13日 01:27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王君晖

  风口轮流转。近期,“区块链”似乎已替代“人工智能”成为最新的炒作概念。徐小平“区块链革命已经到来”的言论被当成某种“宣言”传递,只要沾上了“区块链”这几个字股价就开始疯涨。投资者若盲目跟风,很容易被“割韭菜”。

  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并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概念,其诞生已久,但在呼声渐高的同时,其具体的应用和落地却一直语焉不详,颇有叫响不叫座的意味。相比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区块链似乎很难理解,而相较于其本身的概念,“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智能合约” 等标签可能更广为人知。拥趸者认为区块链将建构下一代价值互联网,进而改变未来的商业和社会格局。更为理性的看法则是对待技术的一贯态度:短期不高估,长期不低估。

  这无疑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对区块链概念的追捧情绪从极客圈传递至资本市场,一些股价沉睡已久的公司贴上“区块链”的标签后“枯木逢春”,区块链似乎成为点金石。然而细究这些公司与区块链相关的业务则不难发现,无论是A股相关上市公司还是中概股,其释放出的消息多为准备开展区块链项目或者与一些区块链创业公司合作,难言成熟的应用。更有甚者,可以隐隐看到首次公开募币(ICO)的影子,比如迅雷的玩客币,暴风新影的播控云,人人网拟推出的人人币等。尽管这些公司都在极力撇清与ICO的关系,并将代币改为积分,但奖励机制实质上与ICO如出一辙,难逃打擦边球之嫌。

  此外,区块链被赋予太多意义,但必须明确的是,区块链不是万能的,其应用局限在某些领域,正如互联网的发展并未完全替代传统行业一样,区块链不可能完全替代或颠覆现有的互联网。且其发展一定是渐进式的,目前1.0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尚未发展充分,2.0时代的智能合约等应用刚刚起步,3.0的大规模运用为时尚早,区块链不应被神化。

  从市场的角度看,概念股炒作往往存在较高的风险。在投机心理的驱使下,对概念背后代表的技术不甚了解却盲目跟风,不符合价值投资理念,也很难不被“割韭菜”。十年过去,区块链应用仍是雾里看花,需要更多时间来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市场更多的耐心,在炒作的时候视若珍宝,热点过后便弃若敝屣,对这项顶着如此多光环的技术来说,可能留下一地鸡毛。在这方面,曾经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的种种P2P概念股已经给了我们太多教训。

责任编辑:王萌

区块链 股价 人工智能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 最近访问
  • 我的自选

7X24小时

夏斌 夏斌 谭浩俊:步入深水区的楼市将如何调控把握好“稳中求进”和“防控风险”两个底线。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